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林晓的声音饱含情感,很是有感染力。
这一帮年轻的大学生啊,在经历五一的生死考验,经历了冯村梦幻世界的洗礼,他们的心智与情感已远远超过同龄人。他们默默地跟随着林晓前行,聆听着林晓接下的话语。
林晓接着说道:“我希望诸位毕业后都能够为我们腾龙公司服务。但我不会强求大家,更不会利用老大的身份来以情要挟大家。作为腾龙的老总之一,我会反思我们的腾龙,能不能给诸位施展才华的舞台,能否给诸位家的感觉?如果一个企业,让他们的员工感受到了‘事业’和‘家’的双重感觉,那么,这个企业对员工自会有强大的吸引力。冯村发展千年,是中国‘家’之典范,她会让我们这些在其中生活不长时间的外人,轻而易举地感受其贯穿上下浓厚的‘家’之气氛,通过我们这些天的调查,我们知道冯村在历史有过多次的各民族迁入时间,其中不少民族都是个性鲜明很难随时间推移而改变的,但他们都在这个‘家’的消融力之下完美地融合一体。而与之相对,腾龙集团在短短八年的时间成为行业的领先,其所坚持和贯彻的却是‘事业’二字,让企业的方向和个人事业方向完美地重合在一起,由此产生巨大的创造力。在腾龙的发展过程中,曾出现过好几起竞争对手恶意挖人才的事件,薪水往往是腾龙的好几倍,但并没有对腾龙构成实质性的冲击,相反还帮助腾龙起到了清本正源的作用。外面的薪水虽然是腾龙的好几倍,但在腾龙,他们干得最开心,他们时刻都是在为自己的价值观而努力!”
在穆琴他们面前,林晓是第一次如此宏观地谈腾龙,以前所谈,多是一些具体的问题。林晓他关于“事业”和“家”双重吸引力的说法,让大家心头或多或少都有些震动。
千年冯村是为家的典范,而腾龙集团,如老大形容,是事业的典范,大家都隐隐觉得老大后面还要说什么了。果然,林晓说道:“腾龙集团已成为事业的典范,她团结了一大批立志为人民谋利益的有志青年,因此,公司站在正道上,扎根老百姓,不用走歪门邪道,不用急功近利,我们省却了他人看来必不可少的许多商业环节,直接为人民,为消费者服务。如今,腾龙公司面临新的发展契机,腾龙机构越来越庞大,人员越来越多,怎么能让新老员工在家的氛围下工作,我以为,冯村有着许多可以借鉴的地方。”
走在林晓后面的每一位都开始咂味林晓的话。
林晓声音有些激动地说道:“在构建新冯村的同时,我心头亦在构建新腾龙。诸位的感官与心志都为冯村世界所动,在不久的未来,我要诸位为腾龙世界所动。腾龙世界将是全新的企业,他遵循着现有商业规则,却能所有每一个腾龙人的梦想,最大程度地得到实现。他有更新的组织运行方式,有更加先进的文化理念……”
这就是林晓两个月来在冯村的思考所得。他要借鉴冯村的“家”之典范,引入腾龙,让腾龙成为“事业”与“家”的双重典范,如此,腾龙的世界才算初步构建起来。
一路上,林晓激动人心的话语在五人心中炸开,每一个人心头都激起巨大的涟漪。
事业,让人渐渐淡忘却依然神圣的词眼。
家,温馨的家,人一辈子追求所在。
事业与家融合在一起,腾龙世界,将具有无上吸引力,这个事实,有谁还能拒绝腾龙的邀请?
众人明白,林晓的话就是暗暗给他们发出的邀请,邀请他们一同来参加构建腾龙新世界。原本发誓要做外交官的穆琴,要纵横虚拟世界的吴明,立志要成为舞者的李凤,希望成为音乐家,流浪歌手的帅青,要成为时代的诗人的杜笑白,他们个人的理想所基的心灵土壤都受到林晓的话和震动。
八月二十八号上午,林晓他们回到楚天。
穆琴他们径直回楚大,而林晓却直接坐上在火车站等候的公司的车驶出楚天,奔向新乡。车上坐着亲自来接他的楚雨蒙大姐,林晓一上车,楚大姐就滔滔不绝地向林晓介绍新路村及田家镇灾后重建工程的情况。
林晓微闭着眼听着,看来到目前为止,一切进展良好。
林晓早在火车上就通知楚大姐,要她安排一下,他要到新路村、田家镇视察。
林晓七月一日去冯村的时新路村重建工程正进行到如火如荼阶段,林晓一出冯村,最想做的事就是去新路村、田家镇看一看。地震后,林晓还没去那里看过了。
车在楚汉平原奔驰了四个小时,渐渐进入丘陵地带,再走了半个小时,新乡市远远在望。这座地级城市在那场浩劫中并未出现多大的损失。有趣的是,在城市中心地带过去有一片拆迁了一半的显得有些狼籍的地方,买下这块地皮的房地产企业补贴没有到位,拆迁户拼死不让拆迁,事件直闹得全国闻名,后来该房地产企业倒闭,于是就搁置下来,不想这一地震,都成了危房,拆迁势在必行,政府及时垫出补贴,现在整个新乡市的房地产届闹得沸沸扬扬的就是一块黄金地皮的拍卖。
林晓听完楚大姐的介绍,就问楚大姐有什么想法。
楚雨蒙说道:“我想拿到这块地皮。”
林晓点点头,说道:“要拿到这块地皮,这是战机,不能错过,但楚大姐我想你的主要精力还是要花在农村建设方面,两线作战,是兵家大忌。从公司发展战略考虑,灾后重建以及农村建设这一块以后会从腾龙裂解出来,形成一个新公司。新公司成立之初负责一些低水平的重建,以及关乎农村生活的工程的铺建,比如说洁水技术方面,而一个完全新农村的建设,不宜过早进入。腾龙的成功没有什么诀窍,就是做专业。目下我们不专业,就只能做低水平的,做模仿的,等专业了,再大干。”
楚雨蒙在旁点头称是。
正文 第十六章 再返新路村
更新时间:2008…11…24 1:16:24 本章字数:4741
新路村真的成为“新”路村了,这是林晓再次看到新路村时心头瞬间产生的感觉。
这真是一个奇迹,新路村在短短的二十来天就可以建成这个模样!林晓自己也想不到!看来,秦大海那帮兄弟们是玩命了。
穿村而过的山路原本裂缝纵横,现已修得齐齐整整的;路两旁清一色白墙黑瓦的新房,平房楼房依山体错落有致分布,房屋的样式竟还有不少三峡原居住民的风格。
林晓的出现引来村民包围,已经从楚大儿子那回家的路得海老人,更是挤进人群,一把握紧林晓的手,直摸眼泪,一个劲地说着感谢的话。此时此景,颇让林晓有些政府要员视察灾区的感觉。林晓立觉担当不起,连说这些是“应该应该”的。
村长在旁说老人罗嗦,说还不让贵客到家去坐一坐。村民纷纷邀请林晓到他们家去坐,路得海老人发飙了,其他人一看也没好争下去。
林晓在路得海老人的新家客厅里刚刚坐好,村民就络绎不绝地送来各种各样的特产,有鸡蛋,落花生,腊肉等等,不一会就满满堆了一桌。
林晓一个劲的推辞,却推不掉,太热情了!
到了吃饭时间,更是人多了要来请客,最后还是村长出面,在村委办公的厅堂专门摆下了一桌请林晓,村里的长辈们作陪。
林晓看满桌的酒菜,实在不好意思,说太过破费,村长说这不打紧,酒是自家酿的米酒,菜都是自家园子里种的,村里恢复生产的状况不错。
开吃,轮流敬酒,乡亲们热情不得了,还好林晓并不是没有见过乡下喝酒的场面,有心理准备。
林晓很豪爽,乡亲们敬来的酒就喝,这一下,众人都说林晓海量。林晓也是高兴,和乡亲们喝酒,也不带搀假,实打实,很快,喝成一个红脸关公。还好楚雨蒙大姐有事在田家镇没来,要不然经众乡亲这么一灌,她老早就得趴下。旁边的司机小刘看得有些傻,虽然他自诩酒量大,这个阵势却不敢轻易上阵,因为他是司机,众人也就放过了他。呵!这一通海喝得,小刘事后连说林总真是厉害!
按原计划,晚上林晓回田家镇住,他要和楚大姐进一步交流灾后重建的事,而且来的时候在田家镇林晓没看到秦大海,他要晚上才从工地回来,林晓也想和秦大海好好唠唠嗑。
可林晓一提回田家镇,乡亲们死活不让,最后林晓只得妥协,一个电话给楚大姐说不回田家镇了,就在新路村住下了。
第二天,林晓一觉醒来,颇觉得两边太阳穴生疼生疼。林晓长呼吸了几口气,才感觉好了一些。林晓本来完全可以运力散掉这些酒气,但林晓认为若是这样做,实在是驳了乡亲们的面子,也就让自己身体晕忽忽躺过去了,再说,林晓也是许久没尝到醉的感觉了,这种醉不是借酒浇愁,而是一种幸福的醉。林晓被乡亲们抬高到“菩萨”的地位,不喝酒也都有些晕忽忽了。
用过早饭后,林晓看了一下村里的自来水系统,颇有些意外。秦大海的工程队还是蛮专业,林晓又看了修缮一新的村小学。上午十点左右,林晓在新路村村民依依不舍之中离开新路村,杀向山下的田家镇。
十一点,林晓到可田家镇。
田家镇的重建工作显然不是像新路村那样二十几天就能解决掉的。
新路村作为村级单位,腾龙的工程队很好地完成了工程,但对于一个乡镇,要面对更多更复杂的问题。秦大海的工程队上新路村的时候已经有好几个当地的施工队在进行田家镇的重建工作了。秦大海的工程队一下来,休整了两天即投入了紧张的施工,干了几天,其顽强的工作作风,过硬的技术让其他施工队折服。一个星期过去,秦大海俨然成了“秦指挥”,当然这个指挥并不是官方封的,而是民间给的。
十二点,林晓和小刘在路边一个新搭建起来的饭摊吃着饭,楚大姐已返回新乡市参与中心区那块地皮的竞标准备工作去了。林晓看到这边人手很缺啊,可考虑再从总部调配一些人来。林晓想,那些刚刚大学毕业加盟腾龙有来自农村的小伙子可以优先考虑,美其名曰“下放”。
林晓边吃边想着,抬头忽然远远看见秦大海戴着黄色安全帽跑了过来。
等到了近前,林晓看到秦大海满身的泥点,一副灰头土脑的样子。林晓见惯了这个样子,站起来,迎上前。秦大海也是一双大手紧紧地握着林晓的手,说道:“林总,可见着你了!”
林晓笑道:“怎么样秦大哥,我给你找的活还不赖吧。”
秦大海摘下安全帽,接过老板递过来的湿毛巾,在脸上胡乱地擦了几把,说道:“林总,这活干得一个叫爽!哈哈!”
林晓看着秦大海满是血丝的一双大眼,说道:“辛苦了你们。”
秦大海说道:“没什么,给农民兄弟盖房子,累点苦点是身体上的,心里熨帖。”
林晓不禁回想自己在转战都市各建筑工地打工的历史,一座座高楼大厦在自己手中拔地而起,一幢幢洋房别墅在自己手中做起来,然而,做完却只能走人,城市之中,没有自己的片瓦半砖,古往今来,造房子的人没房子住。
那时候,林晓最大的理想就是能在都市中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
曾经是奢望,而现在自然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件事。然而除了横山那套房子之外,林晓在无论是骄海还是别的城市,都没有一处属于自己的房子。林晓在骄海时一直是租房住,这一点,恐怕很多人都没有想到。
正因为有过曾经一样的经历,林晓才能理解这些在城市打工受尽他人的歧视与欺凌的建筑工人们,当他们回到生、养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