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七步成湿-第8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是一直没有答案呢?”
  郭嘉道:“总归会有答案的。”
  曹操闻之,哈哈笑了起来。他起身走到郭嘉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感慨道:“郭奉孝啊郭奉孝,孤命你来是为孤分忧的,你却丝毫未能替孤解忧,该当何罪?”
  郭嘉笑道:“郭嘉记得主公曾说,何以解忧,唯有杜康。郭嘉不是杜康,自然不能为主公解忧了。”
  曹操笑声愈响了。
  此事曹植自然是不知道的,毕竟仅是如此程度的怀疑,郭嘉轻而易举便可打消,何必告知曹植引他担忧。
  四月中旬,曹植得到了前去郭府拜访的机会。
  他与郭嘉已有两个多月未能单独相处了,哪怕朝堂之中日日能见到,却要克制雀跃的心情,甚至不经意的眼神交流,比见不到面更令他难受万分。
  曹植有时也莫名感慨——这年头谈个小恋爱都得像地下工作者,委实苦逼。
  好在郭嘉至少还是他名义上的先生,否则恐怕半年都难以单独相处一次。
  此时两人便在书房之中饮茶对弈。棋下得如何,两人其实并不关心,只是享受难地一起的安宁温馨。
  棋局下了多久,似想到了什么,忽然询问道:“先生,我在你心中……是怎样的人?”
  郭嘉闻之抬眸:“嗯?”
  他似乎有些好奇曹植为何会问这样的话,眸中有些微的疑惑。但他的眼神更甚往昔的温和专注,叫曹植微红了脸。
  许是觉得不好意思,曹植很快摸了摸鼻子补充了一句:“额,我的意思是我看自己与别人看自己总归是不同的……”
  “呵,这样啊。”郭嘉轻笑一声,便撑着下颚落下一粒黑子,悠然思索片刻道,“只是子建,我眼中的你,与他们眼中必是不同的。”
  曹植愣了愣。
  他瞧见了郭嘉眼中的温柔与戏谑,恍惚间想到年幼时他与郭嘉第一次见面,这个人轻而易举看穿了他伪装的惊慌,却又默契地避而不谈。大抵是这样的默契,使得他对这个人始终保持着重视,却没有任何的恐惧,最终演变为喜欢。
  而能从这些细微地方,便看穿他与一般小孩不同只人眼中的自己,与他人眼中的自己,自然是不同的。
  想通这些,曹植也便觉得十分无奈。
  如今他与曹丕已算是撕破了脸,他根基不稳,决计不会主动对付曹丕。而曹丕不想他扎根魏郡,自然是要想尽一切办法来对付他的。只是这些日子以来,是风平浪静。想来曹丕必是在布局,只是他又会布怎样的局来对付自己,曹植无法确定。
  这世上没有完美之人,曹植自然是有很多缺点。但是很多缺点他看到了,曹操也看到了,便不是曹丕能利用的缺点了。
  他们的切入点,只有曹操没有看到的,甚至曹植自己也看不到的。
  ……难道他该去询问杨修?
  曹植默默脑补了杨修最近仿佛更年期的冷脸,唇角上扬的嘲讽弧度,以及必然出口的“四公子也会有缺点?这可当真是笑谈”之类的讽刺话语,终究扯了扯嘴角默默呵呵。
  郭嘉瞧着他面上那怪异的表情,轻笑了起来:“不过有关你二哥的想法,我倒是能猜测一二。”
  曹植炸了眨眼:“先生请说。”
  郭嘉却是收了笑容,分析道:“你在他人眼中,从小并无任何天赋。然而赤壁之中,却忽然大放异彩。我若是别人,首先想的是也许你的表现皆是巧合,然后是你身后是否有人指点,最后才是也许你从小便在伪装,直至那时方才恢复本来面貌。”
  “第一点首先略去,毕竟无论是不是巧合,你父亲都已经重视。”
  “那么第二点,若你的背后有人指点,那人又是谁呢?”
  “那么第三点,又是谁人在一个不足十岁的孩童身后指点,令其韬光养晦呢?”
  “那人究竟是谁呢?”郭嘉笑了笑,随意落下一子,“这个倒是容易想到,譬如德祖,譬如我。”
  曹植缓缓颔首,接下话语迅速道:“是以,我若是二哥,必然会从这点上下手。”
  “而这一点,又能衍生出很多方法。”
  “比如在父亲面前揭穿我其实并没有真才实学,父亲自然要不喜我。”
  “比如,令父亲厌恶先生。”
  “比如今日我与先生单独相处,可以扭曲为密谋。”
  “……”
  “比如战场之中,先生若是中箭病逝……”
  曹植想到这些,表情猛然一变。
  一直以来他最困难的地方便是如何打入朝堂,培养属于他的势力。但事实若他身处邺县,而郭嘉与杨修出战在外,他根本无法触及这些在意之人,又谈何保护。
  “去年父亲在江东铩羽而归,若父亲想要再扳回一局,那么今年是再要出兵江东了罢。”他这般推测,是因为他们已无法攻打西川,那么曹操近日集兵定是为此。
  却不想郭嘉摇首失笑:“主公不会去的。”
  曹植闻之,眸光微闪,半晌无语。
  郭嘉却忽然似笑非笑道:“你很看重司马懿?”
  曹植一怔。
  司马懿此人,自从初见时脑中隐约刻下的印象,抑或包括他对曹操诏令的不屑最终成屈服,以及之后的安之若素……种种种种,皆在提醒曹植此人不凡。如今曹操令他陪同曹丕读书,正是将司马懿与曹丕绑在了一起。
  曹植语气之中便也带了丝复杂。他说:“这个人……值得先生注意。”
  郭嘉挑眉。他也不再问了,只将手中黑子落下,颔首道:“既是如此,今后我定会注意些的。”
  曹植这才露出一个安心的微笑。很快,他的笑容又变得黯淡,苦涩。
  他无奈道:“我与先生,大约又是许久不能相见了。”
  郭嘉动作微顿。
  “二哥既然有所动作,必是从父亲下手。”曹植眼中浮现出不容觉察的痛苦,“是以这段时间,恐怕先生与我要保持距离。”
  郭嘉收了白子,叹了口气:“是,恐怕至少需要两三年。”
  语罢,他敛眉满面复杂。
  他已不再年轻了,是以先前答应接受曹植感情,也算得上孤注一掷。哪怕将来落得各种悲惨的下场,他也认了。只是如今正是他与曹植感情最浓的时候,他在慢慢老去,曹植则是缓缓成熟……
  实在是太久了。
  曹植却并不知晓他的顾虑,反而露出一个可怜兮兮的表情凑了过去,“先生,求安抚。”
  郭嘉阴郁的心情忽然便晴朗了起来。
  他伸手,象征性拍了拍曹植的脑袋,笑了笑:“你输了。”
  “啊?”
  曹植这才怔住了。他垂首看棋盘,盘中白子零星散落,几乎已是片甲不留,与他停手之时分明截然不同。他哭笑不得地抬首,抽了抽嘴角:“先生,你这是……”
  接下来的话语,却被尽数吞没。
  建安十九年五月,曹操欲征孙权。
  两年前曹操大破孙权,却因当初孙权部队精良,又逢江东大雨连天。无论天时、地利抑或人和,皆不适曹军继续作战,是以曹操无奈北还。如今准备,入秋攻去,打至江东最晚不过冬。且这两年来水军训练亦有了些许成效,曹操便摩拳擦掌再度欲南下。
  郭嘉却道,“孙权与刘备很快便将有嫌隙,主公何必急于一时呢。”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
  “赤壁之后,荆州七郡纷分。主公占南阳,孙权得江夏与南郡,刘备据长沙、零陵、桂阳、武陵。后刘备屯兵公安,不利发展,孙权暂将南郡借与刘备。后来主公南下,刘备夺益州,刘军却是危在旦夕。孙权攻许昌,主公无奈选择退孙权。想来如今刘备即将稳固西川,孙权自是要讨回南郡。”
  曹操思索片刻,道:“奉孝认为,刘备不肯还?”
  郭嘉笑而不语。
  曹操却是明白了他的意思,因为刘备为得西川实在失去太多,孙权要回南郡对于他们恐怕是雪上加霜。刘备决不可能当机立断归还南郡。
  他的心情便好了些许,微笑着询问郭嘉道:“依你看,孤又当如何。”
  郭嘉斩钉截铁吐出十一字:“北上辽东,攻乌桓,收复辽西!”
  是以建安十九年六月,曹操第三子曹彰拜中郎将,北攻乌桓。不久,降服辽东鲜卑大人轲比能。
  十月,曹彰攻公孙康。次年一月,久攻不下。
  


☆、84

  夏历六月;曹豫满两周岁。
  曹豫在十个月时已能含糊着唤父亲;十二个月站立走路;至如今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甚至乳娘一个不注意他便四处乱跑找不着人。四下无人时跌倒了,他也不哭;倒是麻利爬起来,待寻着乳娘或者他人;才开始嚎啕大哭引人心疼。
  曹植为此哭笑不得。
  曹操知晓后,倒是十分喜欢曹豫这个性,甚至指着小胖子对十余岁的曹叡(曹丕长子)道:“叡儿啊叡儿,我从来欣赏你这沉稳的个性。今日见了小胖子,方才知晓小孩子太沉稳也不是好事啊!”
  从小沉默寡言的曹叡也不恼,反而对曹豫鞠了个躬认真道,表示自己一定向曹豫学习,引得曹操哈哈大笑。
  此时曹植为左都尉的时间满整整五月;处事已十分得心应手。
  许是曹操身处邺县之故,各士族子弟皆是乖乖呆在家中、学堂读书写字;而非整日走马斗鸡、寻衅滋事。少数几个实在忍不住的,也很快被家中发现勒令归去。因而曹植上任的这些时日,居然呈现出诡异的平静。
  这对曹植而言自然是好事了。
  曹操不在时,这些纨绔子弟有权有势无拘无束,管理起来十分麻烦。如今省下这份心思,更能投入到官场之中。
  此前曹操命曹丕管理许昌,因而许昌之中曹丕的势力已然成形。但魏郡却是不同,此地有不少袁绍先前留下的朝臣,众人之间关系微妙,又保持着微妙平衡。
  曹植任县丞的这一年,倒是积累了不少下层人脉。
  然关乎到上位朝臣,他则并未有任何动作。毕竟先前只是一介县丞,避免落下好高骛远之名,便干脆勤勤恳恳不加理会。因而如今他任左都尉,有必要接触的这些人中除了少数几个认为他值得栽培的,大多依旧还在冷眼旁观。
  这种感觉十分郁闷。
  事实上哪怕曹操不拘一格降人才,所招的大部分人才也都是士族们口口相传、赞叹不已之辈。曹植发现这些人一旦被肯定有真才实学——哪怕才学稍有不及那些无人歌颂之流,他们在朝堂的地位也通常更高一些。
  曹植察觉到这一点,很快便有了一个构思。
  为官首先在名声。譬如崔琰的耿直,荀彧的王佐之才,孔融的才学。名声正如脸面,好名声可以让天下赞扬,哪怕只做过一件好事;同样坏名声也可以令天下人唾骂,哪怕他曾经只是偷盗过别人家的一只鸡。很多人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却已将此人定义为传言之中的模样,便也是如此。名声绝不是默默无闻,关门造车便能远扬四海的,反而是要靠人宣扬、赞颂。
  曹植想到这里,便偶尔宴请他所看好的,以及在圈中颇有名望的士族们一同吟诗作赋。不出几月,圈中人对于他的才学甚为赞赏。
  其次,曹植也偶尔询问曹操、同时拜访一些德高望重的能臣,学习如何才能更好地管理。但与其说是学习,不如说曹植是在拍马屁。毕竟任由曹植的本事再大,也绝比不上在官场之中浸淫数十年的大夫们,只有讨得他们的欢心,处事方能游刃有余。
  只是这些大夫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