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山环水绕俺种田-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到了日子,村长朱平安就挨家挨户通知,然后各家挑着谷子和棉花去打谷场,排着队等着过称,顺便和前后的人拉着东家长西家短。

    中国古代也有人口税,这种税制实行起来很是方便,不过也被公认为是最不公平的税收方式,这样一来富人和穷人、土地富饶的人和土地贫瘠的人之间就没了区分,对于穷人和土地贫瘠的人来说是很不公平的。还好,乌山村不是一个贫瘠的地方,大家也就少了一些抱怨。

    过称的人都是由村长挑选出来的信得过的人,过称时,也都严格按照户籍簿上的人口来,现场的秩序还是很好的。把收上来的谷子、棉、麻用麻布袋子分别装好,堆放到十几辆推车上,等全部收完了,村长就带领着乌山村一半以上的壮劳动力将税收送去离乌山村四里路远的青山镇的县衙,带这么多人是为了防止贼人抢劫。毕竟在这样的日子,又运着这么多的粮食,肯定会有贼人打上坏主意的。

    曾大树也在护粮的行列,巧巧也想跟去,但这是在干正事,是不允许带着小孩的。就这样,大家目送着浩浩荡荡的十几车粮食和一班汉子往村外走去,大家眼里既有着对粮食的不舍,又有对运粮人群的祝福。

    等到傍晚,送粮的人群回到了家,大家才长长地松了一口气,今年的税负总算是结束了。

  

正文 第八章 寻找机会

    忙完了大事,乌山村人秋末冬初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起来。

    曾大树每天天不亮就和村里的几个人一起挑着新鲜的蔬菜去青山镇卖菜,差不多要到中午才回家,一天也能收获五六文铜钱。下午他就在地里侍弄蔬菜,浇水,锄草。然后再用竹子编些个篮啊筐啊什么的。有时候也会去别人家帮工,一天至少有四文钱。

    赵杏花每天除了做饭、洗衣、晒干菜、做腌菜、喂鸡,其余时间都在织布、做衣裳。

    虎子、小峰、小燕、小山每天上山捡柴,包括枯树枝、树叶、松毛。再挖些野菜喂鸡。有时候也帮曾大树和赵杏花干些活。剩下的空闲就是玩了,不过不是纯粹的玩,而是在山上寻野果子,到河边钓鱼,田里挖泥鳅,树上掏鸟蛋,有时候也去村外的大路上捡粪,不过那是他们最不爱玩的了。

    巧巧也忙,她忙着跟着虎子他们漫山遍野地跑,确切的说,她是在寻找机会——发家致富的机会!可是机会似乎并不青睐她,当她看到那被锄头挖得断头断尾的泥鳅,十次有八次扑空的鸟窝,钓了半天还是只有蚯蚓的鱼钩,还有那孤零零的几颗小野果,她只觉得发财的机会实在是渺茫啊!太渺茫了!所幸的是,她还认得几种草药,不过目前她只发现了野菊花,漫山遍野采不完的金黄的野菊花!在兄姐拾柴或是玩的时候,她就提着小篮子不停地采着。惹得虎子他们奇怪地看着她,小燕就对巧巧说:“巧儿,你采这野菊花没有用,别采了。”

    “好看,我喜欢!”

    “这野花到处都是,喜欢的话可以随便摘着玩呀,三姐给你编个花环戴,好不?”

    “好!”

    一会儿,花环编好了,小燕把花环戴在巧巧的头上,巧巧冲着小燕笑笑,继续摘花。

    “你怎么还摘啊?姐带你去找野果子吧,别摘了。乖巧儿,听话。”小燕继续哄道,她以为巧巧是太无聊了。

    “野果子太少了。”

    “呵呵……你个机灵鬼,有的吃就不错了,居然还嫌少!”说着又想来捏脸,巧巧赶紧把脸捂住,小燕只得捏了捏她的耳朵。

    “小燕,快点来捡柴,随她玩去吧!”虎子叫道。

    中午,巧巧提着满满一篮子的野菊花回了家,而且她还找来簸箕,把野菊花摊到簸箕上让太阳去晒。把赵杏花给逗笑了。

    “巧巧,你这是晒干菜呢?”赵杏花故意的问。

    “嘻嘻……晒干了好看。”巧巧辩解道,她心里想着就算不能卖钱,用来泡水喝也好。

    碰巧曾大树卖菜回来了,看到一簸箕的野菊花,就问道:“杏花,这野花是怎么回事啊?”

    “巧儿说好看,弄着玩呢!”赵杏花回答道,又问道:“今天的菜卖的可好?”

    “还行,菜都卖完了,得了六文钱。”说着,把钱掏出来递给媳妇,又问道:“杏花,饭做好了没,我快饿死了。”说着,进屋倒水喝去了。

    “做好了,虎子——小燕——吃饭了——”赵杏花喊着。

    饭桌上摆着一碗大白菜,一碗芋头,一碗炒的腌雪里蕻,一碗菠菜汤,配着米饭,大家吃得津津有味。这几个菜恰巧都是巧巧爱吃的,而且曾经的吃货已经被养得忘记山珍海味的味道了,这个家里一年也就吃上两三回的肉而已。

    下午又是各种忙活,包括又一篮子的野菊花和虎子他们钓上来的鱼,然后晚饭时,大家都美美地喝了一碗鱼汤。

    晚上,迎来了一项老少皆宜的活动——捣衣!麻布做的衣裳洗了晒干后,会变得硬邦邦的,必须用木锤锤软之后才能穿,这项活动不需要亮光,所以经常晚上来做。而在巧巧家,几个孩子总是抢着来捣衣,实在是晚上的娱乐活动太少了,除了睡觉,只剩下发呆了。

    巧巧就正在发呆,好吧,其实她是在思考,思考着怎么把野菊花卖出去,显然,这件事的成功率不会很高。然后,她又开始寻找发家的机会,她每天都是在这样的念头下睡过去,然后又从美梦中醒过来,再继续思考……到目前为止,这还只是一个无止境的空循环而已,就像一棵只长叶子的树,等待的花朵却迟迟不来……

  

正文 第九章 物尽其用

    第二天,巧巧在山上采野菊花的时候,忽然发现了一条白色半透明的蛇蜕皮,挂在一棵低矮的树枝上,她马上害怕地发起抖来,她最怕蛇了。

    “大哥!有蛇!”巧巧朝虎子喊道。

    “巧巧,不要动!”虎子拿着一根长树枝轻轻地走过去,问巧巧:“在哪?”

    “挂在树枝上。”巧巧用发抖的手指着那蛇蜕皮回答道。

    “嗨!”虎子看后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安慰巧巧道:“巧儿,不用怕。那不是蛇,是蛇皮。而且蛇蜕了皮就会跑得远远的,不会回来的。”

    小峰、小燕、小山也都来安慰巧巧。

    “巧巧不怕,就是有真蛇,二哥也会把它打跑的。”小峰说。

    “嗯,巧巧下次看到蛇不要动,蛇不会咬你的。”小燕说。

    “蛇还从来没咬过我们呢!巧巧不要怕!”小山说。

    “嗯。我不怕了。四哥把它带回家好不好?”巧巧看着小山道。

    “啊?我把它带回家?娘非打死我不可!”小山惊恐地说道。

    小燕也疑惑了,问道:“巧儿,把它带回家干嘛呀?那东西多不干净呀!”几个孩子都点点头,表示赞同。

    “婶婶说蛇蜕皮是药,能卖钱?”巧巧回答道。

    几个孩子面面相觑,没听说有人捡蛇蜕皮去卖钱呀!

    “哪个婶婶说的?”小峰问道。

    “好多婶婶在说话,我不记得哪个婶婶说的了。娘知道。”巧巧撒谎道。

    “那就带回去吧!”虎子发话了。

    中午,孩子们背着柴回到家,小山就跑去问赵杏花:“娘,巧巧说蛇蜕皮能卖钱,是不是真的啊?”

    “巧巧,你听谁说的?”赵杏花看着那一米多长的东西,有些发怵,朝巧巧问道。

    “婶婶们说话时说的,我不记得是哪个了。”巧巧辩解道,反正她经常听人唠家常,没人会怀疑她的。说着,走过去抱住赵杏花的大腿,眨着纯真的大眼睛,道:“婶婶说是药,让爹爹拿去药铺卖钱好不好?”

    赵杏花摸摸巧巧的头,道:“等你爹爹回来再说吧!以后不要别人说什么你就信,有人说不定是编假话来骗你的呢!你还小,不懂。”

    听赵杏花这样说,另外几个孩子都不抱什么希望了。下午,巧巧拿着晒干的野菊花对赵杏花说:“娘,给我缝一个野菊花枕头,好不好?”她记得现代就有这样的药枕头,听说对健康有益处。而曾大树家的枕头都是稻草做的,睡起来硬硬的,还老咯吱咯吱的响,一点儿也不舒服。

    “行!”赵杏花爽快地回道。她的针线活做的很是麻利,傍晚,巧巧他们回家时,枕头已经做好了。枕头套是用捣过的新麻布缝的,枕头软软的,还透着一股子清香,这还是巧巧第一回用野菊花做的枕头,可把她高兴坏了。

    “谢谢娘!”说着往赵杏花的脸上亲了一口。

    巧巧的新枕头让虎子他们嫉妒了,也吵着要赵杏花做。

    “你们几个都多大了啊,还好意思和妹妹抢东西,要想都做,明天也采花去。不过捡柴可不许偷懒!”赵杏花训道。然后虎子他们也乐了。

    “娘,把野菊花枕头拿去卖,会有人买吗?”巧巧认真地问道。

    “这个我也不知道,晚上我和你爹商量商量。”赵杏花沉思了一会,回道。

    “要是能卖就好了,山上的野菊花可多了!”小燕附和道。第二天,曾大树照常去卖菜,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把野菊花枕头和蛇蜕皮也带去了。卖菜的时候,别人看他手里拿着个枕头都很好奇,有个大叔就问他:“兄弟,你手里拿的可是枕头?”

    “是,是枕头。我婆娘给孩子们做的野菊花枕头,里面都是新晒干的野菊花。她让我拿来卖卖看,看会不会有人买?”曾大树见有人问,很是高兴地回答道。

    “野菊花做的?倒是新奇,拿来我看看。”大叔把枕头拿在手里捏了捏,又拍了拍,还闻了闻,然后满意的笑了,说道:“你们山里的好东西多,这些城里都没有!这个野菊花枕头卖多少钱?”

    “三文。”曾大树道。做枕头的布只要一文,这个价钱还是有的赚的。

    “行,我买了。菠菜怎么卖?”大叔道。

    “一文钱三斤。”曾大树回道。

    “三文钱一个枕头再搭一斤菠菜,怎么样?”大叔问。

    “行!”曾大树回道。想着这样也不亏。然后称了一斤菠菜。

    卖了枕头的曾大树显得很是高兴。

    快到中午时,买菜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了,曾大树就挑着剩下的菜去了药铺。药铺的伙计见了那蛇蜕皮就给了曾大树一文钱,对曾大树说:“这白龙衣,你要是再得着了,还可以拿过来。色白、长过三尺的给一文钱,其余的另算。不过,沾了泥沙的不收。”

    曾大树听了很是高兴,又拿出一捧野菊花,问:“这野菊花收不收?”

    “呵呵,这个就不收了,野菊花实在是太多了,我们也用不了那么多。不过,这也是草药,清热、下火、明目的,可以泡水喝。”伙计好心的解释道。

    “唉,谢谢你了。”曾大树怀着激动的心情回家去了。

    ——

    “杏花!杏花!我回来了!”曾大树刚走到院子里就冲厨房喊道。

    “唉!在做饭呢!菜卖完了?”赵杏花正在厨房里做饭。几个孩子听到声音都跑了出来。

    “爹,枕头卖了吗?蛇皮呢?”大家争着问着。

    “卖了,卖了!枕头卖了两文半,蛇皮卖了一文。呵呵……”曾大树高兴地回着。真是隔行如隔山,他以前都不知道蛇皮和野菊花还是药,而且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