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埃文借助了舞台角色和错杂的幻想情景,让妮娜这个人物的主人格与控制人格、第二人格之间的竞争充满了惊悚感和隐喻性,一方面妮娜需要与内心的欲。望做斗争,还要与艾瑞卡的控制做抗争;另一方面这种带有功利性质的阴暗面也正是大多数人与生俱来的本性。舞台上天鹅女王的竞争本身就是现实生活中残酷竞争的真实体现。很少人愿意心甘情愿地退出自己的人生舞台,因为得不到舞台灯光的人生是没有掌声和鲜花的。舞台如此,人生也是如此。
妮娜在最后的精神混乱之中杀死了莉莉,但实际上是杀死了自己,这也是埃文对整个故事的一个提升。如果妮娜真的杀死了莉莉,那么这就是社会史诗:人们为了在竞争之中取胜不得不杀死对手,让自己的双手沾满鲜血,而故事也就将会走向另外一个发展。带来的反思堪比‘大逃杀’这样的可怕社会现实;但妮娜真正杀死的是自己时,这也就与电影的主题不谋而合。这不是现实,而是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艺术,妮娜在杀死自己的那一刻完成了自我分裂同时也实现了真正的完美。随后而至的芭蕾舞表演与妮娜的心理变化丝丝入扣,让妮娜的死亡有了一种凤凰涅槃的悲情和唯美。
此时此刻,我们除了感叹、同情、惋惜之外,别无他想。虽然妮娜在**上死亡了,但她对于艺术追求的精神却圆满了,于是,一部带有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经典悲剧也就诞生了。
这部电影在埃文那略带躁动不安的镜头之下,从头到尾魅惑着观众,带领着所有人进行着一场惊心动魄的心理之旅,仅仅是心理层面上的颠簸,却比起任何一项极限运动都来的刺激人心。
埃文在镜头之中尝试植入了如同梦魇般的恐惧和不安,轻微摇晃的画面显然带着一种无法抹去的焦躁,在人们没有察觉到的情况下,在一个个细节之中铺垫出足够的能量,每一个角色的对话都在观众心中慢慢树立起角色不断完善和丰满的新哥哥特征,而音乐的恰如其分更是精彩纷呈。当情节骤然转向**,妮娜的精神幻觉忽隐忽现,伴随着大提琴的层层压迫,这就好像是一场地狱之旅,让人心脏狂跳、目不转睛,那种激烈、恐惧的情感之中有杂糅了一种深层的悲哀感,悄无声息地渗入骨髓。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埃文在视觉、音效、剪辑等多方面依旧保持了超高的水准。
电影中不断闪回出现的黑白场景鲜明对比着,粉色、白色、黑色、灰色等色彩的运用,将角色的特征不动声色就勾勒了出来,属于妮娜的白色和粉色,属于黑天鹅、莉莉、艾瑞卡、贝丝的黑色,还有属于托马斯的灰色。这种巧妙的颜色对比就是一种心理暗示,在视觉效果上对观众的认知产生冲击,无辜与邪恶的较量、纯真与黑暗的对立,不同于埃文在‘香水’、‘荒野生存’、‘朱诺’等作品之中的饱满色彩,也不同于‘在云端’、‘血色将至’、‘一天’等作品里复古风格,这一次埃文将‘神秘肌肤’里那抹不去的幽蓝又更进一步,完完全全意象化了镜头语言,堪称神来之笔。
显然,埃文并不仅仅满足于对镜头、色彩的运用,电影里镜头的剪辑重现了‘在云端’里的凌厉,几乎所有的转折和变化都模棱两可地欢笑着,莉莉和妮娜的脸部转换,妮娜现实与幻想之间的变化,镜子中折射人影的异变,这些惊人的细节伴随着扣人心弦的音乐,让每一个人无时无刻不思考着:到底什么是幻觉,什么才是现实。
同时,埃文对于影片时间流程和节奏感的掌握依旧顶尖,他很清楚自己的影片需要铺垫到什么时候,需要在什么时候爆发,又需要在什么时候升华到新的高度。每一个片段都不可或缺,每一个片段都为展现妮娜人格分裂的过程进行着铺垫。
埃文对于节奏的掌握,既不会像大部分文艺作品一样始终偏于平淡,也不似恐怖电影那样频繁越界,而是始终在紧绷和松弛之间来回切换,吸引着观众的注意力,让观众在电影播放时间里越来越投入、注意越来越集中,直到最后气氛上已经烘托到一个高点时,同时将故事代入**。这时观众的心理彻底被击穿,在最投入的时候感受到最强烈的震撼。这种心理暗示手法,在埃文的手中被无限最大化了。
‘天鹅湖’的故事即使不看芭蕾也基本在全球家喻户晓,而埃文通过自己的才华把故事、剧本和自己的导演技巧完美地平衡在了一起,不得不称之为大师!
电影之中的一众角色,在埃文的调。教之下精彩得让人无法直视。
娜塔莉的表演层层推进,从最开始的无辜和纯真,到情绪的挣扎和变化,最后完成人格分裂的蜕变,每一个细节的变化都在娜塔莉细腻而真实的表演之中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在埃文略显刻意的特写镜头之中,娜塔莉眼神之中激烈的情绪挣扎让所有观众都感受到了如同地狱般的紧迫感,这毫无疑问是娜塔莉演员生涯最具突破性的演出,也是最佳的演出,在埃文的镜头里,娜塔莉的表演堪称完美。
专横跋扈的艾瑞卡,在梅丽尔的演绎之下,颇有一种无处不在的压迫感,让人莫名有一种窒息的压抑,梅丽尔对于角色不动声色的雕琢在埃文的镜头之中被无限放大,特别是故事最后部分的骤然释放,让人看到了梅丽尔毫无保留、完全投入角色的畅快感。
大放异彩的米拉…库妮丝绝对让人惊艳,是电影的最大发现,张扬、自信、狡黠、无拘无束的角色色彩在米拉的演绎下被发扬光大,最精彩的一场戏绝对是和娜塔莉的情。欲。戏,逼真写实、张力十足,让人拍案叫绝。
最后埃文在演员的位置上也依旧精彩,托马斯这个角色在埃文的演绎之下充满着情。欲的诱。惑,却又带着禁。欲的矜持,即使戏份再少也依旧让人无法挪开视线。
如果让我用一个词汇来形容观看‘黑天鹅’之后的感受,我会用‘魅力十足、大师佳作’来表达。她充满了性。感的张力,却不流于。色。情,从电影的一开始就抓住了观众的注意力,并且与观众的情绪时刻保持同步,她是如此紧张和激烈,尤其是推向**的尾声,几乎能让观众哑口无言。而这一切,又与演员的精彩表演时刻互相牵扯着。埃文不愧是当今最为导演大师的代表人物之一,静下心来体会这部电影所带来的精彩,无论是惊悚还是压抑,这个故事、这部电影,都会让人拍案叫绝!”
求月票!(未完待续。。)
2353 争议焦点
今天第三更,求推荐,求订阅!
无论是尼尔…达西还是克里斯…范朋克,对于“黑天鹅”的赞誉也是毋庸置疑的,而他们的言论也是整个北美地区影评的一个缩影,“黑天鹅”几乎得到了所有媒体众口一致的赞誉,而他们认为这部作品之所以能够称之为经典佳作,埃文…贝尔对于心理学元素的灵活运用,无疑是最大的成功。
埃文…贝尔在电影之中,对于镜子的巧妙运用贯穿全片,这是典型的心理学暗示,包括人物在镜子中折射的位置、模样、处境都带有深刻的心理学效果;现实与虚幻之间并不存在鲜明界线的手法则是对“现实与超现实”的混淆,就好像“穆赫兰道”将梦境刻画得如同现实一般,从而达到让观众无法分辨现实和非现实的区别;最值得一提的是埃文…贝尔将黑天鹅翅膀破茧而出的这种人格分裂通过妮娜肩胛骨处的伤口生动的表现了出来,在故事最**的部分,翅膀从伤口出生长出来的画面让人毛骨悚然之余,却也将人格分裂的过程用最真实的手法呈现了出来……
毫无疑问,埃文…贝尔对于心理学的巧妙运用,可以清楚地在电影任何一个角落看到,包括妮娜每天搭乘的地铁、卧室的布置、性。元素的暗示等等,甚至就连妮娜的服装、发型等等都有着与剧情天衣无缝契合的作用。
“黑天鹅”和“盗梦空间”一样,是一部值得人们反复去观看、反复去研究的作品。不过“盗梦空间”的深奥是在于一个全新的故事体系和架构,但“黑天鹅”的深刻却是来源于无数的细节,每一次观影都势必会有全新的感受。
对于“黑天鹅”之中诸多的心理学解释。人们基本上认同尼尔…达西在“纽约时报”的言论。莉莉代表的是妮娜向往的对象、同时也是竞争的恐惧;贝丝象征的是妮娜对职业生涯的憧憬以及对未来的忧虑;托马斯则是妮娜对于完美追求的化身和向导。
目前关于剧情最大焦点都集中在了莉莉和贝丝身上,比如说表演前夜,妮娜在舞蹈室熄灯之后看到托马斯和莉莉在交。欢是否是真实的,还是幻想;再比如说妮娜看到莉莉勾引王子的演员大卫,导致大卫在表演过程中托举妮娜失手,这又是幻想还是真实;还有就是莉莉和妮娜的那一夜风。流真的只是妮娜的幻想吗,还是莉莉故意不承认的……
诸多的争议和讨论。这也是埃文…贝尔作品的惯例,引发热烈的讨论才是正常情况,同时也证明了“黑天鹅”之中的细节有着无穷的挖掘潜力。值得人们再进一步研究。但是这些争议一直都没有锁定在母亲艾瑞卡这个角色身上,一直到又一种全新的观点冒出头之后,这就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一部分观点认为艾瑞卡就是女权的象征,强势霸道的控制欲直接导致了妮娜的人格分裂;而另外一部分观点则认为艾瑞卡其实是妮娜的第三人格。这是隐性人格。同时也是主控人格。第二种观点冒出来之后,引起了轩然大波,同时也将“黑天鹅”整部作品的深度推向了一个全新的巅峰。
第二种观点是由心理学的专业杂志提出来的,撰稿人赫然是穆勒…兰斯,埃文…贝尔在哈佛大学期间的导师,而这篇文章居然被专业杂志刊登了,确实是让人侧目。
“艾瑞卡其实是并不存在的,而是妮娜心中自律性的一种潜意识意向。妮娜的母亲也许在她幼年或者少年时期就离开或者去世。但是她脑海中一直保留了对艾瑞卡严厉、谨慎的形象,并且母亲对待她的方式一直保留着一个小女孩的严格和限制。甚至她的房间都是按照幼时的方式进行布置。艾瑞卡就是妮娜的隐藏人格,同时也是主控人格,控制着妮娜白天鹅的显性人格。
这个理论可以从两个角度出发来讨论其真实性,首先是所有艾瑞卡对妮娜讲的话,都是妮娜的自我激励,她依靠着精神上对自己有着高期待、严格要求的母亲,这股力量不断推动着她前进,甚至是逼迫她前进,她的人生就是在遵循着艾瑞卡之前失败的人生重新爬起来在前进着;另外一方面,艾瑞卡还是妮娜心灵软弱时的港湾,当她面对困难时会选择向母亲倾诉,当她情绪开始躁动时母亲会通过电话遥控,当她自我失控时母亲的形象将会是最后的一道锁。
简而言之,艾瑞卡就是妮娜分裂出来控制自己的主人格。埃文…贝尔对于这一点,从电影的许多细节都透露了出来。
从大局观而言,艾瑞卡从头到尾只出过家门一次,那就是为了买蛋糕——至于最后一幕在剧场出现那则是妮娜自己的幻想。而且艾瑞卡至始至终只和妮娜发生过对话,除此之外,包括出现在妮娜家门口的莉莉也没有和艾瑞卡有直接对话,仅有一次,托马斯表示艾瑞卡打电话过来说妮娜身体不舒服不能登台了,但这并不是面对面的对话,完全可能是妮娜被艾瑞卡人格控制之后打的电话。
细节方面,第一个就是吃蛋糕的场景,当妮娜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