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工科生-第4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令人兴奋的是,如果使用玻璃灯罩作为信号组,除大暴雨大风雪天,哪怕是阴天夜晚,都不影响消息传递,而且同样快捷。
  这个实验引起兴趣的人很多,吏部尚书侯君集作为前兵部尚书,立刻建议朝廷在主要的边境供给线路上建立这样的单位。
  放在这个时代来说,任何边疆地区的风吹草动,唐军都能快速反应,然后快速镇压不法分子。
  张德这个实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把反应时间从以“月”为单位,压缩到“日”。
  如辽东征讨契丹,当时定襄都督府是可以先瞒着朝廷做一票,然后再上报。但有了这个信号系统,首先契丹叛乱这件事情,不会因为定襄都督府的遮掩而延迟上报。只要消息过幽州,那么快马加鞭,六七天也能让朝廷下达指令。
  侯君集建言之后,一直在家中修仙修佛修车的李靖也认为这是相当有用的东西,较之驿站烽火,更加高效。
  李董作为军事政治过硬的皇帝,此事就没打算和外朝那帮不懂军事的大部分废物清流商量,命民部先做个预算,先做安北都护府这条线路。
  而除了朝廷,张德的这个实验,让两都土豪们都是眼睛一亮。不管长安还是洛阳,两地土豪对于“商机”这个概念,已经一天三变。以往提前知晓江南桑蚕减产,就能在中原提前一个月做局。
  但现在已经不行,撑死十天。
  有了这套信号系统,那就是一天时间。
  不过,不是谁都能拿这套系统来玩,没有预先设置的“密码本”,以及有曹宪这种文字专家专门提炼的“金丹级密码本”,那些筑基期的土豪连门径都不得窥视。
  落实到最后,又成了数学问题。
  于是“王学”真传弟子们又背上了黑锅,给老张探雷。
  “啊……怀念诺板砖啊,大哥大也行啊,我要求不高。”
  跑道观给不知道哪个大神上了香,老张感慨万千,这日子……太苦逼了。
  入眼处皆是窈窕淑女窈窕少妇,但……想当年读本科时候一边开荒一边冲撒娇的女友竖中指,那才是人过的日子啊。
  深吸一口气,老张心中默念:为了部落!
  然后昂首挺胸,跑到乘凉的安平身边揉捏肩膀,然后问道:“芷娘,什么时候动身去长安?”
  “再说吧。”
  李芷儿掀开眼罩,一脸狐疑地盯着老张,“张郎你盼着妾回长安?”
  “没有的事!”
  立刻否认的江南土狗面带微笑,“我的意思就是,既然太皇说身体不适,你就回去陪陪他,顺便帮我打听打听消息……”
  贵妇人之间的消息,有时候分外的灵通。讲白了,老张是知道李芷儿跟长孙皇后关系还算不错,虽说以李芷儿的智商,肯定不是长孙皇后的对手,但只要听到什么消息,分析分析,大差不差还是能知道一些。
  再说了,长孙皇后说不定自己还要暗示点什么事情出来。
  “哼,你当我不知么?那萧大娘子,只怕妾前脚走,你后脚就要爬上她的暖榻,说些亲密好听的话哄她。那女子也是个蠢货,做个深宅妇人,也就如此了。”
  “……”
  这都是什么跟什么!
  “倒是崔明月,聪明冰雪,怪不得你那衙署还带着她。予那兄长有个秘书监,你这算是秘书处?秘书女郎也不比长安的秘书郎差嘛。”
  “芷娘你很有见地啊。”
  老张阴阳怪气地一边揉捏肩膀,一边斜眼看着她,“从今往后,我这长史府,有事秘书干,没事……咳嗯,还是先说回京的事,你帮我打听打听,看看皇帝是不是打算今年就要着手迁都事宜。”
  “张郎方才不是说太皇身体不适,让予回去陪陪他吗?这打探消息,不是顺便么?怎么?眼下又变了,还是打听迁都恁大的事体。小女子可是不敢当啊。”
  嘿……
  长子是她生的,她嚣张啊,她跋扈啊。
  不过老张也不是没有办法。
  “也不知甚么辰光?”
  香汗淋漓的安平靠在老张胸膛上,这软塌上的丝被随意盖着,外面竹叶梭梭,张德靠着棉皮抱枕,有些疲惫地应道:“休管甚么辰光,夜里要吃些甚么?”
  “且睡会儿,甚么都不想吃。待回了长安,再好生补补。”
  言罢,李芷儿侧着身子,慵懒地缩在怀中,不多时,竟然就睡了过去。
  江南土狗这才强大精神,一脸的不屑,心中暗道:老子还能没办法治你?
  可惜工科狗不抽烟,不然来一支,才能配得上此时此刻的骄傲心情。
  看清爽的小说就到
  


第五十一章 矛盾之下
  咚!
  两个铁球同时落地。
  接着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一边走一边说道:“我们已经明白,在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的情况下,两个铁球从同等高度坠落到地面消耗的时间,和它们的质量无关。那么,和什么有关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讲的……”
  竟陵县的一所学堂,虽然也有教“关关雎鸠”的夫子,不过夫子是曹宪的门下走狗,听话到不能再听话。哪怕学堂中公然教“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夫子也是一脸的淡定,还会随手塞一本《天问》过去,显然是搞事不怕事大。
  “明府,这学堂内子弟,多是操持贱业之家,若是传扬出去,怕是有损明府名声啊。”
  作为竟陵县县委书记的秘书,除了要给领导出谋划策,还得给领导提醒前程中可能有的地雷。
  然而和别的县委书记不一样,老李他牛逼,他嚣张,他跋扈。
  只见老李不屑地撇撇嘴:“我看谁敢?”
  背着双手的老李一边走一边道:“志武老弟,你眼界还是小了些啊。你以为这竟陵县,这复州,这安陆……能在吴王底下多久?来年就要废了世袭大都督,你信不信?眼下那些巴结吴王,在吴王眼前告黑状的,不过是自以为得计罢了。”
  “当今皇帝废世袭大都督,只怕是不愿吧?更何况,朝令夕改,有损帝王威严。”
  “此事由不得皇帝,再者,眼下要紧之处,乃是山东士族涉入新产。外朝、内廷、皇族,不可坐视,必是要一番争斗。你当这新产靠的是甚么?是那些没头没脑的行脚商还是靠中原那些世家?”
  说着,他指了指学堂,“靠的,就是这些。”
  “明府,我去过河东河套,诸地虽也急需‘王学’之流,却也不敢明目张胆兴办此类学堂。若是被人告入长安,事态若大,只怕还是要有祸事。”
  “无妨,张操之有句话说得好:天塌了,有个头高的先顶着。志武老弟,你猜这个头高的是哪家?”
  见李德胜笑容诡秘,作为一个秘书,他当然是揣摩透了领导的心思,于是小心翼翼地用疑问的语气说道:“新贵?”
  照理会说是五姓七望,然而五姓七望在此事上,落后几年,一时半会儿追不上,只能靠砸钱砸女人来笼络。
  而新贵却是不同,大大的不同……
  “如果我现在告诉志武老弟,长孙无忌、房乔、杜如晦、李靖都各自有名目众多的类似学堂,你以为如何?”
  “这……”
  “新贵之中,唯一没有参与此事的,止尉迟恭一人而已。连岐州刘师立,都上门求了张公谨。至于我家那位丹阳郡公……哼。”
  “这……”
  作为秘书,他感觉自己知道的太多了。
  不过老李却又挑了挑眉毛,“然而唯一不曾涉入此事的尉迟恭,他儿子可是没少搀合,更不要说麾下健将自从西征之后,几乎就是反出门庭。程知节三子处弼你听说过没有?”
  “且末都尉?”
  “他差不多和程知节闹翻了,情况类似我吧。”
  “这……”
  作为秘书,他感觉知道的已经不是太多,而是得牢牢地跟着领导步伐走。
  “这次竟陵生猪入京,你去长安城西大讲堂,拿我手书,再招几个大讲堂的学生过来。记住,要成绩前五的。”
  “是,下走记住了。”
  天下的大事在贞观十二年多了许多,原本遮遮掩掩偷偷摸摸的事情,在此时此刻的贞观朝,终于可以用“不能说的秘密”在推行。
  这不是工科狗一个人的意愿,而是老旧贵族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在扩大再生产时候,对“人才”的正常需求。
  哪怕是国子监祭酒孔颖达,明知道《五年模拟三年高考》才是官方指定认证科举教材,但是为了维持在长安的体面,他自己也不得不捏着鼻子,在包销白糖的同时,还要命族人购置新式织机、新式水车、新式帆船……
  曾经以为修不起的水泥官道,在学会做预算之后,京洛板轨平行的地方,多了一条疯狂的水泥官道,目前已经能够通行两架马车。
  至于造价,至于水泥作坊,至于球磨机,至于施工单位,至于新式营造工人……朝廷也好,五姓七望也好,都保持了缄默。
  这是一个需要消化需要时间来掩盖此时尴尬的时代。
  而除了集团性质的尴尬,李皇帝还有独自一人的尴尬。
  “荒谬!”
  将案桌上的奏章扫在地上,李世民看到的都是来自洛阳的建言书。那些地方名流们,纷纷表示要支持“养济院”政策,表示要为君分忧,要为民减负。
  汹汹乡愿,外朝挡也没挡,直接砸到了李皇帝的案头,让他整个人有一种被所有人包围的震怒,却并无惶恐。
  “乡愿,德之贼也。”
  看着杜正仪,杜如晦面无表情地说了这么一句话。太子左庶子整个人抽搐了一下,顿时又觉得一切是那么的索然无味……
  而在当朝侍中府邸,魏征按着一份新拟政策,迟迟没有决定是不是要在明天发起决议。
  他手中有一份报告,报告很简单,只有几个数据,但让他又是高兴又是皱眉。
  沔州的新生儿又增加了,沔州的在籍丁口又增加了,沔州獠人彻底融入到了沔州社会中,沔州的夭折率又下降了,沔州的税赋又翻倍了,沔州外来人口已经五倍本地在籍人口,而这些外来人口在沔州务工或者归入奴籍,都是手续合法政策合理……
  魏征心中琢磨的,有两个决议,一是干掉世袭大都督这个扯淡的玩意儿,否则天下全模仿吴王这种搞法,会有多少能讨“吴王”欢心的“张德”?二是魏征决定效仿沔州,建立华润系类似的妇幼保健制度。
  第一个是一定要做的,第二个,却让魏征有些犹豫。
  推广沔州的一个制度,如果不会有连锁反应,那一切都好说。但是魏征这两年的琢磨考察,他很清楚,要想做到沔州模式,首先得有沔州长史那样的“组织”。
  而这个,正是魏征犹豫不决的地方。
  


第五十二章 阿杜的歌最好听
  家和万事兴,这是小老百姓的认知。
  稳定压倒一切,这是政府的本能。
  维稳是一种很理所当然的事情,自然而然的,当发现有波澜有冲突,不管是唐朝还是汉朝的官僚们,都会帮忙遮遮掩掩。上峰要供着,下属要瞒着,总之,不要搞事。
  山东人要弄“养济院”,不管他们打的是什么心思,对长安人来说,老板你多少也给让点利,总不能老这么怼着,是不是?
  有些家伙觉得自己人面广,还专门去敲宰相家的门。魏征这个喷子没人去,温彦博这个死人更是没人去吊唁,万一他儿子温挺一把攥着衣衫要讹人呢?
  所以,通常情况下,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