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戈、沈平、钱衡他们要晚几年,而且同样在燕王的谍探系统中做事,对王戈的了解也比普通的武将和文官要多得多。知道这位新晋的武安侯做了不少大事,在谍探情报系统中,可以说是仅次于道衍的大人物,未来说不定就是他们的上司。同样的出身,他们几乎都把王戈当成了未来的目标。
道衍在一间静室见了王戈,没有留任何伺候的人,甚至门外也没有留人守卫,离得最近的都在二十步之外。
道衍先是询问了一下这次王戈去追捕齐泰的过程。
“果然有你出马,就没有办不成的事。”有些难得的,道衍一上来就当面夸赞了王戈。在以前,王戈不论把事情办得再好,道衍再满意,也通常不会出言夸赞。
“都是陛下和大师运筹帷幄,加上属下运气好……”王戈自然要谦虚两句。
道衍抬手摆了摆:“现在不必过谦了,你的能力,陛下和我都知道,你的功绩,也都不会忘掉。其他人或许不清楚,但陛下和我都明白,你才是真正的第一功臣。按理说,封个国公,应该是理所应当、毫不过分的,现在却只是个武安侯,是不是心里有些不服气?”
王戈赶紧起身,跪伏于地,恭谨道:“王戈万万不敢有此想法!王戈本是无根无萍的孤儿,若非陛下和大师收留,哪能有今日!陛下和大师知道王戈的忠心便已足够!若说功劳,大师才是真正的首功,大师都不愿意接受封赏,王戈又怎敢居功!”
虽然他才刚刚回京,但已经得到消息,本来朱棣是打算让道衍还俗,恢复俗名姚广孝,并封他为国公,入朝为官的,但被道衍给拒绝了。
这其中的原因,其实王戈能猜到大半。道衍拒绝封爵厚赏的原因,应该和王戈没能得到对应封赏的原因一样。
毕竟他们所做的事情,有很多都是不宜摆上台面的。朱棣靖难起兵,是以清君侧、除奸臣的名义,而王戈做的很多事情,都是有提前准备、各种筹备的。晋王、代王、宁王乃至齐王,都是说他们自己起兵拥戴朱棣,和他一起靖难。但实际上,都是有王戈在里面各种运作,威逼利诱,这些功劳也没法说。还有一些“阴谋诡计”,更是不能与外人道。所以即便王戈封了武安侯,名义上也只是“数次护驾有功”、“侦查敌情”、“招降策反”这些。
而道衍,最大的功劳之一,其实就是劝说朱棣以帝位为目标,进行各种筹备和打算。
除此之外,之前道衍对建文帝的处置,可能也是他如此选择的重要原因。
第四百二十二章 有事交代
第四百二十二章有事交代
建文帝朱允炆到底是什么去向,是生是死,是被擒下了还是依然流落在外,就是王戈也没有非常确切的消息。
不久前在京城那场震动天下的宗师大战后,就再没有了建文帝的消息。
按照官方的说法,建文帝在得知燕军入城后,就阖宫自焚,连带皇宫和几位皇子,一起烧死了。为此,进宫后的朱棣还在被火焚毁的宫殿废墟前大哭了一场。
反正在燕军刚入城的时候,皇宫里确实有起火,这个事情到底是真是假,也不会有人这时候胆肥去质疑,当然,质疑了也没有任何用处。
当然,王戈是很清楚,建文帝是被郭扬、欧阳两位宗师护送出了皇宫的,那个通往宫外的地道现在也已经被找到。不过在那场宗师大战中,郭扬、欧阳两位大内宗师在身处劣势又重伤未愈的情况下,被直接格杀。便是参与大战的张诀,当时也没有注意到,建文帝的去向,只知道道衍亲自带人去追了。
以王戈的判断,道衍有很大可能是已经追到建文帝,现在建文帝或许在某个地方被囚禁着,当然,更大的可能是已经死了,算是帮朱棣解决了后患。否则的话,以靖难清君侧为名起兵打入京城,若在朱允炆还活着的时候登基,那不是煽自己的脸么。
但做下这件事后,道衍现在自然是朱棣的大功臣、大心腹,然而伴君如伴虎,当你掌握的皇帝秘密越多,而又无法被完全控制的时候,自然便危险了。
所以道衍很聪明地选择了继续做“方外之人”,不去沾染那有可能会引起皇帝猜忌的权势与地位。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就是道衍一心帮助燕王逆袭登基、成为帝王,只是单纯地觉得燕王更适合当大明的皇帝,只是单纯地想要这种辅佐一位君王建功立业的过程,只是单纯地想要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但不管道衍是怎么想的,王戈在靖难之役里费了这么大心力,肯定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只是封了侯而没封国公,甚至封赏和地位、名声都没有被他带入燕王阵营的张诀来得大,但王戈并不怎么担心,因为他知道,除非朱棣和道衍想着鸟尽弓藏,否则的话就算明面上没有足够的封赏,事后也一定会有其他方式补偿回来。作为一个上位者,别的不说,赏罚分明上面,朱棣一向是做得不错的。
“起来吧,我和陛下自然都是知道你的忠心的。”
道衍伸手轻拖了一下,王戈便顺势而起,继续跪坐在坐榻上,听道衍说话。
“你可能不知道,最开始的时候,陛下是打算将你定为靖难首功的,亦准备封你国公……”
王戈微怔了一下,不过没有说话,他知道道衍肯定还有下文。
“但是被我劝下了,我的意见是,不要给你任何名文的封赏,甚至不要让太多人知道你。我相信以你的聪明,肯定能明白我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陛下自然也是知道我的意思,但陛下说,有功不酬,何以为人主。所以最后还是给你封了侯,之所以没有封你国公,也是为了保护你,不要让你太过显眼。”
“属下明白的,大师和陛下都是爱护王戈的。”王戈赶紧说道。
他倒是知道,这倒并非是推托之言。不论是对朱棣还是道衍,都没有必要吝啬对他的封赏。反倒如果真的把他公然当成靖难首功之臣,直接封他国公,那之前摊在桌面上的那些功绩肯定还是不太够的,如此一来,必然会引起很多人的注意,会去起他的底,去查他的背景和经历,让他成为众矢之的。而他做的那些事情,也是朱棣并不愿意让人知道的。
就目前而言,把他的功劳降下一等,给他封个侯爵,给相应的封赏,给他一定的明面地位,也是对他最好的状况。因为朱棣也会觉得,他的功劳还没有赏完,会在其他方面给他补偿。若是他犯了什么“错”,也可以有回旋的余地。
“其实……就是这武安侯,属下也是受之有愧。”王戈表情有些惭愧地说道。
“太过谦虚,就变得虚伪了。”道衍摇头笑道。
王戈却是又起身到旁边,再次跪伏于地,说道:“属下有些事情要交代……”
“哦?”道衍眉头微皱,这次倒没有再把王戈托起来,因为他知道王戈的性格,就算是要故作姿态,也不会做得这么过。
“之前为了能帮陛下完成大业,属下在江湖上,和许多人都做了‘交易’,这些人里……有很多是魔教中人。”王戈也知道,现在道衍见他,就是要替朱棣安抚他,让他知道他的功劳都在皇帝的心里,暂时不赏却不是以后不赏。趁着这个时候,可以把一些可能的隐患给报个备。不过他还是留了个心眼,没有直接把司马俊秀已经被他干掉的事情说出来。
“我道是什么事,原来是这个……沈平之前就有跟我提到过,你与魔教掌剑使司马俊秀有些联系,利用他们的人,控制住了齐王,在江湖上也多有布局。这并不算什么事,你应该也知道,魔教在太祖驱逐蒙元建立大明的时候,也曾出过大力。只是后来左使一系支持陈友谅对抗太祖,掌剑使和其他大部分的教众则遁入江湖,两不相帮。但当初的魔教右使,却和几位亲信,留在了太祖身边,也算是退出了魔教……”
道衍说着,让王戈抬起头,然后凑近他说道:“那位留在太祖身边的前魔教右使,便是我的师傅。”
王戈虽然猜到道衍可能大有来头,却没想到会是这样的背景,这倒是真的有些出乎他的预料了。
道衍又说道:“所谓魔教,便是与朝廷做对、与陛下为敌之辈。”
说了一会,王戈索性把郭修竹的事情也一并说了,也不出他所料,对郭修竹这样无足轻重的人物,道衍自然也是无所谓,只要王戈把文书上面的功夫做好便行。
接着,又说到了接下来对王戈职务上的安排。
第四百二十三章 厂公?
第四百二十三章厂公?
“锦衣卫指挥使?”
当王戈听到这个头衔的时候,其实并不感到很意外,这个由太祖朱元璋一手创立的军、政情报收集机构,因为在洪武年间负责了几个牵涉上万人的大案,而创下了赫赫凶名。不仅在明朝有名,在后世也因为各种小说和影视剧为人所知。建文帝继位后,一度弃用了锦衣卫,让这个凶名昭著的机构,几乎变成了京城最被冷落的衙门。但可以想见的是,朱棣登基后,以他的行事风格,锦衣卫肯定又会重受重用。
相对来说,锦衣卫指挥使,这确实是一个最适合王戈特长的职位。
但王戈还是委婉地拒绝了:“锦衣卫的重心多在朝臣、官员上,而我则对江湖和市井民间更为了解,就怕是……不好胜任。”
他其实之前就有考虑过这一点了,若是朱棣让他负责锦衣卫该怎么办,当时考虑后的结果,就是想方设法地拒绝。当然,如果拒绝不掉也没办法,毕竟皇帝派下的差事,可不是你想干就干,想不干就不干的。
倒不是他对锦衣卫有什么看法,而是他很清楚,在靖难成功,朱棣直接登基称帝后,未来锦衣卫必然会有大量的工作,会放在处理建文前臣以及各种反对朱棣的声音上面。到时候再掀起几场和洪武年间三大案差不多的案子,他也不会有丝毫意外。
这是以朱棣的性格,以及他夺位的方式来决定的,几乎不可避免。
但负责这样的清洗,待到局势稳定后,必然会成为文官们的眼中钉、肉中刺,他很清楚洪武末年,那些文官们对锦衣卫是什么态度,而在解决掉需要解决的人后,锦衣卫又是什么下场,负责过三大案的历任锦衣卫指挥使的结局就可以看出来了。何况,王戈还知道,明朝的文官肯定是越来越强势的,哪怕是朱棣,以后也是要仰仗这些人,王戈和文官集团敌对,肯定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虽然现在王戈的功劳最大,有朱棣的支持,他想搞谁就搞谁,那些文官、特别是跟着建文帝的那群文官在他面前和鹌鹑没什么区别。但等到事过境迁,局势完全稳定后,朱棣需要靠这些个文官来治国,文官们掌握了中枢大权后,朱棣可就未必能够稳稳将王戈庇护住了,总是有一个利益取舍的。
所以现在那看似风光,看似权势无两的位置,王戈并不想去坐。
道衍却似乎也并不奇怪王戈的回答,亦没有劝他接受,而是说道:“其实关于你的职务,陛下也有另一个想法。”
王戈没有接话,做倾听状,等着他的下文。
但道衍却又忽然转了话题,说道:“既然你不想当这锦衣卫指挥使,那你觉得,谁来当最合适?”
王戈眨巴眨巴眼,想了想,故作沉思地说道:“若陛下打算重用锦衣卫,那这位置自然极为重要,只要忠心于陛下,了解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