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们是抗联新一团?”那老者眼中透出欣喜之色。
“怎么,你们也听说过抗联新一团?”徐锐问。
“当然知道了,我们抚远镇虽然远离中心城市,但是消息还是很灵通的,我家就有一台收音机,可以收听到很多广播节目,抗联新一团的大名那是如雷贯耳,你们在五家山几次重创日本鬼子,真是给中国人大涨志气,我们抚远镇的老百姓都很佩服你们,不过你们抗联新一团不是在珲春一带的五家山吗?怎么回来到我们这偏僻的抚远镇?”
徐锐就说:“我就是抗联新一团团长徐锐,我们来抚远,就是来打鬼子。”
那老者很是激动,口中说道:“实不相瞒,老朽原是清河县长,名叫赵希汉,曾经追随过李杜将军打过鬼子,兵败后隐姓瞒名来到抚远县开了这家小店,为的就是避祸,这十年来,老朽无时无刻不想着光复国土,兴我中华,可惜,十年了,我见到的只是小鬼子在东北的统治日益巩固,光复东北越来越遥遥无期,义勇军失败了,抗联失败了,连山林队也几乎都被日本鬼子剿灭,直到抗联新一团的出现,让我看到了希望,我堂堂中华毕竟不颓,有如徐团长这样的英雄人物,早晚有一天能驱除倭寇,还我河山。”
赵希汉接着说:“徐团长,有什么需要老朽做的尽管吩咐,老朽一定尽力而为。”
徐锐就问:“赵老伯,从这里到佳木斯一路有多少鬼子,都驻扎在哪里,你知道多少就和我说多少。”
赵希汉说:“鬼子原来在这里有不少驻军,但是最近却都调走了”
本章完
第2465章 赵希汉
听了徐锐的话,赵希汉就说:“从这里到佳木斯原来还真驻扎了不少鬼子,不过自从鬼子占领远东地区之后,大部分的鬼子已经移驻到远东地区,这里并没有留下多少鬼子,整个抚远镇只在黑瞎子岛上有一个小队的鬼子,在黑鱼泡有一个小队,在农桥镇有一个小队,在海青有一个军马场,驻有鬼子一个加强小队,不过这些地方离这里都有上百公里的距离。”
“也就是说,这抚远镇附近并没有驻军。”徐锐说。
“是的,在抚远镇附近并没有大规模的驻军,不过向西走的话,在同江地区驻有日本鬼子一个大队,在富锦也驻有日本鬼子一个大队,除了这些之外,通往佳木斯的道路上,基本上就没有鬼子的大部队,不过佳木斯市却驻扎着鬼子的大部队,原有一个师团,这段时间,由于日本鬼子进攻滨海边疆区,将驻佳木斯的鬼子师团抽调走,现在佳木斯只驻有鬼子一个联队。”赵希汉说。
徐锐听了赵希汉的话后真是又惊又喜,想不到日本人在东北内地的防御这么空虚,这样一来,自己完全可以在日本人的后方大干一番。
“徐团长,还有一个情况。”赵希汉说。
“什么情况?”徐锐问。
赵希汉就说:“听说这一次日本人在佳木斯囤积了大量的物资,用于支持对滨海边疆区的进攻作战。”
“噢?日本人不是把物资都囤放在伯力了吗?”徐锐问。
“在伯力囤积的物资只有一小部分,日本人吸取了上一次进攻滨海边疆区的教训,不敢把大多数物资囤积在伯力,以免被狼牙破坏,所以将大部分物资都囤积在更远的佳木斯以保证安全。”
听了赵希汉的话,一个巨大的计划在徐锐的心中酝酿,他对赵希汉说:“我部刚刚来到抚远,想要招兵买马,扩充队伍,希望赵老伯给予帮助。”
赵希汉就说:“老朽虽已年过六旬,但却依然有报国之志,虽不能再上战场,但却愿为抗日贡献一份力量,我这就召集百姓,助徐长官一臂之力。”
“铛!铛!铛!”
抚远镇中心的大钟被连续敲响了九下,随后,赵希汉让自己的伙计挨家挨户去敲门,召集百姓到镇中央集合。
赵希汉在当地还是很有名望的,在他的帮助下,数千抚远镇的男女老汉很快聚集中了镇中央的空地。
赵希汉见人到的差不多了,清了清嗓子说道:“各位父老乡亲,鄙人赵希汉,今天把大伙儿聚在这里,是有一件大事要和大伙儿商量。”
“赵老板,有什么话你就说吧。”一个汉子说道。
赵希汉就说:“十年了,日本鬼子来到东北之后,咱们中国人就没有过人的日子,日本人吃大米,咱们中国人只能吃玉米,我记得老王的小三儿,生了重病,就想吃点儿大米,他爹给他偷偷弄了点儿大米给他煮粥喝,结果这孩子走路的时候吐了出来,被日本人看见了,日本人为了杀一儆百,活生生将孩子的肚子剖开。
还有赵老五的弟弟,走路的时候没注意踩了日本人开拓团的地垄,结果日本人就将他装到麻袋里活活烧死,日本人根本就没有把咱们中国人当成人来看!还有,这两年,日本人在东北进行大移民,建立了好多的开拓团,这些开拓团用每顷地一块大洋的价格霸占我们的土地,大家都知道,咱们一顷好地,可以卖二十块大洋,开拓团用一块大洋强买,和抢有什么区别?这样的日子大家还没有受够吗?”
赵希汉说这话的时候,下面不少人已经泪流满面,虽然这些中国人都憎恨日本人,可是日本人势力太大,被日本人欺负了只能打掉牙齿往肚子里咽。
“告诉大家一个大喜事,抗联新一团的徐锐团长带领部队来到了我们抚远镇,徐锐团长大家想必都听说过,那可是抗日的大英雄,让日本鬼子闻风丧胆,他来到抚远,为的就是打鬼子,给大伙儿出气!”
此时徐锐的名字在中国已经是家喻户晓,就算是在抚远这个仿僻的小镇,很多人也听说过徐锐的名字。
当听说徐锐来到之时,很多老百姓都窃窃私语,想要一睹徐锐的真容。
这时,徐锐从赵希汉的后面走出来,口中说道:“乡亲们,我就是抗联新一团团长徐锐。”
“你就是徐锐长官?日本人说你蓝眼睛绿鼻子,这也不像啊。”下面有声音说。
徐锐哈哈一笑,口中说道:“日本人的话还能相信?这回见到真人儿了吧,我徐锐和大家一样两只眼睛一张嘴,没什么不同。”
“哈哈”台下的众人纷纷笑了起来。
徐锐一正色,口中说道:“乡亲们,日本人自从来到了东北,根本不把咱们中国人当人看,多少同胞死在日本人的手里,多少良田被日本人的开拓团霸占,同胞们,咱们不能坐以待毙,一定要把日本人赶出东北,赶出全中国。”
赵希汉这时也说:“老少爷们儿们,徐长官可是闻名全国的抗日英雄,跟着他打鬼子,大家才有活路!”
“赵老板,你说的对,我要参加抗联新一团,跟着徐长官一起打鬼子!”一个二十来岁的小伙子从人群中挤出来说。
徐锐就说:“老乡,欢迎你加入我们的队伍,这是十块大洋,只要加入我们的队伍都是有十块大洋的安家费。“
那小伙子却说:“我不稀罕什么大洋,我的父母都是开拓团的长工,开拓团根本不把中国人当成人,不是打就是骂,我爸因为干活儿时漏了一些种子,活活被开拓团的日本人打死,我妈也因此得了重病,没几天也跟着我爸去了,我参加抗联新一团不为别的,只想为我父母报仇!”
徐锐一听小伙子的话,很是感慨,口中说道:“小兄弟,我收下你了!以后你就是抗联新一团的兵!”
小伙子这一带头,又有很多人纷纷出来参加,结果一个多小时下来,徐锐吸纳了足足有二百新兵。
徐锐立即将这些新兵组成了一个新兵连,让地瓜暂时去当这个新兵连的连长。
招兵的事差不多了,众人徐徐散去,徐锐就对赵希汉说:“赵先生,这次多亏了你,我们才能了解鬼子的情况,而且还招了二百新兵。”
赵希汉就说:“老朽能以年迈残躯助抗日一臂之力,也算得偿所愿,愿徐长官能早日驱除倭寇,凯旋而归,老朽必与抚远镇百姓等着这一天。”
徐锐谢过了赵希汉,连夜带着部队离开了抚远镇,这时,冷铁锋已率领部队赶了回来,冷铁锋就说:“老徐,黑瞎子岛的鬼子全都被我们干掉。”
徐锐就说:“老兵,下一步,我们去海青镇。”
冷铁锋不由眉头一皱,口中说道:“老徐,海青镇只有几百口人,咱们去那里做什么?”
徐锐就说:“海青有一个鬼子的军马场,如果咱们到军马场夺了鬼子的马匹,就可以极大提升前进的速度,早日赶到同江。”
冷铁锋说:“好。”
当下,徐锐集结队伍,连夜向着抚远镇附近的海青镇而去。
海青镇,因境内有一大湖,湖水如海一般清澈而得名,海青镇人口不多,但却有大片的草场,日本人也看中了这片草场,于是在这里建立了一个军马场,放牧了上万匹战马以供日军所需。
也许是日本人太过于大意,没有想到会有人动这个军马场的主意,整个军马场只有日本人一个加强小队,大约一百来人驻守,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徐锐带领着狼牙了安达科夫的警卫团就干掉了军马场的驻军,缴获了几千匹战马。
“嘿!团长,你看这军马,怎么长的这么高,比咱们中国马可高多了。”军马场中,地瓜说道。
徐锐就说:“日本人的军马并不是中国矮脚的蒙古马与新疆的伊犁马,这些军马都是从西洋进口的优良品种,为了得到这些马匹,日本人可是花了大力气。”
地瓜就问:“日本人怎么弄到这么多西洋马?”
徐锐说:“日本本土的马匹很矮小,自从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就花大价钱从西洋引起了大量的马种,为的就是改良自己的战马,经过上百年的发展,日本终于改良了自己的马匹品种,日本的军马,有擅长冲刺的,也有擅长远距离奔袭的,都是从西洋优良马种改良而来,比咱们中国的马匹要好的多。”
地瓜却是一笑说:“可是现在这些战马却成了咱们的战利品。”
徐锐就说:“立即命令,所有人都改乘战马,向同江行进,杀日本人一个措手不及,占领同江。”
冷铁锋这时插口道:“苏军中有人不会骑马。”
徐锐就说:“不会骑也要骑,边赶路边学,总之,一定要赶在日本人警觉之前占领同江。”
随着徐锐的一声令下,警卫团的一千多号苏军与狼牙全部换乘了战马,同时驱动着其余的战马向着同江袭去
本章完
第2466章 搂钱队长
同江,古名“拉哈苏苏”,位于松花江与黑龙江两江交汇处南岸,东与抚远相连,南与富锦相靠。
同江与苏联远东地区相连,早在1904年中国就有商人与俄国人做生意,二十世纪初期英国人便在同江设立海关贸易所。九一八事变后,同江划入新成立的三江省管辖。
随着日本人占领远东地区,同江成为东北连接远东地区的重要交通要点,日本人在同江的军队大部分被调走,只剩下一个大队驻扎在同江县城内。
同江县城并不大,日本鬼子同江守备司令部就位于同江城内,大队长为冈崎慎江少佐。
冈崎慎江出身于大阪的一个商贩家庭,与家族世代经商不同,冈崎慎江选择了从军的道路。
当然,冈崎慎江选择从军道路并不是因为什么忠于天皇,也不是想要一个好的前程,而他聪明的他发现,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