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名正典刑当日,观者如潮。荣安长公主恨得咬牙:“死贱奴!坏我名声。”
骂完了,又问心腹:“跟北边儿联系上了吗?”
这个稍有难度,因为出了粮商事件,朝廷又重申了对狄的经济制裁,实行了严格的禁运,道路封锁比较严格。自从战争开始,从京城往北疆去的人就少了许多,更多的是北边的人往南边逃来求平安。
荣安长公主骂了句:“没用的东西,”又亲自指导,“笨蛋,难道不会借着送军粮的机会过去?”这是很正当的理由哩!
剩下的就是漫长的等待,所有史书的记载都是简明扼要的,什么“某某遣使与某某某约期举事”,寥寥数字,发生在现实中却可能是好几个月的时候。从京城到双鹰王帐所在地顺利的也要走上小半个月,这还是日夜兼程,不带辎重。南朝长公主派的人,能这么顺利地见到双鹰王么?还得与边境上接头的人联系,接头的人得请示上级。
消息到了双鹰王那里,决定见一面也简单,但是,要让双鹰王相信荣安长公主合作的诚意,又是一番波折。双鹰王只要不是那么容易被忽悠的,就得怀疑这是不是引他送死的陷阱有见识的狄人对南朝的阴谋家们是不肯轻信的。确认身份,相信了荣安长公主,也不代表合作就达成了,还得互相掂量着份量,再谈条件。
事情重要、需要早下决定不假,谨慎,同样重要。
客观条件的限制,使荣安长公主与双鹰王没有马上达成一致,仍然保持着低调的接触。表面上看来,似乎一切如常,双鹰王还在不停地扫荡边境,荣安长公主还在不停地找梁横麻烦。没人想到,他们真的开始联合了。
“叫阿爹啊,来啊,叫爹爹”这个一脸谄媚相的家伙正是许多人口中的佞臣池脩之。苍天在上,他对哪一个皇帝都没有摆出过这样的表情就被说成个马屁精。现在摆出了这张脸来,看的人还很不给面子。
池小萝莉不负众望地开了金口,在郑琰教了她大半个月之后,小姑娘会叫娘了。这种事儿做不得假,一分付出就有一分回报,郑琰巴着闺女叫了大半个月的娘,小姑娘最先开口叫的自然就是她。郑琰对此得意万分。
却说池脩之这货,本来就有萝莉控的倾向,还特别喜欢可爱的、毛茸茸的生物、非生物。这个又是他亲闺女,他有好些年没见过直系血亲了。闺女会说话了,真是普天同庆啊!太开心了!一定要让闺女学会叫爹。
却不知池小萝莉最近过得很坑爹,初为人母的郑琰看自家闺女是怎么看怎么好,女儿会叫娘了,她就迫不及待地显摆。她娘家没有小姑娘,一群男人、女人、小男孩儿齐刷刷地想逗小萝莉喊自己。小萝莉天天看着一群蠢毙了的长辈、晚辈,手里舀着各种玩具零食逗她说话,开始是很新鲜啦,越逗越烦有木有?
现在她那个蠢爹又来了!小萝莉嘴巴一撇,摆出一张哭脸来。池脩之慌了手脚,抱起女儿来:“这是怎么了呀?不舒服么?”颠着女儿,就怕她真的哭出来。
郑琰扶额,她现在可以嘲笑池脩之的不熟练了:“她这是累了,你让她自己玩一会儿就好了。”完全忘了闺女长牙的时候自己哭得像个猪头。
池脩之遗憾地看着女儿在榻上爬来爬去,吧唧,还磕桌子上了。郑琰颇有先见之明地把家里的棱角的东西能换的全换了,不能换的统统给包上了角。小丫头没磕伤,却疼得泪眼汪汪。小夫妻心疼得不得了,一齐上来哄孩子。小孩子就这样儿,你越哄,她越委屈。手忙脚乱了好一会儿,才抽抽噎噎地坐了起来,瞪着大大的眼睛,左右瞄了一下,特么果断地伸出双手冲池脩之道:“爹”
发音标准得一塌糊涂。
池脩之心里像被春风吹过,柔软得一塌糊涂,温柔地抱起女儿:“我的亲闺女哎~”
郑琰嘲笑道:“你可真是‘孝女’了!”语气里酸酸的。
池脩之不以为意:“难道你又不是了?咱乐意。”
“美的你!要不冬天给她包成个毛团子好不好?”包自己,郑琰略有心理障碍,包闺女,这个必须有!
池脩之两眼放光,继而遗憾地道:“明、后年吧,她还小呢,绒毛会呛着她。”
“……”你要不要比我还仔细啊?“你近来依旧很忙?”
“还好,习惯了。”
“在鄢郡都没有在太府这样累。”
“那是,”池脩之小心地把女儿交给阿宣带去洗脸,“鄢郡有事,我全都能做主,太府这里,我只是个少卿。”
郑琰叹气:“只盼这场乱子早点儿过去。”
池脩之中恳地道:“难!从来像这样的战事,哪怕只是一场大仗,没个两年是过不去的,现在还有内乱。对了,师母门下是不是也有粮商?”
那还是郑琰介绍过去的呢:“放心吧,出了荣安长公主的事儿之后,我就梳理了一回,据说是没有。若是有,我第一个不饶了他们!”
池脩之伸了个懒腰:“陈美人生了?你去看过了没有?”
说到这个,郑琰不得不为徐莹的运气哀悼:“又一个皇子,徐九肚子里的那一个还没出来就先有了三个哥哥。陈美人这个,满月的时候再生也来得及。不知道陈庆成会不会改主意?”
池脩之笑道:“怎么会?国赖长君,陈庆成还没傻呢。”不明说,所有人都已经心知肚明了。等不到出头鸟,就得一起动手打倒萧令先。然后呢?这样的内忧外患,不得给全国人民一个信心吗?再说了,小男孩夭折也是经常发生的事情。
“得啦,我明天还是去宫里看一看吧。”
宫里陈美人生了个儿子正在坐月子,居然没一个人提给她晋升的事情。萧令先对陈美人印象尚可,也没到逮个理由就给她晋升的程度。徐莹关心自己的肚子都关心不过来,也不想自己的儿子还没出生的时候就给竞争对手添份量。徐少君就更不用说了,陈美人一晋升,就跟她平起平坐了,这种事情怎么可以发生?
没人说,没一个人说。
郑琰看到徐莹的肚子已经很大了,算一算月份,不得不担心地道:“这要是不巧,可不得在迁回去的时候生产么?却是不太方便。”
怀孕越到后边越辛苦,行动越来越不方便,上厕所的越来越频繁,睡觉也睡不好,徐莹又要担心这个担心那个。自从庆林大长公主走后,宜和大长公主接蘀了妹妹的工作,却也是跟妹妹一样,不肯多担事情。徐莹过得比一般孕妇还辛苦。
“这个时候,我是不能再闹了,他就是容得别人闹,也容不得我提一点儿要求。”
郑琰默,徐莹的脾气越发地古怪了,当了皇后的人,任起性来是很要命的,不但要别人的命,还会要自己的命啊!
却不知徐莹这是在担心,宫里已经有三个皇子了,她这一胎,生下来就是皇四子。年龄上已经略占劣势,虽是嫡出,可萧令先明显更喜欢徐少君的儿子,而徐少君品级既高,人还得宠。虽然与娘家闹翻了,徐梁却是实实在在杵在朝堂上做侍郎的。更何况,她还不确定这是不是儿子!
她已经在很努力地去做一个皇后了。公平地说,她的表现已经达到了历届皇后的平均水平。后宫到目前为止没有出乱子,外命妇也都颇为规矩。她既没有带头奢侈,也没有纵容浪费。可这些又有什么用?如果不生一个儿子,别人的儿子做了太子、做了皇帝,自己将如何自处?萧令先心心念念追谥生母,徐莹心惊不已。
最终,在大部队迁回京城之前,徐莹在翠微宫产下一女。郑琰得到消息赶到的时候,徐莹已经很顺利地生完了,完全没有头胎产妇那样的痛苦。顺产!放哪里都是个好消息,到徐莹这里,完全是无语。她需要一个儿子。在顺产之后,痛苦才来临。徐莹的母亲郡主萧氏也有些手足无措,幻想了千百遍,嘴上说的都是皇子,一下来了个皇女,这……大家没有心理准备。
徐莹明白地看到,萧令先的眼中,闪过一丝失望,她比萧令先还失望。
郑琰只做没看到:“很可爱的小娘子,长大了一定好看。”
徐莹声音里带着痛苦:“可惜不是个儿子。”
郑琰深觉今天来得不是时候,只好硬着头皮道:“下一个就是了。”
萧令先意识到失态,也跟着说:“正是,这孩子就叫招弟吧。”
唔,这也算是安慰了。萧氏笑道:“这个名字好。”徐莹对这个名字也很满意:“就叫招弟。”
郑琰嘴角一抽,池脩之要是敢给她闺女起这么个名字,她一准跟他闹翻。低头看了看一无所觉的小婴儿,打破了这三个人诡异的高兴:“快要返京了,娘子还在月子里,也不能把产妇扔在翠微宫里,这也凄凉了。那这一路要怎么办呢?”
自从郑琰向徐莹提出了返京的问题,徐莹就跟萧氏商议过了,这时候徐莹便道:“我自然是带着孩子跟圣人一起回去的。”
萧氏道:“车子盖得严实些也就行了,一路上道儿也平坦,并不很颠簸。”
萧令先这才意识到,他老婆是产妇,来回折腾对身体不好,处理这样的事情他也没有经验,更兼徐莹说:“宫里不能没人主事。”只得满怀歉疚地向徐莹道辛苦。
徐莹有气无力地道:“这是应该的。”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宫里依旧喜气洋洋地庆祝小公主的降生。依旧准备着回大正宫之后给小公主庆祝满月。
唯有皇后系有些愁眉不展,宜和大长公主很够意思地安慰徐莹:“我也是先生了女儿再生了儿子,娘子还年轻着呢,有什么好愁的?运气再坏,难道还能比我坏了?”
萧氏考虑得更深一点,严肃地告诫女儿:“牛牛你还是要一如概往地关心。”
运气是一个很奇怪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却每每表现在人一生中的经历之中。比如郑琰,就是除了偶尔自己吓唬吓唬自己,其实生活挺顺溜的一个人。再比如郑靖业,一路杀到最高层,跟开了金手指似的。又比如萧令先,每每自己安慰安慰自己,其实越来越一个人。
与郑氏父女一比,萧令先这个杯具简直就能成倒霉蛋里的典范了。大臣不跟他一心,身边紧跟着的唯有一梁横,也很难说是不是利用他的权势满足私欲的打算占了上风,利用就利用吧,还跟他傲娇,一点也不配合。把荣安长公主这个凶残的女人给得罪了个死!
这种一眼就能看到的坏事就不必多言了,还有一些事情,看起来是好事,弄到他头上,又成了件坏事。
家里添丁进口是好事吧?陈美人又给他生了个儿子,多子多福?孩子妈你要怎么办啊?人家给你生儿子了,你有什么奖励没有?没有奖励,陈氏心中做何想,就很耐人寻味了。
老婆生孩子是好事吧?徐莹偏偏生了个闺女。正妻无子。
这还不打紧,回到大正宫里,徐少君在儿子满周岁后没几天,又被诊出再次怀孕。
于是,萧令先长子生母出身卑微,正妻数年无子,次子生母出身较好,本人却非嫡非长。三子生母出身最好,可惜本人排行靠后,生母又不幸不是正妻。这事儿放哪个皇帝那里,都要好好安排一下,何况是萧令先这个脑子不太够用的?
萧令先却没有觉出这其中的不对劲来,在他看来,徐莹对庶子也关心,很有正妻范儿,人又年轻,生出儿子来的机会还是很大的。就算生不出来,二郎也日渐肥壮,他也不是后继无人。一连三个儿子了,虽比不上他爹,比起史上许多的皇帝来,也算及格了。何况他还年轻,以后有的是儿子。
在最初的失望过后,他又欢喜地迎接嫡长女的诞生了。
接着,萧令先觉得自己的好运来了。继清剿乱民首战失利之后,宗室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