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和解的想法。
所以,吴国的想法是,顶住第一波压力,待到阮国的意志动摇之后,就可以通过许诺给阮国一些利益,请求阮国退兵。
那个时候,吴国再寻求与云国等几个在会盟上支持吴国的国家结盟,便是水到渠成。
至于苍国那边,只能说可笑。
会盟的时候,当吴国皇帝听到苍国皇帝的话,还是被吓得不轻,一颗心凉到了底。
但是,在回来的一路上,吴国皇帝仔细思量,心里渐渐冷静了下来。
会盟中,楚国对苍国的戒心那么严重,会让苍国有机会染指吴国?
划分王畿之地时,苍国会舍近求远谋取毗邻吴国的城池吗?
很明显,不太可能。
楚国,一定会出于战略考量,对苍国所夺之地进行限制。
这样一来,除非是真如苍国皇帝所说的那样,诸国到了撑不下去的那一刻,否则苍国还真不可能会出兵。
于是,整个局势就明朗起来了。
吴国君臣想通了这一点,几乎是欣喜若狂。
在这之前,吴国的军队中,就已经弥漫起了这样的一种思想,虽然有高层刻意营造的成份在,但不可否认的是,士卒们都很受用认同。
于是,就为今天的谈话,奠定了基础。
在大家看来,灭了邵国之后,战局就会明朗很多,吴国的希望还很大,仅仅是一个楚国,吴国还是能够应付的。
即便是在这次危机中,失去一些土地城池,在吴国君臣的眼里,也是划得来的。
当然,这是一种乐观态度。
在吴国皇帝等少数几个臣子的心里,仍然明白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因为很多事情,都要归结在巧合之上。
譬如,此时在帐内,吴国皇帝扫视了帐内诸位将军,继续道:“邵军若放弃陈地诸城,转而不断撤退,则我军兵分两部,主力进逼相持,既不立即开战,亦不能使其脱离,另分一军在后,一城一城接手整肃城防,巩固我军后方,待到邵国大军再无后撤之路时,我军再行整合,寻机与邵军决战!明白否?”
“明白!”
“可有异议?”
“没有异议!”将军们整齐一声,没人犹豫。
毕竟,大家都不傻子,皇帝陛下平日里根本不涉及军旅,现在布置得井井有条,显然是预先就与谋士大将商量好的,定然也没有应变之力,这个时候提出什么异议,万一皇帝陛下没有准备,应答不上来,岂不是打脸么?
一来,可能平白地恶了皇帝陛下。
二来,大战在即,全军最重要的是统一心思,此时若是把皇帝陛下搞懵了,以至于让整个战局出什么岔子,对全军不利。
即便是有什么建议,还是私底下再说为好。
“此战关乎国运,决战以总方略为上,但有异议,尽可明说。”吴国皇帝特意补充了一句。
“扎实!可靠!易行!陛下雄才大略,臣等佩服!”
“实乃吴国之福,避了此劫后,定要叫那楚国好看!”
“灭了邵国,让诸国看看我吴国实力!”
诸将义愤填膺,血气十足。
“陛下,末将有话要说。”
忽然,从靠近帘处站出来一位将军,拱手道:“陛下,当今天下诸国,目光都聚集在苍城会盟,听闻邵国皇帝并未归国,一应大小事宜,由先从苍城返回的太子储君及一应大臣决断,这正是我们的一个大好机会。”
此话一出,诸位大将心思各异。
有嗤之以鼻的,有认真揣摩的,有心里厌恶的,也有为之担忧的,不一而足。
吴国皇帝眉头一挑,他刚才心里还暗暗有些窃喜,以为自己的三言两语,就调动了全军将军们的士气,没想到这个时候,跳出来一个反对的声音。
不是说不喜,但是总的来说,心里还是有些反感的。
那将军约莫四十来岁,叫什么名字他也不清楚,但还是问道:“将军请说。”
“陛下!臣以为大战之中,软硬兼施,攻心为上!”那大将跨前一步,拱手高声道:“臣以为,陛下该派出大臣,前往邵城策反邵国重臣,许之以利,赤诚相待,趁此邵国皇帝不在国内的机会,正好大展宏图,若果真有成效,则我吴军可保存力量留待防守诸国入侵,又可得邵国财宝粮草,甚至可凝聚二十万大军为吴国所用,何乐而不为?”
第399章 吴邵之策
保存力量,把邵国的兵力化为苍国所用?
果真能这样,那简直是再好不过了,这样一来吴国将更加有希望应对接下来的危机。
但是,这样真的有效果?
会不会给邵国营造一个错觉,让邵国的诸多臣子以为是吴国心虚?后继无力?
这是一个不可不思量的问题,眼下的吴国说得好听是在对邵国进行灭国之战,但是实际上谁都明白,这是吴国不得不战的一场大战,是一件万不得已的事。
邵国虽然比吴国小,也没有能够独当一面的臣子,但是能看透这一点,不在少数。
到时候,策反不成反而起到了反作用,就适得其反了。
见皇帝陛下迟疑,诸将的心里也就明白了什么。
作为将领,虽然大部分人都是糙人,不太会拐弯抹角,但是既然能爬到顶尖一批将领的位置,就没有一个蠢货。
虽然,大家都不知道皇帝心里是怎么想的。
但是,所有人中都知道,皇帝陛下心里一定是有什么顾虑,要不然不会一直沉思不决。
别以为一个个军伍之人就个个都是直肠子,其实暗地里的勾心斗角并不少,揣摩到了皇帝这层心思的,心思就开始活络起来。
一时间,有嘲讽的,也有打着劝说旗号不安好心的,不一而足。
看得出,那位将领的脸色不是很好看。
但却不是因为别人的嘲讽,而是因为自己的想法没有被采纳,十分的心痛。
苍国,本是一个很弱小的国家,不就是在一次次的兼并之中,采用了策反等战术,一次次造成奇效吗?
反观如今的邵国,明明整个国家都陷入了危难,好不容易出来了一个注意,且不说办法是好是坏,至少在皇帝没有正式做出决定的时候,诸将该沉默一下吧?
可是没有,它被人一脚一脚地,践踏得一文不值,甚至本身就是嫉妒而刻意打压。
这让他在心痛之余,不由得羡慕起苍国的臣子来。
苍国,有明君呀!
“此事,还须从长计议,吴国之策就是展现自身的实力,若是以劝降的方式夺得邵国,那便失去了本身的意义,没有威慑效果。
吴国皇帝想了一下,对那将领说了一句。
这句话,虽然有安抚的成分在,但是吴国皇帝也在心里暗暗将这位将领记在了心里,寻思着等下要详细了解,说不好能委以重任。
那中年将领低下了头,微微叹息了一声,便不再言语。
“重兵压强敌,陛下之方略堪称大智若愚!臣等今日方知灭国之大道,谨受教!”
“陛下考虑周全,吴国之福。”
“我等誓死报效,吾皇放心!”
“此战,必灭邵国!”
“必灭邵国!”
各大将领们整齐地喊了一声。
得此声,吴国皇帝顿时心下一热。
这些将军们如果能够一致地认同今日部署,足以证明将士一心,将士同心如臂使指,何城不下何坚不摧?
更重要的是,不知不觉他也感觉,此战已经胜券在握!
心念及此,吴国皇帝对厅中将军们拱手,道:“诸位将军认可朕之方略,朕欣慰之至!诸将务必激励将士,同心一战!”
“同心一战!必灭邵国!”
举帐将军们,一齐大吼。
第二天,诸般后援到位,大军亦休整就绪。
吴国皇帝御驾亲征,下令大军开出大营,直入大道,隆隆进逼邵国边疆。
早先的战略早已言明,除了不分兵不奔袭,北上进军大摇大摆,就是要教邵国将士和天下人知道,吴国在强敌环伺下,仍然有余力攻灭邵国!
此时,苍国要支援邵国的事,早已经传遍了邵国。
邵国朝野大为振奋,南下出兵收复失地的呼声弥漫了全国。
邵国王室与世族大臣们亢奋不已,平日万难出手的各府私兵,忽然一夜之间变成了从来都受国府统辖的封地官军,一反常态地纷纷开出争相赶赴前线,一齐打起了邵国大军的旗号,誓死守备邵国边疆。
粗粗一算,吓了邵国大将军公子安一大跳,目下连同原先军马,边疆竟然蜂拥聚集了四十万的大军!
既有如此态势,自当趁势而上!
公子安立即与诸将会商,决意整肃出一支真正具有抗吴战斗力的大军,不说四十万,只要精兵三十万,便有拒敌的把握!
直到吴国聚兵的消息传来,公子安才冷静了些许。
后方的大臣们,倒是非常的乐观,苍国的增援加上国内边境的兵力大增,让世族大臣们有一种错觉,那就是邵国终于要翻身了,从此以后可以高枕无忧。
“各位,后撤吧。”
大军幕府营帐中,公子安叹息了一声,他明白此时的邵国最需要的就是时间,等到各国反应过来,皇帝陛下从苍国返回,邵国之危才真正能解除。
这并非是危言耸听,而是早就几天前,他就通过书信,从邵国皇帝那里得来的消息。
邵国,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邵国是生死存亡的一战,吴国又何尝不是?
只不过,邵国需要的是拖延时间,而吴国所需要的,是把握住时间,步步紧逼。
对邵国来说,等待苍国的增援就像是小媳妇等公婆一样,一时之间还真摸不清情况,况且苍国的主力现在正在晋国内,在会盟的成果尘埃落定之前,邵国是不太可能得到实质性的增援了。
至少,要到几个月后了。
所以,邵国不能与吴国正面大战,一旦溃败起来,那将是兵败如山倒的局势,只要边疆一败,整个邵国在吴国的眼中,就犹如平地一般,可以任意的驰骋,就如同当初的苍国,夺取洞国之地一样。
然而,除了他之外,其余的诸多将领显然没有这个心思,所以在刚一听到这个消息之后,立即就脸色大变。
“大将军之策,末将不敢苟同!”
“我等亦不敢苟同!”
“我邵国士气恢弘,大家都寻思着一雪前耻,收复失地,大将军此时言及后撤,恐怕不妥吧?”
“对,不能后撤!”
不仅仅是一些世族家主,包括一些将领在内,也十分反对后撤之计。
第400章 后撤之计
一名老将站了出来,他叫连器。
这是邵国老世族中的一名将领,在军中颇有人脉,论资历与势力来说,并不比公子安这个大将军要差多少。
而且,这次国内的世族纷纷组建私兵前来协守边疆,这十几万人,同样也代表着世族的利益,算是他这一方的人。
无论是从国家利益,还是从家族利益上讲,在他看来后撤都不是明智之举。
他看了看公子安,缓缓道:“我等之所以不敢苟同,是因为大将军错估了吴邵大势。吴国以一国之力而战诸国,兵力能有多少?末将算计,至多三十万而已!我军多少?四十余万!以四十万大军对三十万,大将军还认为吴国强大而邵弱小,岂不是大谬?”
公子安眉头一皱,问道:“谁说吴军是三十万?”
“斥候连番军报,大将军视而不见么?”
“此乃吴国骄邵奸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