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这大约会引发大家的另外一个担心,即今天的中华联邦会不会受到如同索罗斯一样的金融大鳄的攻击。我们要说的是,爱钱的人很多,可一般来说几乎所有人都热爱自己生命。
查尔斯·金不出预料的充当中华联邦证券市场“监事会主席”,一些巧妙的动作中,国外追逐高额利润的资本,在这个号称“金融蜘蛛”的家伙手中,变成中华联邦的财富。
对于这种打击,当然一些金融大鳄可能不愿意财富在这样的交易里拱手奉送,而会暴跳如雷。那么不要紧,自然会有人愿意拿着他的脑袋去领赏。
还是那句话,“问题土匪”不去抢别人,大家都应该开心才对。在相对规范的金融市场遵守法律并获得正当利润,相信会是一个大家都开心的局面。可是如果哪个不长眼的人,打算把这儿当成提款机的话。那么他自己包括他的公司、家人可能就会非常危险,公司会在爆炸里灰飞烟灭,女儿儿子也可能就会成为或者瘾君子。
毕竟世界最大黑帮的大佬,最大雇佣兵团的老板,对付起这些所谓的大鳄,或者说完全消灭一个家族则不成问题。那么这样的打击会影响投资的热度,这纯粹是一个错误的理论。因为世界资本并不是随时都想着违法,能够合法的赚钱,想来也是不错的选择。
总之,想要违反《中华法典》,在中华联邦可以控制的或明、或暗的范围里,绝对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打算。
经济的火热发展,又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早在南锡城时代,就已经充斥了当时欧洲、美洲各大学角角落落的留学生们,也一批批不断学成归来。
有了资金、有了人才、有了在严酷法律下保护的稳定市场,人才的增加,也使各个大城市的发展获得了足够的管理人才。
有了钢铁,制造业的增加就几乎没有了过多的瓶颈,高技术含量产品的出口(包括走私与贴牌产品)的增加,也使中华联邦的制造业以一种疯狂的速度在发展。
例如汽车一项,占据世界领先地位的“东方皇族”系列,就几乎垄断了世界豪华轿车和政府用车的市场。另外出口的家用型轿车,也给中华联邦的汽车制造业就带来了巨额利润。国内家用轿车也因为中华联邦公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而不得不在几乎每个省会城市的附近都建设一个汽车厂,以满足联邦公民越来越高的要求。
就出口而言,流的产品在中华联邦国内销售,二流产品将流向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西方国家,至于其他产品则不过是给日本、朝鲜、南洋、中东之类的国家、地区用来充当奢侈品而已。
飞艇、风力发电机的增加,也使制造费用在进一步下降。当然,这些技术带来的利润在达到一定程度,就不会再起作用。可是大家要是知道,包括澜沧江、怒江、雅鲁藏布江这些将会流向国外的河流上,将会建设多级水电站,那么一定会高兴起来。
因为这样的水电站,即不会给中华联邦内部造成水资源的问题,也不会产生环境灾难。至于下游有没有水,相信包括印度在内的下游国家,不会向中华联邦提出什么意见。
医药市场则因为“梅林白金”在世界“知识产权”上的垄断地位,中华联邦的“中成药”也已经全面进入到了欧洲、美洲的范围。“中成药”以低廉的价格,和“绿色玫瑰医疗组织”开遍全世界所有城市的医院相结合,为全世界所有中产及以下的人提供了足够的医疗服务的同时,也为中华联邦赚回大笔财富。
至于农业,在农业机械产量提升,以及更多的农业科技投入后,经济作物的数量越来越多,农业产量这时已经成为整个东方最高的一个国家。
另外一个产品,就是作为家电产品,这时也由于制造成本的低廉,也可以用价格优势向国际市场倾销。在严酷的《中华法典》规定下,各个企业都已经按照工业法规当中的《服务标准》建立起比之今天如同“海尔”一样有效率和完善的服务体系。
这些服务通过在欧美零售市场颇具规模,并已经逐渐占据普通小百货零售的连锁“超级市场”抢先整个欧洲。在当时还是“生产导向”的欧洲,引爆了零售业及售后服务工作的革命性的变化。
以上这些发展都利益于会做生意的麦克·郎的努力,与他从唐云扬那儿听到的一些“新事务”相组合在一起,而发生的天翻地覆式的变化。对他来说这些挑战,在拥有了足够的资金与人才之后并不是什么难事。
在这四年里,在他与“天使国际”使用的过程中,已经解决了中国文盲过多的问题。义务教育,在这四年当中,也为中华联邦的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人才。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四年中,麦克老狼不情不愿的总统生涯里,这个爱钱的家伙干得不错。但就目前的成绩,与当时的美国相比,依然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甚至以钢产量而言,依然不能比得上这时的德国与法国更不要说“钢铁帝国”美国。
这一点可能会使大家疑惑,其实不难理解。暂时来说,经济上中华联邦胜在新的科技与科技应用的层面。但经济总量还不能与这些老牌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比。尤其这四年当中,这些国家正在从次世界大战的伤害中走出来,它们的生产能力正在体现出越来越多的优势。
中华联邦在经济上的飞速发展与对外的强硬而又坚强的军事集团,使中华联邦在短短的几年间,迅速成为世界上颇有影响力的国家。
可这并不能使中国永远发展下去,最少世界的“二十年停止”在不久的将来即将开始。唐云扬先前的决定,不过使这个人类劫难的速度更快一些而已。
第三卷龙起大洋东第四季红色斗牛场第46章集中金钱
因为中华联邦的政策,个受到影响的不是西班牙、意大利,而是这时工业区被法国、比利时联合占领鲁尔工业区的德国。
这时法国、比利时共计10万人的部队,已经完全控制了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在德国政府“消极抵抗”的政策下,法国的行动受到了英国、美国的干涉。
这一行动史称“鲁尔危机”。
德国抗议法、比的行动侵犯了德国主权,并实行不计后果的“消极抵抗”政策,宣布停付一切赔偿,要求鲁尔地区行政官员拒绝服从占领当局的命令,企业一律停工。企业主的损失由国家补偿,失业工人由国家救济。
对于德国的“消极抵抗”,法国则采取扩大占领区范围,加强军事管制,接管矿山、企业和铁路,解雇抵抗者,在占领区和非占领区之间广设关卡,征收关税等方法相对抗,从而使鲁尔危机更加深化。
鲁尔是德国冶金工业的中心,它生产的煤、生铁和钢产量占德国年生产的80%以上。法比占领鲁尔和德国的“消极抵抗”使德国经济遭受严重打击,工业生产急剧下降,资金大量外流,失业工人激增,通货膨胀达到天文数字。8月柏林工人总罢工,迫使古诺政府下台,德国政局动荡不安。
然而,法国也没有从占领鲁尔中得到好处。占领期间法国支付了高达10亿法郎的占领费,但它从鲁尔运出的煤、铁的价值却抵不上这笔费用。由于来自鲁尔的煤炭供应大减,使法国的生铁大幅度减产,经济受到严重损害。法国的行动还在道义上受到国际舆论的谴责。
英美两国感到,像法国这样用武力迫使德国偿付赔款,势将使德国的经济陷于崩溃,造成革命危机。因此它们向法、德双方施加压力,要求尽快结束鲁尔危机。英国向法国发出措辞激烈的照会,声明英国认为法比的行动决不是条约所授权的制裁,要求恢复占领前的状况,否则英国就不会在赔款问题上再法国。
美国英国的立场,为迫使法国就范,英美向金融市场大量抛售法郎和法国有价证券,迫使法郎贬值,使法国财政形势更加恶化。同时英国要求德国取消“消极抵抗”,并正式同意美国在1922年就提出的建议,即召开国际专家委员会解决赔款问题。美国则表示美国专家可以接受邀请,但反对把赔款和欧洲各国欠美国的战债问题联系在一起。
“鲁尔危机”在英法的干涉下,这时已经渐渐出现了转机的可能。但在“欧洲魔鬼”希特勒的感觉里,这却是他执行暴动计划最好的时期。
“德国工人党”里,希特勒最得力的助手之一戈培尔博士,手中夹着公文包飞快的奔向希特勒所在的办公室。他得要把武装暴动最新的准备情况,告诉他最为尊敬的领袖。
暴动,这是“德国工人党”以夺取政权为目标的计划。
这个计划在几个月前,因为唐云扬的阻滞而搁浅,尤其是德国皇帝威廉三世回到德国的举动,受到唐云扬的阻挠而未能成行,使“德国工人党”的暴动,不得不暂时停滞下来。
现在经过“德国工人党”的进一步组织,虽然力量大幅增加,来自中华联邦的轻武器也已经到了手下“冲锋队”队员手里。甚至还有一些重型武器,也已经秘密进德国,并进行了组装。
固然如此,令戈培尔博士担心的是。就现在“冲锋队”的情况而言,还不足以与警察包括国防军在内的武装力量对抗。他急匆匆的步伐,就是把这个经过评估之后的情报带给他的元首。
希特勒的私人卫士大概早就得到了希特勒的指示。
“戈培尔博士,请您快进去吧,领袖先生已经催问了几次!”
随着打开的房门,戈培尔听到了如下的对话。
“有了他们,加上我们准备好的冲锋队,上帝啊,我们已经具备了拯救德国的力量!”
“见鬼,我们的戈培尔博士居然来的如此之晚……不过在今天这个最美妙的时候,我们还是不要处罚他了,大家一起来欢乐一下吧!”
希特勒的叫声响彻在屋里,甚至屋外的警卫们也能够听道。不过他们不奇怪,作为希特勒的近卫,他们早已经知道在不久的将来,“德国工人党”将会获得来得外部的巨资援助,另外就是还有一支军队的帮助。
这些就是中华联邦向“德国工人党”提供的进一步协助,帮助的目的无疑就是“德国工人党”掌权为目标。这时的德国工人党,由于有了充足的资金与掌握了全国性媒体的帮助,已经俨然为德国一个大党。希特勒这时已经身处柏林,自然也不需要搞什么“啤酒馆政变”。
“直接让这个魔鬼越过‘啤酒馆政变’而一步跨入到领导阶层,这是不是一个正确的选择呢?或许我们应该让他有更多的磨炼才对!”
远在中华联邦的总统办公室里,进行着一场绝密的对话。当然,就算是别人听到,这种只有代号而没有名字的谈话,不过是“鬼话连篇”。
“老兄,我要说的是,一个兴旺的欧洲与我们的崛起必然会成为敌对的力量。尤其,最终当他们的经济实力完全恢复的时候,我们可抵抗不住另外一次八国联军的入侵。因此,我们等不了二十年那么久!那么这个魔鬼的提前成功,就为我们的未来奠定了基础!”
“是这样吗?老弟,如果这个魔鬼完全变了性呢?倘若他不打算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那么……”
“魔鬼终究是魔鬼,你不能想象狼能够不吃小羊!”
“那好吧,如果你有此把握的话,我同意增加援助的力度!”
想必在这儿,作者不必说出他们的名字,大家也明白那会是谁与谁在说话。想必在这儿,作者不必点透,诸位读者也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