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回大宋-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於睦辞敫霭簿屯晔露玻徽媸遣怀闲摹2恍校厝サ煤煤媒逃逃恰

    于是乎,诸位大人们的噩梦又开始了,又陷入了争当孝子贤孙的激烈战斗中。年轻一些的还好,头脑灵活,怎么也能弄出个图样儿来。可怜那些年纪一大把的老大人喽,活了大半辈子了,居然还遭遇了亲情危机,真是不会画图者死啊。

    贴心的臻品轩当然不会让客人为难,他们推出了辅助设计服务。客人们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专门的设计师(就是会画图的小工匠们,小工匠们还是挺喜欢这个新工作的。那谁上次接待的客人可是X品的高官呐,咱小老百姓都能见到大官啦,激动中……),再由设计师画好图纸,经客人修改确认,就可以进入定制流程啦。这可解决了大人们画图难的问题,解了燃眉之急了。

    不过大家转念一想,不对呀,始作俑者不就是这个宁郡王吗?到头来,折腾了咱们一大圈儿,还把咱们的银子都弄到他兜儿里去了。不过大家也是敢怒不敢言,没办法,家里的女人得罪不起呀。宁郡王,你真是拉得一手好仇恨!俺们甘拜下风!

    就在汴梁城几乎所有男性的一片郁闷中,臻品轩赚的钵满盆满。男性公敌赵佖更是开心的数钱数到手抽筋,整日笑的嘴都合不上。

    赵佶都看不下去了:“九哥,你收着点儿,别乐成那样儿,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没见过钱呢。”
    “哥我见过钱,但是没见过这么多钱呐,这钱真好赚啊,啊哈哈哈,哥真是个天才。”要比无耻脸皮厚,谁也比不过赵佖。“小鸡,咱们本钱早就赚回来了。来,你看看,这些是利润,我留了一些流动资金,还有准备开饭店的钱。这是你剩下的那三成利钱。”赵佖把账本和一个大木雕盒子直接推给了赵佶。

    “我不看了,我又弄不明白这个。”赵佶优雅地打开盒子,然后就僵硬了,像僵尸一般咔嚓嚓地转过头。“哥?这是剩下的三成利?”赵佶声音都走调儿了。
“嗯,对呀,怎么?”赵佖笑眯眯的看着赵佶:“看你那没见过世面的样子,就这几个钱就看呆啦?往后咱们还得赚更多呢。”

    好吧,是他赵佶没见过世面,不过他真没想过捣腾这些女人用的玩儿意能赚这么多钱。难怪最近这帮子狐朋狗友见到自己都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敢情是羡慕嫉妒恨呐(你想多了,人家也可能是想找你打折┑( ̄Д  ̄)┍)。

    继臻品轩之后,饭店明月小楼终于完成了准备工作,在惠宁街的街角正式挂牌营业啦。当日又是舞狮子,又是放爆竹,好不热闹。店门前还摆放着一溜长桌,放满了分成小份儿的点心、小菜,欢迎大家品尝试吃。也可以直接进店点菜,开业当天所有菜品一律八折,吸引了好些人进店捧场。

    这明月小楼虽然名字怪异,但是菜品是真心不错,试吃过的一干人等纷纷走进店里点菜去了。

    明月小楼虽然叫小楼,但是占地面积还是很大的,而且有三层楼。一层照例是宽敞的大厅,布置的极为素雅,墙上还专门请人画了巨幅山水画儿,很是有一番意境。桌子也很特别,有专供两三个客人使用小小的方桌或长桌,也有供多位客人聚会使用的大圆桌。有些桌之间还有青竹盆栽点缀其中,既起到了隔断的作用,也平添了几分雅致。

    二层三层当然是雅间儿了。不过这个雅间儿也跟别家的不太一样,每个雅间儿门楣上都有块匾额,书写着不同的名字,比如翠竹林、南山里、千秋雪等等等等,让人觉得挑选雅间儿也是挺有趣味的一件事儿。每个雅间儿都配有专门的小二儿,随时为客人服务。三层的雅间儿更为奢华,每个雅间儿都是套间儿设计。里面设有聚会饮宴区和专门的休息区。休息区里设有供客人盥洗使用的洗手台,还可以窝在这里的长塌上等候聊天,小几上摆满了店家赠送的各种精美小食,供客人取用。

    店门口儿有机灵的店小二儿排排站,统一的浅蓝色短打,黑色裤子,再配上一条黑色半身小围裙,看起来很是精神。小二儿各个笑容满面,一伙儿客人过来,就有一个小二儿前去招呼,带领客人入席。

    客人一入席,还等着小二儿报菜名儿呢。结果人家小二儿马上递上一本儿菜谱。菜谱上有本店所有菜品,按种类分为招牌菜、菜品、主食、汤品、小吃点心、酒水茶饮,琳琅满目,明码标价,有的菜品还配有精美的插图。真是让人大开眼界,有好多菜品的名字连见都没见过,让人真想挨个儿尝个遍才好。

    大部分人只是想想,毕竟菜品繁多,而且价格不菲。但还真有人就这么干了。汴梁城有名儿的土财主周俊杰是个爱凑热闹的主儿,也是个地道的吃货,听说这边儿有新店开张,那是心心念念等了好几天,赶紧带着一干志同道合的朋友前来品尝。(其实就是吃货聚会……)周大官人那可是富得流油,家里不但有大片土地、庄子,还经营着赌场、妓院等等众多让人眼热的赚钱营生。周大官人本人是很有些生意头脑和管理才能的,周家的生意也是打他接手后才一日千里,日渐兴隆的。

    富得流油的周大官人表示,把你们店里的菜都上一遍,我们要都尝尝。从此开启了‘汴梁城内周家宴,从来只订明月楼’的历史。后来赵佖还和周俊杰成了好朋友,还请周大官人去王府吃饭谈生意。要说王爷怎么认识周大官人的,赵佖表示,你们开店都不做大客户回访调查的吗?这周俊杰可是妥妥的大客户,而且还自带广告推广,给我店招揽了不少生意。这种优质客户必须抓住,必须服务好。当然,老周他们家产的粮食水果啥的质量也不错,发展个定点儿供应商也是可以的。

    “好吃不是错,要会吃,懂吃。通过品味美食结下的友谊也是很珍贵的。”——摘自汴梁皇商周家第一代家主传世家训。
    PS:“我这辈子最成功的一件事儿,就是当年去明月小楼点了那里所有的菜。”后来成为大宋第一批皇商的周俊杰经常如此感叹。





第22章 短暂的甜蜜
    明月小楼不负众望又火了一把。这里不只有时下流行的蒸煮炖菜,还有从未见过的炒菜和炸制食品,大大拓宽了人们对饮食的认知。于是吃货们骚动了,这里已经不只是汴梁城内的客人愿意来,就是南来北往的外地官员客商们也都非常认可。

    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全都非常乐意光顾。明月小楼基本成为了吃货聚集地。吃货们谈吃论菜,聊酒说茶,好不快活。

    这里的菜色雅俗共赏,也提供各种套餐服务。还有专门的适合女士品尝的如拔丝红薯、蛋黄焗南瓜等酸甜口、甜咸口菜品,各种口味的精致小蛋糕,还有各种时令果汁,特别酿制的各种水果酒等,深得广大女士的喜爱。

    由于女子出门就餐的机会不多,明月小楼表示本店可以提供外卖服务。各家小厮可以在本店前台领取外卖菜单,主人选好菜品,确定就餐时间和地点后,通知明月小楼就好。本店保证准时送达。

    本店还可根据节气时令等提供专门的踏青赏春套餐、落叶飞花套餐、竹林听雨套餐、青梅煮酒套餐、曲水流觞套餐……等等十余种特色外卖套餐。套餐中精心搭配了各种主菜、配菜、时令小吃、应景儿的酒水饮料等等,各有特色,令人回味无穷。

    明月小楼生意实在太好,竞争力太强。好多人都是等不到位子,不得已才去别家饭店吃饭的。弄的其他同行郁闷不已。更让其他同行痛恨的是,赵佖竟然还无耻的推出了一道叫做“东坡肉”的新菜,说是苏轼,苏大学士早年间自己创制的。还特地请苏大学士前往明月小楼品尝。苏大学士连连称赞,说是竟比自己做的还要好吃了。这下明月小楼更火爆了,一桌难求。原来只是吃货捧场,现在是文人才子也抢破头,都要争相品尝苏大学士自创菜肴。

    于是苏大学士无形中成了明月小楼的品牌代言人。当然赵佖也没有亏待他的品牌代言人:‘老师还亲自赏光来咱明月小楼吃过饭呢,那可是多少人请都请不来的。老师给力,咱也得保护知识产权,嗯,就先给老师封个大红包再加一车珍品字画吧。嗯,本王对字画也不是很懂,还是得找小鸡把把关。哦,还得加上送给师娘的首饰。’

    翌日,苏大学士府上迎来了最近汴梁城内话题度最高的大宁郡王和十一殿下。赵佖赵佶两个说是来探望老师,顺便带点儿礼物孝敬孝敬老师。可是那一车礼物着实吓傻了苏府一干人等。“夫君,这,这礼物太贵重了,咱们这样就收下了,会不会不好。”苏轼的夫人王氏看着那一大匣子精美首饰,还有库房都要填满了的一堆古董字画,忐忑不已。

    “你收下便是,弟子孝敬老师,天经地义。这可是臻品轩的限量版首饰呐,夫人你不想要?”面对夫君打趣,王闰之少有的露出了少女般的娇羞神色,“这可是弟子孝敬师娘的,师娘我可要好好收着的。哼,夫君还打趣妾,晚上的红烧鱼没有啦。”苏夫人摆摆手,拿着首饰盒就走了。“别呀,别,夫人,有事好商量……”刚才还侃侃而谈的苏大学士马上狗腿的跟上去。(刚正不阿的苏大学士,原来可以为一条红烧鱼折腰……)

    正准备找哥哥说事儿的苏辙彻底蒙圈。‘哥哥不是恃才傲物吗?咋王爷送啥他都收?’苏轼:‘徒弟给的,为师不好不给面子。再说,此乃小友所赠,当然要收,我们友谊深厚着呢,这点儿东西算什么。嗯,以前讨论过的菜式,估计明月小楼都能有,改天还得去尝尝才好啊。啊,想想都好吃啊……’(原来苏大学士是个隐形吃货呀╭(╯^╰)╮)

    对于明月小楼的一系列经营策略,赵佶表示,身为股东,他是真心服了,有这样会赚钱的哥哥,咱再也不愁钱了。又可以买好多画画工具喽(^o^)/~

    生意赚钱,赵佶高兴,赵佖高兴,赵佖的王妃当然也高兴。不过人家高兴的不是赚了多少钱,而是自家夫君每天心情好,陪她一起聊天赏景儿总是格外有兴致。还亲自给她画了幅肖像画,那是她从没见过的,能把人画的那么像,简直和真人一模一样。夫君做事总是出人意表,别人都以为他不学无术,吊儿郎当,其实他是胸中有沟壑的,他总是有自己的想法,只是不屑于附和他人罢了。

    比如赵佖从来不簪花。大宋的男人都是以簪花为美的,满大街都是头上戴着花的青年男子,风流才子们还会品评谁簪的花更衬本人。皇室也不例外,赵佖的叔叔、哥哥也都簪过花的。赵佶还戴过一朵茶花,不过被赵佖好一个嘲笑,说他是不想当皇子一心想当公主了,弄的赵佶好生郁闷。其实是赵佖当时还不知道大宋有这等风俗,等他看到满大街戴花的男人,才明白自己错怪赵佶了。

    不过知道归知道,风俗归风俗,这回赵佖是不打算入乡随俗了。一想到自己一个男人要往脑袋上戴朵花,还美其名曰簪花,赵佖就浑身起鸡皮疙瘩。是可忍孰不可忍,这个事儿咱咋也接受不了。

    所以当王妃询问自家王爷为什么从不簪花时,赵佖忍无可忍,给出了一个堪称粗俗的答案:“太娘了,再画两个大红腮帮子就能当媒婆了。”王妃闻言大笑不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