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军阀-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箱金饼珠宝,就算是给我座金山,老子也不换,你姥姥的,待回去之后,自个去夏侯子兰那领三十军棍去。”

    口沫横飞的韩烈,激动的骂了一阵典韦,只把这五大三粗的家伙,骂的目瞪口呆,反应慢了一拍的典韦,在体会到韩烈浓浓关切之心后,舔着脸道:“是俺错了,俺回去立刻去领罚还不成?”

    “滚一边去。”韩烈看着他那没心没肺的模样,无奈的笑骂一声,这才一脸欣喜看着眼前这整整二十口大木箱内的金饼及珠宝,伸手掂量一下之后,韩烈放声大笑道:“来人,把这些金饼珠宝都抬上去,传令三军,所有将士赏钱一百铢。”

    虽然没有清算,但初步估计了一下,这些金饼珠宝加上先前抄略到的金钱,加起来总价值只怕不下一万五千金,有了这么一笔金钱,困扰韩烈金钱问题,无疑已经迎刃而解了。

    看着那一箱箱抬出去的金饼珠宝,韩烈毫不掩饰着自己喜悦心情,暗忖道:“他娘的,看来抄家劫掠来钱最快啊,要是再来这么几次,老子还需要这样紧巴巴的勒紧裤腰带过日子?”

    虽然如是想着,但韩烈也知道,这样的机会可不是每次都能遇上,不说徐州城内那些豪绅,就是眼前的臧霸孙观要是再倾巢而来,也够他喝一壶的,所以抄家劫掠,也只能是想想而已。

    “子义,由你率领五百精兵,护送这批财宝立即返回利城。”在徐晃太史慈安置好俘虏事务之后,韩烈随即吩咐赶来的太史慈道。

    “喏。”太史慈也知道这批财物的价值,对于韩烈能够把这笔钱财交给自己负责,在感到责任重大之余,他同样感受到韩烈对自己那份坚定不移的信任。

    “公明,通过甄别之后,凡是良家子弟,可收编进军队,充实咱们的实力,为了拖延时间,让子龙带领的大队人马安全返回利城,咱们很可能要在此地坚守半月。”韩烈接着又对徐晃传达了自己指示。

    “主公放心,城中有一万七千青壮,而且这些人底子都不错,稍加训练,虽然无法成为精兵,但守城却是搓搓有余,而且城中粮草充足,足够我们吃上一月,更重要的吴敦的军械库内,兵器甲胄足有一万五千套,桑木弓五千张,羽箭五万支,足够我们打一场硬仗。”徐晃信心十足的应道。

    “公明办事,吾还是放心的。”韩烈欣慰的点点头,转而对典韦道:“典大哥,城内的治安交由你负责,确保城内百姓生活秩序稳定,对市场上囤积居奇的行为要严厉打击,只有得到百姓的拥护,咱们才有立足的根本。”

    “喏。”典韦慨然应诺。

    就在韩烈攻破新泰,稳定秩序,积极备战的同时。屯兵开阳的臧霸,也与孙观吴敦商讨好了出兵之事,此次陶谦派出的使者,不但给臧霸送来了三万石粮食的承诺,还有五千套兵器甲胄的许诺,另外并暗示了臧霸,若他此次能够击溃韩烈,事后可以默许他攻取泰山郡,并表举他为泰山郡守。

    前面那些物资许诺,臧霸或许可以无动于衷,但泰山郡守一职,他却份外的心动,开阳不过是一县之地,这对于向来颇有雄心,立志为成为一方牧守的臧霸来说,泰山郡守这个位置,对他来说无疑有着致命的诱惑力。

    就在臧霸踌躇满志,准备发兵之际,先行离去的吴敦,去而复返来到他面前,丝毫不掩饰心中愤怒的吴敦,跪在臧霸面前道:“大帅,请您立即发兵,夺回新泰,为属下的儿郎们报仇。”

    端坐在虎皮席上的臧霸,得知新泰陷落的消息时,一脸震惊的起身道:“怎么会这样?韩烈如何得知我等要与他为敌,竟然先下手为强?”

    “大帅,新泰城内有吾多年的财富积累,以及精壮近两万,兵器甲胄弓箭万计,若不夺回,吾数年心血毁于一旦矣。”吴敦见臧霸询问,哪里顾得了回答,反而急声催促了起来。

    “为时晚矣。”臧霸哪里会不知道吴敦这些年的收获,也恰恰知道吴敦私藏,臧霸才会一脸的苦涩,若新泰城不失,凭借他与孙观的部队,还能与韩烈在野外一战,可如今韩烈得到吴敦的大批军用物资,又坐拥新泰这座出山的要道,他们即便倾巢而去,也根本无法撼动韩烈。

    如果硬拼的话,结果只会便宜陶谦,而他和韩烈都会成为那鹬蚌,陶谦则成了那一旁的渔翁。明知道是一场无法取胜的战争,作为一个聪明人的臧霸,自然不会傻的冲上去。

    对于韩烈来说,攻取新泰,扼守这座要冲之地,无疑是取得了这场战事的主动权,而这显然是一场战略决策的胜利,这其中韩烈手下的众将,以及郭嘉谋划,无疑都是居功至伟。

 第一百十五章 臧霸与孙观

    “臧大帅,这是何意?难道你不打算出兵了?”吴敦愤慨的质问道。

    “吴兄弟,休要动怒,我们这些人,能够立足于此,凭借的蒙山与泰山的崇山峻岭,而不是手中的这点兵力,若论兵力,陶谦数倍于我?可他为何不敢冒犯,还礼让我们三分,自然是他知道我们要山川之险,亦可为徐州北面屏障。”

    “先前尹礼战死北海,失武阳,昌豨擅自出兵出城,战死莒南城外,如今新泰又失,我们泰山群雄的实力,已然大不如前,若此次在死磕新泰,结果会怎样?你难道真要为一己之私,不顾众兄弟死活?”臧霸神情专注而平静的凝视着下首的吴敦,一言一语的诉说中其中的厉害关系。

    “是,我承认大帅你说的不无道理,但这口气我忍不了。”吴敦不为所动的吼道。

    “好,我知道你是个血汉子,但匹夫之怒能报仇?”臧霸见说不通,语气也冷了下来,皱眉道:“看在多年的兄弟份上,我给你一次机会,只要孙观兄弟同意出兵,我会借你精兵三千。”

    “多谢大帅。”吴敦知道这显然是臧霸最后的底线,自是不在多言。

    东平城乃是孙观,孙康兄弟的地盘。作为泰山郡人,孙观出身虽然算不的好,但祖上却也是有百亩薄田的小地主,不然孙观兄弟也不会从小就能习练武艺,事实上孙家早年在乡里也是一方乡绅,家族有人丁近百人。

    自从汉末****以来,群寇并起,孙观兄弟的家乡自然要遭到涂炭,为求自保,孙观兄弟带领乡人开始落草为寇,渐而成为一方一霸,后背陶谦启用征讨徐州黄巾,再到后来被陶谦排挤,与臧霸形成同盟,背靠着蒙山山脉,在东平扎下了根基。

    对于韩烈,孙观的认识,要比泰山群寇其他头目要了解的多。在北海城下,他就亲眼见识过韩烈军队的悍勇,尤其是韩烈帐下两大猛将典韦赵云,给他的印象更是格外深刻。

    纵横徐州青州数郡之地,大小经历百战,孙观也算的上是一员沙场战将,但像典韦赵云那样的绝世猛将,他却是生平仅见,而根据被他赎回的堂弟孙涛所言,韩烈的武艺丝毫不逊色典韦赵云,而且此人治军如治家,帐下将士争相卖命,战阵军纪之严密,实乃罕见。

    所以对待出兵与韩烈为敌,孙观内心多少有些排斥的,但这次既然臧霸吴敦都同意出兵,他自然也不好反对。不过同样他刚从开阳回到东平,新泰城陷落的消息,就传到了他的耳中。

    孙观帐下有精兵八千,民壮一万五千,东平有人口近七万,这些积累都是孙观这些年劫掠周边各郡县掠来的人口和财物的积累。

    不过孙观帐下的头目将领,大多数都是孙家子弟,不如他大哥孙康,堂弟孙涛,孙健等等都是统兵将领。

    所以说孙观的势力,就是一个家族势力。在接到新泰陷落的消息后,孙观立即召集一众兄弟,进行了一番讨论。

    “二弟,新泰陷落,出蒙山的道路已经被堵,加上吴敦那孙子在城中这些年的储备,足以成为韩烈抵御我们的屏障,此时出兵与之交战,实为不妥。”孙康虽然武艺不如孙观,但为人谨慎,一直都是孙观重要的臂膀,而且对于弟弟孙观,他向来也是一心拥护,没有丝毫怨言,也正是他们兄弟的同心,才使得他们孙氏兄弟,能够在东平扎根。

    “二哥,大哥说的有道理,韩烈此人不可小觑,此人料敌如神,这次我们不过刚有意动,他却主动出击,一举拿下了新泰城,使我们投鼠忌器,若我没有猜错的话,此人必然在陶刺史府中有内应,才会先我们一步,掐住了我们的脖子,若在这个贸然出击,最好的结果也顶多是两败俱伤。”孙涛很年纪,今年也仅仅十九岁,以前他是个洒脱贪玩的性子,但自从在北海受伤被韩烈俘虏,滞留韩烈军中数月的他,却渐渐的受到韩烈统兵的影响。

    韩烈军中的士卒,除了每日的训练,每天认识一个字,也是必修的科目,所以别看一天只有一个字,长年累月下来,同样不可小觑。

    孙涛在韩烈军中与韩烈昔日的主薄王凌接触过,对于比他还小的王凌,颇为钦佩,然而他钦佩的王凌,却把韩烈视为崇拜的对象,潜意识之中,他自然也就把韩烈列为了不可为敌的对象。

    从韩烈军中回来之后,孙涛除了刻苦磨练武艺外,也开始爱上了学习,别看时间不长,但他的学问却有了长足的进步。

    面对一众兄弟反对声,原本就有顾虑的孙观,沉思之下,遂道:“对外宣布,吾染上重病,需要静养,给臧大帅也送封书函过去,相信他会明白我的苦衷。”

    “大首领英明。”孙氏兄弟欣然起身拜服道。

    待众人离去之前,孙观突然叫住孙涛道:“涛子,你留一下。”

    “二哥。”孙涛看着孙观,等待着他的吩咐。

    “听说涛子你最近日夜苦读,看来我孙家也要出个孝廉了,这很好。”孙观颇为欣慰的点点头,转而道:“韩烈这个人这次再北海大破二十万黄巾,以至于陶恭祖都对他起了忌惮之心,未来的徐州怕是有他一席之地,这样的人物若不能剪除,结交是必要的,如今天下虽乱,朝廷依旧还是朝廷,所以我希望你可以去利城走走,看看能否与韩烈一方交好,就当是给自己留条后路。”

    “二哥,您真是这么想?”孙涛颇有些惊喜的问道,最近读书越多,孙涛就越发明白,贼寇的名声,永远不会有出路,无论是太平还是乱世,下场都不会太好,所以为孙家家族命运,他也是时常感到忧虑。

    “傻小子,二哥还会骗你?去吧,不过注意点,别过早的暴露自己。”孙观十七岁就出门闯荡,足迹遍布青州、兖州、徐州三州之地,入山为寇之后,纵横数郡,前后已经十五年,江湖阅历何等丰富,对于今后的出路,也是他一直考虑的东西。

    臧霸与孙观二人,能够成为历史上被曹操重用的大将,自然不会像吴敦昌豨之辈,也正是因为他们有比别人长远的目光,才是他们真正的立身之本。

    韩烈在新泰屯兵长达半月之时,接到雀鹰传信,赵云已经率部回到利城,放下心事的韩烈,这会也早就明白臧霸孙观不会再来他,随即下令开始撤兵。

    新泰距离利城太远,又是山城,而且韩烈现今本来就受陶谦猜忌,若是再占据新泰不走,必然会更让陶谦猜忌,所以撤兵回归,也是他最好的选择。

    新泰有数万百姓,这次韩烈并没有强行迁移百姓,只是下了一份告示,言明若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