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可以选的话,沈宏也想立刻改换门庭,投靠新任的藩台大人,一切以保住沈家基业为主。
但一来当时前布政使是被调往京城任官,表面上来看还是高升了,在官场的影响力依然不小,沈宏要是敢立刻转投新布政使,不但不会被新人接纳,还会被老人打压。二来新藩台上任,也有着自己的依附小弟,有新的利益要分配,如果没有恰当的时机,贸然投附,也不会得到信任,只会被利用和压榨。三来他也没想到,前任布政使老大人会那么快出事,被一捋到底,而且在狱中病死了,更没想到,自己会这么快就被牵连其中。
沈宏知道,他虽然有钱,在山西商场算得上是一号人物,但在那些官场大佬们的眼中,他却根本无足轻重,小虾米一般。
大佬们对付沈家,倒并不是针对沈家,而只是拿沈家来试探罢了。
沈宏越是知道这一点,越是感觉无力。因为那意味着,沈家能否度过此劫,跟沈家自己如何无关,而取决于大佬们之间的博弈。
沈宏唯一能做的,也就是写了几封信送出去给孙女沈盈,让她帮忙传递给一些过往有交情的官员,这些官员很多也都是和那位前布政使大人有关系的,或者是门生故吏,或者是同盟至交、姻亲好友。
但沈宏知道,这些人这时候自保都来不及,又哪里会真的对沈家伸出援手?
若是那位前布政使老大人还活着,还没有被捋掉官帽,没有彻底失势,那或许还能挣扎一下——因为如果沈家被干掉的话,也就意味着他们整个派系的无力和势弱。但现在,无力和势弱已经是既成事实了。
虽然希望渺茫,沈宏在牢里倒也没有太过烦恼忧愁,该吃吃,该睡睡,虽然牢里阴冷潮湿,又几乎很难晒到太阳,让他每晚都要陷入关节病痛之中,但好歹没有得什么重病,精神状态甚至比他那几个儿子还要好不少。
他的性格一向如此,能够使力的话,自然是拼尽全力,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也会尝试,绝不放弃。但若是自己做不了什么的话,那也就没必要无谓地痛苦纠结,听天由命就是了。
之前晋王的某位王子曾经着人传话给他,若他把孙女沈盈送到晋王府做四年宫女,就能保他和几个儿子的性命。
沈宏对此嗤之以鼻,这种低劣的谎言,他自然不会上当。他假意敷衍,并没有给王府的人任何答复。
若是他那几个儿子没有和他一起入狱,而是在外面主事的话,他还要担心一下,他们会不会报着可能的侥幸而答应。但现在外面主事的是沈盈,对这个孙女的脑子,他还是信得过的,知道沈盈不会被忽悠住。
原本以为这事情可能至少要清明之后才能有结果,却没想到,正月刚过,他就被从牢里放了出来。
不仅牢头亲自带他出来,好声好气地让他宽宥这段时间的怠慢——事实上,因为有银子开路的原因,这段时间不论是他还是其他沈家人,在牢里倒是都被优待,而并未被慢待。而且连州衙的主薄都亲自过来跟他寒暄了几句,让他放宽心,他们沈家的冤情大老爷已经知晓,很快就会还他们清白的。而且还稍微暗示了一下,这后面有晋王府的意思。
如此一来,沈宏立刻知道,密布在沈家头顶的阴霾,暂时散去了。
但具体的原因,他却还不知晓。
出了牢房后,看到了早已等候此地的孙女沈盈,然后他知道,这三天来,沈盈每天都到州府大牢外打探消息,立刻意识到,他能这么快出来,应该是和孙女有关。
到了马车上,换过新的衣袍,喝了点热茶暖身后,沈盈虽然眼眶微微有些泛红,有着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的激动,但依然控制住了情绪,将她上次拿了爷爷的信离开解州四处奔走的过程简单提了下,重点讲了他们归程时在客栈遭遇二王子派出的高手劫杀的事,提到和“王平安”的相遇,提到“王平安”的承诺,然后是前几天收到的那名叫张伯洋的汉子送来的信。
看到沈宏接过信翻看,沈盈便过去将车窗帘布拉开一线,让光线漏进来,方便爷爷看信。
沈宏飞快地将信浏览了一遍后,眉头微蹙,抬头对孙女道:“这王平安是什么来历?”
沈盈立刻将她所知道的,关于这“王平安”的信息挑紧要的告诉爷爷,末了补充道:“但孙儿总觉得,王大侠好像还有其他的身份,和他说话的时候,总觉得他有种深藏不漏、难以看透的感觉。”
沈宏若有所思地点头,从这信上的内容来看,他能出狱,沈家能暂时解除危机,还真是这“王平安”的手笔,他不知道通过什么手段,影响了晋王府,让晋王府从中斡旋,让他重获自由。而要知道,之前沈家遭难,背后可是也有晋王府在推动,他们还未达目的,没有从沈家这里刮到足够的好处,又怎会收手?
虽然沈家的危机得到缓解,看起来沈盈是遇到了贵人相助,但沈宏现在却也没办法完全地放松下来。那位“王平安”跟孙女说的也很直接,他是有所图的,到时会到沈家拜访。
沈宏可不觉得,那“王平安”会比晋王府、州府衙门、布政司衙门的人好打发多少。
不过他也知道,眼下的情况,他没有选择的余地,沈家也没有选择的余地。
第二百七十章 失踪的公公
第二百七十章失踪的公公
这段时间晋王府可谓是乱成了一锅粥,不单单因为晋王朱棡的病情愈发恶化,已经数度昏迷不醒,几乎没有多少清醒的时间,连京城来的几位太医都有些束手无策。更因为代表皇帝到太原来探望晋王的薛公公,和晋王府里的秦公公在七日前外出后,就再没有回来,也没有任何消息传回。
最开始的时候,不论是世子朱济熺,还是那些随同薛公公到太原来的随行人员,都没有太放在心上。
薛公公与秦公公是老相识,交情深厚,而且已经多年未见,两人多年后重相逢,一起到城里找地方叙旧一番,也是正常。何况两人也并非独自离开,都带着随从,薛公公有两个从宫里带出来的亲信宦官跟着,而且都是高手,秦公公则带着小凉。
但他们一晚未归很正常,一天两天的也不是不能理解,然而七天过去,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几乎可以肯定,两位公公出事了。
这个推断虽然理所当然,却也让世子朱济熺等人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不说两位公公带的那几个随从,单就薛公公、秦公公两人自己,就都是一流高手啊!
秦公公十几年前更是超一流高手,是曾经冲击过宗师境界的高人,即便现在年纪大了,身体退化,功力不如当年了,但是经验、眼光还在,真比战力,也依然是王府诸多高手中的翘楚。
薛公公当年据说就是得秦公公点拨,才得以突破,成为一流高手的。虽说现在比起秦公公年轻时还差许多,但也至少是一流顶尖的水平,扔到江湖上,怎么也是地榜能进前三十的高手。
他们这样的两位高手,在太原城内,能出什么事情,让他们七日未归,甚至都没有派人回来报声信?
偏偏这事还不好弄得满城皆知,两个大太监一起外出,然后一起失踪了,这很容易给人不好的联想,而且也对王府不利。
所以世子除了调派王府和护卫亲军中的高手秘密寻找外,并没有惊动太多人。他现在也只能确定,两位公公并没有出城。以两位公公当时的穿着打扮,如果出城,这一路不可能没有任何人看见,守城卒也肯定会有印象。当然,若是他们都易容易装,刻意低调的话,倒是有可能混出城外,但是怎么想也想不出他们会这么做的理由。
在两位公公失踪的第九日,二王子朱济烨自告奋勇,向世子兄长请命,他有办法找到两位失踪的公公。
世子自然是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给朱济烨派了人手,让他去找人。
而朱济烨带了人并没有立刻开始寻找两位公公的去向,而是先找到了太原府衙的一明捕头瞿镐。
这瞿镐人称“瞿二郎”,并非因为他在家中排行老二,而是因为他养了两条能力极强的追踪犬,大家把他比喻成二郎神杨戬。
当初在怜花楼举行“花舞斗”时,唐简的飞刀被王戈给偷了,皇甫渊便曾托人请了瞿镐带他的追踪犬去帮忙寻找。只不过那时候王戈身上带着王蛊,追踪犬被王蛊留下的气息威慑,根本不敢循味追踪。
事实上,二王子朱济烨也不是第一次找瞿镐。
上次朱济烨偶然在一车队中看到一个少女从车窗露出的侧颜,被这惊鸿一瞥惊艳到了,便派出三个护卫去跟踪,想让他们伺机在无人之处,下手抢夺——这样的事情他不是第一次干了,附近的卫所和山寨他都有能使唤得动的人。
但没想到,那三个护卫居然一去不回,直接没了音讯,过了大半月,他派出几拨人马,都没能找到踪迹。
得一个王府的供奉谏言,他便去府衙找了瞿镐来,命他去寻找几个护卫,生要见人,死要见尸。
但时间已经过了那么久,气味基本消散得差不多了,若是能找到血迹之类的痕迹还好说,然而按着二王子粗略所指的方向一路寻找,根本什么都找不到,光凭衣物之类的嗅源,没能找到任何线索。
即便明知找到的可能性不大,但瞿镐还是不敢怠慢,花了整整一个多月的时间,风餐露宿,在外搜寻了数百里的范围,只是最后依然一无所获,无奈回去交差。
对于二王子朱济烨而言,那三位护卫虽然是他的亲信,但他本就是薄情寡义之人,也并非多记挂三人,更多的是在恼恨有人敢对他的护卫动手,或是那三个家伙竟敢不告而别。一个多月的时间,本来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而瞿镐回来一汇报,反而是让朱济烨大发雷霆,认为瞿镐是偷懒耍滑,没有尽心,三个人不论是死是活,总不可能一点痕迹都找不到!
于是大怒之下,竟是直接命人打杀了瞿镐的一条追踪犬,剩下一条若不是瞿镐以身相护,估计也是被直接打死。
而瞿镐护这一下,却是被打断了两根肋骨,在床上躺了一个月。
如今时隔两年,再次见到这位二王子,而且这次还是对方直接找上门来,瞿镐却是表现得十分平静,从容地跪拜行礼,十分顺服,仿佛上次所受的欺辱和委屈都已忘了精光。
朱济烨自然也不会觉得自己上次的作为有什么过分之处,反而觉得他办砸了差事,自己没有对他多做处罚,只是打杀了一条狗,就饶了他,已是极为宽大了。
“瞿二郎!你那条狗可还在?上次你未能办好差事,这次给你个将功赎罪的机会!若你能找到这几个人,回头自然有厚赏!”朱济烨给旁边跟着的随从做了个手势,后者立刻捧着一盘盖着绸布的银子上前,放到了瞿镐的面前。
“谢殿下赏赐,小人必不负殿下之托!”瞿镐看了眼那盘白花花的银锭,再次拜服于地,提高声音喊道。
院子角落,一条黑色猎犬对着二王子和他的一众手下龇牙低吼,正是瞿镐所剩的那条追踪犬,显然,它还记得当初杀死自己同伴、打伤自己主人的人。
第二百七十一章 瞿二郎
第二百七十一章瞿二郎
瞿镐一副畏缩、顺从的模样,按着二王子的要求,指挥着自己剩下的唯一一条追踪犬,去嗅了王府的人带来的两位公公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