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冼植朗说道:“世人皆称唐军为不败之师……其实这是错的,我大唐军队也会吃失败,即便与你燕国交战也有输的时候,我们从来不如传闻中所说的那样永世不败,只不过……我们总能获得最后的胜利。”
…………
第九十章胜在千世
像冼植朗一样坚信大唐必然会获得最终胜利的人,还有很多。
有些人已经死在了昨夜的战斗中。
有些人还有战斗。
一名唐将,挥刀把一名燕侍卫的脖子砍断一半。
他是大唐东北边军锋营统领,姓胜名永利。
他的名字很吉利,尤其是对于一名将军来说,无论是先帝还是夏侯大将军,都很喜欢在战报上看到他的名字,于是他的名字在战报上出现的次数也越来越多,牢牢掌握着东北边军最强大的重骑营。
当然,哪怕他是皇帝陛下的私生子,也不可能只靠一个名字,便在军中升到这样重要的位置,胜永利很善战善于胜利,这才是关键。
他这辈子在战场上杀过很多敌人,有燕国的、有宋国的,有左帐王庭的蛮人,也有南归的荒人,但此时想来,加起来竟都没有昨夜一夜杀的多。
牌楼倒塌,锋营遇伏,他持矛上前冲杀,矛断便换了刀,右臂遭了一锤,肩甲都有些变形,于是他把朴刀换到了左手。
朴刀不知与多少草原骑兵和燕军的骨头摩擦撞击过,出现了很多缺口,然后就在那时,他看到了西陵神殿的护教骑兵。
他带领着自已的部属,继续向前冲锋,继续杀人。
他不记得自已究竟杀了多少敌人。
他只记得那些骄傲的西陵神殿护教骑兵,最后脸上只剩下了惊恐和绝望。
他只记得所有敢拦在锋营之前的敌人,都变成了尸体。
这一杀便杀到天亮。
他也已经从牌楼长街,杀到了皇宫里。
这段回忆很血腥,也令他感到很愉悦。
鲜血从头顶的伤口里不停淌下,蔓过眼眸,胜永利的视野已经变成了血红一片,满是秋树的燕国皇宫,再也显不出丝毫美丽,只有血腥。
他已经很疲惫,但想着大将军的军令还没有完成,所以他拖着受伤的右腿,用缺了半截的朴刀支撑着沉重的身体,继续向皇宫深处走去。
胜永利没有回头,便知道跟随自已杀进皇宫的部属都已经全部牺牲。
因为他没有听到身后有脚步声。
胜永利不在乎,他继续向前。
血色的视野里,忽然出现了几抹明亮,应该是别的唐军杀进皇宫,想趁乱点火烧宫,可惜的是,经历了连场大战,还能杀进皇宫的同袍人数实在太少,火势很快便被宫里的侍卫和太监扑熄。
胜永利摇了摇头,有些遗憾。
然后他看见了一道朱红色的宫门。
他不知道这里是哪里。
他把半截朴刀夹到腋下,把沉重的宫门推开。
门后是一座偏殿,偏殿前后很多惊慌失措的宫女和太监。
看到浑身是血的唐军,这些宫女和太监都惊声尖叫起来,太监的叫声,竟比宫女的叫声更加凄厉,更加悲惨。
胜永利怔了怔,把朴刀重新握回手中,看到太监宫女身后有个穿明黄色衣服的老头,下意识里觉得自已有些眼花,伸手揉了揉眼睛。
手指离开眼睛时,指腹上全是血水。
有勇敢的太监尖叫着拿起木棍向他砸去。
胜永利想要挥刀,却发现自已所有的力量,都似乎在先前推开宫门的那瞬间使了出去,竟抬不起胳膊。
砰的一声闷响,太监手中的木棍重重击在他的额头上。
他的额头上已经有两道深的伤口,流了很多血,所以多了这一棍子,也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棍棒的力量,却让他眼前一黑,险些倒下。
胜永利摇摇欲坠,却盯着石阶上那个穿明黄色衣服的老头,不肯倒下。
他死死地盯着那个老头儿。
能在燕国皇宫穿明黄色衣服的老头儿,只可能是燕皇。
杀了整整一夜,终于杀进了皇宫,找到了燕皇,眼看便能完成大将军交待的军令,然而他却已经没有了力气,马上将要死去。
胜永利很不甘心。
非常不甘心。
燕皇已经重病多年,随时可能毙命,全靠着长安城派过来的御医和珍药维持,如今陛下已经死了,这个糟老头儿为什么还不死?
胜永利愤怒地吼叫了起来。
然后他用尽全身力气,把手中的半截朴刀,向远处那个糟老头儿掷了过去。
以身上的伤势来说,他早就应该死了,之所以不死,是因为胸口一直憋着那口气,身躯里所有的力气,加起来也没有剩多少。
朴刀破空,歪歪扭扭地飞了过去,没有接触到燕皇的身体,便落了下来,在地面上弹了几下,险些砸中燕皇的脚趾。
燕皇重病缠绵多年,又遇着唐军围攻皇宫,早已骇的神思不清,此时看着那血魔似的唐军向自已掷来飞刀,根本没有看清楚那刀落在何处,只听得一声脆响,吓的脸色骤然苍白,嘴唇发乌,捂着胸窝软软瘫倒在太监的怀里。
“惊煞朕也!”
燕皇惊唤一声,双脚一蹬,便闭上眼睛,没了呼吸。
偏殿里响起一片尖叫声和哭泣声,太监宫女们四处逃窜,哪有人还顾得了燕皇的遗体,慌乱间一名宫女推翻了一盏油灯,幔纱顿时燃了起来。
胜永利看着眼前这幕画面,过了半晌才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喃喃自言自语说道:“居然被吓死了?这也叫皇帝?”
说完这句话,完成冼植朗交付的军令的他,这时候才真正感觉到疲惫和伤痛,缓缓坐到地上,带着一丝满足的笑容闭上眼睛。
大唐东北边军锋营统领胜永利,获得了他军事生涯的最后一场胜利。
…………燕皇驾崩的消息,很快便从皇宫传到了王府前。
看着黑烟滚滚的皇宫方向,冼植朗安静了很长时间,然后放声大笑起来,笑声显得格外放肆和快意。
“就算是伏袭,就算是公主殿下和我中了你们的诡计,但要灭我东北边军,你们依然要拿一个皇帝的命和一座皇宫来换!”
崇明太子的脸色铁青一片,隆庆沉默不语。
冼植朗静静看着二人,眼神异常寒冷,说道:“这还不够,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们,日后成京城,必遭我唐军血洗。”
隆庆说道:“世上再不会有唐这个国家,自然也就不会再有唐军。”
“殿下和我确实是大唐的罪人,但你们莫非真的以为,这场成京之战能决定一切?灭我大唐?就凭你们?”
冼植朗看着众人微讽说道,然后回剑自刎而死。
第九十一章燕事续
崇明太子的脸色很苍白,笼在袖中的双手微微颤抖,他看着半为废墟半为焦土的皇宫,想要说些什么,却什么都说不出来。
这场伏击战,完全按照他与隆庆的想法和布置在进行。事前他们便预计到,陷入绝境的唐军必然会发起搏命反击,然而无论怎样想,都没有人能够想到唐军的反击竟是如此恐怖,燕国为之付出的代价竟是如此惨重。
父皇驾崩,皇宫被焚,积蓄多年的精锐战力,几乎在这场战争中消耗一空,结果只换来了唐国的东北边军,敌人六分之一的实力,这样真的值得吗?
“我没有骗冼植朗,左帐王庭半数的骑兵,现在正在东方诸州郡里准备捕杀唐军的残余,西陵神殿的护教骑兵确实过万。”
隆庆沉默片刻后说道:“我承认自已终究还是低估了唐军的战斗力,如果指挥这批重骑的不是冼植朗,而是原来的夏侯,或者我们现在已经成了阶下囚。但我依然相信唐国会灭亡,我们做的这些事情是值得的。”
崇明太子看着他说道:“你为什么这么有信心?”
隆庆说道:“因为这不是我燕国一家一国之事,而是天下之事。奉天伐唐,这是昊天要让唐国灭亡,有谁能够阻止?”
…………冼植朗把除了重骑之外的大量部队,都留在了东归的道路上。
相对应的,隆庆皇子也把很大的力量,投入到了这片区域。除了他麾下的草原骑兵,宋齐诸国的联军,还有燕国州郡厢军,更重要的是,又有一千多名西陵神殿护教骑兵,加入到这场战争中。
西陵神殿护教骑兵和草原骑兵联手,成功地把大唐东北边军分割打散,唐军没有重骑掩护,决定打散编制,穿过封锁线回到唐国境内。
如果说是在普通的战场上,唐军当前的将领所做的应对,并没有什么太大问题,问题在于这不是普通的战场,而是在燕国的土地上。
唐燕之间宿怨极深,如今唐国东北三郡的土地,便是多年前硬生生从燕国抢去的,两国之间,隔上一段时间便会暴发战争。
最近这些年,夏侯大将军坐镇土阳城,行事风格愈发暴戾冷酷,东北边军在燕境杀戮的太过血腥,在燕人的眼里,唐人都是万恶的侵略者;而在燕东的百姓眼中,每个唐人都是应该被打入冥界的恶魔。
于是追逐战演变成了一场惨烈的全民战争。
燕东所有的民众都被动员起来,哪怕明知道遇着唐军最可能的后果便是死亡,依然有很多青壮年拿着棍棒和农具,上山入田寻找唐军的踪迹,然后用最快的速度报告给官府,再转给西陵神殿骑兵和草原骑兵。
数万唐军,在被分割包围之后,自行打散,然后再被包围,渐渐变成无数的小队,在燕东的山林里艰难地向唐境穿行。
有唐军坠入燕国猎户设置的陷坑,然后被冷酷地弃之不理。有唐军寻找食物被庄上的壮丁发现,被数百人活生生用棍棒打死。
昆山郡某处峰顶。
数名唐军看着逐渐向峰顶搜来的燕国百姓,脸上的神情由最初的愤怒和惘然,渐渐变成平静,然后开始整理装备。
有燕人隔着数十丈的距离,对着他们愤怒地喊道:“当年你们杀我燕人妇孺时,可曾想到,你们唐人也有像丧家狗一样的今天!”
一枝羽箭飞来,准确地射中那名燕人的咽喉。
一名唐军面无表情收弓,冷漠说道:“两国交战,不是你杀我便是我杀你,我这辈子杀了十七个燕军,你怎么把这笔帐找回来?”
围山的燕国百姓一阵骚动,然后是更加高涨的愤怒与仇恨,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厉声喝道:“大家不要怕,他们的箭数有限,宋家庄昨夜打死了三个唐国骑兵,难道我们陈家村上百男儿,还奈何不了这几个没马的唐贼?”
先前射箭那名唐军,是这支小队的低级军官,队伍里其余的人,都已经死在西归的道路上,如今只剩下了他们四个人。
他看着那些面带激动之色,手持农械逐步逼来的燕人,微微皱眉,带着下属,开始射箭,箭射完后,拔刀。
直至力竭,他看着那些燕人说道:“蠢货。”
然后他带着下属,冲崖而死。
…………成京一战,大唐东北边军最精锐的玄甲重骑覆灭。
这是世间很多人记忆中,唐国第一次遭受如此惨痛的重创,更是号称永世不败的大唐玄甲重骑,第一次成规模被歼灭。
整个世界都被震惊了。
本来应该更加令人震撼的燕皇驾崩、燕国皇宫被焚,则完全被人们遗忘。在世人看来,毁掉大唐的玄甲重骑,付出再大的代价都值得。
消息以最快的速度传到了西陵神殿。
那座庄严肃杀的黑色裁决神殿里,回荡着一种极为诡异而压抑的气氛,红衣神官和裁决司黑衣执事们,跪在地面上,大气都不敢喘一声。
唐军覆灭,对于西陵神殿来,当然是件极好的消息,重归道门的隆庆皇子,替西陵神殿立下如此大的功勋,也令裁决司里很多人感到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