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上海滩之惊蛰-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八七会议”上,中共中央领导层又一次进行了改组。会议重新选举的中央 
政治局名单如下: 
正式委员:苏兆征、向忠发、瞿秋白、罗亦农、顾顺章、王荷波、李维汉、彭 
湃、任弼时。 
候补委员:邓中夏、周恩来、毛泽东、彭公达、张太雷、张国焘、李立三。 
在两天后举行的政治局会议上,推举出由三人组成的常委会,他们的排名顺序 
是:瞿秋白、李维汉、苏兆征。 
同年十一月九日至十日,临时中央政治局在上海召开了扩大会议,在这次会议 
上又有两人增选为政治局常委,他们是周恩来和罗亦农。三常委变成了五常委。仅 
仅半年时间,周恩来在政治局里的的身份就这样升升降降,由委员而常委,由常委 
而候补委员。再由候补委员而升为常委。在此后的半个世纪中,他便一直处于在中 
国共产党最高领导核心中,直至他离开人世。 
经常光顾“福兴字庄”的,除了上面所说的这些政治局成员之外,还有一个人 
,此人就是邓小平。 
邓小平不是政治局委员,但却是中共中央的秘书长。一九二七年八九月间,他 
随中共中央迁到上海,当年十二月被任命为中央秘书长,协助瞿秋白、周恩来等常 
委处理中央工作。每逢政治局开会,都由他作记录。许多日常事务,也是由他处理 
的。所以,他来这里的时间比大多数政治局委员还要多。 
中央政治局机关在这里一住就是三年多,直到后来出了叛徒,才被迫放弃。这 
在当时为数不少的中央秘密机关中,是不多见的。 
三 
一九二八年四月中旬的一天,上海。 
清息,震旦大学附近的一个十字路口,一位蓄着胡须,身着长袍,腋下夹着一 
个公文包的中年男子迈着沉稳的步伐,朝着学院方向走去。站在路口值勤的是一个 
印度巡捕,当时的上海市民把这些肤色黝黑,头缠红色包巾,专在街上路口巡逻的 
印度巡捕称为“红头阿三”。看见这位颇具学者风度的男子走过来,这个身材高大 
的“红头阿三”下意识地向他微微点了点头,以示礼貌。 
那个懂得尊敬斯文的印度巡捕并不知道,每次“教授”走到震旦大学的门口, 
都没有进校园,而是径直向前走去。因为,这位受到他敬意的男子并不是教授,他 
就是受到国民党当局重金通缉,租界巡捕房的侦探们千方百计想捉拿到手的周恩来 
。 
周恩来擅长化装以骗过敌人,多年来一直为在他手下工作过的地下党员们津津 
乐道。他是众所周知的中国共产党领袖。是蒋介石悬重赏捉拿的“匪首”,在大革 
命时期又长期担任过国民党党政方面的重要职务,不仅黄埔军校的学生,国民党内 
的许多人也都熟识他。因此,在白色恐怖笼罩下的上海,他的处境就格外的危险。 
在险恶的环境中,周恩来以他过人的机智和冷静,积累了丰富的地下工作经验 
。他不停地变换姓名和住址,居住的地方大多只住个把月,有时只住半个月就搬家 
,最长的一处也只住了半年,而且每换一个住处就要改一次姓名,知道他住处的只 
有两三个人。由于社会上认识他的人太多,除了特殊情况,周恩来严格地把自己外 
出的时间限制在早晨七点以前和晚上六点以后。他对上海的街道里弄进行过仔细的 
研究,尽量少走大街。多穿小弄堂,也不搭乘电车或到公共场所去。通常,他化装 
成上海滩随处可见的商人,后来又蓄起了长须,因此在党内留下了“胡公”的雅号 
。 
这一段时间,周恩来搬到震旦大学附近。为了适应环境。他便装扮成学者的模 
样,久而久之,就连街头值班的巡捕也要向这位“教授”颔首为礼了。 
走过几条街道,周恩来来到同孚路柏德里,这条里弄的七OO号是一所常见石 
库门房子,两楼两厅。这是中共中央一个重要秘密机关周恩来和邓小平几乎每天都 
要来这里。中央各部门、各单位都来这里请示工作。当时党内的人都把这个地方称 
为“中央办公厅。” 
在上海中央机关工作的几年里,周恩来曾两次去苏联。每次出国,都是以合法 
的身份正式向国民党政府外交部办理出国护照。周恩来照这张化装像的“妙用”, 
是要用它去办出国护照。因为,中国共产党即将召开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周恩来 
和绝大多数中央委员要动身前往苏联。 
就在“六大”代表们准备动身的时候,一次突发事件震惊了全党。 
四 
四月十五日上午,一个年约二十五六的青年男子来到公共租界戈登路路口的一 
家住户。过了一会儿,另一个年纪相当的年轻人也走进了这家的大门。后来的这个 
人身材比较矮小,他就是中央秘书长邓小平。在他之前来到的那个男子,是中央政 
治局常委、中央组织局主任(即中央组织部长)罗亦农。 
罗亦农是党内声望很高的年轻领袖,他是湖南湘潭人,一九0二年出生。一九 
二0年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被派往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一九二一年转入中国共 
产党。他在苏俄学习了五年,回国后担任过江浙区委书记,并同周恩来一起领导了 
一九二七年的三次上海工人武装起义,此后又担任过江西省委书记、湖北省委书记 
。“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在十一月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又被 
增选为政治局常委,随即受中央委派出巡两湖,几天前刚刚回到上海。 
邓小平是受罗亦农之约,来这个用于中央组织局的秘密机关商量处理一件事务 
的。两个精明强干的年轻人很快将事情处理完毕,邓小平便离开了。按照地下工作 
的惯例,两个人应该一先一后离开机关,所以邓小平就先走了一步。 
邓小平从机关后门出来,走到弄堂口,习惯地看了一眼摆在街头的修鞋摊。他 
知道,这个“鞋匠”是特种的人,化装在这里望风的。一瞥之间,邓小平楞了一下 
,他看见那个“鞋匠”漫不经心地向他作了一个手势。这是一个暗号——“出事了 
,赶快离开!”他不敢停留,赶紧加快步子。在穿过街口的时候,他迅速回头看了 
一眼,只见几个身穿便衣的包探已经堵住了机关大门。 
前后只差了一分钟时间! 
邓小平消失在人群之中。罗亦农晚走一步,不幸被捕了。 
一个小时之后,周恩来便得知罗亦农被捕的消息,他立即通知顾顺章,命令他 
负责组织营救,井照顾好罗亦农的妻子李文宜。 
当天下午,一名特科的工作人员来到罗亦农的住处,要李文宜立即到愚园路亨 
昌里的一处秘密机关。在这里她见到顾顺章,获悉丈夫被埔的噩耗。顾顺章还对她 
说,原来的住所很可能暴露,不能再回去了,已经为她安排好一家旅馆。此后几天 
,李文宜每天换个住处,提心吊胆地等待丈夫的消息。 
四月二十二日,顾顺章来到李文宜的住处,对她说:“你马上到龙华去,在文 
治大学的那个马路口右边的第一根电线杆上,去看看贴了什么样的纸条。” 
李文宜疑虑不安地望着顾顺章,但他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她不便追问,便雇 
了一辆黄包车赶往龙华去看个究竟。 
在顾顺章所说的那根电线扦上,她果然看到了丈夫的消息。 
这不是一张纸条,而是一幅布告,上面怵目惊心地用朱笔。打了-个大勾。 
奉蒋总司令命,共党要犯罗亦农着即枪决。 
淞沪警备司令钱大钧 
民国十七年四月二十一日 
原来,罗亦农被捕之后,只在公共租界巡捕房关押了三天,就被引渡到国民党 
淞沪警备司令部了。在劝降失败后,蒋介石下手令将罗亦农枪决。从被捕到牺牲, 
前后只有六天时间。特科的营救未能成功。 
尽管已有思想准备,但李文宜还是被这噩耗击懵了,在布告处木然呆立了很久 
。绵绵的春雨逐渐浇醒了她的头脑,这个勇敢的女人决定马上寻找丈夫的遗骸。 
龙华是当年上海人闻之色变的杀人魔窟,李文宜很快就打听到丈夫就义的刑场 
。这是一块面积不大的草地,当中有一滩鲜红的血泊,在血泊旁边丢着一根贴在竹 
竿上的纸标,人们通常把它叫做“斩标”。上面赫然写着“共党要犯罗亦农”,“ 
罗亦农”三个字上还划了一个猩红的圆圈。李文宜看到丈夫的名字,顿时两眼发黑 
,双腿一软,昏倒在地。醒过来时,她看见周围站着几个当地的百姓,便向他们打 
听,这个被枪毙的共产党的尸体移到哪里去了?” 
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向她作了一个手势,默默地领若她向前走了不长的一段路 
,在一丛灌木的前方有一个黄土孤坟,老人用手指了一指,就默默地离开了。这是 
一个草草堆起的新坟,没有墓碑,周围也没有任何标志。坟里埋的究竟是不是亦农 
?是谁掩埋的,是自己的同志,还是专行善事的经善堂用薄木棺材埋的?李文宜站 
在坟前想了好久,最后决定回去向组织汇报后再来查明。 
第二天一早,中央秘书处工作人员杨庆兰找到李文宜的住所,要她立即转移到 
新的住所。到了地方才知道,这里的主人是牺牲于广州起义中的中央政抬局候补委 
员张太雷的遗孀王一知。当天晚上,周恩来代表中央到这里看望两位烈士的遗属。 
李文宜含泪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要一支手枪,亲手杀掉出卖丈夫的叛徒;第二 
,查看罗亦农是否已经掩埋,如果是经善堂的草草掩埋,要另行安葬;第三,请求 
去苏联学习革命理论。 
周思来回答李文宜,中央理解你的心情,也相信你的决心,但是你没有使用手 
枪的技术,这事万万不能由你去做。处理叛徒由中央负责,要不了几天就会见分晓 
。其他要求不成问题。 
草草料理了罗亦农后事,李文宜就同瞿秋白的妻子扬之华结伴同行,前往莫斯 
科。扬之华是去出席“六大”的。 
中国共产党杰出的年轻领袖罗亦农,就这样同他曾经英勇战斗过的上海大地融 
为一起。 
可以告慰罗亦农英灵于九泉的是,他还关在巡捕房的时候,中央特科就提前为 
他报仇雪恨了。
白银法案
   一、罗斯福总统迫于美国国内白银集团压力签署“白银收购法案” 美国是生产白银的传统大国,在20世纪30年代,美国资本控制了世界白银生产的66%和白银冶炼的77%(见汪熙(1992)。),但是白银工业在美国经济中并不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根据1934年的数据,当年白银的产值不过3200万美元,少于花生和马铃薯的产值,比小麦和棉花的产值就更少了。但是,白银对于生产比较集中的西部七州(犹他、爱达荷、亚利桑那、蒙大拿、内华达、科罗拉多和新墨西哥州。)却很重要,而来自这七个产银州的参议员控制了参议院中1/7的投票权。以这些州的议员尤其是民主党的议员为核心,再包括铜、铅、锌等以白银为副产品的生产者就形成了所谓的白银集团(silverbloc),美国政府和政客们发现只有取悦白银集团,才有可能顺利通过其他的政策或者法案。 
1929年的大萧条给白银生产者带来了严重的打击,白银价格急剧下降,由1928年的每盎司58美分下降到1930年的38美分,而到了1932年下半年更是下降到了25美分。在这种情况下,白银集团立刻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