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情似流沙爱似海-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杨术和扬黄的路过改变了杨兰以后的命运。在死人堆里把奄奄一息的杨兰救出,得到重生的杨兰心灰意冷看破红尘。
有人看破红尘是遁入空门六根清净,有人反而要坠入红尘。就像杨兰自己说的,身在红尘心在外。
杨兰在远离京城的江南开了个欢乐场,不为赚钱只是散心顺便帮杨术打探一些消息收集情报。杨兰本是个多才多艺的女子,身心都受过伤痛,对落入风尘的才女格外关照,来去自由不受限制,杨兰只是出租场地收取提成,接不接客或接什么样的客也都由她们自由决定。
想不到歪打正着,起先没生意,光顾的客人也少,后来,渐渐地成了欢乐场的特色,投入杨兰门下的女子也多了。
不管是卖身卖笑还是卖艺,杨兰都尊重她们的选择,并坚持称自己的妓院青楼叫欢乐场。现在如有其他妓院敢改名为欢乐场的话,就叫杨紫砸了他的场地,除非那老鸨也是如自己一样真心待那些风尘女子。
几年下来杨兰的欢乐场也陆续有了几家分场,嫁出去的女儿也越来越多,不过多为富人官宦家的小妾。也因此能收集到不同类型的情报,杨兰对情报的处理也很有一套,这源于她在二皇子身边的痛苦经历。
有关于政客上的情报杨兰会特意挑选出来送给杨青,其它杂七杂八的东西是谁需要谁来取。
也因此杨术在还击盛夏帝时,都能切中要害,他们之间的龙虎斗才分不出胜负。不过,他们最近好像都很默契地收敛了各自易冲动的脾气,改为耍阴谋诡计柔柔出击了。
权势利益可以算计,感情能算计吗?
也没什么不可能的。只看你是如何算计的。
第30章 朝堂相斗
   听到皇宫两字就是让人羡慕不已,很多人脑子里首先浮现的是金碧辉煌和庄严肃穆。的确。
但皇宫的美又不仅仅只限于它的庄重和富丽堂皇。抛开一切的一切,只是用身体用感官甚至用平和的心去感受,皇宫的春天是一处世外桃源。皇宫的夏天也同样美不胜收。
当盛夏帝知道七七留住在皇宫的那一刻起,皇宫就不是闷热的夏天了,变得如沐春风、美丽温馨犹如一个家,极目所看的也不再是冷冰冰的雕花和硬邦邦的石木。
盛夏帝甚至幻想在他每天早朝前能收到七七的问候,能有一封特别为他写的家信,就算是只字片语的叮嘱也是好的。他希望跟普通百姓一样有个惦念着他的人,能很随和地聊聊天谈谈地的人。
盛夏帝的心情是愉悦的,而这愉悦的心情一直延续到早朝。
他的愉悦心情并不是完全因为七七留住后宫这件事本身,更多的是这事背后的一些复杂情感。那种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微妙的喜悦之情,只有盛夏帝自己本人才能体会。
比如说,对七七会留下来盛夏帝潜意识地认为七七其实是喜欢皇宫、喜欢他盛夏帝的,最主要的一点,盛夏帝认为,其实七七是不怎么爱杨术的。
盛夏帝的喜悦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感觉,认为七七是对他比杨术优秀、比杨术更值得依靠的认可,和又一次赢了杨术的自喜,一种胜利的自喜。
这些很多乱七八糟的道不明的情绪,盛夏帝不会去深想,他只知道只要七七留在皇宫留在身边,他就开心就满足了。
盛夏帝一路窃窃自喜地直到清政殿。
盛夏帝到清政殿时,殿里的群臣早已恭候多时了。
从大到小、从前到后,文武百官依官位井然分立两旁,再加上侍卫和内侍太监,诺大的清政殿已是满当当了。
太监的一声唱诺:“皇上驾到。”盛夏帝一天的工作就此开始了。
早朝商议朝政,回御书房还要批没完没了的奏折,后宫还有许多寂寞的芳心需要安慰。人人都羡慕皇帝可以有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享受,却没几个能了解这浮华背后的孤独和艰辛。
盛夏朝的皇子都是从小就离开亲娘单独生活的,这和其母受不受宠无关。只是受宠的嫔妃与其子女相聚的时间长点,获探视的机会多点,和居住的宫殿好点不至于会被分配到偏僻的宫殿。所以,妃子们争宠皇子们也在争宠,为了各自的利益勾心斗角。相对而言,做皇家的公主要比皇子幸运多,虽然也免不了被利用被牺牲。
先帝是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他让他的子女也要过这样的生活,要他们学会独立、忍耐、和淡漠亲情。
亲情又岂能被轻易阻断,血浓于水。与其日后冰冷相待不如放弃权力,盛夏帝的母亲冒着失宠的决心毅然地把盛夏帝送出了皇宫。
亲人之间的相斗是没有输赢的,如果先帝知道在他猝死后会有这种手足相残的局面,当初会不会改变其教育方法和立储条件?
在皇位争夺战中,当时受宠的五皇子实力较强,是最有可能最后获胜的一方。但在看到兄弟亲人一个个倒下时,竟突然大彻大悟地弃刀离去,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也不过如此。
盛夏帝是否依然延续其祖辈留下来的制度,让他的皇子离开其母到皇子宫殿去居住呢?
或许会吧,因为现在的小皇子不是他要利用的妃子所生,也不是他想要宠爱的妃子所生。这几年除了争斗、立威、固权,没有想过其实他还有一个皇子的。只不过是在他的生活里多了那么一个皇子而已。
看着恭敬地跪满一地的群臣,盛夏帝微抬了一下手:“众爱卿平身吧。”一坐下龙椅,盛夏帝就精神饱满浑身斗志。这是不可懈怠的责任,是肩负着振兴祖辈留下来的王朝的责任。
不说盛夏帝久居朝堂,就说一般有上进心的热血青年,站在城楼,望着脚下跪拜的臣民,满足和自傲会迅速膨胀到极点。都会充满雄心壮志地振臂高呼,心里油然会产生一种甘愿为他们付出一切的责任心。
征服也是居高位者爱做的事,盛夏帝望着殿里百官,颇自豪。凭着自己的才智和努力,征服了一个个朝臣,才有今天的国泰民安,如今离独揽大权就差一步了。
最重要的军权一直没法掌控,这独揽大权其实差的是一大步,这也是盛夏帝最大的心病了。撇开杨家军,另辟蹊径,是盛夏帝夺军权的第一步。有一支由盛夏帝亲自指挥的军队是抗衡杨家的有力武器,再挑唆众臣施压杨家,那么瓦解杨家军也指日可待了。
治理朝廷是大有学问的,盛夏帝在这方面是游刃有余。朝堂上一方独大是万万不可行的,盛夏帝乐意见到群臣结党营私分成多派的局面,却也定下结党营私是死罪的律法,以便想铲除某个看不顺眼时有个借口。
陈妃受宠是因为盛夏帝要用陈臣相的实力来打压杨术,当然也用杨术打压想要独大的朝臣。不过目前盛夏帝最想搬掉的就是杨术这块绊脚石。
杨术不想做绊脚石,他想做一座山,被百姓被朝廷依靠的山。这是作为一个男人一个将军的愿望。但盛夏帝只认定他是块搬不动的大石头,下定决心地要把它移走,就算移不走也要让那块石头受点苦难。这是目前盛夏帝在无奈的情况下最想做的事。
盛夏帝看着杨术缓缓走出队列,不如大殿中央。
“启禀皇上,托皇上宏福,我朝国库充裕,民心安定,正是强国之时,自皇上登基以来,我朝已有多年未招募兵士了,臣奏请皇上下旨,招募兵士扩充军力,显我朝之实力。”杨术对盛夏帝奏请道。
这是杨术昨晚计划好的,只有把招兵的事在朝堂上公开讨论且提上日程,才能让盛夏帝的计划难以实施。杨术掌握军权,所有招募的新兵都得归入军队归入杨术手中。
盛夏帝又岂能让他如愿,眼睛扫了一圈殿下众人,尽然没人敢出来说话,看陈臣相也是一副老僧入定状。
这个老狐狸,竟然跟朕装死,朕偏要让你开口,盛夏帝盯着丞相的头顶说:“陈臣相怎么看呢?”
“皇上,杨少将军说得在理,微臣认为杨少将军应拟一份奏折,群臣商讨后再由皇上定夺。”陈臣相说得圆滑。
盛夏帝微咪了一下眼,对陈臣相的回答也颇满意。提交上来的奏折,盛夏帝可以压着不批不发,拖他个三年五载,到时盛夏帝已得偿所愿了。
“嗯,好,就依陈爱卿所言,杨少将军回去拟一份奏折和详细计划,再商议此事。”
“皇上不可,招兵是当务之急,拖延不得,马上到了秋收农忙时节了,现在就应该立刻下旨招兵。”杨术说道。盛夏帝的意图杨术是看得明白的,所以才不罢休地点明要点。
盛夏帝反驳:“杨少将军也知道要秋收了,还要招兵?那些壮劳力都去当兵了,庄稼农活怎么办呢?民生大计是国之根本,更加拖延不得。”
“皇上,这些顾虑臣已想过了,新兵招募的同时,可以遣退一些老兵回家劳作。老兵参军多时,是时候回家与父母妻儿团聚了,这一举措也能彰显皇上的仁政,是爱民的表现,皇上也更会受到百姓的拥护。”杨术有充分的理由和自信。
这块又臭又硬的石头,盛夏帝在心里暗骂,表情却很平静:“杨少将军说得对,也思虑周全,可新兵招募需要军需,遣退老兵也需要军需,还有老兵遣退返乡的事也需要其他各部的配合,这一系列问题都需要解决,朕认为杨少将军还是拟好计划与其他各部商议好了再行招募更为稳妥。好了,就这么定了,退朝吧。”这个朝廷还是朕说了算的,拖不了三年五载,拖他个一年半载也行,到时看朕的布置情形再决定。盛夏帝转动着眼珠子衡量着。
杨术还想据理力争,被盛夏帝一声退朝全然拒绝了。君臣有度,再有理也不能逾距。不过杨术对此事的谋略绝不是只走朝堂这一步,如果在朝堂上能成,那就更好了。
不过今天这种结果也是他早已预料到的,这么做也是杨术整个计划的第一步而已。
鹿死谁手还不一定呢。
第31章 只住一晚
   鹿死谁手还真的不知道呢!
盛夏帝退朝后就急刻去了御书房。边走还边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他很想撕下杨术那张自信的脸。他凭什么在他面前嚣张!
听过船夫的号子声吗?背着纤绳,逆流而进,那气喘吁吁的歌声足以震撼人心。这是年幼时的盛夏帝随先帝出游时亲历的事。
在无情的激流中,数十上百的船夫喊着激越、高亢的号子,赤裸着背脊,竭尽全力拼死紧拉着纤绳,一步一步地艰难爬行着,激流中的大船虽缓慢地挪移着,肩膀被磨出血的纤夫也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否则,不进则退。
盛夏帝有时会偶尔忆起这副画面,“嘿呦,啊嗬”的节奏也会在耳边回荡。这种呐喊声是悲壮的,也是震撼心灵的,蕴蓄着的是征服自然的顽强精神和对艰苦生活的嘶喊。亲历过的人永远不会忘记,盛夏帝也经常以纤夫来勉励自己。
御书房的门被盛夏帝狠狠地踢开。发泄,就是把情绪外露。
御书房也不仅仅是一间房间,它也是一个宫殿也有花园水榭。它是帝皇处理朝务召见朝臣的重要居所,御书房的工作比清政殿要繁忙但也比清政殿要随意,累了还可以躺下休息。
后宫嫔妃居住的宫殿离帝皇的寝宫较远,而皇子公主居住的地方就离御书房较近。
离御书房最近的东盛殿,原是盛夏帝的五皇兄居住的,现在是明珠公主居住着。明珠公主是五皇子的亲妹妹,因想念离宫的五皇兄,搬进了东盛殿。虽然见不到亲人,虽然亲人的模样早已模糊,但还是想拥有那个人曾经生活过的地方。
可七七昨晚居住的地方还是夏雨殿。
七七自己也觉得住这个宫殿有点不合适,现在的身份既不是宫妃又不是贵客也不是筹码,不对,也算是一种筹码吧,不过不是盛夏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