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8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哼,我家狗子懂事着咧,农忙的时候哪儿没出过力了?天天都挣两分工!”狗子娘据理力争,却也不是没有心虚。
  除了农忙,其他时候基本见不到儿子在家。看来,是得拧拧那臭小子的性子了,再这样下去,要和林家那傻儿子一样——不是找不到对象、就是找个别人不要的破鞋的下场,简直糟心透了!
  狗子娘顿时没了讨价还价的心情,“一斤就一斤,但别想糊弄人,不然我可不饶你。”撂完话,扭头“砰”地关上了院门。
  “甭理她。”向二婶挽起清苓的胳膊,笑着说,“走!我也跟去看看,尝尝刚子家的枣子味道如何。”
  就算不去,清苓回头也肯定会往她家送几斤。因此向二婶干脆一起去了,还能搭把手。
  “以前我们隔着河岸看到刚子家那些长势极好的果子树,都叹可惜,果子熟了都没人摘。便宜了那帮熊孩子……”
  “二婶,您也知道狗子他们偷摘刚子哥家果子的事啊?”
  “哪能不知道啊。可刚子走后,一点音讯都没有,那院子跟封死了似的,我们也不好随便进去。没人打理,结出来的果子,不是被鸟雀啄了,就是被几个调皮捣蛋的熊孩子偷了。如今好了,有你这个贤内助在,往后啊,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
  两人边聊边往向家院子走,老远就听到孩子们嗷嗷的欢呼声,不由对视一笑。
  往年都是暗戳戳地偷摘,今年可是光明正大地打枣,兴奋劲还用说嘛。
  两颗枣树,一共打下来六十七斤大枣。
  四舍五入,清苓算了七十斤,分给二狗子他们七斤,七个孩子,正好一人一斤。
  就晚饭前这会儿工夫,像玩儿似地爬了会树、挥了几下棍子,便收获一斤大枣,在孩子们看来相当不错了。
  起码这是他们用劳动换得的胜利果实,吃到嘴里,格外脆、格外甜。
  孩子们欢呼雀跃地走后,向二婶帮着清苓把箩筐抬进堂屋。
  “后天不是要去省城吗?正好给刚子捎点去。”
  向二婶提议道。
  清苓点点头,她就是这么想的。
  由于刚下过雨,枣子身上沾着水气,囤在一起容易烂,向二婶帮她把枣子摊晾在席子上,明个再来挑拣。捎去省城的自然得挑卖相好的,自己吃就无所谓了。
  走前,拿大竹篮装了一篮枣,送向二婶到家后,倒出半篮,约莫有个五六斤。剩下半篮送去了书记家。
  社长那只能等明天上工时捎去公社了。江口埠有点远,天黑了夜路难走,又才下过雨,好多路段积着水,她可不想踩着泥坑摸夜路。


第151章 进城啊激动啊
  江北这边,大枣新鲜吃的不多,基本都是晒干了过年做点心,譬如去核后碾成泥做枣泥糕,和豆沙一样熬成馅儿裹汤圆、炸麻团。
  再不然就是煮粥、炖甜汤,可以说是正月里很稀罕的一道甜点。
  谁家媳妇生了,送包晒干的枣子,那是非常客气的礼了。
  清苓经师娘提醒,只给向刚捎五斤新鲜大枣,师兄那边也送五斤,其余的晒干留着过年用。
  当晚吃过饭,清苓陪二老坐了会儿,少许啃了几颗鲜枣,枣皮不好消化,多吃积食。
  “你奶那边,也送点过去吧。到底是长辈,咱们这儿有的吃,她那边没有,回头又该编排你了。”张奶奶叹了口气道。
  “嗯,那明儿早点送去,回头去刚子哥家把枣子晒起来。接下来天气应该都不错,可惜后天要出门,还得劳烦师娘过去看顾。”
  “这还用你交代!”张奶奶佯嗔地睨了她一眼,“喂鸡的事也不用你操心,有我和你师傅在,只管放心出门。”
  清苓嘿嘿笑了两声解释:“我那不是怕累着您嘛。”
  “看个菜、喂个鸡还能累着我啊。”张奶奶笑道,心里却熨帖得很。
  张有康看着这一幕,倍感温馨,难怪都说闺女是娘亲的小棉袄,可惜,他的闺女出生没多久夭折了。本以为一辈子就岳军一个孩子,没成想人到晚年,收了徒,倒是过上了有闺女孝顺的贴心日子。
  回过神,欣慰地笑着接过老伴儿的话:“你师娘说得对,家里的事不用你操心,倒是你自己,从小到大没出过县城,第一次出远门,可一定要牢牢跟紧你邓婶子。她去过两趟省城了,认路指定比你熟络,别和她走散了。”
  清苓点头如捣蒜:“知道了师傅!”
  心里有点小激动。
  省城啊,听说那里的楼房都是好几层叠一起的,不像县城,最高就两层楼。
  供销社够气派了吧?可邓婶子说,省城那边,比供销社气派的楼多了去了。百货商店就有三层楼呢,每层都比供销社大。
  师娘也说,她那次去省城,眼睛都看不过来,街道两边都是房子,路上跑着车厢很长的车,车头上拖两根电线,就是这电线让车跑起来的。车里能坐很多人,售票员一路收钱撕票、一路报站名。一不小心听岔了,坐过站,下了车,根本辨不清方向。所以再一次叮咛,要跟紧邓梅,要实在走散了,一定要记清岳军家的地址。
  清苓一一记在心上。
  回到家,着手收拾行李。
  尽管后天才出门,可心里激动啊,再者明天有明天要忙的事,倒不如趁这会儿还没睡意,把要带的东西准备好了。
  钱和票那是必须要带的。
  不过她没打算把身上所有的钱都带去,除了小打小闹卖山货、草药换得的几十块钱,向刚前后还给了她两百六十元,六十元是让她平时花销的,两百元是给她结婚买衣服行头的。
  这一刻,她觉得自己应该算侪身有钱一族的行列了吧。
  自得其乐了一番,把那压得很挺括的六十元和辛苦攒下的私房钱重新收回抽屉,压到平常不怎么翻看的古籍里。决定就带两百元。
  既然男方出了这笔行头费,不管买不买、买多少,带总归得带着。
  票的话,肯定都得带上。省城的消费据说很高,手头攒的这些票,还不知道能不能买齐计划好的那些行头呢。
  两个晚上很快就过去了,礼拜五这天早上,邓梅早早就来喊清苓:“盈芳丫头,你都收拾好了吗?六点半的渡轮,可不能迟到了啊。”
  清苓哪用她提醒啊,四点半就起来了,上山逮了两只山鸡、捡了一篮野鸡蛋。这是昨晚就想好了的。难得去趟省城,还要在师兄家借住几宿,单那些花生、瓜子、小米、大枣的哪够啊。
  说到瓜子、小米,清苓也给书记媳妇包了两斤,推说是拿草药跟人换的。
  量不多,倒是没引起邓梅的怀疑,反过来夸了清苓几句,说她跟着老张学中医是学对了,闲暇时还能采点草药贴补家用。
  两人快速地吃过早饭,扛上背篓、提上行李,匆匆地出发了。
  张家二老送她们到村子口,一路上叮咛不停。
  有附近干活的社员看到后,回头打趣舒老太:“你大孙女去省城买嫁妆里的行头了,你做奶奶的,有没表示点啊?”
  舒老太脸色难看地支吾几句,躲开了。
  舒彩云啃着昨天清苓送来的大枣,囫囵道:“奶,这枣好吃!芳芳姐也真是的,她对象家的枣树,听说收了几十斤大枣呢,结果只送来这么点……”
  舒老太一把夺过盛着洗干净大枣的笸箩,瞪了小孙女一眼:“活不知道干,吃倒是很积极。去!把屋子收拾了,去拾点柴禾回来,没见柴房快空了。”
  舒彩云嘴一撇,吃不让吃,活却都让她干。这日子何时是个头啊。也不知娘那边安顿好了没,啥时来接自己啊。要是将来能像堂姐一样、找个有钱有票的解放军做对象就好了……
  “姐!姐!俺要吃枣子!俺要吃枣子!”舒宝贵迈着小短腿,一路嚎进来,“二狗子他们都有枣子吃,俺也想吃。”
  “没了,被奶收起来了。”舒彩云没好气地回了句。
  “哇——”舒宝贵一屁股坐在地上大哭起来,“俺就要!俺就要!”
  把舒老太撒泼的精神学了个十成十。
  舒老太听到宝贝孙子的哭声,从里屋奔出来,抬手就给了孙女一巴掌,“长了眼睛干嘛的?没看到你弟坐地上哭啊?这么凉的地,生病了咋整。”
  舒彩云无缘无故挨了一巴掌,眼底蓄着泪,捂着腮帮子气哼哼地跑了。
  “死丫头!气性越来越大,也不知像谁……肯定像她那个吃里扒外的娘……往日对她那么好,强子一出事,就投奔别个男人去了,不要脸的娼妇……”
  舒老太刻薄地骂着,抱起孙子去里屋拿枣子哄人。


第152章 冤家路窄
  舒彩云一气跑到自留地,望着一地青黄不接的菜不知何去何从。
  毛阿凤从自家菜地回来,看到她,嘴巴不带门地调侃道:“哟!这不是彩云吗?站这干嘛呢?不会是在想你堂阿姐吧?说起来,盈芳那丫头也真是的,去省城玩,咋不带上你咧?都是自家姐妹,有福要同享嘛。”
  舒彩云不知不觉地把毛阿凤的话听进了心里,也认为自己堂姐很不讲义气,去省城买嫁妆行头,不带自己妹妹,却带个外人。
  “将来出嫁,看谁搀你。”舒彩云恨恨道,抬脚蹍死了一条经过自己跟前的毛毛虫。
  已经抵达县城火车站、准备上火车的清苓,狠狠打了个喷嚏。
  “别不是感冒了吧?入了秋,早晚冷了,你该像我一样,在里头多穿一件,热了可以脱。”邓梅关切地说。
  清苓吸吸鼻子,没觉得身体不适,大概是火车站里味道重,习惯了乡下清新空气的鼻子一时有点吃不消。
  等上了车,清苓发现车上味道更重,人多啊,货也多。挤在一起,啥气味都有。
  很多人都像清苓两个一样,手里提着大包小包,肩上扛着背篓、竹筐,脸上喜气洋洋,唠着彼此的收成和儿女的出息。
  “路上要四五钟头呢,早上起那么早,不如趁这会儿工夫打个盹,到了之后还要转车、走不少路。”邓梅卸下包袱,她自己东西少,就一身换洗衣服,其余的都是二老捎给孙子、孙女的吃食。
  清苓负责一个大背篓、一个手拎的包袱和两只山鸡。
  背篓里的是葵花籽、花生、大枣以及夹在两者间的一小篓野鸡蛋。
  有小金躺在筐底,倒也不觉得沉。
  包袱里是换洗衣裳和得闲给向刚缝的一双鞋垫。
  两只山鸡不用说,一路可招人眼了。
  甚至还有人跟她打听这两只山鸡是哪个山头套到的。
  邓梅直截了当地道:“这是闺女运气好,上山没遇到狼。咱们那山头,有好大一群狼,每逢月圆就嗷嗷地叫,可吓人了。”
  一听有狼,打听的人住了口。谁也不想吃点鸡肉反被狼吞。
  “既然有狼,这闺女咋还上山?不怕被狼叼走啊。”一旁一个上了年纪的大娘,看了清苓好几眼,总觉得有几分眼熟,就是一时想不起来像谁。
  清苓笑笑:“当然怕啊,可第一次去见师兄,总得提点像样的上门。”
  “是个知礼的姑娘!”大娘赞赏地点点头,顺嘴问了句,“我看你俩是宁和县上来的,你家是宁和县哪里的?”
  清苓正要回答,邓梅拿胳膊肘撞了她一下,生怕这丫头年纪轻、傻乎乎的什么都往外说,干脆接过话:“我们是底下村寨的,婶子你是哪儿的?听口音像是北方的。”
  “没错。”大娘看到两人的小动作,也不介意,淡然地笑笑,“我是京城人士,来这边探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