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况,浑似把当年在江南被贼人掳走的事情忘了个干净,实在是令胤禛怒不可遏。
☆、详情
胤禩虽然表面上看年纪不大,但是他的内里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少年人了,这么做,他自然经过了深思熟虑。
他这么做也确实有些托大了,但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在将自己置身于险境的同时,他们也得到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跟在胤禩和胤禛身边的这一批人,因为考虑到此次胤禩暗地里要负责的那件事,所选的都是满族勋贵出身,更有甚者就是姓觉罗的。
满族各族之间姓氏相似的不少的,譬如叶赫那拉、乌拉那拉、辉发那拉,这三个家族都属于那拉氏这一满族大氏族,因其世居叶赫、乌拉或辉发地方,为区别亲缘关系之远近,在前头添上所居地方之名称。
所谓的觉罗氏和皇室以及觉罗也差不多是这么个分法。
觉罗氏是包括爱新觉罗是在内的数个家族,但是其余的觉罗氏算是民觉罗,算不上和皇室有什么亲缘关系。
爱新觉罗是皇家的姓氏,从太&祖努尔哈赤及其兄弟的子孙开始算,这一脉是皇室及宗室,是为黄带子;觉罗是努尔哈赤的祖叔伯和叔伯的后裔,与皇室有亲缘关系,但又不算入宗室之内,单纯称觉罗,是为红带子。
红带子地位比不得宗室皇族,但又与普通的八旗勋贵不同,有能力的当然能出头,没能力的,却是浑浑噩噩的居多,也没见皇帝照顾其余八旗勋贵一样照顾他们一下。
近支宗室里那些黄带子都没得到多少照顾,皇帝哪还有旁的精力去照看更远支的觉罗?
不过当那些红带子有出息的时候,皇帝也不介意多照顾一把。
“有出息”的红带子本可以派到其他地方去挣功,像现在这样,跟在两位皇子和一位富察家出身的大员身边,其实是没有什么功劳好拿的,顶多最后加深一下同行的这一群人里的关系。
但是这也说明了皇帝对此事有多看重。
他们现在处于襄陵与临汾交界的辛建村,比较近的地方有邓庄、张里村等,都属于受灾严重的区域。
有许多人家,在这次大灾中阖家遇难,不留一人。
百姓死伤无数,这当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受损越重的地方,越容易发现白莲教的踪迹,若说好处,这也算得一样。
牛八教若是真的和朱明后裔有关的话,那这可真是他们最不掩饰踪迹的一次了。
村民之间流传的风声连胤禩他们这些外乡人也都知晓得差不多了,牛八教的人依然肆无忌惮地在“传教”。
光是胤禩自己,就已经有数次见过穿着红杉,外头又穿着白袍的牛八教教徒。
其气焰之嚣张,丝毫不亚于胤禛记忆里太子和胤禩被掳走的那一次,那群反贼的做派。
不过显然,在吸收“教众”的时候,这群人还是有理智的。
满族人不吃狗肉,如果要检测是否有满人混入其中的话,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即使最后痛下决定违背这项禁忌,但是与别的灾民不同的表现还是会让人露出破绽。
所以在牛八教的使者拿出一锅狗肉的时候,胤禩他们都僵了僵,好在前头有别人挡着,他们只要做出一个自己因渴盼锅中的食物而不断移动头颅的样子,就能完全不让别人产生怀疑。
狗肉当然不多,但是他们却不能不抢,只等着东西被别人抢光。
胤禛也晓得情况危急,干脆装作自己旧伤复发的样子,因为断过腿,他装起来还是很像样的。
其他人明面上和他们没有关系,大家都是路上零散遇到的,要么是来寻亲的,要么是过路的,还有就是受了重伤,无奈来求救的。
在别人眼里,只有胤禛和胤禩他们两兄弟是一道相伴而行的,哥哥路上受了点伤,摔断了腿——没有牛车单独赶路的情况下,现下平阳府又是这么个情形,这是很有可能的——做弟弟的年纪又小,身子骨看起来也不甚强健,算是比较好欺负的那一类。
胤禩努力地挤在人群里争抢狗肉,看起来还真有那么几分意思。
既然他年小力弱,连乡间勤于劳作的妇人都比不上,最后没抢到多少吃的回来也是自然的。
现在怎么“分吃”狗肉又是一个问题了。
胤禩还好,实在不行就便宜行事,胤禛可是出了名的爱狗成痴,当年为了一只狗把胤禟的辫子都给剪了,全京城都晓得这件事,让他吃狗肉,简直难于登天。
胤禩心下长叹,只能暂时毁一下自己的名声了。
贪吃的弟弟想要独占狗肉,可是还没吃到嘴里,兄长就冷哼了一声,于是弟弟只好依依不舍把狗肉给兄长。
兄长想要强行夺走那块狗肉,可是弟弟不依,二人争执之间把肉掉到了地上。
弟弟心疼得整张脸都皱到了一起,要把狗肉捡起来吃掉,又受到兄长的阻止,然后可怜的狗肉终于没能逃脱魔爪,弟弟飞快地捡起它,背着哥哥——也就是一群人围坐的方向——狼吞虎咽地把肉给吞了下去。
当然,这块肉实际上好好地待在胤禩的袖子里,反正他连捡掉在地上的东西吃这种事都做过了——虽然是假的——更何况是把一块肉塞到袖子里。
在这种必要的时候,洁净与否,并不算重要。
他们这边的动静不算大,他最后的举动也不算出人意料,毕竟是乡下小地方,对肉的渴望是难以抑制的。
吃狗肉这一关过了,剩下的反而好办。
胤禩完全没有身为皇阿哥的自觉,前世导致他因腹疾幽死于宗人府的仇人胤禛就在眼前,他喊起牛八教的口号来更是毫无压力。
不过这群人倒也实在是大胆。
白莲教的主要口号是“无生老母,真空家乡”、“弥勒降生”之类,但是这并不代表白莲教的各大分支的口号也是这样。
随着分支的增多,以及和其他势力的联合,白莲教各分支的口号区别还是很大的,甚至相互之间都有冲突的地方,所以白莲教一直是个不齐心的教派。
牛八教的口号非常大胆,其悖逆程度堪比当年黄巾起义时太平道的那句“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想出这口号的人应当有点文化,口号和牛八教这个令人侧目之余不禁捧腹的教名不同,其总则言“日月同立,朱天换碧”,殊为悖乱。
日月为明,朱天即指前朝朱明皇室,前朝国姓为朱,又为火德,是以朱天代称。
碧色为青,青与清同,正因为这个寓意,宫中的皇族以及受到影响的宗室、八旗勋贵,最常穿的其实是天青色、石青色、宝蓝色、月白色等颜色的衣物。
虽说都是反清,但是白莲教并没有对朱明皇室那么忠心耿耿,毕竟他们是自宋以来便存在的教派,偶尔喊喊反清复明也就算了,专门为此设计出这种口号,可以想见与天地会是脱不了干系的。
这牛八教虽是白莲教分支,却受天地会的影响极大。
胤禩忍不住想起当年绑走他和胤礽的白莲教,他至今也没弄明白那一支是白莲教的哪一个分支。
当时那些人对天地会若即若离,首领甚至对天地会有种厌恶,但是这也改变不了天地会与其频频接触的事情。
再加上那反贼首领当时隐隐透露出来的信息,天地会背后,定有朱明皇室的人存在,不过,此人绝不是正统嫡支。
要说胤禩是怎么知道的,很简单,因为他有记忆。
别看他的好汗阿玛面上对前明做足了礼遇,时常去明太&祖的陵寝孝陵拜祭,也常常喊着要寻访前朝皇室后裔,加以礼遇,但是实际做来,却并不是那么一回事。
崇祯帝的皇子四散各处不知所踪,其中他的皇五子,也是实际长成的第三子朱慈焕,得蒙故明旧臣搭救,改名王士元,后又入赘一户胡姓乡绅人家,繁衍子息。
康熙四十七年,因他酒后失言,真实身份泄漏,最终被擒,皇帝以“虽无谋反之事;未尝无谋反之心”的理由,将当时早已年逾古稀的朱慈焕凌迟处死,其尚存活于人世的儿子也被杀死。
胤禩记得清清楚楚,当时皇帝可是亲口下的谕旨证明“朱三即王士元”。
此前即有无数人借“朱三太子”的名义起事,皇帝满以为此人死后“朱三太子”将不复存于世间,但是后来反叛依然连绵不绝,“朱三太子”作为一个招牌依旧被人顶着,于是在仍在修撰的明史之中,朝廷将这位皇五子改成了五岁夭折,幼年便殇,还恰有其事地追谥了一个“悼灵王”。
但是单纯地确定这些信息有用,却没有大用,他必须搜集更多的消息,才好做出判断。
☆、明悟
如果不是平阳府大地震,或许牛八教不会有这么大的动作,不会有那么多的人让他们吸纳。
但也恰恰是因为大地震,朝廷对这里的关注极大地提高,所以牛八教中人的所作所为只是在乡民中埋下了一颗钉子,却不能当即爆发出来。
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他们背后的人显然是聪明人。
要做大事,尤其是这种谋反叛乱的大事,前明太&祖奉行的九字真言就说明了一切,“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关键就是要稳。
若不是他们现在亲自发现,等到日后民间暗潮涌动,远在万里之外,他们也不能洞察一切。
说实话,胤禩对宫中那一套也很是腻歪,听着别人攻讦他母亲的身份,他也很是恼怒。
大清入关之前是什么身份他也知道,说的好听是女真,但是谁都知道,当年蒙古入主中原的路上就把女真给灭得差不多了,他们不过是冒领了一个祖宗罢了。
作为大清根本的满人与汉人的数量比起来实在是稀少无比,就算加上蒙古人也无济于事。
为此大清一味地强调满人与汉人的不同,将二者进行分化,而照胤禩看来,倒不如学北魏的孝文帝进行汉化改革来的干脆。
蒙古人还好,满人之前的日子过得比他们还不如,进入中原以后的花花世界眯了所有人的眼,八旗的战斗力低到令人难以想象的地步。
无论是对抗吴三桂、台湾府郑经还是征伐噶尔丹,大清的主要战力其实是汉人所组成的绿营,尤其是对抗吴三桂的时候暴露出来的八旗的毛病,更是让后来皇帝对绿营的依赖程度大幅上升。
若是当年的吴三桂能再坚持久点,没有自己一命呜呼,现在紫禁城里的宝座到底是谁家的,还真的说不准。
朱明的皇帝选女人倒不像大清这样,硬要给自己脸上贴金,他们的皇后多出身于民间,不少人还得说一句家境贫寒,可是也没见皇后自己出过什么错来。
朱明对嫡子的看重也不似大清这般说一套做一套,自家汗阿玛一边对皇太子疼得如珠似玉,另一边又是无比地提防。
皇帝有猜疑心是一件事,但是猜忌到废太子又复立又废的,胤禩还真只见过他皇父康熙这一个皇帝。
明成祖朱棣对他的太子朱高炽还甚是不满呢,而且后头还有两个同样的嫡子备选,也没见人家废太子啊!
简而言之一句话,要是胤禩不是皇子,不是满族人,而是一个普通的汉人的话,指不定什么时候他就加入白莲教或者天地会里,来个“反清复明”了。
成日里跪来跪去,满口奴才的,便是他自己也吃不消啊!
现在身为皇子也就罢了,日后若不是他自己登基为帝,纵然相互之间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