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军阀-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被攻破,面对几十万黄巾的围攻,急怒焦虑的孔融,环视着帐下一个个吓得畏惧不语的将领,瘫坐在大堂上叹道:“若韩子扬在此,吾何至于此,尔等实乃北海罪人也。”

    眼看北海局势危急,孔融惶恐不安之际,这日夜里城头守将差人来报:“大人,城外有一名勇士,自称东莱太史慈,说要面见大人。”

    “太史慈?”熟睡中的孔融迟疑之下,方才想起太史慈不就是韩烈多次提起的东莱勇士么,欣喜之下,他忙起身问道:“他带了多少人马?”

    “一人一骑。”听到门外军士的回答,孔融皱眉之余,叹道:“用吊篮把此人带来见吾。”

    “喏。”军士走后,孔融起身看着窗外漆黑的天空,自语道:“此人竟然能够从重重围困的黄巾乱军之中来到城下,想必是个勇士,眼下我北海北贼军围困,若能够寻求到外援,或许就会有转机。”

    寻思之下的孔融,精神不由一震,自从黄巾围城这半个月来,他已经派出百名军士突围求援,结果要么被黄巾军杀害,要么被逼退了回来,而向来自诩勇猛的武安国,更是连出战的勇气都没有。

    对于武安国的懦弱无能,孔融虽然心中大恨,但眼下又是用人之际,他也不敢过于斥责,只得激励他率军守住城头,大敌当前,确保城池不失,才是首要之事。

    当太史慈一路赶到国相府时,等待多时的孔融,定睛一观之下,忍不住暗赞好一条彪型大汉。

    “东莱太史慈,拜见孔大人。”身长七尺七寸,方脸高额的太史慈,略显黝黑的脸颊嘴唇四周,长着浓密的三寸须髯,为其增添了三分威严与英武之气。

    身上穿着一件马铠,背上挂着一张铁胎弓,腰间虽然没有佩剑,但却挂着两把一尺长短的手戟,行礼过后,太史慈单手持枪道:“某从辽东归来,吾母告知我,大人多有接济,故得知大人遭黄巾围困,特来为大人效力,以报还大人恩情。”

    “子义不愧为忠义之士也。”孔融颔首请太史慈入座后,道:“城外如今几十万大军云集,城内不过万余兵马,焉能取胜?为今之计,只有寻求外援,方才可解我北海之围。”

    “黄巾兵马虽众,但不过是乌合之众,大人若抽调五千精兵,夜袭突击,必有斩获,又何必舍近求远,寻找外援呢?”太史慈其实来到北海城外已经三日,在仔细观察了黄巾大军的情况之后,他方才趁夜一路摸到了城下,正如他所说,黄巾虽然多达三十万众,但其中大多数是仍然是裹挟的百姓妇孺,真正的精兵绝对不超过一万,当然精壮的民壮虽然有数万,但这些民壮缺乏训练,甚至很多武器都没有,又岂会有什么战斗力。

    也正是了解了黄巾的情况,他才会直言相告孔融,然而他没有想到的时,孔融听到他的话,嘴角不由露出一丝讥笑,淡淡的道:“子义是欺我北海无人矣。三十万黄巾,尔竟然想率五千人马出击,勇气可嘉,不过吾想问问子义,可曾领军出征过?”

    “呃。”太史慈抬头之际,目光捕捉到孔融对他的讥笑,又听到他讽刺自己没有领过兵,脸上顿时一阵尴尬,同时也醒悟到这个被青州士人推崇的孔北海,显然也不过是一介腐儒,根本不足以谋大事。

    “大人教训的是,是草民莽撞了。”太史慈颇为羞愤的低头道。

    “子义能够虚心的听从建议,倒也是难得,眼下能解我北海之围的,也只有徐州刺史陶谦帐下的韩子扬将军,若子义不弃,还请持我手书,立刻前去利城前去求援。”孔融也知道眼下太史慈有大用,当下遂好言抚慰了一番道。

    “喏。”太史慈对于韩烈之名,早已经闻名多时,韩烈每月一封书信,拳拳之心,他也早已经感受到了,这次来北海,正是为了报答孔融接济过老母之恩后,便前去利城投奔韩烈的,此刻见孔融让自己去向韩烈求援,他自是欣然起身应命道。

 第一百零一章 圣女的身份

    青州黄巾号称百万之众,实际上真正能够称得上精兵的不过三万余人。←百度搜索→

    这三万人马统属青州黄巾军大帅张饶,此人自称地公将军张宝之子,统领三万黄巾精兵,而他手下不但有三千黄巾大刀兵,据说还有一群刀枪不入,力大无穷的黄巾力士。这黄巾大刀兵是经过太平道洗脑的死士,而黄巾力士则是死士中的死士,据说乃是昔日天公将军张角所学的《太平要术》中的道术,炼化出的丹药而制造出来的。

    传说中这些黄巾力士,个个刀枪不入,力大无穷,能够生撕猛虎,所向无敌。昔日张角之所以失败,也正是因为手下之人告密,从而仓促起事,导致他原本计划训练制造一万黄巾力士计划破产,从而功亏一篑。

    而张饶自从父亲身死之后,就一直隐藏在青州一带布道,并且根据太平要术所记载的丹方,秘密炼制丹药,从而让那些身体素质过硬的黄巾大刀兵死士服下,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锐变成黄巾力士,从而爆发出强大的战斗力。

    而兖州刺史,汉室宗亲刘岱,就是在张饶率部攻击济阳城时,死在了黄巾力士之手。

    也正是刘岱之死,从而促使济北相,以及兖州治中从事万潜等人迎立曹操接任了兖州刺史一职。

    杀死刘岱,攻下济阳之后,张饶势力一度扩张,野心也随之膨胀,裹挟各地百姓数十万,号称百万之众,分兵席卷青兖二州。

    其中攻击北海的二十万众黄巾叛军渠帅名叫管亥,正是张饶手下头号猛将,统领精兵一万,这次黄巾军围攻北海的目的,就是希望攻破北海,筹集粮草,并且以北海东莱为后方,逐步向徐州冀州方向延伸。

    管亥所部虽然有二十万众,但真正的强兵只有一万,民壮五万,余者不过是一些裹挟的百姓,几乎没有什么战斗力。

    之所以裹挟百姓,这也是黄巾军一贯的做法,那就是造势,二十万众,那声势绝对浩大,一般郡守县令,只要看到这么一支庞大的军队,要么投降,要么弃城而逃,鲜有敢于抵抗的。

    就好比眼前的北海城,虽然城高堑深,坐拥精兵一万五千人,可如今却只能被动挨打,没有丝毫反抗之力,这就是声势造成的结果。

    管亥很清楚,这次自己若是只带一万人马前来,别说围城,怕是还未靠近城池,北海城内的军队就会前来迎击。

    也正是管亥核心兵马不足,看似声势浩大,把北海城为了个水泄不通,但实际上却多处防御薄弱,这也是太史慈能够纵马从重重人马之中来到北海城下的原因。

    在孔融书写文书之时,太史慈也饱食了一顿,休息了一个时辰后,他遂穿上孔融赠送的甲胄头盔,带着两匹良驹,趁着夜色冲出了黄巾军的包围,消失在了茫茫夜色之下。

    黄巾军大营之内,管亥先前就接到汇报,得知有一人一骑冲入了北海城,就在他下令各营加强防御之时,却再次接到汇报,得知又有一人两马冲了出去之时,预感到事情不妙的他,顿时急匆匆来到一座大帐前。

    “来者何人?”管亥尚在十步之外,就被一声娇喝声烂了下来。只见夜幕之下,一队身穿黑衣,头戴黑帽,脸裹布巾的女子,个个手持利剑,突然就出现在了大帐四周。

    “请通禀一下圣女,属下管亥有要事禀报。”对于这队不见容貌的女兵,管亥是深知她们恐怖的,别看她们只有区区五十人,但个个身手敏捷,犹若黄巾力士,而且其中带头的圣女更是天公将军张角之女,乃是如今太平道的圣女,地位比之青州黄巾统帅张饶还要高。

    “让他进来。”就在这时,大帐之内,传来一声清冷之声。

    走进大帐的管亥,忙躬身行礼道:“回禀圣女,一个时辰前有一骑突然闯进北海,手中强弓接连射杀我部十余人,然而属下虽然加强了戒备,然而此人刚才又突围而出,属下安排的百名巡哨,都未能拦下此人,还被其射杀十三人。”

    “此人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必然是去求援的,看来我们必须加快速度,攻取北海城,否则一旦援军抵达,我们必然功亏一篑,若不能拿下北海,我东平前线的大军不但会断粮,也会丧失进军徐州的机会。”此刻端坐在上首的圣女,虽然也是一身黑袍蒙面,但若是韩烈在的话,必然一眼就能从对方那冰冷的目光中认出此女,就是昔日在洛阳皇宫水道有过一面之缘的瑶姬宫主。

    “圣女所言甚是,属下明日一早,就驱赶民众,四面强攻北海,不死不休。”管亥闻言,遂沉声应道。

    “攻城之事,管帅可以全权负责。”圣女说完,遂挥手示意管亥离去。

    “姐姐,你让管亥驱赶百姓攻城,必然死伤无数,这真是我们太平道立教的初衷吗?”当管亥离开后,一直站在圣女身旁的女子,掀开头上的衣帽,露出那妖媚脱俗之容貌之时,赫然是那消失多时的貂蝉。

    “蝉儿,姐姐也不想的,可如今我们依然踏上了这条不归路,又能怎么办?我曾在父亲灵前起誓,定要推翻汉室,建立一个能够让万民安居乐业的王朝,为了这个愿望,如今一切的牺牲也是值得的。”圣女叹了口气,摘下衣帽面巾之时,露出一张白皙秀美的脸庞,此女年龄不过二十六七,眼神清冷,但在面对貂蝉之时,神情却多了几分柔和。

    “姐姐,可如今大汉虽然已经日薄西山,可各路诸侯却蜂拥而起,以我们的能力,要想彻底推翻大汉,真的可能吗?”貂蝉迟疑了一下,见圣女并未不快,遂继续道:“如今新上任的兖州刺史曹操,此人雄才大略,手下贤才猛将云集,我担心大渠帅在东平,怕是很难战胜那曹孟德。”

    “哦,这些都是那个书呆子告诉你的吧?”圣女神情不变,盯着貂蝉道:“那个咱们在黄河渡口抓到的士子,虽然整日胡言乱语,但此人眼光毒辣,绝对不是寻常士子,他这番言语却不无道理,我的本意也是希望大渠帅放弃兖州,收缩兵力,经营青州一地,打下基础,然后向势力稍显薄弱的徐州发展,可奈何我这个兄长一意孤行,执意要攻下兖州,进而攻取洛阳,达到建立王朝的根基。”

    “啊,姐姐之言,竟然与那书呆子所谋竟然略同。”貂蝉小嘴一张,颇为吃惊的道。

    “是吗,那书呆子还说了什么?”圣女平静的追问道。

    “他说我们这样毫无主张的行事,必败无疑。虽然他说成大事者,无不是手染鲜血之辈,但那是对敌人,而要想成事,必须立下根基,而根基则是万民,只有让万民安居,才能民心所向,如我们这般裹挟百姓,致使万民流离失所,血流成河,虽然一时成势,必然不能长久。”对于那个被她们抓获,一直关押的文弱书生,貂蝉起初也并没有在意,但一路走来,他却看似一直在胡言乱语,但所言所行,却又往往能够切中利弊。

    “还有他说我们要攻下北海,必须速战速决,北海距离徐州治所不过半月路程,而徐州刺史陶谦与孔融素来相厚,若得知北海被围必然来援,到时我们不但攻不下北海,还很有可能遭遇惨败。”貂蝉自从发现那个书生,看似胡乱的言语之中,竟然隐含着对于局势看法时,就对那个书生起了好奇之心,时常前去聆听,而那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