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宜妃虽然更宠老九,可对他这个长子也没话说,他无法看着额娘掉火坑。
宜妃只是被母爱蒙住了眼,没有注意到最近的变化。但被长子这么一点醒,她又如何不知道其中关键?
“老八……”宜妃眉峰紧蹙,心底涌上一股厌烦来。
她这些年能得到康熙盛宠,又保下了两个儿子,自己又如何没点儿心计本事?老八那些弯弯绕在她眼里还真算不上什么,况只是无所求这点,宜妃就比老八冷静客观得多。
康熙在她年老后还愿意给宜妃这么多宠爱,靠的可不就是她这份淡然?
而自己靠着这份不争不抢得了好处,宜妃又如何看不清与她路子相同的胤禛在康熙心里是个什么印象?可她自己对两个儿子的未来只有平安两字的期盼,却不代表她也认为老四也是这样的想法。
宜妃焦躁地开始掰指甲。
“额娘,您就待在翊坤宫过您自己的小日子,别再去掺和老九的事儿了,对他对您都好。”胤祺叹气,又劝了一句。
宜妃面色有些松动,却在这时听到外面通传康熙到了。
胤祺给康熙请安后,没待多久,便随意寻了个理由离开了翊坤宫,留下宜妃和康熙独处。
为人子,胤祺已然尽到了自己的义务,若是宜妃非要掺和老九的事儿,他……
胤祺看了看天空,叹气,大不了他去求一求老四,拉拉关系,有他在,想必老四不至于和皇阿玛的妃子过不去。
康熙坐在宜妃旁边,将她的手拉到自己膝盖上,低着头,似乎在观察宜妃的手指,让人看不清他脸上神色。
宜妃心脏一跳,心思急转间,很快下定决心。她手指动了动,反手握住了康熙的手,盈盈笑道:“没什么大事,只是前儿老九府上传来消息,说是府中采买不便,他福晋也不怎么搭理他,以至于许多往常唾手可得的东西都成了稀罕物,轻易得不到,在臣妾这儿抱怨了几句。臣妾这不是想着向皇上求求情,让内务府排个说得上话的管事到老九府上照应,若他缺了什么,也好及时供应上。”
康熙眼神一闪,抬头看着宜妃,嘴角笑容意味不明:“朕还以为爱妃想让老九出来。”
宜妃心中危机更甚,面上却有些庆幸,“这不是老九做事实在不成样子,老九家的前些天进宫请安都不忘哭诉他宠妾灭妻,夫妻二人如今都快形同陌路。臣妾就想着,如今老九被拘着都能和福晋闹成这样,若是出来了指不定闹成什么样呢。臣妾年纪大了,除了抱孙子别无所求,偏偏老九家的如今连个嫡子也没有……”
宜妃看了康熙一眼,眼底颇有些恨铁不成钢,“其他臣妾不管,可这嫡子总要养一个,臣妾才能甘心。”
康熙不知信了没有,笑了笑:“既如此,便允了宜妃所求。”
宜妃笑容明艳,虽然不够年轻,但身上那股历经风霜后的韵味却格外勾人,难得地,康熙看着这样的宜妃,竟闪了下神。
宜妃见状,笑容更甚。
顿了顿,她突然想到一向与老九形影不离的老十。与对老八的心存芥蒂不同,宜妃对老十的态度要好得多,当初温僖贵妃离世后,她看在老九的面子上还特意让人照拂过他,而老十也是个记恩的,这些年对她虽不如亲生母亲,却十分孺慕,手里得了点儿好东西就不忘往她宫里送。
如今老九眼见着是要脱离夺嫡这个漩涡了,她当然也想将老十给捞出来。
但一时间,她也想不到一个合适的法子,只能暂时忽略过去。
胤禛靠着弘昀在康熙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不过因为只有一个儿子,旁人也多觉得弘昀本身天资出众,看过也就算了,没有太过在意。
但等又过了一两年,剩下几个孩子年满十五,再次参加考封,并全都通过,且每一样考试都获得了优等后,其他人就忍不住将目光放在胤禛这些孩子身上了。
这一看,不得了,雍亲王府的儿辈们不论男女,竟然都十分出众。就算有些孩子的才华并不是大众意义上的——
比如雍亲王府的四阿哥,就是个不按寻常路走的小阿哥,明明是龙子皇孙,却一心想往军营里钻;比如雍亲王府的五阿哥更是离经叛道,不但对四书五经不感兴趣,对行军打仗更是深恶痛绝,反倒是低贱的经商之道,问起来他说得头头是道;比如府上的三格格,虽然年纪还小,一手书法却已经写得有模有样,甚至压下众多兄弟,成了小辈中的书法第一人……
最让人啧啧称奇的是,雍亲王夫妇二人对此竟乐见其成,任由发展,半点没有将人“掰回正道”的意思,偶尔言谈间,甚至还会露出一两分自得与骄傲,显见是并不介意自家孩子“不走正道”的。
若只是如此也就罢了,偏偏这些个在常人眼里离经叛道的孩子在正途上也十分有本事,虽然不喜,但四书五经至少是了然于心的,刀枪剑戟也能耍得有模有样,比之那些家族精心培养的后辈也不差什么,甚至尤有超出。
关键等到这些阿哥们得封爵位,雍亲王毫不犹豫将人分府单过,显见是不准备插手儿子婚后的生活。
有才有前程有爵位,对庶务也不是半点不懂,就算有人担心雍亲王的儿子们有样学样,也跟着在后院纳上一大堆格格,但瞧着雍亲王这么些年也不曾宠妾灭妻,那些个家中有适龄女儿的人家便忍不住蠢蠢欲动。
一时间,雍亲王府这些小辈的婚事,就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不仅是雍亲王府的这些小阿哥们的婚事让人眼热,就连他们身边跟着的哈哈珠子们,也成了地位相近的人家眼里的香饽饽。
宝珠见状,干脆在圆明园办了场宴会,然后将有心与雍亲王府结亲的夫人与格格们全都邀请到圆明园,问过胤禛,将其中有利益冲突的直接划去,又在剩下人选中进行一番仔细挑选,确认剩下个格格中没有搅家精后,便将名单干脆交给他们本人及其生母,让他们自己拿主意。
这些格格与小阿哥们也不知是信任宝珠眼光,还是怎么地,拿到名单后一个个的又跑来询问她的意见。
宝珠不愿意掺和到庶子婚事当中,想了想,直接学着之前给弘晖挑选福晋的法子,让他们自己来。
不久,宫中选秀结束,因为提前将定好的人选给康熙通过气,几个孩子的婚事倒是没有生出波折。前头几个年纪到了的小阿哥们的婚事也就定下了,相关人员全都满意,于是很快开始走三书六礼,为接下来的婚事筹备起来,好长一段时间,府上都是一片喜气洋洋。
而这时,几个已经及笄的格格们从女先生那儿告了假,相携来给宝珠请安。
宝珠对请安这些宫斗文里面很方便下绊子的活动十分不感冒,这些孩子又每天要到学校读书,于是宝珠干脆连这些孩子每月初一十五的请安活动都直接免了,实在不知道她们来干什么。
但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些个小格格来找她,肯定是有事相求。
宝珠让李嬷嬷将人带进来。
一番请安过后,宝珠干脆问起几人来意。几个小格格面面相觑半晌,这才由其中年纪最大的二格格开口:“嫡额娘,女儿只是心有不解,想要请母亲为女儿们解惑一二。”
宝珠挑眉:“何事?”
二格格嘴唇紧抿,眼底有些不甘:“女儿只是想要知道,为何女儿才学本事明明不比哥哥弟弟们差,想要一个爵位封号,却只能等着皇玛法想起来,才能赐下?皇玛法定下的三门考试,女儿也有自信每门考中优等,为何女儿就不能凭着自己本事参加考封?”
前段日子几个与她年纪相当的兄弟接二连三参加考封,且每一个都考得优等,获得了贝勒爵位,可她们这几个年纪相差不大女孩儿,却只能等着皇玛法意外想起她们,或是只能由阿玛到宫中请旨,方才能得到自己本应得到的封号,这样被动的境地,让她们心底的焦躁一日胜过一日,最后实在坐不住,只好来找福晋了。
至于为何不去找阿玛?自然是因为在她们心里,阿玛并不如福晋来得亲近,更让人信赖——
越是长大,这些个小格格就越是清楚,以阿玛的性子,若非福晋提议,她们这些小格格根本就没有读书的机会,只能如同其他皇子家的格格一般,被困在后院的四方小天地内,学习一些女子应有的技能,而后安心等待嫁人便是,至于其他?阿玛是绝对不会想到,甚至可能不会让他们去做的。
宝珠倒是有心为这些格格说话,但这事儿最终拿主意的到底是康熙,而她一个儿媳妇,除了逢年过节的皇家家宴,她又哪有机会与康熙见面?
所以最后还是要找胤禛。
宝珠看向几个小格格,有些无奈:“本福晋到是愿意让你们凭自己本事去争取自己的爵位,可你们情况与男子不同,你们那些兄弟能参加考封,是因为朝廷本就有这么个制度,本福晋提议让府上年纪到了的小阿哥们去参加考封,只需劝服你们阿玛就好,可你们这些小格格也想效仿自己的兄弟,便只能求皇上,这事儿本福晋可做不了主,你们只能去找你们的阿玛。”她笑了笑,“你们也不必担心慌张,若是四爷知晓自己的女儿这般有上进心,只有高兴的,万没有指责的道理。”
不是做不了主,而是她不能瞎掺和。
作为男人,胤禛确实更喜欢柔弱的,以夫为天的女人;但作为父亲,他可不一定希望自己的女儿被养得跟菟丝花一般,只能依附自己的额驸生活。
皇家女儿,身份天然高人一等,岂能被奴才拿捏?
几个小格格听了福晋这话,面面相觑,脸上流露出几分犹豫。在福晋手下讨生活这么些年,这些小格格对福晋的性子也有几分了解,都知道她并不是那等敌视庶子庶女,见不得她们得了好的嫡母。福晋既然这样说,定是这事儿她确实说不上话。
宝珠说完,便端起茶杯悠悠品茗,只等这些小姑娘自己想清楚。
也没多久,几个小姑娘便似下定了决心,起身向福晋告辞。
几个小姑娘性子果断,既是真心想要靠自己获得爵位封号,自然不会踟蹰不前。没几日,胤禛便向宝珠提起这事儿,并向宝珠征询意见。
宝珠自然说了许多好话。
她只是一个普通人,想要改变这个时代女人的地位,只靠自己,就算以后会当皇后,也绝不可能。但若是胤禛的这些女人也产生了与男子相比的意识,却要容易得多。
倒不一定非要让女子做官之类,但至少,要杜绝清中后期时将女人不当人的做法。
清早期,女人的地位可没那么低。
如宝珠预料的那般,胤禛自己倒是喜欢以夫为天的女人,但并不希望自己的女儿变成这个样子,被几个女儿找到,听了他们的诉求后,胤禛反倒十分高兴。又听了宝珠的劝解,原本的一丝犹豫也没了,立刻进宫找上康熙,将自己女儿也想靠自己获得封号的事说了。
因为当初孝庄太皇太后把持朝政的做法,康熙虽然十分孝顺这个祖母,却也因此对后宫的女人产生了十足的防备心,后宫不得干政这样的话,虽不是出自康熙之口,但他却身体力行地这样做了。
因此,胤禛原本以为自己需要花费许多功夫才能促成此事。然而令胤禛没想到是,康熙听到这个提议后,不过迟疑片刻,便点头应允了此事。
正当胤禛疑惑时,康熙开口解释:“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