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女喜绣-第5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力气。
  正在年里,医馆里没什么人,林云娘和医馆的人说好,另找了一间屋子休息去了。
  韩子安脱去外衣靠在床上,伸手抱住林云和孩子,紧紧的直到林云呼痛才稍稍松了松。
  林云将孩子放在一边,轻轻拉着他的手柔声说:“怎么了,解决不了等我回去在说,没事的。”
  韩子安紧锁眉头,黯然地将头埋进林云肩窝,低声说:“云儿,你真的信我吗?我没干对不起你的事,但这事是我错了。”
  林云抬手摸着他的头,语含肯定地说:“子安,我从没怀疑过你。有人说女人间的争斗如没有硝烟的战场,争起来不分你我没有理智。我提醒过你,让你不要将自己置身在危险中,可你总认为多年的情义不会变,待如亲妹的人不会对你下手,这次只是上天对你的一个教训,只是咱家的孩子救了你、也救了我,不然,我不知道将来会成为什么样,你我还会不会走到头。”
  林云不想他们间的气氛太压抑,事情过去了在说一些大道理有什么用。于是,调皮地扭头对韩子安嘻笑:“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好歹我也五十高龄了,说出的话还是有一定分量的。”
  林云的神情逗乐了韩子安,他心里略见开朗,现在说什么也晚了,还有一辈子时间,他会接受教训,不在让林云受苦的。“是,老奶奶,韩某接受教训了,请老人家不要生气呦。”
  相互取笑的两人不在提不痛快的事,开始给新生儿起名字。
  不过林云没拧过韩子安,她的第一个孩子终于叫了“寒暄”当然字由林云挑,最后定为“韩承轩”这让林云很不高兴。
  为哄她高兴,韩子安就让她给起个小名叫才平息她的怒火,认真地开始起小名。直到林云两眼快睁不开了,小名仍未定下,还想继续努力的林云被韩子安哄睡了,只是答应明天接着陪她起名。
  第二天,林云的小名仍未起上,因为她要泡澡拔罐没时间。
  另外,下阳村人、上阳村、林家村的亲人陆续都来了,虽然只说几句话,可架不住人多啊,最后林云娘要求来的人转达一下,等林云回家后在去看她,这里是医馆人多不好,来人这才见少。
  四五天后,在林云娘和大嫂的照顾下,林云身T明显见好。
  和韩子安晚上聊天时就回去后谁去侍候的事商量了一下,最后决定韩子安上城里买个下人回来,对外说时临时遇上逃难的,或是洪大哥救下的让韩子安照顾一下,以后会带走。在小山沟里买户下人,实在太明显了,但韩子安说得对,林云要照顾孩子在做饭、绣活实在是忙不过来,韩子安还要出去送货,不可能天天赶回来,这个下人一定要买。
  林云对此事无所谓,不买她也不是干不了,只不过累点罢了,在说有人侍候也不错,只不过工作不同,彼此相互间客气一下或容忍一下就好了。
  最大的问题是没有住的地方,韩子安说先腾出厢房临时住下,等林云下月去林家挪骚窝(我们这把小孩子出生一个月时回娘家叫挪骚窝,意思是小孩子有味挪挪地换换味呗)时多住些日子,韩子安在家把房盖了,不就成了。林云表示赞同,可以实施。
  第二天,韩子安去县城了,和林云娘说的是看个朋友报个喜。
  过一天回来时和林云说买好了,是隔壁县逃难过来的一家四口,父母不足三十岁,大女儿十岁,儿子六岁。人是韩子安在去县城找洪枫时碰上的,男孩子被撞伤腿有些发热,没有钱汉病正央求医馆救人,韩子安看孩子可怜掏了二十多两银子,结果人家说救命之恩涌泉相报,执意签下卖身契自愿卖身为奴。
  已经找洪枫办好了手序,安顿在客栈,准备林云回家时再带回去。
  两人和林云娘打了个招呼,林云娘到是赞成,说林云干的是刺绣的活计,要老是干粗活手糙了,将来也没法挣钱了。在说林云身子又不好,照顾两个孩子已经不错了,在种园子、做饭肯定不行,买个人帮一下也好。见老娘未说什么,林云的心也踏实下来。
  林云生下韩承轩的第九天,在韩子安赶车,林云全家、大哥大嫂的护送下,带着叫李河的佣人一家,回到了下阳村。
  送走了前来看望的家人和邻居,林云才躺下来休息。
  李河家的是个爽快的女子,来了一会,就忙着烧水、搬凳,帮林云招待探望的人,中午又协助大嫂和林云娘做了饭,样式不多但手艺还行。
  对于村中及家人对李河一家的询问,韩子安一律以救了男孩性命,李家非要报恩为由说出去,并说先看两年,如果他们想走,韩家决对不阻拦。并请求村长记个名,将来遇见检查时也好有个说辞。
  晚上,韩子安和林云和李河一家说了会话,提出由李河主管外面的田地和园子,每月给三百文钱;李河家的侍候林云,洗衣做饭收拾卫生等,每月二百文,小女孩子如意帮着照看多多和承轩,跟着林云跑跑腿每月给五十文,男孩祥子先养病,好了在说。
  林云重点强调说:“我们是种田人家,受苦受累也不能背叛主家,如有背主行为一律重罚;另外为奴不怕但要有骨气,不要有攀高枝的想法,男不能娶妾,女不能为妾,如果做不到现在说出来,我可以放你们走,如果留下就要遵守,违反了我会将你们卖到最苦最累的地方,让你们永远翻不了身。”对自己最痛恨的事她必须提前预防,不能在身边留下隐患。
  看着李河一家全部答应下来,韩子安才笑着说:“你们在厢房先凑合一下,等二月份家中盖了房在分开睡。”
  李河忙摆手说不碍事,在家时冬天也住在一起,说完便下去收拾去了。厢房没有炕,用木板打了个简单的大床,韩子安让他们烧个炭盆,又将新的被褥给了他们两床。
  随后,李河全家就投入到韩子安的家庭生活中,总体来说踏实肯干,干净勤快,有眼力见。不但将田地、园子规整好,连后院延河边的空地也清理出来,准备种些菜品和地瓜、土豆、辣椒之类。
  韩子安带来的土豆,他给林云娘家、张笑家(徐方收的)、韩大哥家、三婶家两筐后,自己家只剩下两筐,韩子安准备种在好地里,提高下产量,不过也就种一亩来地。
  李河家来了后,多多有了玩伴,不在粘着林云了。
  祥子是个虎头虎脑的小小子,性子憨直但很聪明,坐在床上给多多做弹弓,还给他讲原来在老家地里玩的什么,绘声绘色的,多多直赞他比说书的讲的还好听。
  张笑家在张婶的强烈要求下,终于决定启程去同川府生活,剩下的两亩好地和鸡鸭让徐方家买了下来,三为坡地林云家买了。
  房子张婶本来想卖,但张叔不同意,将来叶落归根总要有个落角地,这才锁门闭户起程离开家乡去城里生活了。
  徐方有些不理解,韩子安对他说,当你走出去后,才会发现外面真的非常精彩,很吸引人,但没有家乡的宁静。
  徐方沉思半天,决定待妹妹们出嫁后,他也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事情。
  对徐方和张家的想法,林云不置可否,她和韩子安血液里都流着不安定因素,但他们决不会舍弃农村这个家,出去流浪累了、乏了,他们会回到这个家休息,直到在次起航。
  至于石桃林云没问,据兰花说,出事后大约七八天,石头带着石桃和李媒婆一起上了趟邻县,是自己一个人回来的,还和他媳妇打了一架,听说家里的七八两银子都让他给石桃了。
作者有话要说:  

☆、谈心

  韩子安和林云商量好要建房子的样式后,便带着李河开始联系送石料、砖瓦、木头的人家,争取在二月初将全部材料备齐,准备林云二月十六日去林家村后就动工。
  因林云身T原因,老娘要求她做四十天的月子,满月席也在四十天时招待。不过家里人和亲戚邻居都来过了,光鸡蛋就送了三背筐。
  林云让韩子安拿些点心、鸡蛋去看看老爹,并与他商量下盖房的事。据韩子安讲,上次事发生后,老爹的身T一直不太好,觉得儿子受的罪都是自己造成的,还一直误解老三,实在是对不起这个儿子,与后娘的感情也不大和睦,经常呆坐一天一句话也不说。
  四弟找过来一次,想让三哥劝劝老爹。经过一些事后,四弟的想法也变了很多,说话也不高高在上了,还不时到大哥和韩子安家串个门聊个天。
  韩子安对他说话很直接,说没有一个好身T就别想参加考试,还说如果只知道学习不懂人情世故,不了解种地经商,即使当了官又怎能管好一方百姓。有时赶上韩子安情绪好时,还和他聊些自己看过的地理地貌,各地的风土人情,战场厮杀的残酷,官场争斗的无情。看样子他说的话四弟听进去点,现在不但主动干活,还看些除考试外的其他书籍。
  韩子安听了林云的话,直接去老家和爹谈了一次,述说了自己童年的生活,战场上的拼搏,和林云结婚的喜悦,以及今后的想法,还请老爹帮助自己建房,给他、林云和他们的孩子一个好的生活环境。
  老爹见安子不恨自己,还和自己商量事情,心情逐渐恢复,在陪着安子找人商量事的忙碌中回到了以前的过法,甚至比以前更有活力。
  二月十六日,两家的亲人们聚在林云家庆祝韩承轩满月,孩子的小名林云一直未起好,闹得韩子安笑她江郎才尽,直嚷着要自己起,在被林云武力镇压时奋起反抗,把林云吃得叫一个干净,还大言不惭地说终于吃饱了,比吃米饭还香。
  林云气得说:“干脆管你儿子叫米粒,省得你饿着。”
  结果人家全盘接受,第二天就以米粒为孩子正名,大声宣告我家孩子的小名确定了,叫“米粒”预示着将来有饭吃饿不着。
  林云心中大叫:“我要和你绝交,从今往后在不让你吃饱。”当然,只是心中暗念未敢宣之于口,怕自己被饿狼生吞。
  米粒满月的第二天,林云被韩子安送到了林家村,如意被林云带过来了,想让她与小霞学学编结子和刺绣,看看她有没有灵性,可不可能成为帮手。
  大娘抱着米粒不松手,一个劲夸赞,大嫂仍未怀上,孩子都快成大娘的心病了。
  林云把孩子交到老娘手上后,找小翔和林岩谈了一次。出事后子安嘴角、身上都有伤痕,虽然他没说怎么来的,可林云相信两个孩子绝不会袖手不理,打他一顿也应该。
  林云笑着问他们今后有什么打算,是否要考学。
  小翔想了一会微显羞涩却坚定地说:“姐,我想下场试试,不管结果如何,总是一次经历。我也不想一直在书院读书,想找个营生边干边学,不然心中总惦记家中银钱踏不下心。”
  林岩沉思良久,面露坚毅口气平稳地说:“姐,我不想考学,我想学武,我想去衙门或武馆做事,边干边学。”
  对两人的想法,林云未加评论,她只是笑着提醒:“想好后果了吗?家里会同意吗?想干的事有初步设定了吗?”
  “姐,我想好了”小翔抢着说,“我和书院里的岳二先生关系还行,准备和他商量一下平时请教的事。另外我在县城看过了,单独卖结子、手帕等喜庆或装饰物的地方没有,一般只在布庄里卖,咱家当初以这些物品起家,我想开家小店专卖这些东西。我也算过了,连租房和库存准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