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年里并没有多少时间住在金陵,这才稍稍疏远了一些。
在萧平旌的印象中,这位堂兄一向最听寡母教导,倒不像是个爱管闲事的人。
“莱阳侯租的这五个院子隔得太远,除非咱们确切知道程大夫他们真正落脚的是哪个地方,否则很难赶在官兵的前面。”霍掌柜急得脸都皱成一团,眼巴巴地看向萧平旌,“二公子,咱们现在该怎么办呢?”
府衙里尚且人手不够,萧平旌当然更不能分身多处。他抓着头皮在屋内来来回回转了几圈,也没能想出什么稳妥的办法,“事到如今,咱们只好从这五个地方里挑一个赶过去,赌赌运气了。”
跟这位只能赌运气的长林二公子不同,段桐舟倾尽全力,所求的当然是万无一失。召齐了人手之后,他将所有人马分成五个小队,由自己、钱参领和另外三名心腹各领一队,闪电般地同时行动,准备将五个目标一网打尽。
前方的黑漆大门被强行撞开,烟尘散去,萧元启的身影端端正正出现在庭院中。
莱阳侯所在之处极有可能就是人证藏身的地方,段桐舟的心头一阵兴奋,觉得自己的时运似乎已经开始好转,唇边不由浮起了笑意。
萧元启的心情显然不像他那么好,面对先期冲进来的一众官兵们,这位小侯爷恼怒地厉声呵斥着,试图将他们拦阻在院中。
不管在京城朝堂有没有地位,莱阳侯毕竟是皇家子弟,穿着绣有三爪龙纹的袍服,又有数名侍卫环绕拥簇,看上去倒也颇具声势。普通府衙官兵对他的身份难免心存畏惧,纷纷停了下来,转头看向段桐舟,等待进一步的指令。
段桐舟满面含笑,整衣迈步而入,先拱手施了个礼,“参见莱阳侯。府台大人听闻小侯爷被歹人劫持,特派我等前来相救。看到您仍在此处安然无恙,在下就放心了。”
萧元启气得脸色涨红,“胡说!本侯什么时候……”
段桐舟本就是随意借口敷衍,并无耐心听他多说,转身一声令下,由他从京城来带来的青衣剑手们当先冲出,领着众官兵蜂拥而过。
阿泰立即呼喝指挥几名随从将萧元启牢牢护在中间,拔出了兵刃。但由于根本没人攻击,说不上自卫,想主动出手吧实力又相差太大,一团人最终也只能僵立院中,无奈地看着。
最初看到萧元启时,段桐舟以为这次必是十拿九稳。谁料主屋、厢房、前院、后厨一通搜查,整个院落几乎被掘地三尺之后,想找的人却连半条影子也没有出现,实在令他大失所望。
不甘心地又等了约一个时辰,其他四支队伍的消息也陆续传来,与此处一样,全都一无所获。
此时的萧元启已经没有了一开始那气急败坏的样子,半仰着头面无表情,眉梢眼角隐隐透着得意之色。段桐舟转头看了他一眼,强自忍下胸中的火气。不管怎么说,他皇族的身份摆在那里,虽然不怕得罪,但也不能真抓起来随意拷问,即便双方都知道是在做戏,也得做满全套。
“看来歹人已经逃走,小侯爷也没什么事,那在下就回去向府台大人复命了。”段桐舟挤出笑容,抱了抱拳,“日后若有什么不妥,也请小侯爷尽管召唤。”
随着他抬手一招,满院的人如潮水般快速退去。阿泰跟到门外张望了许久,这才长长吐出一口气,回头看向自己的主人。
萧元启的额角其实早就生出了一层细细的冷汗,自己抬手抹了抹,感叹道:“好险!若不是平旌提前赶来把他们几个接走,这个阵仗谁能逃得出去?”
“是啊是啊。”阿泰趁机劝道,“既然二公子接走了人证,小侯爷做到这一步也算仁至义尽,大可就此放手。我听说邻近劝州那边的山水……”
萧元启微带怒意地瞪了他一眼,“这是关系到朝廷军资的大案,又不是长林伯父一家的事,我既然遇上了,就应该跟到底,哪有半途而废的道理?”说着一甩袍袖,向外走去。
阿泰在莱阳府多年,自然知道这位小侯爷对于自己的毫无建树颇有心结,不敢再多深劝,苦着脸跟在了后面。
院落外的巷道表面上空无一人,但想也知道对方肯定留了眼线。萧元启看上去并不在意是否会被人暗中跟随,负手在街面上悠闲地逛了小半个时辰,最后来到头一天才重新开门的扶风堂前,光明正大地走了进去,在进门以前,还故意朝着一旁暗中监看的人笑了一下,颇有挑衅的意味。
扶风堂已在局内,这简直就是明摆着的事,只要四个人证没有藏在里头,就不怕府衙采取任何行动。药坊内早就恢复了以前的样子,几名大夫坐诊,病患和家属进进出出,柜台旁还有好些人等着取药。萧元启刚走进门,云大娘便笑着迎上来,什么也不说,直接便带着他穿过天井来到后院。
萧平旌站在石阶下等他,两人高兴地拥抱了一下。
“出了这样的事,我知道大伯父肯定会派人过来,只是没想到竟然会是你。我以为你还在琅琊阁呢!”萧元启用力捶了他一拳,又急不可耐地问道,“来接人时我没机会多问,你到底是怎么抢先找到我们的?”
“咱们从小就认识,多少也了解你。你怕草虫,不喜幽森,偏偏起居还要四周安静,娇生惯养的稍微有些脏旧就受不了……”萧平旌回过头笑眯眯地瞧了坐在檐下的林奚一眼,“林姑娘找人把这五个院子到底什么样跟我详细说了一遍,然后我就想,虽然是有五个地方,但元启真正会选来住的,应该是哪一个呢?”
萧元启呆了半晌,惊讶地瞪着眼睛,“所以你是猜的?”
萧平旌耸了耸肩,“总得赌一下嘛,好在也没猜错啊。”
这时云大娘从室内端了茶盘出来,萧平旌见元启还有些后怕,便推他到院中石桌旁坐下,亲手斟了杯热茶,“你先压压惊吧。我已经大略问过了他们几个的证词,运气不错,那个船老大还是个关键人物,大同府的人想要脱罪怕是不可能了。”
萧元启定了定神,将杯中茶水一口饮尽,“当晚的事再也没有谁能比他们更清楚,不过这都是人证,要是还能再找到一点儿物证……”
云大娘一面摆放茶点,一面顺口插言道:“我听说有一艘沉船根本打捞不上来,另两艘勉强拖上了岸,也已经烂得不成样子,恐怕很难再找到什么物证了吧。”
萧平旌和萧元启同时转向她,两个人的神情都十分震惊。
云大娘茫然不知自己说了什么会被这样看着,结结巴巴地道:“怎、怎么了……”
萧平旌站了起来,声调不由自主地有些拔高,“你是说……拖上岸的沉船居然还在?”
莱阳小侯爷进了扶风堂这个消息虽然没什么大用,但外头监看的人还是尽心尽力禀告了上去。钱参领得报后前往书房,本想顺便提一句就是,结果一进门便看见室内砸得一片零乱,张庆庾也面色蜡黄地坐在窗前,顿时不敢开口,安静地站到了旁边。
多日惊惶不安,好不容易有了一条可靠的线索,张庆庾对于今天的行动实在是寄予厚望。一无所获的结果通报过来后,他显然比段桐舟更难接受,连砸带骂地发泄了一通。
段桐舟待他平静了一些,方上前劝解道:“大人先稳一稳,不过一个人证而已,咬紧了牙也还能再争一争。陛下生性宽容,处事又素来严谨,只要长林王府拿不到物证,未必就是一个死局。”
张庆庾已然心灰,最大的希望只剩下京城贵人的庇护,无奈中唯有强自振作,应和道:“但愿能如师爷所言吧。物证方面其实我并不担心,上次州台派人来督办沉船打捞时,我就想过会被查问,已经仔细先清理过一遍了,没有留下任何书文痕迹。”
段桐舟全身顿时僵住,厉声问道:“你说什么?”
“我、我说绝对没有来往的书文痕迹……”
段桐舟猛地向前冲了一步,“什么沉船打捞?那船好生生沉在水里,你为什么要打捞出来?”
他的语气太过咄咄逼人,张庆庾再怎么软性也不禁心生不悦,冷冷道:“又不是我想捞的。这么大的事,虽在我的府界,但州台肯定也要介入的。上峰派人督导打捞,我又怎么可能拦着?”
“可捞上来之后这么长时间,全在你的手里管着,”段桐舟又惊又怒地瞪向他,“你难道就没有趁机处置掉吗?”
张庆庾皱起眉头,显然甚是不解,“我是买通了船工有意偏航不假,可沉船本身又没动手脚,一堆烂木头而已,有什么好处置的?”
段桐舟心头焦灼,哪里还顾得上表面的礼数,不等他说完便转身冲了出去,眨眼间人影全无,竟连半句解释也没有留下。
张庆庾怔怔地站了起来,与钱参领对视一眼,两人的脸上都满是惊骇。
第六章 相持不下
绕大同府城而过的涪水与汾江是同一水系,自东门出三十里,便是沉船出事的虎弯峡。
得知两艘船骸被打捞上来后仍然放置在水岸边,萧平旌半刻也不敢耽搁,匆匆找霍掌柜要了两个向导,急速赶向城外。萧元启不甘落后,也紧紧地跟在了他的后面。
从一早得到消息,再抢先赶去接人,随后还要寻觅妥当之处隐藏,忙到此时已近黄昏。一行人堪堪赶在城门关闭之前出城,一路狂奔疾行,临近虎弯峡时,已是天色透黑。
入夜后本当四野暗沉,唯有新月微明,可前方夜幕深处却映出了冲天的火光,耀亮半空。
萧平旌纵马奔上高坡,看着水岸边已被烧成两团火球的船骸,又气又急地甩出马鞭,重重抽在旁边的树干上。
“看来府衙里也有人反应过来了。”萧元启叹了口气,“真是的,就来晚了这么一步。”
“难怪大哥有时会说我太自以为是……”萧平旌跳下马,呆呆地看着下方的火光,双肩已经垮了下来,“州府会派人督查打捞我是知道的,可那之后移交属地监看,被张府尹攥在手里这么久,我就想当然地以为肯定早被人借故给毁了。要是早知道大同府台是这么一个猪脑子,这第一天就该直奔虎弯峡!”
萧元启叹了口气,劝道:“那个张府尹放着船骸在岸边那么久不管,突然之间又想起来要处置,谁能料到他会这么奇怪啊。”
此时已近深夜,回去也进不了城,萧平旌等着火光熄灭后,不甘心地又围着焦黑的残骸转了一圈,最终还是没能发现任何有用的东西。
江畔夜间寒凉,裹着披风也无法入睡,一行人睁着眼干坐了半夜,好容易看到天边微露曙光,这才怏怏地返回了扶风堂。
林奚这一晚也未能好生安眠,早早便起来梳洗,边整理药草边等待消息。萧平旌进门后她只瞟了一眼,便看出来此行不顺,也就没有多问,命云大娘收拾了点心盘子端来给他和萧元启当早餐。
奔忙了这么久,两人早就饿了,埋下头一言不发地吃着。萧元启的饭量稍小些,放下筷子后也没离开,陪坐在一旁劝道:“其实你也不用这么沮丧,虽然沉船烧得一点没剩,咱们手里不是还有人证嘛。”
萧平旌正朝嘴里塞一个汤包,听到这句话心头突然一动,又把咬了一半的点心拿了出来,“不……不是一点没剩。你别忘了,水里还有一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