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唐朝工科生-第10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倘使再回溯过往,何坦之对自家郎君的感慨,只会比李芷儿更甚。
  什么散财童子,什么半步驸马,什么公侯人家……浮云啊。
  说“不忘初心”者多,但能做到的,寥寥无几。
  “陪我入宫面圣,如何?”
  李芷儿依旧面带微笑,很平静地说着话,“也好让你看看,你和这过时贞观朝中的顶尖英雄,差了多少。”
  “阿娘……”
  “嗯?”
  “是。”
  这一次,张沧更加强烈地感觉到,自己母亲固然是爱着自己,但更爱自己的父亲。
  “唉……”
  喟然一叹,出门之前,张沧双手拍在脸上,用力地搓了搓,深吸一口气,精神振作地走了出去。
  而此时,康德还没有入长安城,但李渊已经到了东宫。
  太子府中,李渊难得神情有些严肃,问一脸淡定的李承乾:“你莫要有任何想法。”
  “大父放心,我省得。”
  李承乾反过来安慰李渊也似地点点头,“放心。”
  “那就好。”
  李渊松了口气,整个人都是轻松起来:“不拘二郎让你如何,你一并应了就是。天下有二十五年太子,也有二十五年太皇,老夫应该还能再撑几年。”
  说罢,李渊还抖了抖手脚,还摆了个散手架势,让李承乾哈哈一笑:“大父还真是老当益壮,廉颇不如大父甚多。”
  “廉颇算个屁……”
  李渊得意洋洋,竖耳一听,道,“这康德到了啊。”
  东宫外,一阵热闹,康德额头上冒着汗,脚步很快地往前走。
  


第九十五章 观沧海
  “相公!”
  “相公!若有事变,朝廷不可无女圣陛下主持大局啊相公!”
  特赐紫袍的马周神情有些凝重,他并不是很确定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弘文阁上下,甚至可以说七部内外,不少人都在担心着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
  皇帝驾崩,可以!
  新皇登基,可以!
  但掌权的必须是长孙皇后,必须是将来的太后!
  不知道多少人依靠着长孙皇后才有饭碗,谁做皇帝关他们屁事!但谁砸他们饭碗,他们就砸烂谁的狗头!
  “相公!如今……”
  “够了!”
  马周猛地拍了一下扶手,缓缓地站起来之后,马周盯着前来拜访他的众人,“尔等来老夫这里,就是要说如此悖逆之语吗?!”
  “不敢……”
  “不敢……”
  “哈……不敢。好一个不敢!好一个不敢呐……”
  缓缓踱步的马周有些焦躁,他同样在发愁,从道德节操上来说,马周希望太子顺利接班。权力平稳地过渡,本身就是一个很难的事情。历朝历代,顺利完成权力交班,几乎是没有的,每一次,都是血雨腥风。
  历朝历代,皆是如此。
  总要死人。
  这一刻,马周是如此的怀念张德。
  唯有张德,才能镇压这些杂七杂八的家伙!
  “相公,当以江山社稷为重啊相公!”
  “江山社稷?尔等说出这样的话,不觉得羞愧么?”
  一向好说话的马周,此刻也是冷笑连连。
  “唉……”
  一声长叹,马周再一次琢磨起曾经一闪而过的念头。当年杜如晦自请为河南总统的时候,他就想过,或许可以返回“山东”老家。
  如今,当年的尚书左仆射、尚书右仆射、中书令、秘书监、国子祭酒……一个个都是未雨绸缪。
  即便当真中国有变,跟他们也几无关系。
  而他马周,人在中国,身不由己啊。
  “相公!”
  “滚。”
  马周眼睛一闭,不再想听他们废话,“滚!”
  “是,相公……”
  一群人来得快,去得也快。
  在马周这里没有得到任何消息,一窝蜂的出门之后,转头就去拜访教育部总理大臣孔颖达。
  作为新晋的巨头,孔颖达一把年纪却老而弥辣,不但上位成功,更是和隆庆宫之主“结盟”,手中不但有钱,还有大量的空缺职位,贞观二十五年的当口,孔总理是为数不多一路爆火的热灶台。
  只是一帮人到了孔宅时候,孔颖达正捧着《论语》在教授孙子们,来者即便想要说话,却也不敢打断孔颖达传授“圣人之言”。
  然而孔总理“子曰”了不知道多少回,从白天说到晚上,就没有停歇的意思。到这个程度,访客如何还不知道孔颖达的心思?
  孔颖达摆明了就不想搭理他们,但老孔是个斯文人,他不像马周那样把人轰走。反而大门打开,你们进来好了,进来陪孙子们一起听课。
  你们听不下去了,起身走人,是你们的事情,也说明你们对圣人的敬仰,还不够纯净……比怀远郡王李思摩,差了不知道多少。
  哒哒哒哒……
  长安来得马车,缓缓地进入了洛阳,跨越洛水之后,进入了皇城。
  洛阳宫虽然修了东宫,李承乾却一共也没有住上几天,往往睡上一晚上,可能就要走人。
  三十多岁的李承乾须髯收拾的很干净,两条美髯垂下,形貌跟李世民类似,甚至因为常年勤于农事,风吹日晒之下,看上去极为健硕。
  皮肤黝黑的李承乾,和白白胖胖的李泰,根本是两个画风。
  远远地和李泰颔首示意,李泰还了一礼,表情相当的复杂。
  “太子,请。”
  康德这时候背皮发麻,日子过得越久,也就越佩服已经过世的史大忠。他是太佩服了,真是不知道史大忠怎么在皇宫之中过得这么滋润的。
  要知道,史大忠伺候的,还是年富力强的贞观皇帝,而康德接班的时候,李皇帝已经逐渐身体不行,精力心神大不如前,带给人的威势,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有劳大监。”
  康德微微颔首,示意李承乾进去。
  “呼……”
  吐了口气,李承乾迈步进入,殿内香气浮动,很是好闻。
  李世民和长孙皇后都在,李承乾进去之后,老老实实地行了大礼,在地上喊道:“臣,李承乾,拜见陛下。”
  “起来吧。”
  “谢陛下。”
  很微妙的感觉,李承乾全然没有把自己放在儿子的位置上,他坦然地站在那里,任由李世民、长孙皇后打量着他。
  “倒是不像你泰弟,壮硕不少。”
  李世民的声音听上去并不虚弱,但李承乾没有理会,他无所谓皇帝老子中气十足还是有气无力。
  “祖宗保佑,臣还算康健。”
  半点怨念都没有,换作别人,怕是多少都有怨念。
  但是李承乾很坦然,他在十年前,就想过万一有一天,自己如果不做皇帝怎么办。
  不做皇帝,可能就会死,但他不想死,那就跑得远远的,找个偏僻的地方,找个安静的地方,开一片地,应该也能活了。
  他是皇太子,不会种地,那就学着种地,不但要种地,还要种地种得好。因为他是皇太子,从来都是吃得很好,哪怕一个人种地,也不想将就。
  知道怎么捆扎菘菜,知道怎么培育孢子,知道怎么做蜂房,知道怎么腌个咸蛋……看似朴素,过日子的花样,总归是要多一些。
  至于自己的儿子,有张德在,想来也不会被迁怒致死,因为没人敢迁怒张德。
  什么都想过了,所以坦然。
  “承乾。”
  “臣在。”
  “你可有怨言?”
  “臣并无怨言。”
  李世民面无表情,答案是固定的,不可能有别的答案,但他还是会问。
  一旁长孙皇后一闪而过对儿子的怜惜,承乾殿中生了他,看他长大成人,看他吃苦耐劳,看他意气奋发,看他意志消沉,看他坦然自若……
  五个月大儿子,五岁大的儿子,十五岁的儿子,二十五岁的儿子,三十五岁的儿子,一步步一点点看着长大,一路走来,便在眼前。
  若是普通人家,大约是欣慰非常,有如此醇厚良善的儿子,家业就算不能兴旺发达,也是小康向上。
  想必四邻之间,一定会很受欢迎,年长之后,定是为人称道的坊里宿老。
  有一天也要含饴弄孙,享受天伦之乐的时候,定是个博闻广记见识丰富的大父祖祖。
  “朕欲增补东海道,除‘东瀛州’之外,筑紫岛、海南岛、琉球岛及其余诸岛,皆为增补东海道之地。”
  李承乾心头凛然,暗自叹了口气:大父诚然前辈智者也。
  低着头,眼睛微微一闭,却听自己的老子,皇唐贞观帝君开口道,“朕命你为东海道黜置大使,及东海道大行台尚书令,择日赴任吧。”
  “谢陛下,臣必不负皇恩。”
  人到中年的李承乾,并没有感觉到天旋地转,反而有一种松了口气的解脱。
  “退下吧。”
  “是,陛下。”
  离开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李承乾竟是一扫来得时候的拘谨,竟是迈着阔步还哼了两句小曲:“老夫东来临碣石,只为访寻那名篇……”
  若非皇宫几无动静,宫外的魏王李泰,差点以为李承乾已经登上皇位乐不可支了。
  


第九十六章 平稳
  “东海道大行台尚书令……”
  琅琊公主府,张公谨正坐在摇篮前,那张老帅脸回忆起不少事情来。
  “作甚念叨这个?”
  “当年天子亦做过大行台尚书令,不过是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
  大行台就是大行省,李世民因为做过尚书令,后来就没有了尚书令,尚书省的最高长官,实际就是说尚书左仆射和尚书右仆射。
  品级上一样,但实际权力却是天差地别。
  当然这个实际权力区别,因时而异,不同时间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只不过此时此刻,在张公谨眼中,那个什么东海道黜置大使,就是个荣誉。唯有东海道大行台尚书令,还有点意思。
  但不管如何,张公谨也是松了口气:“太子稳了。”
  “噢?”
  李蔻放下手中的甜汤,瓷碗中还有莲子、红枣、银耳沉着,只是她不爱吃,就还喝点甜汤。
  “说到底,眼下皇帝身体不好,这几年又多是皇后帮忙梳理朝政。内外人事,多敬皇后。再者,皇后掌控财权,便是她愿意交权,不拘内廷外朝,都是不愿,也不敢。”
  很多人承担不起这种权力变动,太多的人需要靠着长孙皇后吃饭。所以哪怕明知道这江山是姓李的,也得让长孙皇后慢慢地交权,而不是皇帝一死立刻做太后去享福。
  不管长孙皇后有没有这个意愿,底下的人必须要有一个缓冲期,哪怕只有两三年,也是好的。
  至于皇帝的死活,谁来当皇帝,和他们无关。
  其实太子李承乾的问题,是个无解的死循环。如果想要太子接班容易,那就要培养班底。可问题来了,强势老子雄才大略,你当儿子的培养班底不是上眼药?稍微风吹草动,就是万劫不复。
  可如果不培养班底,又没有办法在权力交接的时候,迅速接过权柄。
  李承乾既没有自己的陈阿娇,也没有自己的卫子夫,更没有自己的卫青,连情绪复杂的窦太皇太后都没有。
  如果没有张德这条突然乱入,他的日子相当的不好过。
  现在皇帝让李承乾去做东海道大行台尚书令,职权如果比照当年,那李承乾只要不是太傻,在东海道养些文臣武将不成问题。就算没有狠角色,能帮忙吆喝两声知道要钱要官贪污受贿,也比什么都没有要强。
  有了班底,将来接班也就不成问题。
  甚至哪怕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