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战天下第2部-第13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墙,却只能进行更多属于骚扰性质的奔射,和虚张声势。
“真是如此便好了!”
每当这个时候,风雨却暗暗的苦笑。
不说出来,仅仅是为了不影响士气,但是心中的顾虑却日胜一日。
也许习惯了千里奔驰的草原人确实不习惯、也不喜欢攻城,但是出身圣龙,而且以有朝一日杀回来扬眉吐气为毕生心愿的张仲坚,却绝不可能没有为今天的攻城战,做好最充分的准备。
更何况呼兰立国以来,灭国无数,多少城池都在铁骑的席卷之下淹没,长久的战争,即便是再笨的人,也当学会了一两手绝技,所谓呼兰人不善攻城,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安慰。
这个时候,那位呼兰大国师手下的精锐兵马,一定趁着圣京城吸引住所有人注意力的时候,放手大干吧!
根本用不着多想,风雨便能够猜测出了张仲坚几乎所有的盘算,只可恨自己此时却没有足够的兵马,来把握住这样的时机予以反击,只能够无奈的被张仲坚牵制在圣京,乖乖的帮助对方吸引其他人的注意。
在这样的无可奈何中,风雨只好默默的等待,等待着机会的降临,因此这些日子以来,帝国宰相可谓事必躬亲,唯恐错失了原本就已经微乎其微的机会。
不过,今天和往日不一样,挣扎着已经通红的双眼,强打着疲惫的精神,年轻的帝国宰相此刻正在浏览的却不是战斗的急报,而是一篇瓦报的评论。
“自古以来夺取天下者,固然需要强大的军团,更需要巩固的后方,源源不断的补给,众志成城的民心!而一味依赖武力纵横天下者,不过庞勋之辈而已,或可以纵横一时,却终究将黔驴技穷,落得个惨淡收场!
“故而,如今呼兰之患,不在于其攻城,而在于掠地!若呼兰只是想要夺取圣京,进而威慑神州臣服,则圣京纵然沦陷,圣龙亦将赢取最后胜利。
“若呼兰以攻打圣京为饵,掩人耳目却乘机夺取齐鲁、三晋,并且加以巩固,则圣京纵然不失,圣龙也势必元气大伤??”
“这是你写的吗?”
端坐在太师椅上的风雨,良久方才将视线从这篇评论上收回,抬眼仔细打量着下方的年轻人。
镣铐尚未被拿去,眉宇间却洋溢着飞扬,满身书卷气的年轻人,尽管身陷囹圄,但是没有丝毫的畏怯,听闻风雨的问话,便立即坦荡的答道:“正是学生!”
“听说,你是王姚的门生?”风雨沉声喝问。
他有些吃惊于年轻人的大胆,这种大胆,让风雨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是该欣赏其朝气蓬勃,还是该不满其目无尊长。
而相对于年轻人的态度,更让风雨在意的是他的来历--苏杜,荆州人,本次科考的举人,逗留圣京期间,因为诽谤朝政而被关押,因此赶上了这场激烈的战争。
如果说这些经历,还只是说明此人颇有些年轻人的愤激和不安分,那么他和风雪兄妹在突袭凉国公府之前当众喝酒嘻闹,暗地里为正在被血衣卫严厉打击的地下瓦报继续撰文??等等行为,却让人不能不警觉。
荆州--天子--风雪--士林--瓦报--王姚??
官场的沉浮,让风雨第一时间,便将这一切进行了一个可怕的联系,联系的结果,则是风雨军内部产生了一个和天子、风雪等有联系的集团,正在秘密的进行着颠覆自己的阴谋。
这种联系,对苏杜显然十分不妙,尽管还有其他一些事情,诸如他曾经在公开场合赞颂过风雨等行为,似乎可以为这个书生作一些辩护,但是非常时期,又牵扯到敏感的权力斗争,由此而掀起一场牵扯广泛的政治大风暴,不但不是不可能,而且可以说是大有可能。
事实却十分讽刺。
尽管很多比苏杜更有名更有影响的人物,纷纷因为其中的任何一个因素,而被血衣卫盯上,随即无缘无故的消失在了茫茫人海,然而,让风雨最终没有同意血衣卫关于“此人乃是极度危险人物,因此应予以铲除”的结论,并且不惜破格召见的原因,却竟是引发苏杜被捕的一个重要原因--他所撰写的瓦报评论。
这是一篇十分有见地的文章。
风雨几乎在第一眼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便得出了这样的印象。
因为年轻的帝国宰相惊讶的发现,其中有很多观点,竟然和自己的惊人吻合。
正是这一点,让风雨甚至暂时丢下了激烈的战斗,将原本已经被血衣卫划入黑名单的书生,从地狱的门口拉了回来。
“若是个人才,留下也无妨!”风雨的心中暗暗的盘算。
和大多数的上位者不同,风雨自己也说不清,究竟是出于过分的自负,还是一种反常的收集人才的癖好,只要不损害到自身的战略利益,风雨并不介意重用一些立场明显敌对的人,例如朱全,例如梅文俊。
“学生十分敬仰王公敢为天下先的勇气和智慧,可惜,却始终都没有机会一晤!”面对风雨的盘问,年轻书生不卑不亢的答道。
“哦?”
风雨微微一楞,却没想到竟有这样的关系,当下问道:“你都和什么人来往?怎会想到要结社聚党?”
“宰相大人莫非要晚生做那卖友求荣之徒?”那苏杜扬了扬眉,傲然反问。
“哈哈,是风雨失言!”
面对书生的反击,风雨倒也不以为忤,反而有些欣赏起对方的风骨,当下摇着头哑然失笑道:“不过你既然是读圣贤书的,难道不知君子不党吗?”
“晚生更知道,偏听则暗,兼听则明!宰相若要做一个独断专行的权臣,自当取了苏某的脑袋警醒后人;若宰相要做一个中兴之臣,难道就不该有一点海纳百川的雅量?”
年轻的书生侃侃而谈道:“晚生等只想藉此机会施展所学,畅所欲言,点评时事,褒善贬恶,何来结党之说?
“更何况瓦报发行,可以让宰相获悉天下民生,得知世情舆论,明了治政利弊,也可以让天下百姓陈诉冤情,上达天听,让四方官员有所顾忌,不敢草菅人命、鱼肉乡里!
“古人尚有「不废乡学」之说,晚生实在无法理解,如瓦报这般于庙堂、社稷、江湖皆有利之事,宰相为何如此忌讳?”
“哼!”
听闻苏杜引用了圣龙帝国之前春秋争霸时期,号称贤相的郑国大夫子,反对废弃可以肆意评论国政的事例,自觉受到了嘲讽的风雨,冷冷的一哼。
“笑话,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官员也当有官员的威仪,若是任凭天下人肆意议论,法度威严不存,那黎民百姓又该如何是从?
“何况,天下舆论若没有一定的限制,任凭各种谣言满天横行,不仅人心动荡,更易为有心人利用,其中后果你可够担当?
“尤其是如今,大敌当前,国家处于危难,那军事情报关系万千将士的性命、神州社稷的命脉,那人心的安定,同样牵扯到前线的胜败,又怎能够让你们这些草野书生率性而为?
“你说你毫无私心,一意为公,你又如何担保你的同伴个个如此?
“若是其中有敌国奸细混入,或者别有用心者鱼目,你苏杜纵然万死又有何用?”
“这个??我??”年轻的书生一时之间面红耳赤,张口结舌。
风雨说这番话的时候,自然而然流露出来三军统帅帝国宰辅的威仪,迫得苏杜不由为之一窒。
更重要的是,风雨的话分明切中了瓦报的弊端,让苏杜有心想要反驳,却又无从说起,可是心里又总觉得哪里不对,一时之间说不出的难受。
“好了,瓦报的事情暂时不要再提!如今是非常时期,朝廷自然需要严格管制,以便聚敛人心,一致抗敌。
“当然,瓦报也并非一无是处,假以时日,若是时机成熟,风雨还不至于那般小气,连古人都不如!”
眼见苏杜被自己驳倒,风雨便缓下了语气,温和的道:“你也莫要再和以前的那般人混在一起了,书生论政,其心可嘉,然而于国究竟又有多大益处?倒是你对如今的战局颇有些见解,不妨详细说说!”
“是??”
见风雨不赞同自己的言行,苏杜当下差点便要硬碰硬的当面辩驳,幸好又听到风雨有意让自己诉说时局,似乎十分欣赏自己的见解,隐隐然颇有提拔重要的打算,不由精神一振。
毕竟这方才是他饱读圣贤书、又如此卖力的热心瓦报的期望所在,便也不再为自己的行为辩护,稳了稳心神,朗朗而道:“呼兰入侵,看似气吞山河,令人畏惧,然而其败有三:“后路切断、孤军奋战,此其一;“国内不稳、别无支援,此其二;“深陷敌境、举国皆兵,此其三!
“因此,无论圣京是否沦陷,张仲坚若不能够在短期内改变其战略处境,则必败无疑!
“而宰相若能坚守圣京成功,便是天下众望所归的英雄,此功足以泽被千秋!”
“难道张仲坚便没有回天之术?”风雨微微前倾了身体,语速极快的插入问道。
“当然有!”苏杜不假思索的答道:“北守河北三晋,西断凉州高唐,南克鄂州坚城,东取齐鲁江淮,随后以叛将为前锋,赏功臣以土地,拢士人之人心,留官吏定纲常,则无论圣京是否失守,天下南北分割大局已定,甚或天地换颜也不可知?。”
“大胆,胡言!”
苏杜的话,在风雨重重的拍案声下中断。
风雨自然清楚对方的意思,这也恰是风雨所担忧的。
圣龙自古以来不乏仁人志士,同时也众多为了一己私利而枉顾天下大义的小人,那“天下为公、先忧后乐、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侠义,和“拔一毛而利天下亦不为”的自私,从来都是圣龙帝国思想潮流中激烈交锋的两个极端。
晋阳太守章凤祥的叛变,便是其中的一个例子,风雨不敢保证,在呼兰人优势军力的胁迫和重利拉拢的诱导之下,将有多少养尊处优的儒门士大夫和地位高贵的豪强,将会为了保全身家性命和土地庄园,而充当呼兰人的爪牙。
风雨更没有把握,一旦呼兰人能够实行怀柔的政策,中原大地上,已经深受豪强们兼并之苦的民众,是否还有兴趣为圣龙皇室而效命。
早一点开仓放粮、封地于民便好了!
年轻的帝国宰相大为遗憾。
中原毕竟不同于自己的凉州,多了自私自利的豪强和失去土地的百姓,少了渴望军功的青年和保卫土地的农民,尽管自己在幽燕大败之后,便果断的实行了这种放任民众肆意破坏、彻底动摇着圣龙基础的政策,但是时间太过于紧迫,民众习惯了麻木,而呼兰人的刀枪铁骑又是如此一刻不停、咄咄逼人的席卷而来,究竟有多少成效,却真的是天知道!
突然,风雨感到十分可笑,自己原本苦心布局,为的便是要彻底清除张仲坚在呼兰的势力,却没想到演变成如今。
那位大国师和呼兰本土的关系确实已经僵化,然而自己竟也一手逼迫张仲坚真的逗留在中原,以至于神州原本已经纷乱的局面,此刻便又添进了异族,愈发显得热闹。
一时之间,风雨不再说话,整个空间陷入了一种死一般的沉寂之中。
“报,宰相,有大批呼兰兵马相继自西面和北面,与驻扎北门的攻城部队会师之后,正喊声震天、士气高昂,大有发动猛攻之势!”
打破沉寂的,是匆匆而来禀告军情的随军长史金岑。
“糟了!”
风雨和苏杜对望的眼神中,同样流露出了一丝担忧!
“万岁,万岁,万万岁!”
黑暗中的沉寂,被呼兰军营中的欢呼所打破。
坚守在圣京城头的士兵,看到的是数十万呼兰大军会师之后,挥舞着火把群情激昂的壮阔一幕。
这一幕,在圣龙人的眼里,似乎便是呼兰人即将发动总攻的预兆。
而在呼兰的军营中,却是另外一番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