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工科生-第5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国君王们,是不是打着“徐徐图之”的念头,不得而知,但二代们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干的。
  唯一不同的是,杨二高估了世家贵族们的道德上限,李二低估了他们的节操下限。
  在舞文弄墨宽袍大袖的背后,可以说是极尽猥琐,有类胡虏。
  张德不是不想捏着鼻子搞“统一战线”,但对于一条工科狗来说,这群掌握着大量生产要素的“大地主们”,天然地和他玩不到一块去。这也是为什么老张宁肯把自己的两个亲弟弟送到虞昶门下“熏陶”……
  能和老张成为“知己”的人,都有这样那样的原因。或许不能继承家业,或许庶出不得志,或许前朝遗老遗少,或许政争失利之后。这些人,一个个拿出来,都是不成器的废物,但是经过磨砺经过抱团取暖,再怎么蠢笨,也是可用之才。
  更何况。老张递给他们的神兵利器,要么是水流带动的飞轮,要么是开了脑洞的数学,最不济,只会种地的牲口们,也知道弄一条船,去东海挖一些鸟粪矿回来,做成肥地粉。
  个人的感情上,可以和江南世族联络,但想要求个“知己”,难如登天。
  并非所有人都和崔慎崔季修一样,开着反社会人格,然后自灭满门!
  “苏州今年的地,种稻的愈发少了。乃至到了拿钱去别处买粮食,然后去缴所谓的税赋,简直……简直是奇谈!”
  张乾前去江阴办事,便让张亨做了“幕僚长”,这阵子因为朝廷内部有大动作,收集消息成了一项大工程,让张亨忙的几乎虚脱。
  “这就算奇谈了?”
  笑着摇摇头,张德看着张亨,手指点的桌子笃笃作响,“今年正旦大朝会,有人说说要在河南以东再择一地,同样置行中书省,连名字都琢磨好了。叫山东省,今年是不是要封禅,是不是要册封,还不知道呢。但这光景,你可知道有多少人盯着登州腹地的种田翁么?”
  “登莱二州虽然广大,却是人丁较少,还有人盯着这里的田亩?”
  “我说的是登州腹地,乃是莱州隔壁的青州、淄州!河口之地的人,多爱存钱,有些无甚跟脚的地主,祖上不过是个五六七八品的官,最是喜欢收了铜钱金银,然后融了埋在地下。这让登莱港不少权贵厌恶至极,铜钱金银少了,就会‘钱荒’。要是量少,从外面调一些过来,倒也无甚要紧的。可青州、密州、淄州,不是靠近三州木料仓便是靠近郁洲,钱货这几年素来丰厚,这便惹恼了人。”
  “那待怎地?”
  “怎地?”
  老张冷笑一声,慢条斯理地给张亨倒了一杯茶,张亨道谢之后,张德便道,“田亩过五千的,勾一个‘勾结海贼’的罪名,发配了了事;田亩少一些的,又或是最多家里出个吏员招抚的,直接拿下,当场杀了的也不少。”
  “嘶……如此一来,家产充公,挖出来的铜钱金银可就不少啊。”
  “你就不问问如何能挖出这些铜钱金银?人家的家私产业,岂能吐露给外人晓得?”
  “这还用问么?登莱多有‘万骑’,如今乃是羽林军的狠角色。其中几个刑讯行手,还曾来武汉办过差事,我是知道的。”
  “嗯。”
  张德点点头,“那你看,这个事情,可能说出个对错所以然来?便是事情闹大了,打一场官司到皇帝面前,你信不信,皇帝也要推到大理寺、刑部身上去。这些淄州、青州的种田翁有没有错?积攒家产,有个甚么错?但是,这些铜钱金银,融了埋在地下,得罪的,可不仅仅是登莱权贵,连皇帝都得罪了。”
  皇帝其实并不关心货币流通的问题,但他明白一个道理,登莱腹地的州县,倘若把铜钱金银都融了埋在地下,那么,他是肯定不可能拿到这些铜钱金银的。
  而流通起来的铜钱金银,不管它们是谁的,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只要还在市场上,他作为大唐皇帝当世天子,有这个权力也有这个能力,想拿到手就拿到手。
  和这些青州、淄州的种田翁类似,江南世族或许并没有把钱埋到地下,也或许并没有控制了江南种地户们的人身,但结果上来说,李董很不爽。
  江南世族吃相这么难看,而他又是当世天子,指望小老百姓一根筋地去“反贪官不反皇帝”,做梦去吧。
  于是就像老张把自己两个亲弟弟扔到苏杭去接受“传统”教育一样,李董同样不介意拿一个弟弟扔到江南,扔到苏州,去拉仇恨,去让江南世族们为了给“外来户”一个深刻的“下马威”而展现一下能力,秀一下肌肉。
  江王李元祥一个十七岁的青少年,是不是聪敏是不是爱好小动物是不是爱吃甜豆腐脑,这都不在李董的考虑之中。
  李元祥的外祖父是杨素,这一点很重要,并且也是李董准备拿来大力宣传重点推广的一个卖点。
  以前或许会有聪明人不买账,但那时候没有宣纸,没有石板印刷术,但是现在不同了,有了宣纸有了石板印刷术,这几年又有了曹宪这个真?祥瑞为扫盲做出了惊人的贡献。
  在这个基础上,李董需要的不是聪明人买账,而是大量识得三五个字有点地方保护心态的蠢货们。
  至于怎么去做,侍中马周表示,虽然他位高权重,但是可以配合羽林军的老哥们行动的。
  羽林军耍的是千牛刀,但马周和副官刘洎握着的虽然是笔杆子,可这年头,谁说笔杆子不能杀人的?
  


第四十八章 魄力
  作为一个时刻在学习的顶级官僚,马周的智力是无可挑剔的,黄门侍郎刘洎在马周的指点下,发了一篇《约束藩王论》。
  一时间,引起了宗室的极大反弹,乃至到各路洛阳新贵及玄武门元谋功臣,都觉得这未必就是要“约束藩王”,大约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是不是要搞“大约束”?
  封建帝国的京城,天然地成为最没有“王法”的地方,这里维持社会运转维系人际交往的准绳,只看靠山大不大,背景厚不厚。自兴建洛阳宫至今,数年光景,洛阳从原先的东都,已经恢复生产再度繁荣,累积囤聚的财富,无数权贵在垂涎。
  旧年一栋南城的宅院,那值个什么?随便一个淮扬大商,买了就是买了。到如今,却是天翻地覆,南城那些房东,只是用来做“客舍”,旬日收一回租金,一年下来,就能赚出以往一代人的财富。
  这是难以理解也难以想象的。
  刘洎的《约束藩王论》,其底气来源于侍中马周,而马周自东宫起家,从来都是要约束藩王,震慑宗室的。
  皇族大多不事生产,不拘是经济军事,通晓一二者屈指可数,泛泛如豚彘者,却多不胜数。
  又因为天然地有个好光环,导致那些底气不足的事务官,不得不选择妥协、包庇、纵容,乃至越发不堪。
  倘若还是“以农为本”,“民以食为天”,马周并不会如此,事情点在约束藩王上,也就到此为止。但是当今世上,一个农户一年所得,是远远不如新南市任何一个工人哪怕是学徒工的。
  新南市在早起经历了疯狂的恶性竞争、暴力冲突的野蛮对抗期后,在“有识之士”的斡旋下,逐渐趋于平静。又因为优质工人的价值一步步提高,社会的普遍道德评判,又是基于“士农工商”四等,于是竟然是发展出了相当怪异的“百工行会”。
  “百工行会”并非是什么香堂会水的组织,它诞生的那一刻,就有着官方介入的背景。朝廷一面要从商人手中“收税”,一面又要防止“收买人心”的巨富,而震慑巨富的方式,朝廷是双管齐下的。
  首先自然是“富不与官斗”的权大于钱,其次,则是“以民为本”的统治基调,让基层官僚以“父母官”的身份,站在“百工行会”的一侧,去要挟威慑巨富大商。
  官商勾结虽然依旧存在,商人巨富依然可以收买那些底层官僚,但“先进”的审计官僚进入体制的同时,和商人打交道的官僚们升官发财的权重,却并非来源于商人的支持,这就稍稍地保证了工商之间的平衡。
  尽管哪怕是最繁荣的新南市,工人的单日工作时间,往往都在五个时辰以上,甚至六个时辰,但因为这种奇葩的平衡,却也让商人不得不保证工人在为他们创造产值的同时,他们要提供足够的金钱收入和营养摄入。
  皇帝在听说新南市每日肉蛋类消耗,竟然比城北加起来还要多时,露出了前所未有的惊愕表情。
  只是这一切的投入是值得的,新南市的回报也无比丰厚。而这个回报,皇帝自认为是他的“庇护”,于是在马周和刘洎以《约束藩王论》剑指宗室的同时,李世民是决心要把用在“五姓七望”身上的“大推恩令”,给李家亲戚也都用上。
  既然封建破产,那就另辟蹊径。
  要么不推恩,要推一起推。不能只有皇族分家的分家,单过的单过,“四民”各层,都要“依法办事”!
  谁要是反对,谁就是“要挟皇族”“卖直邀名”,否则,凭什么皇帝要搞封建就各种掣肘?
  刘洎前脚把《约束藩王论》拿出来,马周接着就是一套《扬子江丁口增长考》。作为眼下和各方关系都不错的宰辅,马周想要从杜如晦、魏徵、张德、李客师等地方实权巨头那里拿到一些要紧数据,难度不能说没有,但基本上都是要给这个面子的。
  从体制出发,好歹马周是现在的“中央领导同志”不是?
  地方要是不服从中央,地方是想做什么?
  马周给李董的丁口指标中,千分之三的自然增长率是上限,这个上限,并非只有沔州一地,还有苏州常州所辖上县,但凡“鱼米之乡”,又有非常不错的医卫条件,加上又有大量的工坊吸收劳动力,就能产生这样的上限。
  而但凡土地大量集中在某个或者某几个世家的州府,虽然他们掌握了大量的优质土地,但土地产出的大头,和“佃户”“家生子”无关。于是丁口增长,便是扬子江两岸最低的。
  至于藏匿人口,存在账面上没有的大量“隐户”“黑户”,却又是这些世家的光荣历史。这一点,不用马周去细说,李董也是一清二楚的,并且他们李家能够起来,本身就是因为藏匿了大量的厮杀汉,更不要说种地的“隐户”“黑户”。
  造反起家的时候,李董不介意家里这样的人多一些,但当家作主之后,李董就很介意做同样事情的人。
  “屁股决定脑袋,《约束藩王论》,刘洎未必是要是说真的去约束藩王;同样的,《扬子江丁口增长考》,也不是真的就要考察一下长江两岸的人口增长。外朝的的确确可以借着黄门侍郎刘洎的策论,去约束宗室,那末,内廷作为皇帝的耳目爪牙,不能拿着刘洎的文字,去约束那些世家大族吗?”
  洛阳准备掀起什么运动,张德不在意,这些和武汉是无关的,因为武汉表面上看是处于整个大唐体制之中,可实际上,又超然在大唐体制之外,很具有欺骗性。更何况,私心也好公心也罢,张德头顶还有个长孙无忌,不仅仅是皇亲国戚,还是朝廷干臣,就算天上打雷,也得先劈这么个玩意儿。
  “观察的意思是说,侍中是准备拿《扬子江丁口增长考》,进而令人相信,举凡丁口增长过慢,便是地方大族掣肘?如此说来,门下省是要给皇帝的‘大推恩令’敲锣打鼓?”
  “可以这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