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他身边了。到此三圣母的痛苦不堪,家破人亡,自己所受的折磨,所有所有的怨恨都集中到了一个人的身上,那就是杨戬。一切都是杨戬所为,这是为自己的仇恨和丑陋找到的唯一的爆发点。所以,当杨戬找到他,要救活沉香时,他拒绝了,他是凡人,只以凡人的方式来思考问题,他认为在完全没有成功可能的情况,那么做是不划算的,更何况或许在潜识里感觉这是在报复杨戬。当杨戬把襁褓里的沉香送到他手里时,他竟差一点杀死他,说出他刘彦昌就是死也不会要他杨戬的儿子的话来,当然此时的沉香除了灵魂里的那点记忆之外,的确也与他再无关系。以致于以后的种种,他越发变得自私,自卑,可恨。老刘虽然够蠢,够笨,他却清清楚的知道杨戬的弱点,那就是三圣母,只要三圣母还爱他,还是他的老婆,二郎神就是有天大的本事也不能将他怎么样。玉帝正是看到这一点,可能才会说,能克制杨戬兄妹的,却是刘彦昌这个文不成,武不就的落地书生吧?
就三圣母和刘彦昌两个人,应该都是极为现实的两个平凡人。他们的性格都很软弱,自私,内心都有着阴暗的一面,这些阴暗的东西在风平浪静时都被他们小心的藏了起来,可是经过许多坎坷,经过那么多大起大落之后,慢慢的真正的人性便会显露出来。所以说大浪淘沙,经过暴风雨的洗礼后,依然放光的,那才是真正的宝石。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作者:冷过黄昏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小评风杨大作《绝天一算》
追看风杨铁柳的《绝天一算》到现在,已有一段日子了。不知何时起,来寻觅这些让人为之心动的好文成了我逛宝吧的最大乐趣所在。说起来,这并不是我第一次看风杨的文,以前曾看过写展昭的《神剑归鞘》、《兰蝶义》等,也看过写李元芳的《石破天惊》。在《神剑归鞘》中,刻画出了一个读来让人觉得荡气回肠的南侠形象;在《石破天惊》中则写出了一个如鹰一般机敏的千牛卫大将军。而《绝天一算》不同,虽然也是一个经历了重重磨难的主人公形象,但他不似南侠那般温润,也不似大将军那般锋芒毕露。杨戬,他亦隐忍的,亦无奈,却是能洞悉一切的;他是运筹帷幄的,却又是风轻云淡的。
《绝天一算》分为四卷,二十年人间、归为司法天神、降魔领兵千万以及一场机关算尽。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第一卷和最后一卷。除了楔子以外,这一卷主要是起到了奠定文风、基调,塑造了文中主要人物个性的重要作用。例如,与杨戬血脉相连,更为成熟稳重的沉香;虽心中有亲情,却有些软弱为他人掣肘的三圣母;性格跳脱却不失通透之心的孙悟空等等。有些人物虽然笔墨不多,但是个性已然跃于纸上。
在第一卷里,杨戬宛心救沉香,当时看到这一段时,我的心不由地一颤,感觉真得挺虐的。然而,这样堪比比干挖心的虐法却又是让人无可指摘的,因为他的前前后后均铺就了台阶,让我们读者觉得,在那个时刻,杨戬他不得不那么做。之所以喜欢第一卷,因为他让我们看到了凡间的杨戬。虽然在《宝》剧以及《宝前》剧中,杨戬也常在凡间,但是却并非这般没有法力,且身体羸弱,只有一双星眸依旧闪亮。在风杨的文里,我看到了一个剥去了神的羽衣的二郎真君,看到了身兼母职含辛茹苦却甘之如饴的慈父形象。没有了神力的杨戬是纯然的,他就是他——他依旧隐忍,依旧正直,能够为了帮助凡人而涉入官场之中,能够为了解除凡间的瘟疫之灾,以一己的鲜血来化解。这些东西与他被赋予的司法天神的身份无关,更与他修习的法力无关,完全是本心使然。因此,在这里我们所看到的他的光辉也是更为纯粹的、更为动人的。或许,正是因为他拥有这样的胸襟与人格,方能成就后面那番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业。
文章的第一卷、第二卷中,杨戬还借自己的力量为三界竖起了赵青云这面大旗。杨戬通过等一系列行为,不惜自毁形象,经过一番苦心经营终是将赵青云一步一步成功地扶了上去,让他受人膜拜。这倒让我一时想到了诸葛亮扶阿斗。所不同的是,阿斗是扶不起的,而赵青云是绝对有能力的,这也可看出杨戬的眼光;诸葛亮并未为了扶起一个阿斗而损了自己的一世英名,因此,他虽抱憾于五丈原,身后却落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美名,但杨戬,他是以毁掉自己的名声来为赵青云缀起点点光彩,铺就一身的光华。当真是可谓决绝,而面对这一切,他却只是淡然,甚至是漠然,只因为他的通透,一切他都了然于胸。当然,从文中来看,或许这并非唯一途径,却是最好的方法。因此,他的确是不得不这么做。或许只有立起第三派的新兴力量,方才可真正获得众人真正的信服,能让新上位者实实在在地做出一番政绩,同时也能换得一个相对更为长久的安宁。这是他的良苦用心之所在,读来沉甸甸的,思之让人喟叹。
再来谈谈荣川之役。文章中的荣川之战,占了很大的篇幅,描写上也是云波诡谲的。这和一般女生写文是不同的。呵呵。最后战斗的结果虽不致很惨烈,但还是令人唏嘘不已。在这个世界上,与长时间的和平相比,战争毕竟是还是短暂的。一切的风云变幻过后,万物又都归了平静。因为时间可以冲淡一切。而只有那些真正参与过的人们才会真切地体会到战争给自己带来了什么,自己又为之付出了什么,得到了什么。就如文中的杨戬,他曾经在阵中苦苦挣扎,百般磨难,虽最终尚算是安然而归,却失了光明。当别人为他恻然时,他却自己笑得一派清和,更让人看来心酸。
最后,当真是绝天的一算,其实,不是绝了天地,而是殒灭了他自己。我们看到,他让玉帝“轮回”,将赵青云送上了统治者的宝座,而自己却以血肉填堵荣川,以身殉天地。这样的结局,其实是他早就算好的吧。正因为他早已算好了一切的一切,所以才能如此坦然。他算好了一切,算尽了一切,给赵青云带来了众人的仰慕,给玉帝带来了灵魂的复苏,给哪吒带来了功绩,给小金乌带来了健康,给三界带来了希望,却残酷到独独没有给自己留下一点机会。这样的杨戬如何能不让人心痛,让人悲怆。
都说《杨戬——人生长恨水长东》一书很虐,的确如此。但尽管同样都属于虐文一类(风杨,我可以这么说吧),它塑造的杨戬与风杨《绝天一算》中塑造的杨戬是不同的。但是前者是自足的,而后者却是自为的。换句话简单来说,前者的杨戬当有灾难来临时凭借一己之力挺身相抗,坦然地接受生死;但后者的杨戬却是自己一步步运筹帷幄的,他不仅是坦然面对生死,更是笑傲生死。正因为风杨文中杨戬所具有的风骨与魄力更甚,所以我觉得如果要分别用两个词来形容《人生长恨水长东》与《绝天一算》,那么,前者是悲戚,后者是悲壮,或者说是悲怆。对于杨戬大家的已有了基本的定位,但是,不同人笔下的杨戬仍是各具特点,精彩纷呈的,这便是文的特色和匠心之所在吧。
虽然风杨的这篇《绝天一算》读来常感虐心,却是于黑暗中时时可感温暖,可见光明的。除了我们前面讨论过的,人物的遭遇并未磨灭掉人物的心性,反而更添光彩以外,相比《人生长恨水长东》中杨戬的孤立无援,这里的他身边常有支持者,诸如师傅、哪吒、沉香等等。而且还有孙悟空、血殇这样的人,知他、懂他。所以,他并不孤独。人生得知己如此,夫复何求!很喜欢最后的一个细节,杨戬与孙悟空推杯换盏的场景。的确,对于杨戬那样的人,是不需要别人的眼泪和悲戚的。纵是面对分别,也该陪君醉笑三万场,不诉离殇。
虽说《绝天一算》的结局他以身酬天,但能换得世间的宁和,这是他所乐见的。相比《人生长恨水长东》中杨戬为了近亲之人而牺牲的结局而言,这样为保三界而牺牲的结局在格调上则显得更为高昂。当然,这只是我个人观点,如果言语上有不妥之处,大家不赞同地话,可以拍我啊。
最终,杨戬化作了山峰,永远守候着他所庇佑的三界苍生,终得永年。
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完)
'衍'悟尽一切皆成空——作者:冷过黄昏
悟空——悟尽一切皆成空
“徒儿。”甫一进洞,便听到玉鼎师父颇为热切的呼唤声。
他上上下下地将我仔细打量了一番:“嗯,还好,还好。这回总归没弄上一身的伤回来。”
言罢,他欣慰地笑笑。
的确,俺老孙又怎会像他杨小圣那般傻。
是啊,纵是化了一样的形貌,着了相同的衣衫,说着相同的话,却毕竟不是他,亦不敢多在这洞中逗留,转身出了洞,一个筋斗云便已是十万八千里之遥。
说到他,不知有多久没和他一起较劲儿,更不知有多久没同他一切畅饮美酒了。
曾经,在瑶池中起争执,看着他轻轻蹙起的眉梢;
曾经,在凌霄宝殿外,与他捉迷藏;
曾经,在下界与他你追我打;
曾经,也同众人那般的围攻于他,血染红了一潭清碧……
星移斗转,几世轮回。
在下界,在那个城隍土地,灶神庙门前,找到了他——却是没了一身的法力,以血饲子的他。然纵是肉体凡胎,羸弱不堪,那双眼眸却依旧如朗朗星辉,皎皎月华。
他口中称呼自己圣佛,脸上带着几分狡黠的笑意。这样的笑容,虽依然浅淡,却是在上界百千年中不可见的。原来,杨戬的笑亦可如和风般清浅醉人。他看向沉香的眼神这般柔和而宠溺。
这三界中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司法天神的权位,原来比不上这凡世中身兼母职的辛劳吧。只因为这一切他甘之如饴。
看着他的艰辛,不由地想留下来帮衬。他淡淡地看了一眼,清亮的目光直透人心,而后轻轻一句“胜佛愿屈就小庙,是杨戬的荣幸”。虽非女子,却似有七窍玲珑心。杨戬啊,杨戬,却也难怪你能游走于王母的命令与自己的本心间。俺老孙,服你。只是,沉香那小子,此番也越来越像你的个性——敛了冲劲,却愈来愈让人担忧。然就如你,心性如此,他者旁观又且奈若何。
天上一日,地下一年。
再看到他时,已过天年。他在凡间力保岳飞,左右征战,以自己的血涤荡尘间的瘟疫,并为万民树立起了赵青云这样一个夺目的英雄。而自己,却险些丧命。幸运的是,玉鼎用白芍救了他。
多年后,曾想,倘若当日未曾救得杨戬性命,恐怕倒是能为其免去更大的不幸吧。
伴唐僧西天取经路上,荣川魔域中,因误会竟与他交手。看着他泛白的面色,心中不免身怀不安。只是,碍于这面子,一时间却不知该如何开口。
他看了看我,正色道:“胜佛,此番试探,得知里面虚实,我等又全身而退,也是一件幸事。”我知道,他是在为我铺就台阶。
那一刻,彼此的心事又岂会不知。
路途中,谈及过去种种,石猴出世,与他皆有莫大的因缘。也曾愤懑埋怨,为何会时在他的面前落了下风。对此,他却并不在意,谈及让我相助共抗上古妖魔时眼眸中的忧虑与正色,让人无法不去正视。而那寓于笑、言于口,却敛于骨的悲悯更是让佛门弟子都为之一叹。
杨戬,你不也手持刀刃,竟是那悲悯的化身?
何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