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道家黄老派」的思想,虽然礼部尚书杜宥说前者的思想跟「杂家」颇为雷同,同样也是糅合儒家、法家、墨家、名家等思想,但在赵弘润看来,「道家黄老派」是在道家思想的基础上,选取其他家的学术的长处来补充,并非像杂家那样强行糅合。
因此,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道家黄老派」的思想核心依旧是道家思想,其他学术只是补充;而杂家的‘核心’,就是糅合诸家学术,希望能集众家之长,创出一门适用于任何情况的学术,但遗憾的是,杂家在糅合诸家学术思想方面做得并不够好,因此有些地方前后矛盾、或者漏洞百出。
但是在赵弘润看来,这杂家却也有其可取性,毕竟就像礼部尚书所猜测的那样,他对传统儒家、传统法家、传统墨家等等,其实并不是完全满意。
在他看来,传统儒家用来教化世人那是恰到好处,但是用它来治国,那魏国或许可能就是下一个宋国。
而传统法家呢,与儒家恰恰相反,用它来治国很好,但不可用于教化,因为传统法家的‘过于拘泥于刑法’,有时候不近人情。
打个比方说,有一户贫穷人家的母亲病重,其子窃人财物为母亲看病,不幸被抓获,儒家会看在「仁情」的份上稍微减低对其子的惩罚,但法家不会,该怎么判就怎么判,最多奏请朝廷赡养其母。
而结果就是,其子被判徒刑,最终都没能见到老母亲临终一面。
对此,法家的观点是,不可因为一个人先开先例,否则律法无法警示众人,虽然这话是没错,但总得来说,还是有点不近人情。
当然,如果对象是一名‘特权阶级’,比如魏国的赵氏王贵,法家同样会要求严惩,而这个时候,儒家的「仁情」就会出来拖后腿,大意就是看在这名赵氏王贵先祖曾为国家如何如何的份上,勉为其难放过这回。
所以说,传统儒家与传统法家,都有其局限性,其实赵弘润很希望这两家的思想很稍微糅合一下,毕竟儒家与法家的矛盾,并不像儒家与墨家那样天生敌对。
至于墨家就不用多说了,传统墨家简直就是「弱者之友」、「君王之敌」。『注: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主最反感的就是墨家,只要强国进攻弱国,墨家准会高喊‘兼爱非攻’,来帮助弱国保卫国家、抵挡进犯。』
比如宋墨,在当今伪宋丞相向軱自杀、伪宋投降的情况下,宋墨仍然不肯承认魏国对宋郡的占领,认为这是「不义之战」,若非魏国这边也有魏墨这一批墨家子弟,且赵弘润也需要得到墨家的支持,他真想给那些宋墨一点教训——哪怕他明知道这种教训毫无作用,因为墨家子弟历来不会向强权屈服。
最后的兵家,就不用多说了,国无强兵不能长存,这句话就已经充分表明了兵家的地位。
问题在于,兵家目前并不兴旺,还真需要君主扶持。
“陛下?”
见赵润迟迟没有回覆,礼部尚书杜宥试探着问道。
只见赵弘润沉思了片刻,说道:“儒、法、兵……这三家学术没有问题,不过墨家……”
说到这里,他微微摇了摇头。
『陛下莫非是要罢黜墨家?』
礼部尚书杜宥惊讶地看着赵弘润。
而此时,就见赵润沉思了片刻,说道:“杜卿且先回去歇息吧,容朕考虑考虑。”
“是!”杜宥躬身而退。
虽然在城外的诸家子弟集会中,儒家、法家、墨家、兵家这四家成为最大的胜利者,但最终名额归属,却还是得由魏王赵润点头应允。
待杜宥离开之后,赵弘润派人叫来了魏墨钜子徐弱。
平心而论,对于墨家入围四个主修名额,赵润其实并不反对,但说实话,墨家那一套「兼爱非攻」的思想太超前了:「非攻」还好,毕竟赵润其实也不支持不义的战争,但「兼爱」,尤其是其衍生的「取消社会等级制度」,这可是会引起国家动荡的。
因此,赵润将魏墨钜子徐弱召来,希望他能稍微更改墨家的思想,淡化甚至放弃宣扬「无社会等级制度」,另外再稍微改变了「兼爱」的范围,否则,赵弘润实在不敢将墨家放在四个主修名额当中,因为危险实在太大,搞不好他魏国以后就被墨家给颠覆了,变成了无政府国家。
看得出来,对于墨家入选四个主修名额,魏墨钜子徐弱可谓是兴致勃勃,但赵润的一番话,却好似一盆凉水泼在他头上。
当然,赵润也没有为难徐弱,他给出了两个选择:要么,墨家稍微改变其学术的核心思想,至少降低一些对当权者的敌意,这样,他就允许墨家跻身于四个主修名额;要么,墨家依旧保持现状,但是,赵润只允许在八个辅修名额中,给予墨家一席之地。
不得不说,这让魏墨钜子徐弱左右为难。
好在他也早有预料,知道他墨家兼爱那一套,并不会受到各国君主的认可,但魏王赵润如此直白地拒绝,还是让他有点难受。
在返回诸家学术的聚集地后,魏墨钜子徐弱设法与他的知己、儒家子弟介子鸱取得了联系,双方相约傍晚在附近的树林碰面。
而在碰面的时候,介子鸱将新结识的儒家同伴公羊郜也带了过去。
得知公羊郜学的是儒家中颇为另类的「卜氏一脉」,而且其独特的「大一统」思想,与他徐弱以及介子鸱二人不谋而合,因此,这三位同道很快就变得颇为默契。
在聊了一阵后,介子鸱这才询问徐弱偷偷见他的原因。
说实话,在诸家子弟聚集的地方二人偷偷私会,风险很大,毕竟传统儒家跟传统墨家那可是死敌,若是被人瞧见介子鸱与公羊郜偷偷会见徐弱这位墨家钜子,介子鸱跟公羊郜二人,肯定会遭到其余儒家门徒的指责。
面对介子鸱的询问,魏墨钜子徐弱先是表示了歉意,随后这才道出了原因:“今日陛下召见我,要求我设法更改我墨家的学术思想,否则,我墨家怕是无缘四个主修名额……”
听闻此言,介子鸱与公羊郜对视一眼,丝毫也不感觉惊讶。
要知道,在列入四个主修名额的儒家、法家、兵家、墨家当中,其余三家都是围绕着王权来宣扬自己的思想,唯独墨家跟王权以及特权阶级对着干,要是这样都能得到魏王赵润的认可,那才是令人匪夷所思。
想了想,介子鸱对徐弱说道:“钜子,今日之事,对我诸学派,诚乃千秋之利,贤兄且莫错失良机啊。”
魏墨钜子徐弱点了点头。
他岂会不知这次机会千载难逢?
可是,魏王赵润要求他更改墨家的思想,这让他有些犹豫。
见此,介子鸱劝说徐弱,既然法家能为了自己学派的生存与发展,默许以及忽视了「君主」这个超脱国法的存在,墨家为何要如此倔强呢?
没有君主的支持,墨家如何能经久不衰?
徐弱还是有些犹豫,一来是心中有些抵触,二来嘛,他只是魏墨钜子,而不是墨家本派的鲁墨。
鉴于这种情况,介子鸱不适时宜地说道:“既然如此,钜子何不提出那个新的思想?”
“新的思想?”徐弱下意识地看了一眼公羊郜,心中若有所思。
所谓新的思想,即是徐弱当初与介子鸱商讨之后,在「大一统」基础上的「兼爱」、「非攻」——这样一来,「非攻」的问题就被完美的解决了,变成了提倡和平、制止内乱。
而这,有利于国家的稳定。
但是,兼爱依旧是一个无法绕过的问题。
“钜子,不可错过千载难逢的良机啊!”介子鸱在旁劝道。
魏墨钜子徐弱考虑再三,最终咬了咬牙,决定接受魏王赵润的建议,稍微删改他墨家的核心思想,淡化兼爱、非攻,或者,有所保留地推行兼爱非攻——只是一样这来,墨家的兼爱,就跟儒家的仁爱接近了,这让徐弱十分难受。
在告辞的最后,徐弱叹息道:“待此事传遍天下,恐怕我魏墨要被墨家除名了……”
他这番话,确实有先见之明,待等几个月后,待天下墨家子弟得知魏墨居然删改了墨家的思想,顿时哗然。
很快地,魏墨在墨家中的地位,就变得跟儒家学派中的「卜氏一脉」差不多,皆被视为‘另类’,但相应地,魏墨却因此得到了魏王赵润的支持,继儒家、法家之后,成为了魏国的又一显学。
魏墨的妥协,使得魏王赵润真正确认了「儒、法、墨、兵」这四个日后注定会成为魏国四大显学的主修名额。
待诏令颁布之后,儒家、法家、墨家(魏墨)、兵家子弟们,纷纷喜悦庆贺。
值得一提的是,即便都被选入主修名单,但是儒家与法家子弟的竞争,却远远没有结束,他们彼此,还在竞争第一显学的位置。
至于其他学派,则开始争夺八个辅修名额,虽然辅修明显不如主修,但怎么说也是兴旺自己一派学术的良机嘛。
然而,在这八个辅修的名额当中,魏王赵润却开始了暗箱操作。
首先被选入的,乃是纵横家。
尽管相比较儒家、法家、墨家三大显学,纵横家只是小学派,但赵润却给这个学派寄托厚望。
在他看来,只有具备战略眼光的人才,才可称得上是纵横家,事实上这对国家非常重要。
就拿赵润本人来说,如果不是他具备超越当代的卓越眼光,制定了种种适合魏国发展的战略国策,魏国根本不可能发展地这么快——虽然赵润并非纵横家门徒,但他本身,已经起到了纵横家子弟的作用。
尤其是在前几年那场波及整个中原的旷世之战中,正是赵润,一手促成了「魏秦楚」三个强国的联盟,去抗衡「齐韩鲁越宋」,纵使是正统的纵横家,也很难比赵润做得更出色。
然而这样一个重要的学术,赵弘润为何仅仅给予辅修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拥有卓越的眼光,几万乃至几十万魏人当中,能够出现一个、两个拥有卓越战略眼光的人才,赵弘润就心满意足了——要知道,错误的战略,可是会让一个国家万劫不复的。
第二个入选的,便是道家的「黄老派」。
事实上,以道家的地位,屈居辅修地位,这是对道家的不尊敬,好在传统道门子弟一个个忙着修身养性、飞升仙界,倒也不怎么在乎世俗的利益,至于其分支黄老派,就目前而言,给予一个辅修也足够了。
反正赵弘润注重的,也只是「黄老派」学术中的那点道家核心思想,希望日后魏国的官员能够耐下心来修身养性。
第三个入选的学派,乃是「医家(方技)」,说实话,这着实让人大为意外,
要知道在当前,医家其实并不兴旺,世人大多还是处于一个「忌讳医术」的年代,相比之下,反而是「巫医」更让世人推崇,像什么符水治病等等。
而赵润想要做的,就是提高正统医家的地位,使得医家能够快速发展,毕竟这也是利于万民的事。
第四个入选的学派,即「名家」。
名家入选,诸家子弟倒是不意外,毕竟虽然说名家的名气,因为「白马非马论」等典故变得很差,但事实上,任何一名合格的说客,都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