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田园竹香-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众人正说着话,李大姑进来了。她告诉李竹说,蔡青来看她了,并送来了一些补药。还问她什么时回去,他赶车来接她。
    钱夫人一听到蔡青的名字,就笑道:“这孩子来了啊。”
    李竹一怔,随口问道:“夫人也认得他?”问完,她又想起来,姑父以前的差事就是他介绍的,钱夫人认识他也不奇怪。
    钱玉珍嘴快地接道:“是啊,刚才就是他来找太爷的。”
    李大姑和李竹俱是一怔,她们都以为钱老太爷是去看热闹的。没想到还有这层原因。


☆、第38章 落幕 
????按李竹的想法,她当天就想回家。但钱老太爷和钱夫人说她不宜颠簸,非要挽留在钱家住上两天。李竹想了想,觉得自己也要装得像些,只好答应了。杨墨和杨老实先回家,毕竟杨云一人在家也不放心。李大姑留下来照料李竹。
    隔日知县夫人吴氏赏赐李竹不少补品。李大姑磕头谢恩,李竹因伤在身就免了这个礼。
    钱夫人恭恭敬敬地陪着知县夫人进来探视李竹。
    吴氏三十五六岁,生得端庄大方,说话不紧不慢,颇有官夫人的派头。
    她先是安慰了李竹一番,接着又问多大了,念过书没有之类的闲话。
    吴氏对着李大姑说道:“李氏,这孩子年纪不大不小,过上两年就该说亲了。这事再这么闹下去对两家都不好。这孩子其情可悯,但律法就是如此。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李竹一听就知道这女人要说什么话,她轻咳一声,挣扎着就要坐起来,李大姑忙上前摁住她:“孩子,你可别乱动,裂了伤口咋办?快躺下。”
    李 竹依言躺下,偏过脸对吴氏说道:“夫人,请恕民女不能无礼,我知道夫人是一片好心。可能夫人和老爷都生在亲情浓郁的家中,不了解我的处境。我只想说的是, 打挨在我身上,骂在我心,我受的苦没人能感同身受,所以除了我自己,任何人都没有理由来强求我去原谅伤害我的人。
    至于夫人所说的名声也好亲事也好,我连命都不要,还会在乎这些?”
    李氏的语气有些硬,吴氏的脸上闪过一丝不悦。
    李大姑赶紧赔礼:“夫人不要跟小孩子一般见识,她自从公堂上下来,神志就有些不对劲。”
    李竹猛地坐起来,直视着吴氏,语气又急又快:“不论夫人说什么,民女还是那句话,要孝顺没有,要命一条。如果李家觉得我割一次肉还不够,我就再割。如果在清河县里割肉不行,我就去府城割,府城不行,就去京城!”
    吴氏脸色微变。
    李大姑急得赶紧去抱着李竹,好声劝道:“我的阿竹,你不能这么胡说八道啊。”
    李竹大叫大嚷,情绪十分激动。
    钱夫人也赶紧在旁边相劝。
    此时钱老太爷正在和杨墨蔡青说话,一听到屋里的动静赶紧让人进来问究竟。
    吴氏一看这情形,剩下的话也不好再说了。她的神色随即恢复正常,缓缓说道:“李氏,你好好照料你侄女吧,我也可怜这孩子,你家的事,我会回去再劝劝老爷。”
    李竹这会仍没有平静下来,她抱着李大姑大声嚷道:“大姑,快叫马送我去府城,听说那里有个孙青天。”
    “不许再胡说。”
    李大姑一脸惶恐地对吴氏道歉。
    吴 氏话中有话:“没关系,我知道这孩子是吓着了。不过孩子到底见的世面少,恐怕在戏文里看了些击鼓鸣冤的事就信以为真。事实上,这案子是从下往上审的。若是 贸然越级上告,那也犯法的。而且上告的还都得是大事。像争田产,亲戚邻里纠纷这样的事,除了本县父母官,府城京城的官老爷们谁个去管?”
    李大姑讪讪地说道:“多谢夫人明示,民女哪里知道这些。”
    李竹却喃喃自语道:“我都要死了,我都没命了,这还不是大事?什么才是大事?天底下还有比人命更大的事吗?大姑,我死都不怕还怕犯法,我要去要去,就是不回李家。”
    吴氏说道:“我回去劝劝老爷,你们好好照料她。”说完,意味深长地看了李大姑一眼。
    钱夫人率领丫头婆子将吴氏送出门去,看着她上了轿才回来。
    早有小厮将此事告诉了钱老太爷,钱老太爷对杨墨笑道:“你这个妹妹倒真是有胆有识,若是个男孩子,我一定会收他当我的关门弟子。”
    杨墨谦虚了几句,看了看钱老太爷,斟酌着说道:“钱老,您看这事还有没有转圜的余地?”
    钱老太爷微微一笑:“不急,她这不是在养伤吗?养好伤还得花时间想通了,这个回心转意,说长也长,说短也短。”
    杨墨听后稍一琢磨,心中顿时了然。
    对啊,白知县的话模棱两可,让她回心转意后再回李家,这的确可拿来大作文章。
    且 说,吴氏回到府中,脸色再也绷不住了。等到白进办完公务回府时,吴氏就对他抱怨了一通:“怪不得老爷不喜欢那女孩子,我也不喜欢,性子又烈又拧,当真少 见。她还扬言要去府城去京城,真是可笑,她以为她是谁,府城京城的官爷会理会她这个乡下丫头?依我看老爷改日重判,让她归杨家得了。 ”
    白进却摇头说道:“此案我已当众宣判,若是贸然改判,会有损我的官威。她血溅公堂,蔑视本官,我若依了她的意,以后旁人也效仿怎么办?”
    吴氏一听也觉得有理。
    白进忽然一笑道:“当日我说得有些模糊,若是她身边有人提点,她大可以不回李家。至于李杨两家,左右也出不了大事,任他们闹去,这得归两村里正管了。”
    吴氏温柔一笑:“还是老爷聪明。”
    白知县打定主意,再不管这事。
    李家托人打听也没听出什么来。
    肖氏在家埋怨道:“娘,你当时就不该拦我,这人咱要不回来,钱总能要点吧。”
    刘氏白了肖氏一眼,以一副恨铁不成钢的口吻说道:“你那脑袋是猪脑子,当时咱们都当堂悔过了,你转过脸又去要钱,你让人咋想?这人要是要回来,还愁没钱?”
    肖氏说道:“那咱们现在咋办呀?”
    刘氏悠悠说道:“还能咋办,这事别急,咱等她养好伤再说。”
    肖氏也想不出什么法子来,只好听婆婆的。
    婆媳两人正说着话,就听见院门咣当一声被踹开了。李寄披头散发、异常狼狈地回来了。
    肖氏心肝肉地叫着,一把把他搂在怀里,问道:“我儿,你这是咋了?跟谁打架了?”
    李寄咬牙切齿地说道:“我在学里跟一个同窗口角,就有人笑话我。当众念那扫把星做的诗,我一气之下就跟他打了一架,别人都不帮我,都帮他。”
    肖氏满脸怒容,狠狠骂道:“那个扫把星,活该挨千刀的。”
    原来李竹顺口胡诌的那几句“可怜天下父母心,一见银子辨真伪”打油诗不知被谁传了出去,成为学子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还有人当着李寄的面说,他妹妹做的诗比他还强。
    最让人气愤的是,有人对他说:“李寄,你和你妹妹是同时出生的,你说你是文曲星下凡,我怎么没看出你有文采呢?会不会是人们弄错了,其实你妹妹才是文曲星,而你是扫把星呢?”
    李寄气得七窍生烟,破口大骂,两人越骂越狠,最后竟动了手,在地上滚做一团。而那些看热闹的同学却来拉偏架。李寄结结实实地挨了一顿揍。
    李寄一脸凶狠,他自小在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哪里受过这种气?这几天真是糟透了。路上、学里、村里都有人对他指指点点。
    现在李家村的很多人也不大相信李竹是扫把星了。若她真是,李家何必拼着告官也要把人要回来?要真是扫把星,她咋会挣那么多银子,还被贵人赏识,被拉去当求雨的童女?
    那些跟刘氏肖氏不太对付的人,见了她们时不时会故意问上一句。
    “哎呀,大娘,你啥时把孙女要回来啊?”
    “大娘,听说阿竹宁死也不回李家人,这孩子真有气性,全不像你老李家的人。”
    刘氏拉着一张长脸,只好跟人胡乱打哈哈。
    肖氏没她这么圆滑,时不时跟人狠口角。
    李家一家人像过街的老鼠似的,整天灰头灰脸,躲着人群走。
    几天后,李竹坐上蔡青的驴车风风光光地返回了杨家集。说是风风光光,因为车后面还有多人护送。那都是些看热闹的人。
    李大姑一把前几日的阴郁,开口笑道:“阿竹吧,你回去再养上几天,咱就按钱老太爷说的办,你可以用个几十年再想通,等你七老八十了再回心转意。”
    李竹说道:“就怕他们总来闹。”
    李大姑冷哼:“来闹,咱新房子一盖好,就安上大门,养几条狗,看他们来就不开门,放狗咬。两个村子离这么远,他们能天天来?”李竹一想也是。
    正在赶车的蔡青也温声说道:“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这事也只能这样了。白知县那里,改日我和阿墨一起去送点礼,替你道个歉。这事就暂且揭过去了。”
    李竹对白知县夫妇俩一点好感都无,这种人怪不得四十多了还是一个知县。但她也明白,县官不如现管,他们一家毕竟还在清河县生活,事情不能闹得太僵。
    李竹回家后不久就发现,她的灵泉水又变多了。


☆、第39章 打野猪(修) 
????李竹一阵疑惑,她对灵泉的增减功能一直没能弄清楚。上次天气干旱时灵泉减少,救了陈观的马后增多,这次为什么又增多了?
    令李竹吃惊的事还在后面。她这正么想着,就觉得眼前一花,身子发飘,等她定神时,才发现自己已经来到一个古怪的地方。里面有几棵古树,一栋三层木制小楼,一眼清泉细细地流着,注入不远处的小湖中。这是书上所说的随身空间。那眼清泉就是灵泉水的来源吧。
    李 竹忍着激动,继续在里面探索。她推开门,进入第一层,古色古香的木屋中,第一间屋子里靠墙立着六个书架,上面摆放着各种书籍,医药、植物、动物研究、兵 法、农书、名著小说等等是应有尽有。有些是市面上常见的,有些则没见过,还有的手书;第二间屋里放着各试兵器;除了这两间外,其他的房间暂时都打不开。
    桌上放着两本笔记,内容一样,一本繁体,一本简体。
    李竹打开简体的那本阅览。笔记先是介绍了前任主人的简单生平,这位主人是位修行者,她一生致力于慈善事业,创办了私人福利院专门收养弃婴,这位主人十分喜欢动物,还曾办了动物收容所。她的晚年就是在五只狗三只猫的陪伴下度过的。
    接着是空间的功能。空间会根据各任主人的天赋秉性增加一些特异功能,李竹觉得自己的特意功能就是听懂动物的话。不知道这跟前任主人的喜欢动物有没有关系?
    下 面是关于空间和灵泉的一些规则。上面说,空间是天赐之物,得到它的人要十分珍惜,同时也要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与人为善。用空间和灵泉救助人和有灵性的动物 时,灵泉会变多,空间会一点点地升级。同时,灵泉也会随天气的变化而变化,干旱时会突然减少,洪水前会突然喷涌,地震前会变浑浊等。
    有好处的同时也会有制约。若是持有者心存恶意,为了一已私利做危害社会和人类的事则会遭到惩罚。
    这 里面还举了个例子,空间的前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