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早在七零年代末,也就是由石油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危机有所缓解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内部就出现了改革的呼声
当时,帝国内部的改革派认为,跟中国对抗还不如跟中国合作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承认中国的霸权地位,以此换取中国对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欧洲地区头号强国地位的承认,并且以全球二号强国的身份,参与由中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中去,从而谋求理应属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利益
当然,这只是改革派喊出的口号
推动改革需求的,则是现实的经济压力
虽然在石油危机中,因为德意志第二帝国为埃及与叙利亚了支持,甚至在停火的时候为叙利亚了大批武器装备也就没有遭到阿拉伯国家的石油禁运,但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并没有在随后爆发的全球性经济危机中成为幸运儿,而且没有任何一个国家避开了经济危机的袭击
说白了,在贸易越来越重要的时代,没有任何国家能够脱离世界而存在
当然,德意志第二帝国更加依赖贸易
别忘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本土资源并不足以支撑其全球争霸战略来自俄国的粮食与来自中东的石油同等重要,而为了保持国家收支平衡,德意志第二帝国同样需要其他国家的市场
事实上在冷战时期,中德两大阵营在进行军事对抗的时候,并没有阻绝经贸往来
当时在两大阵营中,各个国家的经贸往来极为密切
比如,英国是中国在北大西洋地区最为重要的盟国,而且英国一直奉行依赖中国的基本战略,但是在一九七六年,德意志第二帝国取代中国成为了英国的头号贸易伙伴,而且一直维持到冷战结束
又比如,意大利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最主要的盟国,但是在四十五年的冷战中,中国在差不多四十年里是意大利的头号贸易伙伴而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很长一段时期内,甚至不是意大利最主要的贸易伙伴
经贸上的密切往来,把世界变成了一个整体,至少在经济层面上如此
结果就是,在由中东战争引发的经济危机中即便中国遭受重创,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处境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就是,中国在遭受石油禁运之后,需要从其他地区获得石油,同时也要通过增加出口来应付能源开支上涨造成的国家收支变化,因此中国企业必须增加出口也就必然会挤占其他国家企业的市场在进行贸易战的时候,中国不得不以价格战为主,即通过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来夺取更多的海外市场显然,德意志第二帝国只能通过同样的方式来应对中国的贸易战这就意味着,即便海外市场规模没有缩小,德意志第二帝国从出口中获得利润都将大幅度降低
事实上,在经济危机期间,所有国家的海外市场规模都在缩小
由此导致的结果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遭遇了战后的经济寒冬,即出口利润在经济危机期间降低了分之五十
对中国来说,这也许不是大问题
别忘了,中国既是全球第一的出口大国,也是全球最大市场国,其国内市场就能消化掉大部分产能更重要的是,在经济危机期间,中国放弃了华元的金本位,使得华元对外急剧贬值,从而高了中国商品出口竞争力,让中国企业在更多的海外市场上站稳脚跟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中国政府稳住了华元在国内市场的购买力,也就基本上确保了国内消费市场的购买力
显然,德意志第二帝国没有如此得天独厚的条件
华元贬值,意味着帝国马克升值,也就意味着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出口将遭受重创
这场经济危机,直接影响到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社会稳定
在一九七八年,经济危机发展到严峻的时候,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失业率达到了分之二十二,相当于每五名帝国劳动者中就有一人没有工作要命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是一个相当保守的国家,大部分妇女都没有从事社会劳动也就是说,一个失业者就意味着一个家庭失去了生活来源
显然,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导致帝国社会极为动荡
也正是在这个大环境下,帝国内部才出现了改革的呼声
后来,很多人都认为,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抓住了这次机会,在七零年代末开始进行社会与政治改革,就很有可能渡过即将到来的危险期,至少不会在十多年后崩溃,甚至有可能走上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问题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没有抓住这次机会
在改革呼声面前,帝国当局不但没有进行改革,反而以保卫皇权为由,对改革实力进行了残酷镇压
在一九八零年,有上万名改革派的政治家与社会活动家被迫流亡海外
根据后来公布的资料,在这场以“捍卫皇权”为的政治迫害行动中,至少有三万多名支持与同情改革的帝国公民遭到清洗,很多在遭到秘密逮捕之后就人间蒸发了,另外一些则被囚禁了数年之久
问题是,镇压并不能解决帝国存在的根本问题
进入八零年代,帝国当局又做了一件极为错误的事情
这就是,为了分化国内矛盾、或者说是把国内矛盾转移到对外矛盾上,帝国当局发动了入侵南斯拉夫的巴尔干战争
显然,帝国当局希望通过这场战争来引发爱国主义思潮,让民众暂时忘却缺衣少食的艰苦生活
问题是,这场战争从根本上动摇了帝国当局的统治基础
这就是,帝国民众必须在“大炮与黄油”之间做出选择
如果在一年前,在德意志第二帝国刚刚赢得了色当会战的胜利,德皇威廉一世在凡尔赛宫加冕成为帝国皇帝的时候,这套政策肯定能发挥作用,沉浸在爱国主义思潮中的帝国民众肯定会支持政府发动的对外战争
问题是,一年足够改变很多了
帝国公民看到的并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国从对外战争中获得的好处,而是在大陆的另外一端,一个建立还不到七十年的国家,通过现代化建设成为了世界头号强国,而且这个国家的数亿公民都过着富足的生活更加重要的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这个国家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共同战胜了强敌在战后的三十年间,这个国家的民众收入增加了好几倍,而德意志第二帝国则是另外一番景象
不可否认,这些见识导致仇华情绪在德意志第二帝国迅速蔓延
只不过,也同时让越来越多的帝国公民认识到,对外战争带来的不是繁荣,也不会为民众更多的面包
显然,大部分帝国公民都认识到,既然有资源去发动战争,为什么不能用来改善生活?
结果就是,巴尔干战争不但没有能够缓解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内部矛盾,反而因为巨大的战争开支,导致帝国的经济环境严重恶化,并且对几乎所有帝国公民造成了影响,让帝国公民的生活变得更加艰难
到八零年代末,帝国的平民要想吃上一块真正的白面包都成了奢望
根据后来公布的资料,在一九**年,德意志第二帝国消耗掉的黄油中,有分之八十是通过化工合成的当时,一个帝国普通家庭的收入,只够养活四个人,一名帝国工人的月薪只够在市场上购买六十公斤面粉
显然,德意志第二帝国造了足够多的大炮,却没有生产出足够多的黄油
受此影响,德意志第二帝国不得不在一九**年开始实施食品管制法,并且逐步取缔了市场买卖,由政府为民众分配食物
要知道,在其他实现了工业化的国家,只会在战时实施配给制
当然,国内经济环境恶化导致的民众生活水平降低,成为了推动德意志第二帝国实施全面改革的主要动力
一九八六年,赫岑道夫当选帝国首相,成为了帝国进行改革的重大标志
赫岑道夫能够当选首相,也与其竞选口号有关,即他发誓将在任期内结束造成了重大伤亡的巴尔干战争,并且会推动政治改革,扩大联邦国会的权力,缩小社会贫富差距,改善民众生活
不可否认,赫岑道夫很有才干
只是,他当选首相的时间太晚了欢迎您来;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二百四十五章驾驶员
更新时间:201322722:13:20本章字数:5261
'。。'赫岑道夫上台的时候,面对的是一个能让任何政治家绝望的烂摊防盗章节
根据后来公布的资料,在一九八六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军费开支已经占到了政府财政收入的分之四十五,相当于当年国民总产值的分之二十一这还只是可以查证的,即正式的军费开支,如果把通过其他方式划拨的费用算上,军费在帝国财政预算中的比例肯定在分之六十以上
显然,这是一个任何政府都难以承受的巨大负担
要知道,即便在大战期间,战争开支在帝国财政开支中的比例也只有分之六十,而且只在一九四三年与一九四四年超过了分之六十,而在一九五零年则降到了分之三十,基本上恢复到了战前水平
和平时期如此高的军费开支,意味着政府破产
问题是,帝国政府并没有破产
显然,为了维持巨大的军费开支,帝国政府能做的就是加大税收,并且通过增大赤规模来获取社会资源
当然,这也就意味着货币严重贬值
在一个市场经济国家,货币严重贬值的后果极为严重,而且肯定会导致社会动乱
事实上,在赫岑道夫上台之前,帝国政府就已经通过最高政府限价等方式,即以强制行政法令来限制物价了
问题是,这些办法都只是治标不治本
虽然这种方法,能够在短期内让帝国民众获得廉价的商品但是根本无法维持下去,迟早都会导致经济崩溃
这一点,在帝国的粮食贸易中体现得非常明确
德意志第二帝国一直不是产粮大国,而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就已经成为了粮食的存进口国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头号问题都是粮食,即本国生产的粮食根本无法养活所有国民正是如此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德意志第二帝国都最先实施配给制,而且是最为严格的配给制比如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当局一度把配给额度降到了最低限度
战后,帝国的粮食问题有所改善,却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
这就是通过吞并其他德意志国家,以及在战后出现的婴儿潮,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人口数量在战后十年之内激增了数千万相对的,帝国的粮食产量却没有得到相应增长,反而是民众的粮食消费急剧上升
正是如此,德意志第二帝国才抓住乌克兰不肯放
可以说,正是来自乌克兰、以及像罗马尼亚与保加利亚这些东欧国家的粮食,在战后养活了德意志第二帝国
问题是,在石油危机之后,进口粮食的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在此之前因为华元与黄金等价,所以帝国马克只需要与华元保持固定汇率,其币值就能得到保证,德意志第二帝国也就能够通过增加帝国马克的发行量,从乌克兰等产粮国进口粮食
说白了就是拿纸币去换取粮食
当华元与黄金脱离关系之后,这种局面就难以维持下去了
说得简单一些,衡量货币价值的不再是其与黄金的关系,而是其实际购买力,即货物成为了国家贸易中的主角
这就意味着,德意志第二帝国无法通过增加货币发行量来购买更多的粮食
原因就是增加货币发行量将导致货币贬值,也就导致了货币购买能力的降低,而最终购买到的货物并没有增加
当然,德意志第二帝国并不是没有其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