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的也得将这条路修完才好。
整整半年,虽然离这条官道的整正完工还遥遥无期,但却已是初具雏形,有了一个大的架子,而早已迫不及等的商人们,也立即开始行动起来。各类货物,商品,开始沿着这条还只能勉强行走的道路之上开始源源不绝的涌入秦国。
永平郡开始品尝到了这条商路带来的红利。
嗅觉灵敏的各地商人蜂涌而至,让永平郡城一时之间人满为患,大商人还在筹措货物的时候,无数的小行商们已是踏上了这条道路。他们三五一群,推着独轮车或者挑着一个货担子便踏上了征程,只因为运往秦国的货物,有着五倍以上的暴利,走一趟,便足以顶得上他们往年的一年收入。
而与之相对应的,便是永平郡的税赋收入节节攀高,而无数商人涌入永平郡城,更是让永平的地价,房价水涨船高。本地居民的收入,较之往年,更是丰厚了许多。
这才仅仅是开始!
程维高坐在府衙的公厅之中,看着手里的半年赋税报表,心里简直是乐开了花。
“郡守大人。”年轻的长史温鹏推门而入,这是大明推行吏治改革之后,第一批通过朝廷考试提拔上来的官员,不过三十,却已是一郡的二把手了。大明吏治改革,从明面上来看,最为扎眼的便是官员的年龄大幅度降低,像在永平郡这样贯彻执行的比较彻底的郡治,更是如此。温鹏是朝廷派下来的,当初为了表示尊重程维高,秦风曾询问过他的意见,问其需要一个什么样的长史,而程维高的要求便是精通商贾算术,温鹏在没有参加朝廷选拔考试之前,是在商业署下做事,正好符合程维高的要求,于是便来到了永平郡。
半年的合作,程维高对于温鹏还是挺满意的。小伙子不但精干,而且为人也是小心翼翼,也许是以前在商业署工作的经历,哪怕他现在是永平郡的二把手,但却丝毫没有什么架子,各方面的人脉关系,被他处理得恰到好处。不争权,不好胜,对他这个郡守,也异常尊重,没有比这再好不过的副手了。
“温长史,又有什么好消息带给我了?”程维高笑吟吟地看着年轻的长史。
“郡公,下官发现,这段时间有些异常。”温鹏坐到程维高的对面。
“什么异常?”
“郡公,这段时间,粮价涨得有些异常。”温鹏很是不解:“往年这个时节,正是粮商们大量出货陈粮,腾空仓库准备收新粮,这个时候,都是粮价下跌的最厉害的时候,可今年却反其道而行之,粮价大幅度上涨,往秦国的行商们,现在都不走别的,专走粮食。”
“这有什么不对吗?秦国那边不是一直缺粮?”程维高一时没有反应过来。
温鹏摇头道:“郡公,下官以前跟着王署长做事的时候,这样的情况也见过,但那时可是因为打仗啊,军队,朝廷要大量屯粮才会出现,现在对面虎牢关肖锵为什么要突然意大规模的屯粮?”
程维高眉毛一跳,“你判断这是肖锵在屯粮?”
“只有这个解释。”温鹏点点头:“这个时候屯集粮草,肖锵想要干什么?秦国国内要打仗?他们准备对齐国开战?他们准备对我们开战?”
“这,不大可能吧?”程维高震惊地道。
“郡公,我心中疑惑,便去做了一些详细的调查,发现来自秦国虎牢的商人们,在太平银行,昌隆银行突然贷了大笔款项出来,而这些款项,又全部被他们拿来购买了粮食,源源不绝的运往虎牢,我心中实在是有些忐忑。”温鹏道。
程维高霍的站了起来,在屋里来回踱着圈子,“温鹏,此事非同小可,事关国家安危,可秦国没有什么道理向我们开战啊?”
程维高苦苦思索着,朝廷在同时准备两场战争,这他是知道的,但温鹏却还不知道,可温鹏今天突然给他带来了一个令人震撼的猜测。
秦国也有可能对大明开战!
“温鹏,你安排一下,从今天开始,运往虎牢的粮食也要停下来,但又不能撕破脸皮,让人觉得我们察觉到了什么!”程维高道。
“这好办。路还没有完全修好,有些地方只要稍稍动些手脚,便能让道路瘫痪掉。让所有的粮食都堆在半道之上进不了虎牢关。”
“马上去办。还有,如果再有秦国商人去两大银行贷款,便以资金紧张为由,别贷了。”
“行。”
温鹏立马离开,程维高思索了片刻,叫来一名吏员,“马上让韩华到我这里来。”
韩华,是鹰巢驻永平郡的负责人。匆匆赶来的他,听到程维高的猜测,也是惊叹了。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韩华,你马上尽出麾下精锐,深入虎牢各地,打探虎牢军情以及其它情报,看看他们是不是在备战!”
深深的吸了一口气,韩华道:“下官亲自去。”
第727章 国弱则卞氏存,国强则卞氏亡
落英山脉,照影峡大营,卞无双已经不言不语在大案之后枯坐了半天之外,这让卞文忠有些不安,让父亲变成这个样子的是来自雍都的一封信,卞文忠不知道太子殿下在信中说了什么,能让父亲变得如此失魂落魄。
“父亲!”他又一次走进室内,“伙房里的饭菜都热了第三回了,先吃饭吧!”
卞无双抬起头,指了指身前的椅子,“坐!”
卞文忠忐忑的坐了下来,“父亲,究竟出了什么事?”
“太子殿下来信说,邓洪准备向明国发动一场战争了。”卞无双道。
“与明国开打?邓洪是不是疯了?”卞文忠惊呼道。“落英山脉刚刚打了一场大仗,尚未尘埃花落定,他又向发起另一场战争?明人不是邓洪最亲密的伙伴么?双方往来频繁,互通有无,怎么转眼之间就反目了?”
卞无双苦笑一声:“邓洪没有疯,相反,这一次他是下了一步好棋呢。明国已经准备剿灭北地四郡的蛮人了,几乎所有主力都已经在北地四郡一线展开,而一直扶持蛮人的齐国自然不会眼睁睁地看到蛮人被灭,让明国将国内的反对势力一扫而空,所以准备出兵攻打明国,策应蛮人这股叛军。很显然,这一次邓洪是与齐人勾结起来了,他要出兵,攻打明国,与齐人一前一后,夹击明军,瓜分明国。”
“齐国也要动手?”卞文忠惊呼起来。
卞无双点点头:“所以我说,邓洪这一次是下了一步好棋,蛮人内乱,齐秦两国夹国,这一次,明国应对一步之差就会亡国无日。”
“父亲,这对我们大秦应当是好事情啊!”卞文忠兴奋得搓搓手,“我大秦一直苦于僻居苦寒之地,膏腴之地太少,国力穷蔽,如果能拿下明国,哦,哪怕是抢得一半,对于我大秦国力也是极大的帮助,只有国家有了足够的财才支持,以我大秦士卒的勇武,必能横扫天下。”
看着兴奋的儿子,卞无双脸上却没有笑容,只是冷冷地盯着儿子的脸。
说着说着的卞文忠终于察觉到了父亲的脸色不对,讷讷地住了口。
“父亲,你觉得这不好?”
卞无双叹了一口气:“这于秦国,的确是有极大好处,可是儿子,你想过没有,这对于我卞氏又如何?”
卞文忠脸色微变。
“如果我们还在雍都,还手握大权,那么,我必然会大力支持这一建议,甚至不惮于为邓洪提供莫大的支援,让他后顾无忧,能够勇往直前,但现在,我们却是落英山脉。”卞无双冷然道。
“此计若成,大秦能得明国一半天下,肥沃之地无数,一举解除大秦建国以来耕地太少的蔽端,可以说是功劳不逊于当初太祖开国之功。可这一切是谁在筹划?是谁在实施?是邓氏。如果此计成功,邓氏的功劳,可以稳稳盖过名声闻达天下的李挚李大帅。儿子,想一想李大帅在时的威名,如果邓洪有了李大帅这样的声名和威望,那会怎么样?”
卞文忠打了一个寒噤。
“只怕我卞氏亡族无日。”
卞无双点了点头:“不错,明国亡国之时,便是我卞氏亡族之日。你说,我能眼睁睁地看着我卞氏就这样一败涂地,再无翻身之日么?”
卞文忠沉默半晌:“太子殿下在信中怎么说?”
“太子殿下在信中向我通报了这件事情,安慰我说,不管怎么样,皇室都会保我卞氏在落英山脉稳稳地统掌这十万大军。”卞无双扬了扬手中的信。
“既然太子这么说了?”
“卞氏从来不能将所有的希望寄托在一个虚无飘缈的承诺之上。”卞无双摇头:“陛下也好,太子也好,他们终究是大秦的主人,当他们看到能够让大秦摆脱困挠了他们无数年的困境之时,他们便毫不犹豫地转头去支持邓洪了,即便到时候需要我们卞氏作出牺牲,他们也不会在意。”
“没有我们的帮助,邓氏岂不是可以凌驾于皇室之上?”卞文忠惊问道。卞氏现在能稳稳立足,这中间便少不了皇室的大力支持,一旦皇室不在支持,则卞氏的确危在旦夕。
“你忘了肖锵。”卞无双嘿嘿一笑:“皇室一直在不遗余力的撬邓氏的墙角,肖锵便是他们做得最成功的一个。这一次邓氏自开平郡出兵,而肖锵则从虎牢关出击,邓朴还会遇到明国的主力部队,但肖锵自有凤,来仪等地出击,面对的却是空虚的永平郡。”
拉过案上的地图,卞无双指着一处处标明着明军驻军的地方,“看到没有,邓朴自开平郡出兵,首先碰到的便是江上燕的宝清营,而秦风还可以从北地四郡方向火速征调洪水,巨木等营增缓中平郡,所以邓朴这一仗,即便获胜,打得也肯定是很艰苦的,明军兵力虽然不多,但每一个战营的战斗力,却是很恐怖的。”
“再来看看永平郡方向,除了郡兵,还有什么?拿下永平郡,便能出兵中平,与邓朴所部一齐包围中平郡,但如果肖锵不那么做呢?拿下永平,他直下顺平,然后直扑越京城,而让邓朴所部,与明军的这三个战营在中平拼个你死我活。就算邓朴最终获胜,可最大的功劳,还是让肖锵得去了。”
卞文忠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也就是说,陛下和太子殿下或者会扶持肖锵,取代我们卞家以前的位置。”
“不是有可能,而是一定会!”卞无双肯定的点了点头。“到了那时,我卞氏便成了一招可有可无之棋,此战若成,得利最大的是邓洪,邓氏将获得莫大的威望,其二的是肖锵,他将成为大秦第二大家族,第三是皇室,大秦获得了大量的国土,而皇室又成功扶植起了另一个可以抗衡邓氏的家族。”
“肖锵有可能成功吗?”
“能阻止肖锵的,只是有凤,来仪等地险峻的地理条件以及他对战争的准备状态,如果军粮充足,天气允许,那么,没有什么可以阻挡肖锵。”卞无双道。
“那父亲,我们该怎么做?”卞文忠问道。
“如果大秦保持现在的状态,则我卞氏便是不可或缺的一员,可如果大秦此战得胜,我卞氏便要完蛋了。”卞无双咬着牙,半晌才道:“所以,我们要让邓氏这一战失败。”
卞文忠震惊的张大了嘴巴,“父亲,这是,这是……”
“这是卖国是不是?”卞无双冷冷一笑。“国强则卞氏亡,国弱则卞氏存,文忠,你怎么选?”
卞文忠脸色惨白,半晌才道:“父亲,我听你的。”
卞无双点了点头:“其实坏掉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