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胤祥因为殴打兄长被狠狠地警告了一番,不过老三的下场没比十三好到哪里去。
作为大清朝头一个因为不为庶母服丧而削爵的郡王——当然,胤祉这个诚郡王现在是三贝勒了——胤祉可以称得上是青史留名了。
众所周知,胤祉偏好文学,与诸多文人相交过密,而文人对礼法的看重程度是绝对很高的,胤祉既然能与这些人相互唱和,显然不会犯这种低级的错误。
要知道,就连胤禔这个自认为他是皇长子,与别的皇子身份不同的人,都晓得要做好面上的功夫,不让人抓到错处。
有心人一细究,好嘛,胤祉昏了头突然剃头的理由就被找出来了。
却说诚郡王殿下那日一个人在府中饮闷酒,越喝越多不知什么时候就醉倒了,酒喝得昏了头,唤了匠人到府上,把头发给整整齐齐地修了一遍,修完以后这位还在那儿长吁短叹,抱怨自己的生不逢时。
这流言外头传得有鼻子有眼的,火却不知道什么时候从胤祉身上转移到了胤礽和胤禩身上。
话说胤祉那日是在抱怨什么呢?
是在抱怨自己身为兄长,爵位却比弟弟要低,在皇父面前的荣宠也不够。
胤祉的爵位是郡王,身为他的弟弟爵位却比他高的就只有过继出去的纯亲王胤禩。
胤禩为什么能有一个比胤祉高的爵位?因为他被出继了吗?显然不是的。
按照胤祉抱怨的说法,那当然是因为胤禩“与太子素来亲厚,诸兄弟不能及”,以至于“荣宠日盛”。
总而言之,就是胤禩有今时今日之地位,全都靠了太子的提携。
至于胤禩自己的努力,倒是被胤祉给刻意忽略了,办差嘛,如果能给他机会,他也能做得勤勉中正,令人赞誉有加。
胤禩不知道是什么给了胤祉这么强烈的信心,还是说他平时的表现真的一点都不显眼,只给胤祉留下了这么一个印象?
总而言之,这件事的后续到此为止了,后头可能和太子牵扯得更深的消息,就没有再传出来了。
十月,皇帝巡视永定河一带,只带了三个儿子出门,老大胤禔、老四胤禛和十三胤祥,剩下的全被留在了京城,老三胤祉是重点关照对象,他被勒令闭门思过。
永定河,旧名无定河,夏季多暴雨洪水,属于赫赫有名的那种涝灾源地。
一直到康熙三十七年,河道被彻底疏浚,以及堤坝也被加固之后,才改名为永定河。
很显然,康熙三十七年才完工的工程还没有经过时间的检验,并不能让皇帝坚定信心,因此这一年他又带着儿子去巡视河道,以防出现差错。
据说巡视到中途,十三不知怎的差点掉下去,好悬让胤禔给拉住了。
回来以后太子也派人慰问了十三,结果皇帝给太子的赏赐反而要比给胤禔的多,也是让人看不懂。
胤禩是知道的,太子派人慰问十三是从私库里取了好几样东西出来,大概他们的汗阿玛是认为太子出血比大哥要多吧。
然而这种典型的差别待遇又让胤禔愤愤不平了好几天。
目前最新的流言是太子排挤兄弟,不能容人,胤禩对这些一天一个样儿的流言已经没有什么心思去管了,消息是从哪里传出来的,很多人都应该心知肚明。
又过了几天,胤禩没听到新的消息,原以为这阵风头已经过去了,但是雅尔江阿却神神秘秘地跑过来找他,言语间颇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意思。
雅尔江阿和胤禩说什么呢?
其实很简单,这个消息胤禩早就知道了,那就是被皇帝下令封禁的太子的毓庆宫中膳房人、哈哈珠子等被赐死的真相。
有龙阳之好不可怕,毕竟出入小倌馆在很多官员看来还是风雅之事,但是一国太子有这种癖好又不一样了。
现在就连太子只与太子妃生了两个儿子的消息都有人拿出来说道了,原先别人还会赞一句太子妃好福气,太子与太子妃是夫妻情深,现在嘛,同情太子妃的人数陡然增多了。
雅尔江阿和胤礽不对盘,跑过来和胤禩说外头的流言是因为他和胤禩的关系好。
雅尔江阿离开后没两天,裕亲王世子保泰也登门了,他也是来和胤禩说外头的消息的,因为传得实在是太过了,不上门提醒说不过去。
保泰是能直接见到胤礽的,但是他也选择了让胤禩转述,因为这个消息直接当着胤礽的面提,有可能会让他大发雷霆。
胤禩:你们就不能心疼心疼我吗?为什么这些消息全都要我转述啊!
如果说知道雅尔江阿透露的消息,胤禩还很淡定的话,保泰说的内容,就让胤禩一点都淡定不起来了。
宫中年轻貌美的庶妃确实不少,但是太子也不会饥渴到这种地步,非要和自家的汗阿玛抢女人吧!
皇帝有后宫佳丽三千,但是一个太子如果想填充后院,难道人会少吗?
试想一下,别说是太子了,任凭哪个兄长都不能在弟弟和他说“不要常往父亲的后院走动了,外边的影响不好”的情况下淡定得起来吧!
不过最起码,胤禩确定了一个消息,有人在针对太子,而且要是让流言继续这么下去的话,指不定还真能废了太子。
上辈子,他们一群心思各异的兄弟是怎样心照不宣地把胤礽从太子宝座上拉下来的?
不就是消磨太子在皇帝心中的印象,然后再在外边散播有关胤礽的谣言,只要有一点点真实的黑料都往外拿,力求用脏水泼遍胤礽的全身嘛!
胤禩不是个蠢的,当终于意识到所有最近和胤礽有关的谣言都是因为有人想废太子以后,他就把很多事情给联系到一起了。
既然知道有人想废太子,而胤禩自己又没有这个想法,他当然要去毓庆宫给胤礽提个醒了。
认为自己的做法可以称得上是大清好弟弟的胤禩根本没想到,他会被拒之毓庆宫外的一天。
胤禩:太子二哥,你确定你的脑子没出问题?
胤礽表示他现在的状态一点问题都没有,脑子好使得不能再好了!
因为胤禩收到的消息都是和胤礽有关的,所以他忽略了一个情况,那就是在太子被人刻意用谣言针对的时候,他也没能置身事外。
不过幕后人的手段这回高明了许多,他们不是用在外边传流言的方法动的胤禩,而是挑拨的胤礽和胤禩的关系。
被毓庆宫拒之门外,还被太子放话“自己回去想想做了什么对不起孤的事情”的纯亲王觉得自己非常无辜。
天地可鉴啊,这辈子他真的是太子的贴心小棉袄,背后捅刀子的事情真的没有做过!
然而胤礽敢放话让胤禩回去反省自己,那自然掌握了足够充分的证据。
胤禩回去仔细查了查,还专门从身边人查起,结果出来以后,整个人都要气笑了。
章佳氏的敏妃是追封的,并没有相应品级的金册,所以内务府需要准备金册和印的就只有胤禩的额娘卫氏一个人的份儿。
敏妃十月奉安以后不久,胤禩的额娘良嫔卫氏就搬去了咸福宫,得到了妃的金册与印,晋封成了良妃。
额娘的喜事,胤禩这个儿子自然要参加。
胤禩的福晋早几个月把出了喜脉,良妃晋封的时候已经有六个月,胎相大稳了,就借着卫氏封妃的喜气一道去安郡王府报喜了。
这是一件好事,单独来看也没什么大问题。
但是偏生太子有龙阳之好,德住等人被处死的真相,最先传出来的地方就是安郡王府。
这脏水泼在身上,胤禩就是长了十张嘴都说不清,更可怕的是,安郡王府的这群猪队友,胤禩还真不能确定他们是无辜的。
这就很让人生气了。
☆、生隙
安郡王府和胤禩并不是一体的,仔细论起来,二者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但是胤礽一点都不听胤禩解释,毓庆宫的门都不让他进,胤禩觉得很委屈。
上早朝的时候,被索额图逮着怼了一顿,胤禩更委屈了,而且他现在有些不高兴了。
如果真的是他泄漏的秘密也就罢了,但是他根本就没做这些事。
姑且把安郡王府算作外界最近这些流言的罪魁祸首,可以肯定的是,这些消息根本就不是胤禩泄漏出去的。
如果安郡王府是自己知道的这些消息,那随便传出对太子不利的谣言,是他们的脑袋有问题,与胤禩不相干;如果是有人特意透露给他们的,目的就是通过安郡王府传播对太子不利的言论,那就更不关胤禩的事了。
而且安郡王府也是太子的姻亲,他们府上和赫舍里家族是有关系的,凭什么把所有的罪责都怪在自己身上?
胤禩这么想着,也没想着去毓庆宫解释了。
就这么过了三个月,郭络罗氏生产,生下了一个健康的男孩儿。
纯亲王府洗三礼的那天,太子妃派了人来送贺礼,玉制的长命锁、两对小银镯并几匹绫罗,都是小孩子适用的,在添盆的物件里价值绝不算低。
郭络罗氏还在坐月子,这些礼物的单子都呈给了胤禩过目。
看到毓庆宫那边送来的东西,胤禩就知道这些一定是太子妃自己出的东西,如果是胤礽的私库的话,好东西可比外人想象的多。
胤禩撇撇嘴,承了二嫂的情。
胤禩再次踏进毓庆宫的时候,他家长子的满月宴就要举行了。
太子送给小孩的满月礼是董其昌的一幅书法《袁可立海市诗》。
康熙皇帝极为推崇董其昌的书法,以至于此人的各样书法作品都被权贵广为收藏,像《袁可立海市诗》这种董其昌的名作,更是有价无市。
在胤禩的记忆里,这幅作品是自家汗阿玛的珍藏,后来被赐给了太子,想不到胤礽此番这么大方,也算是大手笔了。
就连胤禩都认可胤礽这是大手笔,别人就更不用说了。
上有所好,下必效焉,在康熙朝,董其昌的书法名作的价值是无可估量的,胤礽倒是不辜负他一向大手笔的名头,拿出来的礼物都是吸人眼球的。
太子在侄儿的满月宴上送出这么大手笔的礼物,目的自然是为了和近日关系冷淡的弟弟修补关系。
在胤禩和胤礽的关系缓和下来的时候,京中的流言却是愈演愈烈了。
康熙四十年,皇帝宣布南巡,使用的名目照例是巡视吏治并视察河工,但是知晓这个时间比上辈子提前了的胤禩只能想到“避难”这个词儿。
为了消除京中流言对太子的影响,皇帝也算是尽心了。
不过都一年多了,这些消息都没被压下去,只能说明幕后之人太强大了。
这是皇帝的第四次南巡,带上了太子、胤禛和十三,只带了这三个儿子。
太子被带着去南巡了,剩下的亲王阿哥留在京城处理政事,每隔三日就将重要的事务快马发给皇帝。
胤禩和胤禔作为唯二的两个亲王,负责处理大部分的事务,大概是他和胤礽关系失和的消息传扬得太广,长袖善舞这种技能在年长的兄弟里又不太好用,于是经常逮到机会就被人讽刺一通。
胤禔见到胤禩,就让他常去直亲王府坐坐,他们同在宫外,怎么着也比胤禩眼巴巴地跑到宫中去毓庆宫见胤礽来得方便。而且他们同为亲王,有道是“长兄如父”,胤禔这个从小看着胤禩长大的哥哥,是绝不会把他拒之门外的。
胤禩能说什么呢,胤禔说的完全是事实,他也只好一一应了,后头让福晋去直亲王府拜访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