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医心方[上]-第3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医女有恙……?”见医沉在一旁暗暗摇头,剑姬截住话头,一心一意问起这头狐狸的情况,“医女豢养此狐几载?”
  

第五十五章 千春潭
更新时间2015…11…20 20:01:57  字数:2007

 解忧抬眸笑,“非为豢养,此狐自来。”
  当初她回到狐台,医沉便告知她,荧惑诞下两头小狐,已放归衡山去了。
  解忧想着荧惑毕竟是野物,将来终须一别,这样不知不觉地走了,倒也不错。
  不想第二年春日,荧惑重又回到狐台,一见面险些又将解忧扑得摔倒,这股兴奋劲实在令人生畏。
  解忧这才明白,荧惑之前离开,乃是为了抚养幼狐长大,因此一年过后,它又循着原本的气味找了回来。
  荧惑本就是野狐,也不需人为豢养起来,解忧不过教导它如何躲避猎户的机括,如何逃脱猎犬围追,平日仍是任它在山野中放养。
  之前剑姬也来洞庭的小筑寻过她,那时荧惑恰好不在解忧身边,因此她直到今日才见到了这头剧连时常提起的火红狐狸。
  医沉似乎只是引剑姬前来,见她们两个搭上话后,转身又不知去了何处。
  解忧缓缓而行,或许是因为过服丹砂之故,近来气力短少,连这样平常的行路都觉得吃力得很。
  但她一身白衣,玄袂随风掠起,行路虽缓,妙在姿态飘逸,风骨绝佳,倒遮掩住了些微的病态。
  “剑姬来得恰好,前日急雨,茶树甫发新叶。”解忧唇角噙着淡笑,顺着狭长的木廊挪到石块天然磊砌起来的水潭边,垂眸翻找新鲜的叶片。
  剑姬斜倚在长案上,纤长的手指缓一下急一下地拨弄着绷得极紧的丝弦,零零落落地拼凑出一曲《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解忧一边飞快地将鲜嫩的叶芽捻进手中,一边和着零落琴音轻吟,眼角不觉染上一丝寂寞的色彩。
  这《桃夭》的曲子,应当不论哪处卿士族中的女儿都会弹奏吧?
  可这旖旎到似要开出三千繁花的曲子,与她有什么干系?
  她分明知道丹砂不能长久服用,她自然也不是相信丹砂能令人通神不老,她甚至明白再服下去会有什么后果,但为了比较和缓地压制住身体的生长,她只能如此。
  这本该是一个如桃花般灼灼开放的年华,她却提前将花苞给掐了下来……
  将满满一捧绿叶往掌心里轻轻一掐,解忧阖了阖眸子,缓缓舒口气,她想得太多了。
  既然已经决定了,为了达到目的,死尚且不避,这么一点小小的残酷算什么呢?
  解忧迤迤然携了麦色的陶壶,俯身往浸满桃花的潭中汲水。
  剑姬见那潭边的石上,用尖锐的东西轻轻刻着两字“千春”,一旁还有小字,笔触如蚊脚,细不可辨,依稀镌着“一往桃花源,千春隔流水”。
  不知何意。
  解忧生火煮茶,这个时代的茶叶除了直接咀嚼外,不论鲜茶、干茶,都直接与水一道煮透,就像煮药汤一般。
  一年两年,她早已习惯了这种方法,沸水煮过的茶汤虽然颜色不够碧绿可爱,但属于草木的清香很浓郁,入口能尝到那种生命的活力。
  她距离陆羽的时代还太远,她懒于刻意去改变什么东西。
  剑姬手中的琴声没有停下,转入二叠、三叠,幼时学过的曲子这会儿拨得熟了,已经不需再看着琴弦掐准音节,因此定定看着解忧煮茶。
  那白衣的女孩背向她跽坐在木廊上,脖子优雅地微微颔下,偏头照看陶壶下的火焰。
  火狐惧怕火焰,远远立在廊下,火苗似的眼中映出跳动的火焰,就这么入定一般地瞅着主人的背影。
  剑姬转过眸子,目光锁在长案上解忧恰才写的竹简上。
  “秦王政十八年,赵武安君李牧死,秦伐赵,围邯郸。”
  “十九年,楚幽王薨逝,公子犹继位,未几,公子负刍弑立,秦灭赵,得和氏璧。”
  “二十年,燕太子丹使荆卿入秦,刺秦王不得,秦震怒,伐燕,秦王骊山墓起土,医书《内经》……”后面的文字未尽,但没了下文。
  “二十一年,秦攻燕都,得太子丹,转攻楚。”
  “二十二年,秦将王贲灌大梁,魏破,昌平君反秦于淮南。”
  “二十三年,秦楚交战,项燕死。”解忧在文字后面刻了一个古怪的符号。
  “二十四年,秦破楚,虏楚王负刍,放西戎,昌平君立为荆王,战死,楚亡。”
  “二十五年,秦灭燕,秦灭代。”
  ……
  剑姬越看越沉默,这是解忧记录下来的,这几年内发生的战事。
  她这些年同墨者一道隐居狐台,举目看到的全是青碧的山水,难免将当初啸聚群豪的意气抛下了。
  解忧却不同,她虽身在山水,行止风雅,那颗令人捉摸不透的心里总还记挂着那年秦地的风雪。
  这些被她细细记录下来的事件,多半与她当初在秦地辞别剧连时说的相同。
  每当想起此事,剑姬总觉得没来由地好奇。
  预言得偿在这个时代并没有什么了不得的,因为信口开河的人实在是太多太多了,说的人多了,说的话多了,总有那么几句会恰好撞上了现实,不足为奇。
  但解忧……谁能像这个少女一般,轻轻巧巧说出的每一句话,都成了现实?
  “剑姬。”解忧用一块素布托起陶壶,将煮好的茶水倾入小碗,腾起的雾气蒙在她面前,将她微哑的声音染得水汽氤氲,“剑姬可往探望旧部?”
  剑姬笑了一下,她的那些旧部么……或者说也尽然是她的旧部。
  当初司马尚带着一干精锐半途截杀郭开后,将他的财物也分了个干净,之后一部分人随着司马尚一道定居渤海去了。
  剩下的,有些是剑姬原本的麾下,有些是赵地之师,不远千里追随剑姬到了楚地。
  这么多人,自然不好让他们一道去往狐台这个清静之所。
  在解忧的一手倡议下,年少的大多加入了墨者,剩下一些则跟随她前往洞庭一带,数百人解甲归田,竟也筑成了一个小小村落,离此处掩在桃花深处的小筑不过数里路程。
  “自然可往一观。”剑姬点头。
  

第五十六章 桃夭
更新时间2015…11…21 20:00:57  字数:2029

 “然,剑姬今日非为此而来。”剑姬一扫方才斜倚的姿态,坐正身子,拢一拢宽大艳丽的红袖,挑出一枚竹简捏在两指之间。
  解忧默然将茶递给她,扫了一眼竹简上的内容。
  “二十年,燕太子丹使荆卿入秦,刺秦王不得,秦震怒,伐燕,秦王骊山墓起土,医书《内经》……”
  随后点点头,她已明白剑姬来此的意图。
  这简末尾记载的所谓“内经”,即是被后世奉为中医体系确立标志的《黄帝内经》。
  当初她们离开秦地,从丹水泛舟而下,曾听闻中原地区有医者自发组织起来,编写一部医经,恍然听着倒像这名字。
  她那时曾向剑姬感慨过几句,说若是自己能一道前往编写此书,留名后世,该是何等的幸运。
  但她并未将此放在心上,只因她清楚地知道,《内经》实在不是成书于这个年头的。
  不想剑姬记得那么深刻,已过去五年,还能提起此事。
  “医女为人淡雅,万事未必经心,唯独那日舟中,谈及医经,双眸耀然,岂非思之切乎?”
  解忧眸子一敛,懒懒的笑意重又爬上唇角,“剑姬心细如丝也。”
  任何一点变化,都瞒不过面前的女子呢。
  “医女谬赞……”剑姬摇头。
  正要说下去,暖风穿越桃林,送来一句稚嫩的童音:“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这是男子的声音,似是在教授幼童诵诗。
  女童显然记不得这么多,磕磕巴巴的,诵不完全,“桃之夭夭……有……?”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教导诵诗的人耐心地重复了一遍。
  “唔……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孩子的声音有些兴奋,似乎为着诵出这复杂拗口的一句,在讨要自己应得的奖励。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解忧低头抿茶,飘进茶汤中的桃花附在她的唇上,一映之下,剑姬恍然惊觉,她的唇色还没有淡红的桃花艳丽。
  解忧浑不在意,亦想不到她因何而震惊,只缓缓抬手,将那片薄薄的花瓣拈在指间,轻嗅了一下,随后将它抛入风中,看着它盘旋而去。
  “七叶亦到了,兄正同她进来呢。”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七叶果然跌跌撞撞地从桃林中闯了出来,满头俱是桃花,蹒跚着一路撞下更多的桃花,“忧姊姊!”
  剑姬自然晓得七叶是个痴儿,见她走得蹒跚,刚想起身去扶一扶她,被解忧一手拦住,“剑姬教她自己过来,摔着了方知行路要仔细,况兄在后……”
  医沉果然从林中转出,抬眸看着廊下的少女轻笑。
  剑姬看看他,又转头看看解忧,轻叹一声。
  解忧方才赞她心细如丝,总能看出些什么,但面前这两人,她却怎么也看不透,与之一道看不透的,还有他们之间欲说还休的关系。
  “著闻,少年吴洛求娶七叶,医缓已允,待七叶及笄便归,医女知之乎?”
  解忧点头,这件事她听说了,七叶虽然智力低一些,但心地善良纯真,与她相处,反倒省却许多世俗烦恼,吴洛能喜欢这女孩子,自然是好的。
  “今医女年长,不思嫁乎?”剑姬试探着又问了一句。
  解忧悠悠然啜饮茶水,一边淡笑,“剑姬误矣,忧年方二七,尚未及笄,如何嫁人?”
  轻轻巧巧地推过去后,解忧才敛眉低叹,就算想嫁人,又让她去嫁与谁?谁会愿意娶一个一心俱是留名青史那种无聊念头的女孩子?更何况她现在的身体渐趋虚弱,常年服食丹砂,极有可能无法生子,在这个看重子嗣的时代,仅这一条就能令人望而却步。
  “忧姊姊!”七叶蹒跚着爬上石阶,小手攀到解忧身上,伸长脖子去争饮她碗中茶水。
  剑姬对于自己被完全无视这件事,只是笑着摇头,七叶心智混沌,很难认住东西,除却她口中的“忧姊姊”和“沉哥哥”,她唯一识得的东西,便是吴洛赠与她的那块“巫山石”,除此三者外,她甚至连一直抚养她长大的医缓都不大认得。
  也正因为七叶对巫山石爱不释手,医缓才会轻易答应了吴洛求娶的请求。
  “七叶……”解忧将茶碗让与了她,重倾一碗,头也不抬地递与医沉,自己仍旧低头同七叶说话,“阿姊教你诵诗,何如?”
  七叶如牛饮水一般将半碗茶汤一气喝掉,这才后知后觉感到茶汤苦涩,苦着脸攀在解忧肩头乱滚,“沉哥哥教矣,尚未相熟!”
  “……阿姊所教,非《桃夭》也。”解忧温和地将她两个垂髻间的花瓣拾去,凌乱的发丝理得整整齐齐,一丝不乱,“闻七叶将嫁,阿姊有言教之,七叶可听?”
  七叶停了动作,整个人偎在解忧怀里,睁大了两只无神的眼,她很不明白解忧说的“嫁”是什么意思。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
  桑叶未落的时候,枝头翠绿;桑叶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