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昏君培养系统-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脑袋里只有一个念头,自己这是成了祸国殃民的妲己???
    作者有话要说:  写着就不自觉想笑,林墨摊上这两爱脑补的货也是倒霉2333333333
    
    第六章 丞相
    
    魏峰看着正怔怔的盯着那些字句的苏长风,实在有些气不打一处来,他现在的心情就像是发现了自家养的鲜花结果栽倒了一堆牛粪上。
    看着苏长风依旧发愣的样子,魏峰怪声道:“皇上的差事,杂家也算办好了,只是苏尚书,杂家听说这读书人讲究的是天地君亲师,这是天地伦常,杂家虽然不曾听过圣人教导,但也知何事可为,何事不可为,苏尚书身为吏部尚书,有天官之称,臣子本分这事,也不用杂家说了吧!”说道这里,魏峰容色一整。
    “纵使陛下要当汉哀帝,苏尚书也不能沦为董贤之流!”
    便是明里暗里敲打了苏长风一番,魏峰心中依然不爽。在魏峰眼中,原本陛下刚登基的时候还是蛮正常的,还曾在自己面前谈论过后宫诸女,言皇后太过病弱,二妃却太过寡淡。
    魏峰思索这意思皇上是喜欢浓艳女子,还曾想过打听下京中谁家女子容貌浓艳,还没等魏峰打听呢,皇帝便让自己给苏尚书递情书……
    陛下的命令不可不听,但是苏尚书是一定要敲打的,别说现在陛下还未有子嗣,宫中还未所出,就是宫中子嗣繁茂,这男子相恋也是大不敬,那汉哀帝不就是喜欢了董贤,结果这千百年后还有人骂,一想到皇上可能会遭到汉哀帝的下场,魏峰这心啊,都碎成一瓣一瓣的了,看向苏长风的目光也变得凶恶起来。
    苏长风终于知道早朝上恶狠狠瞪着自己的人不是皇上而是另一个人,只是这结果并不能让他欢喜。要是早知道自己会惹的陛下心生倾慕,自己第一次见陛下时候就应该将自己扮丑点,这样的话,陛下也不会为自己的容姿所慑,进而对自己产生钦慕之意。
    这样看来今日早朝上陛下拒绝广采淑女的提议莫不是也是为了自己?
    苏长风心头巨震,想到陛下将这相思之情一埋多年,如今终究忍不住一诉衷肠。不经为他的一腔柔情所叹服,只是男子相恋终究不容于礼法,想到这里,苏长风对魏峰说道:“长风幼年便习圣人教导,三纲五常自是知晓,魏公公此自不必说,陛下一番美意,长风自愧不如,为君者当为天下德之先,陛下此举失当,长风自当一一劝谏。”
    听到苏长风这话,魏峰才觉得这才是一部堂官所说的话,听到他所言的时候,差点忍不住拍手叫好,魏峰脸上这才有了些笑模样,“尚书大人果然不愧是自幼受圣人之言教导的,如此杂家也可安心复命了。”
    “有劳魏公公了,至于内阁一事,烦请魏公公告知陛下,此事可为,望徐徐图之。”苏长风答道。
    林墨自是不知晓,魏峰和苏长风这两个脑补帝,借着自己一首练字的情诗就脑补出了自己痴念苏长风多年的事迹,如果知道前因后果的话,不知道他是想掐死自己呢,还是想掐死那两爱脑补的货。
    只是知晓苏长风答应和自己一起推行内阁制,便让林墨开心不已了。至于苏长风所说的徐徐图之,林墨有些不屑。
    且不说剧情的问题,若是徐徐图之恐怕会被人过早防备,莫不如直接废相,然后确立起内阁,等到他们反对之时,那内阁早已经确立,也就没什么忧患了,至于后来内阁之中的撕逼争斗,自然是由苏长风去打理,林墨自己却是不会插手分毫的。
    林墨给苏长风挖了一个坑跳,只是苏长风却甘之如饴。林墨自然也清楚,苏长风之所以答应推行废相行内阁,最终主要原因是苏长风与自己相处得宜,另外内阁中甄选入阁之人时,选择权可在苏长风这个首辅手中。
    是愿意当一个有名无实被架空了的丞相,如宋丞相,还是愿意当一个没有名义上的丞相却有实际上的权利的首辅?这个选择不难做出结果,况且,弄掉宋丞相虽有其他的助力,但最终的意思还是陛下,苏长风既然当了陛下手中一把刀,那就别想脱身而出。
    况且苏长风本身也有一腔报复,还打算以后兴革弊处,整治吏治,难不成要让自己一腔报复空付?苏长风决计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
    林墨上次给苏长风看的条例便是明朝内阁的规制,当然苏长风是不知晓此事,他还以为他家陛下身怀野心与抱负,打算好好整治下朝野。谁会相信一个皇帝为了让苏长风当上首辅才行此事啊。
    要是让其他公卿知晓,估计想杀了苏长风的心思都有了吧。
    宋丞相一案在朝中牵连过广,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宋丞相一案,苏长风将其他人构陷进去了,他还不屑于做此事。只不过宋丞相身为丞相,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更何况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下的丞相,因而他门下蝇营狗苟之事,不胜枚举。
    除了通敌叛国之事,苏长风还查出宋丞相私纵家奴打死人命,侵占田产,更甚至买卖官职,甚至还在科举中做了手脚,这是一国丞相?还是一国之君?
    公器私用,宋丞相这是要将天捅破啊!林墨作为一个现代人看着眼前这条条罪状都有点发麻的感觉。
    看了一眼递了这奏折的苏长风,林墨心道,这苏长风倒是素来喜欢斩草除根,不动则已,一动便是雷霆万钧之势。
    便是身为皇帝的林墨对苏长风此次所查办的人数之多都有些心惊,更何况那些朝中官员。大夏朝的大理寺本是清水衙门,平日也是刑部交接文案存档,虽部职司,但朝中终究是以刑部为主,大理寺中多的是清闲躲懒之辈,此事之后,这个原本门可罗雀的衙门,突然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宋丞相一案中所牵涉的人之多,在大夏朝来说,那是首屈一指的,林墨看着折子上五品以上的人大大小小有三百人,五品之下的所牵连的也有近千人,整个朝廷直接空了一小半。
    人数多的,要不是林墨熟悉剧情,知道苏长风为人方正不可能干出来以权谋私的事情,还以为苏长风乘机打击自己的政敌。
    啪,林墨将奏折丢到朝堂中间,底下大臣一惊,全部跪下。“这就是所谓的国之栋梁?这就是朝廷的柱石?简直是蛇鼠一窝!”林墨呵斥道,见底下大臣战战兢兢甚至有些人都开始发起抖来,林墨也不去理会这些比自己还背景的背景了。
    “宋丞相一案便按照苏卿所奏,首恶斩首示众,其余男子便充军,至于其他涉案之人则依情节严重与否,着大理寺宣判。”林墨收敛了怒气道。
    见底下的大臣躬身应是,林墨毫不以然的抛出一个大招。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中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嗣君,勿得议置丞相,臣下此请者,置之重典。”
    苏如风原本安静的站立在朝官之中,如今也被林墨的举动所惊,他从未想过陛下会以这样的方式来公布这样的事情。
    而林墨此话一出,原本安静如鹌鹑的大臣们一下子喧闹了起来。这废相并且还是大夏朝从此之后再无丞相,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便是宋丞相有天大的罪过,也不该因此而废相!况且,丞相一职有空缺了不少人还指望自己能够坐一坐这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子呢。
    文臣此时也顾不得先后顺序了,争先恐后的建言,想打消林墨这个想法。
    “陛下,这丞相之职从三皇五帝到如今,未有曾废相者!”
    作者有话要说: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不闻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中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事皆朝廷总之。以后嗣君,勿得议置丞相,臣下此请者,置之重典。
    这段引用自明史,朱大大是最帅的皇帝~(≧▽≦)/~

    第七章 左顺门
    
    斗室内茶香萦绕,这茶叫云雾茶,乃是云雾山上的一株百年老树所得,据传闻要在三月三之前,让妙龄处子上那陡峭的云雾山上采摘,经过三揉三制才有这价值千金的云雾茶,这在平常人眼中望之不及的茶叶,但在户部尚书崔万之家中也不过是止渴生津的物件罢了。
    只是今日和崔万之共饮这茶水的,却是本文的男主宁王。
    说起来崔万之的嫡女便嫁入了王府成了正妃,虽说崔万之本不欲和宁王结亲,奈何自己的闺女却不答应,在盂兰节上自家闺女对当时的宁王一见倾心,哭着闹着要嫁给宁王,道是此生非他不嫁,崔万之无可奈何,便随了她。更何况自己和宁王有些暗地里的联系,有了亲属这层关系,也好遮掩过许多事情。
    “王爷所谓何来?”崔万之道,“可是为了陛下废相之举?”
    宁王轻笑,那张原本就光华四射的脸一下子华光尽显,连崔万之都忍不住赞一声,当真是风华无双。
    “皇兄这次可是开天下之先河,创万世之举。”宁王讽刺道,后来又接了一句,“也注定要被天下文士所不满。”
    “不满?”崔万之反问道,“那不是王爷所求的吗?”
    崔万之从女儿成了王府正妃的时候便已经倒入宁王麾下了,毕竟就算是掌管天下钱粮的户部尚书也比不过权倾天下的外戚,女儿坐稳了宁王府的正妃之位,那便是未来的皇后,儿子在陛下身边任侍读,颇得陛下欢心,便是后来宁王事败也不过丢弃个女儿而已。
    赌场上没有真正的赢家,真正的赢家便是所谓的庄家,不论赌客是输是赢,庄家都是屹立不倒,自认为天下士子代表的崔万之自然也深知这个道理。
    只不过此次陛下废相便有些逆了这位崔庄家。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很多读书人一生所追求的,而这其中,成为一国之相便是读书人最大的追求了。
    而今天皇上要将这读书人放在心尖尖上的东西给弄走,便是如今身为户部尚书的崔万之也忍不住恼怒非常。
    听到崔万之的话,宁王依旧轻笑,“朝中文臣大多不满,国子监以及京城一些书院也多有喧嚣。”
    “哦,京城的消息竟然传得如此之快?”崔万之抿了口茶水,“恐怕王爷在其中出了不少力?”
    宁王安静道,“本王自然没出什么力。”宁王在“没”字上加上了重音,“只是小小的推波助澜了下,现在京中文官和士子俱都群情激奋,他们自然需要崔尚书这样德高望重之人。”
    听闻此话,崔万之得意的摸了把胡子,“鄙人何德何能?”
    “纵观全朝也就尚书这样的人才当得起如此请托了。”宁王轻笑道。
    崔万之轻笑,脸上的皱纹也疏散开来,和宁王对视一眼,相视一笑却没接下去说什么了。
    等到宁王走后,崔万之面无表情的思索着,虽然皇上此举有为天下公制,但若是如宁王所言,身为六部堂官的自己去宫门口聚集官员闹一场,也当真不成体统了。
    不过这法子倒是可以用在那些年轻官员身上,反正朝中也不缺那些五六品的官员。
    出了门的宁王自然不知道崔万之的想法,只不过崔万之的想法他也可以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