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风云(闪烁)-第8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中国海军的航母战斗群,以及掩护本国海岸线

根据这两个主要使命,帝国海军的水面战舰分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流派

这就是,帝国海军的驱逐舰以反潜为主,而巡洋舰则以制海为主

冷战期间,帝国海军建造了五个级别,十二个型号的两多艘驱逐舰,而且以大型反潜驱逐舰为主

这些反潜驱逐舰都有一个特点,即配备了大型反潜导弹

显然,这也是帝国海军驱逐舰才有的特点

拿帝国海军在一九八二年开始建造的“汉堡”级驱逐舰来说,其主要反潜武器是八枚射程高达五十五公里的反潜导弹,此外还配备了两架大型反潜直升机,两套五联装重型反潜鱼雷发射管与四套火箭助推深水炸弹发射装置结果就是,在配备了这些反潜武器之后,该级驱逐舰就无法配备其他的武器系统了,其对海武器是一门一毫米单管舰炮,防空武器则是两座近程防空导弹系统要知道,“汉堡”级的满载排水量高达八千四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驱逐舰之一在排水量相当的中国驱逐舰上,除了配备有足够多的反潜武器之外肯定还有反舰导弹与中远程导弹防空系统

与反潜驱逐舰一样,帝国海军的巡洋舰也极具特色

以“易北河”级巡洋舰为例,其主要武器是分别布置在舰桥两侧的八座双联装重型反舰导弹发射器,其配备的反舰导弹重达十二吨,射程高达六公里,战斗部的重量更是在一吨以上这种能够以二点五马赫的速度巡航飞行、末段以三点五马赫的速度冲刺的反舰导弹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是中国航母的头号威胁xiashuyd。。问题是,除了这十六枚被称为“航母杀”的反舰导弹之外满载排水量高达一万四千吨的“易北河”级巡洋舰只配备了一套远程导弹防空系统,以及用鱼雷发射管发射的反潜导弹,其防空与反潜能力跟同一时期的中国巡洋舰都无法相并论

当然这也反映出了帝国海军水面战舰的发展特点

这就是,在帝国海军中,任何一种水面战舰都只有较为单一的作战能力以舰队的组成部分存在,只有由数种不同战舰组成的舰队才具备较为全面的战斗力,也才具备在大洋上与中国舰队对抗的资本

当然,这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事实上,在冷战初期,中国海军也采用了类似的发展方式,即明确各种战舰的职能,舰队才是最基本的战斗单位

不同的是,中国海军一直以航母为核心,而帝国海军则没有这个核心

由此造成的影响就是帝国海军的水面战舰的武器配重更大,因此看上起帝国海军的战舰更注重进攻

当然,这也与两国的技术实力有直接关系

这就是,中国掌握着更加先进的电技术,而且在动力技术上也有明显优势因此中国海军拥有的弹药,特别是导弹往往能够做得更小一些,而帝国海军在没有这些技术优势的情况下,只能通过增加弹药的重量来实现某一种特定功能,从而让帝国海军的战舰具备与中国舰队抗衡的能力

此外,较为单一的击段也对帝国海军的战舰产生了巨大影响

别忘了,在中国海军中,航母能够成为绝对的核心,主要是航母不但拥有舰队里最主要的击力量,也是舰队里最主要的防御力量,即强大的舰载航空兵赋予了中国舰队全面的作战能力

问题是,帝国海军并没有强大的舰载航空兵

这样一来,舰队的进攻与防御都需要依靠战舰,特别是战舰配备的武器,因此帝国海军也更加重视反舰导弹、反潜导弹与防空导弹,并且把导弹武器做为了帝国舰队最为主要的击与防御段

这一点,在“雷德尔”级航母上体现得极为明显

要知道,“雷德尔”级是大型航母,而中国海军的大型航母上都只配备了数量有限的近程防空系统,做为大型战舰所必须具备的攻击与防御能力都由舰载航空兵,而“雷德尔”级上不但配比了射程高达一公里的区域防空导弹,还安装了二十四枚垂直发射的远程反舰导弹

说白了,帝国海军的舰载航空兵不足以承担起主要的击与防御任务,也就不得不依靠导弹来高舰队的作战能力

最典型的就是“威廉大帝”级巡洋舰

这种在一九七八年开工建造、首舰于一九八四年建成服役,满载排水量达到了二万八千吨,被中国海军称为“最后与最强战列巡洋舰”的战舰,其主要武器并非大口径舰炮,实际上该舰的主炮是一座双联装一五十毫米舰炮,其主战武器是设与舰桥前方的四十八枚垂直发射的重型反舰导弹

从某种意义上讲,“威廉大帝”级巡洋舰就是为了搭载重型反舰导弹而设计的

为此,帝国海军在这种战舰上安装了两座核反应堆,赋予其三十三节的航速为了增强其防空能力,为其配备了远中近三套防空系统,总共有近两枚防空导弹,此外还安装了六座用于拦截反舰导弹的速射炮为了增强其反潜作战能力,设置了一座可以容纳三架大型反潜直升机的机库,并且配备了两套能够发射反潜导弹与重型反潜鱼雷的发射系统,以及完整的声纳探测系统

总而言之,“威廉大帝”级的设计,完全围绕着反舰导弹进行

说白了,为了让四十八枚重型反舰导弹在战斗中发挥出应有的价值,帝国海军才为其配备了强大的防空与反潜能力

显然,帝国海军战舰的核心就是反舰导弹

这一点与依靠舰载航空兵为主的中国海军截然不同

很多人在感慨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在冷战时期研制了大量性能先进、威力巨大的反舰导弹的同时,忽略了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即导弹本身就是一种低投入低价值的武器系统,而且也是技术实现难度最小的武器系统

说白了,中国海军在冷战时期拥有的导弹并不比德军差不同的是,人们更加关注的是中国海军的超级航母、核潜艇与舰载机,而不是这些平台使用的导弹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没有足以引起他人关注的航母与舰载机,因此其导弹系统成为了焦点,也因此得到了外界的广泛认识

显然,帝国海军以导弹为核心也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不可否认,“威廉大帝”级巡洋舰非常强大,是大战之后战斗力仅次于航母的战舰,可是其局限性也极为明显,即要让反舰导弹发挥威力,就必须把交战距离缩短到六公里,甚至更近一些问题是,在海战中,以超级航母为核心的中国舰队,显然不可能给予对这样的机会要知道,在“威廉大帝”级巡洋舰形成战斗力的时候,中国海军的第四代舰载战斗机已经大规模装备部队,而J78的作战半径高达一千二公里,即便是J88的对海击距离也在八公里以上

也就是说,帝国海军的大型战舰是徒有其表

此外,如果“威廉大帝”级巡洋舰真有帝国海军吹嘘的战斗力,那么帝国海军为什么要在八零年代开始建造大型航母呢?

帝国海军的发展方式,产生了一个谁也不能忽略的影响

这就是,在整个冷战期间,虽然帝国海军是中国海军最强大的对,在七零年代末与八零年代初,还对中国海军构成了极为严重的威胁,但是直到冷战结束,帝国海军也没有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全球海军,更不具备挑战与战胜中国海军的实力,且始终没有能够对中国海军形成优势

要知道,即便在危地马拉战争之后,中国进入了战略收缩期,中国海军依然是世界上唯一的全球性海军

从某种意义上讲,帝国海军面临的问题与帝国空军战略航空兵非常相似

这就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在科技与经济实力上的局限性,使其在发展战略性军兵种的时候存在很多难以克服的技术与经济困难,因此德意志第二帝国就算穷尽国力,也没有能够在冷战中获得压倒中国的战略优势

别忘了,海军本身就是战略性军种,没有人会把海军限制在战术层面上

这种科技与经济上的差距,根本不可能通过其他方式弥补,而这也就决定了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冷战中的最终结局这就是,在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中,德意志第二帝国最终将因为内部问题而崩溃中国在冷战期间的所作所为,最终都是为了点燃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内部问题

从某种意义上讲,通过非战争段击对正是冷战的主要标志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卷一德意志的荣耀第二百四十章下坡路

更新时间:201322617:11:58本章字数:5100

w在陆海空三大军种中,相对而言,德军在陆军上的差距最小。

虽然在整个冷战期间,中国除于本土防御与全球利益,维持着一支规模稳居世界第一的陆军,但是这并不等于中国陆军拥有各方面的优势,甚至不表示中国陆军一定比德意志第二帝国陆军强大。

事实上,冷战期间,中国部署在德意志第二帝国周边地区的地面部队并没有优势。

主要与两个原因有关,一是为了避免爆发直接冲突,二是遏制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基本战略。

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研制出核武器之后,中国当局立即认识到,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爆发任何级别的直接冲突都将演变成第三次世界大战,而中国很难成为全面核战争的胜利者,因此必须尽量避免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发生直接冲突。

显然,这直接决定了遏制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基本战略。

说得简单一些,遏制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基本战略就是非接触包围战略。

根据这套战略,中国在大战结束之后,不惜以恢复英国的正常国家地位为代价,与英国建立了结盟关系。同时,中国还在土耳其投入了大量资源,并且以不过问土耳其国内问题为基础与土耳其建立起了同盟关系。此外,肢解俄国,在乌拉尔山以东地区建立数个规模不大的国家也与围堵德意志第二帝国有关。控制直布罗陀海峡与苏伊士运河,在中东地区支持以色列。都是为了遏制德意志第二帝国。

关键就是,中国建立的包围圈并没有与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相邻。

说得简单一些,中国是在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外围建立的包围圈,最大限度的避免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发生直接冲突。

显然,在这套包围战略中,起到关键作用的肯定不是陆军。

事实上,整个冷战时期。对德战略包围的主力是海军与空军,特别是海军,陆军只起到了次要作用。在七零年代初。中国部署在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周围一千公里范围内的陆军兵力不到一百万,到八零年代初的时候降低到了七十万,到九零年代初减少到五十万。在冷战结束前则不到四十万。

相对于中**队的总兵力而言,这个比例根本不算高。

如果跟德军总兵力相比,那就更是相形见绌了。

要知道,在七零年代初,帝国陆军总兵力为三百五十万,八零年代初为四百万,九零年代初为三百万,冷战结束前则为三百二十万。

显然,中国部署在德意志第二帝国周边地区的地面部队根本挡不住帝国陆军。

也就是说,陆军并不是封锁与包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主力。

事实上。在冷战期间,陆军也不是中**队的主力,特别是在争夺战略弹道导弹部队的斗争中败给了空军之后,陆军在中**事力量中的地位急剧降低,甚至一度沦落到了与陆战队同等的地步。

当然。这也与中国的基本安全环境有关。

这就是,在大战结束之后,中国击败了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