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将军何时来娶我-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杨大杨二也正好奇,他们万万没想到蜀世国的九王爷居然会同戚南柯联手,都说小王爷喜欢享乐,爱好美酒和美食,成天被大盛皇帝宠着养成了个废人,早就被蜀世国的皇帝放弃了。无论怎么看,小王爷都应当是最好笼络的人,却没料到被反将了一军。
  杜慈此时也没什么好遮掩的了,反正证据已经拿到手,接下来只要按计划行事——想着想着,小王爷竟又悲从中来,所有的计划都早已被他设定好了,可最关键的一步却砸在了戚南柯本人身上!
  杜慈委屈地撅着嘴,心说:果然人生在世,总不能事事顺意的。
  杜慈将匕首放在桌上,叹了口气,说:“这件事还要从国舅插手海事说起。”
  明家得盛宠,势大,明家子嗣均在朝有官职,即便是个游手好闲的纨绔子弟也在贵族子弟众多的禁军中有一席之地。
  原公皇帝准备开海事,建海军,这算是个肥差,明家便想揽到自己身上,一来扩张自己的势力,二来继续把持皇帝身边最得力之位,三来为了子嗣前途,遂行大肆敛财之举,四来则是为五皇子铺路。
  因着海事之事,国舅暂时无暇顾及杜慈,放松了对杜慈的监视之举,杜慈在王城废了这些年,暗地里其实也布置了自己的人手和眼线,一朝得了机会,便立即送信往蜀世国,想寻求回家之法。
  可这信一去不返,仿若投石入海,半点波澜也无。
  那时候杜慈就知道了,他已经被自己的父皇放弃了,能不能回家,只能凭自己运气了。
  “年初的时候,本王费了许多力气送出城的心腹送了信来。”杜慈当年入永歌,带了五百仆役,他从这些人里挑拣几个心腹分批次小心送出王城,埋伏在城外随时可供联络或接应,少了的人用买来的仆役顶上,神不知鬼不觉,“随信而来的还有一只短笛,正是这只。”
  杜慈将那白玉短笛在手里转了个圈,眼神复杂道:“这出自同一玉石,连纹理都一样的短笛一共只有三只,分别是大哥、三哥和本王才有,当年本王被选为人质实则是本王那三哥哥算计而成,原本要来大盛的人其实是他。”
  戚南柯未料到这其中还有这许多复杂,更为惊讶的是,这小王爷哪里是外界所说天真可爱,心无城府,终日只会饮酒作乐?
  光是送心腹出城这件事,就足以看出他目光长远,早已给自己留了后手,绝非庸碌之辈。
  按规矩,同杜慈一起来的五百仆役都会被记录在册,若是许久之后才想送心腹出城,那必然是不可能了,风险也会变大;但若是在刚进城时,王宫中人还未来得及造册,这时候浑水摸鱼才是最佳时机,风险也就很小了。
  即是说,当年只有十四岁的小王爷,在入城前便计划好了一切,难怪蜀世国的三皇子要设计将他踢出来,否则岂不是多了一个强有力的对手?
  戚南柯一时有些心情复杂,又敬佩欣赏,又觉心头不是滋味——毕竟这是一个随时想着通风报信,打算从大盛离开,又很可能会同蜀世国联手的敌人。这个敌人长得秀美可爱,看起来如无辜幼兽,心思却复杂难料,行为捉摸不透;若真成了敌人,扪心自问,戚南柯真不想同他在战场相见。
  何况,这个敌人还向大盛皇帝求婚,说对自己一见钟情,可这一路不仅没认出自己,现下知道了真相,还说要拒婚?
  戚南柯感觉自己打了这么多年仗,战无不胜,却从未遇到过这么难的对手和战场。
  简直让他有点焦头烂额了。
  杜慈不知戚南柯在想什么,道:“当年因本王被三哥哥算计,父王竟也点头同意了,本王心中激愤,所以并未带上这只短笛。心腹送来的信里提到,他们是在城外将想溜进城内的蜀世国探子截下,在他身上发现了信和短笛。那探子是三哥哥派来的,意图将蜀世国内乱的消息传给本王,短笛则是三哥哥随信送来,示意他还顾着兄弟之情,想接本王回去,但需要本王同他里应外合,对付大盛,助他平了蜀世国内乱一事。”
  戚南柯眉头一扬:“你信吗?”
  杜慈冷笑一下:“自然是不信。”
  杜慈将那短笛抬起,对着火光看,面无表情道:“这只短笛根本不是本王的,当年父王在每只短笛下都刻了印记,那印记很小,只有本王兄弟三人知道。牡丹是大哥哥,梅花是三哥哥,本王则是茉莉。”
  戚南柯走过去接了那短笛,冲着火光一看,果然有朵不明显的盛放“牡丹”在短笛下方。
  “这是大哥的短笛,”杜慈道,“三哥哥估计是太着急了,竟拿错了短笛。这只有一种可能,便是大哥哥已被关押或者已死,他的竞争对手几乎没有了,他拿这个来笼络本王,不过是知道本王不甘心待在大盛,给了本王一条看似生实则死的路。”
  戚南柯道:“也有可能这本就是你大哥故意送出来的,让你以为他出事了,逼迫你同三皇子联手,再抓你们结党营私的证据?”
  杜慈点头,指着杨大和杨二道:“也有可能,所以在见到他们之前,本王还不敢肯定究竟这事是大哥哥做的,还是三哥哥做的。不过现在事情已经清楚了,这是三哥哥的主意。”
  戚南柯想了想就明白过来了:“三皇子根本没打算接你回去,但却给了你一个希望。你要是不想待在大盛,就必须接下他这根橄榄枝。他要得是你同他里应外合,向他传递大盛的消息,他则同太子联手,假意起兵,助太子得下大位后,太子将实现诺言割地西南,再助他夺位,如此他目的达到,既得了位,又扩大了疆域,于史册也留下了一笔佳话,蜀世国的臣民想必只会敬佩于他,说蜀世国得了明君。至于王爷你……估计会被太子暗杀,为三皇子解决一个大麻烦,而你在这其中起到的作用,会被三皇子一笔抹掉,此后蜀世国再不会记得有九王爷这么个人。”
  杜慈弹了下舌,打了个响指:“所以你觉得,本王会答应他的要求吗?本王看起来像个傻子吗?”
  戚南柯:“……”你一直就在装傻,好意思说?
  戚南柯见杜慈看得如此透彻,心里也松了口气,道:“那你离开王城到底是……?”
  将军何时来娶我


第14章 。真相大白
  杜慈的存在对于三皇子来说,其实是个双保险。
  第一重保险,是帮他搜集大盛消息,帮他监视太子动向,好让三皇子知道太子和他的合作是不是真心实意,会不会被倒打一耙,一旦事成,杜慈自然会被杀掉,太子和三皇子都不会想留下这么个人;第二重保险,是一旦太子一心二用,表面上同三皇子合作,实则倒打一耙,真刀真枪同三皇子干上——到时候别说是让太子割地西南,恐怕蜀世国会因为内乱,反而被太子攻城掠地,直接灭了国。如此三皇子便成了罪人,得不偿失,那么杜慈此时的作用,就是拿着太子通敌叛国的证据,向原公皇帝交代一切,拉太子下水,表明蜀世国没有反叛之心。
  通敌叛国的证据,此时就在杨二手里的木盒子里。
  杨大杨二本是普通山匪,杨大有一身好功夫,杨二则阴险狡诈,两人被蜀国的探子瞧上,许以巨大的利益,帮助太子藏匿精兵在此;这山寨里自然也不是藏了一窝山匪,真正藏起来的,是蜀世国和太子的人马——都是精兵良将。
  太子的麒麟符和手谕也是被三皇子逼迫交出,否则两方无法互相信赖。
  要说这太子也是狗急跳墙,若是没有明家如此强盛的势力,眼看五皇子渐渐长大,原公皇帝正是不惑之年身体健壮,太子感觉继位无望,否则也不会兵行险着,竟是将麒麟符和手谕都交了出来。
  戚南柯前后一想便都明白了,那孔通判自然也是太子的人马,才会行了这山匪窝的方便。只是山匪本性难移,哪怕等着干大事,却还要抽空下山劫掠,孔通判只能为其遮掩,却不想撞上了戚南柯一行人。
  “本王早知此地通判同太子关系密切,本王的心腹可不是等在城外无所事事的,这些年早就摸清了朝上各官员家属关系,恐怕是比原公皇帝还要清楚的。”杜慈道,“本王早知你近日回城,便算好了时间求皇帝赐婚,皇帝忌惮国公府,自然会答应这个要求;本王同你的婚事是大事,一要有理有据,不让边关找借口暴动;二要能说服国公府,还要提防你抗旨,这件事皇帝只会交给国舅去办。国舅自然无暇再监视本王,本王便找了机会去了醉风楼,故意装醉宿在了于相公房里,夜里再同豆丁从侧门离开,躲在运粪车里出了城。”
  杨大杨二:“……”
  戚南柯:“……”
  戚南柯万万没料到,这金尊玉贵的小王爷居然有勇气躲在运粪车里,心里登时又更佩服了几分。
  杜慈是个敢作敢当,目光长远,运筹帷幄之人,尤其他年纪还很轻,实在难得。
  “本王知你从官道回来,定会路过此地,因此打算先在此地搜集孔通判的罪证。”杜慈说着说着,声音小了下去,愁眉苦脸道,“本王心想,你多年不曾回城,必是不知这其中蹊跷的,本王……我一个外人,就这么告诉你这一切必然不会被采信,若是打草惊蛇了反而不美。因此才想先找了孔通判的罪证,再拿了太子的证物一起交给你……”
  戚南柯懂了,凉凉道:“一来显示了你一心向着大盛,并无反叛之心,令我对你产生好感;二来你冒着风险,救大盛江山于危机之时,也能让我对你有所钦佩。你可真是打得好主意。”
  杨大杨二:“???”他们怎么又听不懂了?小王爷同戚南柯不是一路的?
  杜慈叹气,并不说话。
  戚南柯恼怒,面上不显,只脸色更沉,眼神更凶狠了几分:“如今你却是后悔了?”
  “我男人才不是你这样子,我不听我不听。”
  戚南柯声音冷到掉渣,将杨大杨二都快冻住了:“你心悦一人却是为着他的模样不成?肤浅!”
  杜慈:“那不然呢?喜欢一个人当然是先看上他的颜啊!我就是这般肤浅!”
  戚南柯:“……”
  杜慈贼兮兮地瞄他:“你若真觉我肤浅,为何我说要悔婚,你却不愿意?”
  杜慈眼珠子一转,笑得像只小狐狸:“你喜欢上我了?”
  戚南柯:“……”
  杨大杨二:“……”被迫吃狗粮,泪两行。
  戚南柯凶狠道:“说正事!”
  杜慈哼了一声,晃着腿摇着脑袋:“事情就是这样,你都知道了。我本是打算先搜集好证据,等你来了一齐交给你,之后再冲你撒撒娇,表明一下忠心,再诉苦一番我有多危险,多辛苦,好几次命悬一线!我就不信你能铁石心肠,视我为无物。”
  杜慈一摊手:“这下好了,你都知道了我也没什么娇可撒了,没什么委屈可说了。”
  戚南柯:“……”
  戚南柯道:“有了证据你又打算如何?”
  “这不就是你的事了吗?”杜慈道,“我没有娘家可靠了,如今孤苦伶仃一人,身后也就五百奴役,能做啥?”
  戚南柯沉吟片刻,目光幽深:“你是要让我同国舅站在一起?”
  太子通敌之事证据确凿,这事一旦交由他去揭穿,太子一党必然和他们戚国公府势不两立,国公府不想站队也必须站队,掀了太子一党,最大的好处便是有五皇子的明家,这不就是跟国舅站队了吗?
  便是不提这些党派纠纷,戚家在外辛苦打仗,太子却想割地篡位,实在令人咬牙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