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六零军营成长-第2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等你回来。”明暖抱着齐君泽的后背说到,“你一定要回来,安安全全,完完整整的回来。”
  “放心。”齐君泽亲了亲明暖的嘴角,“我舍不得你。”
  说罢,两个人谁也没有再说话,静静地拥抱着对方,躺在床上,就好像要把这一刻永远的留在心里。
  明暖突然很佩服妈妈,每一次霍建国出任务的时候,她都是那么平静,现在明暖才知道那只是表象,陈桂芸地心里想必也是恐慌不安的吧。
  但是她还有好几个孩子要照顾,所以她不能有一丝的软弱流露出来,想必每一次,陈桂芸都做好了即是霍建国回不来,她也要给孩子们撑起一片天的准备吧。……


第三百五十五章 
  早上醒来,看着空荡荡的另一半床,连余温都没有了,不知道齐君泽是几点出发的。
  明暖坐起身来,有些怔怔的看着窗外。
  她的心里总有些恐慌。
  但是她不能软弱,她要像妈妈那样,给丈夫守好这个家,做一个人人敬佩的好军嫂,这是,她从决定要和齐君泽结婚的那一刻,必须要做的事情。
  明暖干脆利落的起床洗漱,给自己做早饭。
  说实话,一个人的早饭真的不好做,明暖盛出一点米,但是又觉得多,然后倒回去一点,看着碗里薄薄的一层米粒,又觉得没意思的很。
  明暖有些丧气的把米全部倒回去,从空间里拿出牛奶来加热,然后煎蛋。
  吃完饭,打开门,自行车不在这里,明暖惊喜的时候往楼下看去,果然,自己的自行车在楼下。
  明暖一早上的坏心情突然变好起来。
  即是齐君泽出任务也不忘了帮她把自行车扛下去。
  明暖哼着小曲儿下了楼。
  高小从窗户里看到明暖高兴的样子,撇了撇嘴,嘟囔到:“越有钱越小气。”
  想起每天在饭点闻到的从明暖家飘来的香气,高小珠就是一阵愤懑,天天闻得着,吃不到的感觉真的不好受啊。
  要是以前,她肯定就带着孩子不管不顾的过去蹭吃蹭喝了,但是现在,唉~高小珠想起之前的几次被打经历就浑身打哆嗦。
  ……
  已经过去了一个月,齐君泽还是没有回来,明暖虽然面上不显,但是心里真的很难受,怎么都过去这么久了。
  以至于,现在明暖在家里,看哪里都是齐君泽地身影,他带着围裙在厨房里做饭,站在阳台上晾衣服,弯着腰拖地,还有躺在床上睡觉。
  明暖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可是齐君泽的身影还是在她地眼前来回的摇晃,真是讨厌,明暖咬着牙想到,你不回来陪着我,现在连觉都不让我好好睡了。
  明暖猛的坐起身来,拿出行李包,把最近用的东西和穿的衣服放进去。
  她决定要回家去住一段时间。
  愉快的下定了决心,明暖就带着行李骑着自行车出发了。
  “小霍,你这是去哪啊?”方芳看到明暖带着行李要离开便问道。
  “我回我婆婆家住一段时间。”明暖回答道。
  “哦。”方芳理解的说道,“你放心吧,齐营长肯定过不久就回来了,肯定现在是被什么事绊住脚了。”
  明暖笑着点点头。
  明暖骑着自行车飞快的往家里跑。
  回到家,陈桂芸和关夏正好也在,顾文静看到满头大汗的明暖惊讶地站起来。
  “小暖,你这是怎么了?”
  “舅妈我没事,就是骑车急了点。”
  “你这孩子,这么着急骑车干什么?”
  陈桂芸训斥道,然后拿出手绢给明暖擦汗。
  “舅妈我想回来住一段时间。”明暖直接对顾文静说到。
  “真的啊,那真是太好了,正巧我一个人在家里太无聊呢了。”顾文静高兴的说道。
  暗中给陈桂芸使了个眼色,刚才她们三个人就再说这个问题呢,齐君泽出门一走就是一个月,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呢,她们还担心明暖一个人压力太大,又憋在心里不说出来。
  现在好了,明暖愿意回家住,就说明她没有想憋在心里不说,一个人难受。
  “我帮你把东西拿进去。”关夏站起来说道。
  现在关夏已经坏了快要五个月了,肚子已经初具规模。
  “不用,我一个人就行。”明暖摆摆手说道。
  然后趁着所有人都没有反应过来,拎着包就上了楼,然后把包放进自己和齐君泽的房间。
  一进房间,明暖的目光就被床头的那张结婚照给吸引了。
  这是她和齐君泽结婚的时候照的,她们都穿着军装,男的俊女的俏。
  看着照片里笑的春风得意的齐君泽,明暖走到他面前,扬了扬拳头,小声说道:“等着吧你,看你回来我怎么收拾你。”
  明暖下了楼,大家也不说齐君泽地事情,话题只围绕着最近发生的有趣的事情,还有关夏的身孕。
  “我倒是听说了一件有趣的事儿。”
  苗二珍在旁边也跟着说道。
  “哦你快说来听听。”陈桂芸立刻说道。
  顾文静也做出一副期待的表情,就连关夏都不能免俗。
  好吧,八卦是女人的天性,明暖也十分想知道是什么有趣的事情。
  “就是咱们院里的。”苗二珍说道。
  “还是咱们军区的”陈桂芸惊讶道。
  “对。”苗二珍开始讲述。
  “就是我们团一个连长的媳妇儿怀孕八九个月的时候,就拍电报把家里的老娘接来伺候月子了。”
  大家听完后都点点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再加上说的这种家长里短的,大家都破有兴趣。
  “然后这个婆婆来了,把儿媳妇伺候的可好了,就差没订个板子供起来了。”
  “等到生的那一天,却是个小闺女,当时老太太的脸就拉下来了,但是当时还有外人在场,老太太在不高兴也没说啥。”
  大家饶有兴趣的听下去,就连关夏手里的苹果都忘了吃了。
  “大家就给她家送礼啊,有人送了个猪蹄子。”
  大家点点头,产妇喝猪蹄汤下奶,大家都知道。
  “然后这老太太就给儿媳妇炖了,端给儿媳妇,儿媳妇一尝,我的个老天爷啊,齁咸啊!”
  大家都惊呼出声,产妇不能吃盐这大家也都知道啊。
  “这老太太本来就不高兴儿媳妇生了孙女,更不愿意把猪蹄子给儿媳妇吃了,可是这又不是自己买的,是人家送来下奶的,老太太摸不开面,就想出这么一招,往猪蹄汤里使劲儿放盐,本来她想着儿媳妇尝一口就不敢喝了,可是没想到人家儿媳妇可厉害了,不管咸不咸,咕咚咕咚就全喝下去了,连带着猪蹄也啃了。”
  “啊?那后来咋样了?”陈桂芸急迫的问到。
  “哪能咋样,当天夜里那女的就回奶了。”苗二珍颇有些唏嘘地说到,“后来张连长知道这事,你说他该骂谁,该骂自己老娘还是骂自己媳妇,两人都理亏,都不敢说话,张连长又掏钱买的奶粉喂得孩子,这回老太太和他媳妇可都心疼坏了。”
  大家听完后都觉得这个故事真是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好吧,实在是大家太无聊了,连这种故事都听到津津有味。……


第三百五十六章 
  “啊,这可真是……”
  顾文静感叹道。
  “这个婆婆不靠谱,怎么儿媳妇因为不懂事呢?”陈桂芸评价道。
  “是啊,就忍不住要去喝那个汤。”
  “夏夏,你可要记住了,不能吃太咸的东西。”陈桂芸对关夏嘱咐道。
  关夏也郑重其事地点点头。
  明暖接下来的日子依然波澜不惊,但是她却可以感受得到,所有人都会避免提起齐君泽,以免她伤心。
  回到家住的日子,别的不说,就是轻松了许多,家里有保姆,明暖每日下班回家,也就是陪着顾文静陈桂芸还有关夏在一起聊聊天。
  明暖越发觉得自己有朝着八卦妇女的方向发展了。
  这一天,明暖倒班休息,和关夏出去逛街。
  明暖惊讶的发现,一段时间不出来逛街,街上竟然出现了一些小贩,虽然还不成气候,但是足可以见未来的发展方向。
  明暖觉得她有必要见一见苏靖宇了。
  她已经很久没有看见他了,这小子自从发现政策松动之后,每天就像打了鸡血一样,往各地跑,许多工厂,特产,都了如指掌。
  什么货物由南往北,什么货物由北向南,怎么走,走那条线,他心里已经有了初步的计划。
  不得不说,苏靖宇绝对是一个天生的商人,他对金钱的感知力完全不逊色于何逸翔对政治的感知力。
  上次见面的时候,苏靖宇竟然就对明暖说出来,他感觉东南沿岸将会是发展的重心,这没有什么,有识之士都能看到,但是最难得的是他竟然还猜测到少则一年,长则三年,必然会有政策支持。
  而且对于一些发展计划,苏靖宇也是说的头头有道,让明暖这个穿越来的无比感叹,要不是知道苏靖宇是土生土长的原生态人,明暖都要以为,他才是那个从后世而来的人了。
  好吧,明暖只能说,术业有专攻。
  现在的苏靖宇,已经奔波在全国各地,一些食品和服装厂是他考察的重点。
  从这些方面入手,苏靖宇可以说是很聪明了,衣食住行,一旦开始发展,这两样是最先有需求的。
  苏靖宇已经不满足做一个倒货的商人了,他要做自己的工厂,自己的商场。
  这,这简直就是,生产销一条龙啊!
  “姑娘,买鱼吗?”
  明暖被这声吆喝声拉回了现实。
  在一个小胡同口,一个带着草帽的老大爷问道。
  明暖往他身前的胶桶里看去,里面密密麻麻的全是鱼,可以看出来个头不大,但是都活着,时不时的还有水溅出来。
  “你这鱼怎么卖?”关夏小声的问道。
  百货大楼的鱼一般都死了,当然没有自己抓的新鲜。
  “一毛九一斤,不要票,要是有票,一斤一毛三。”
  明暖听完算了算,猪肉现在是两毛五一斤,还不算票,这个买的可是要便宜多了。
  “来几条吧。”明暖蹲下指挥着大爷捞了五条鱼。
  明暖想了想,说道:“再捞五条吧。”
  不偏不倚。
  老大爷很开心,一下子卖出去这么多鱼。
  “十二斤六,称高高的。”老大爷把称给明暖看了看。
  明暖点点头,大爷就用绳把鱼串起来。
  大爷收到钱,脸上笑的合不拢嘴,这回儿天还早,就买了这么多鱼,大爷觉得很开心。
  买完鱼,两个又在零零碎碎的小摊上买了一些新鲜的菜。
  现在已经是五月中旬,天气渐渐热了起来,也有一些附近乡下的老农挑着菜来卖。
  明暖发现,虽然现在不再严查买卖,但是革委会的人还也是严格的盯着他们,只能卖一些土产事物,要是卖了别的东西,比如说衣服,肯定要被拉去纠察一番的。
  明暖从这些老农的脸上看到了忐忑不安,想想便知道。
  这时候来做生意,绝对不是为了发财,而是为了维持生计,要不是家里实在困难,大家都不会愿意出来卖东西的。
  不光是政策问题,还有观念问题,经过二十年的洗脑,大家都认为但凡有点办法,都不愿意来做生意,这是投机倒把,十分丢人的。
  这时候人们推崇的事工人和军人,能当上工人自然是还好,即是当不上也要当个农民,这才光荣。
  另一方面,大家也怕哪一天又翻旧账,所以出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