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哦?为何不敢收?你有什么请求,说来听听。”世宗幽深的眼眸中浮上几丝兴味,先于太后开口问道。
这江映月,不但容貌过人,才华横溢,连品格也极为高洁,脾性更是特立独行,全不似普通女人那般矫揉造作,很合他的味口,已经完全引起了他的注意。
江映月蹙眉,抿唇,深深看了世宗一眼,表情沉痛的开口,“奴婢见到这些财帛就想起了那些正颠沛流离,饱受苦难的灾民。奴婢是绵阳人士,家乡正是重灾区。奴婢在宫中锦衣玉食,奴婢的亲人们却连口薄粥都喝不上,朝不保夕。这些东西,奴婢如何敢于心安理得的收受?奴婢不能出宫探寻他们,只希望将这些财帛捐出,赈济灾民,早日救他们出苦海。财物虽少,总能挽救一两条性命,也算是替奴婢的家人们积福,望他们此次能够平安。小小奢求,还请皇上、太后应允,奴婢感激不尽。”
江映月说完这番话已是眼中含泪,一双清亮的眸子氤氲着水汽,透出一股朦朦胧胧的美感,让人心悸,沾着泪珠的两排睫毛,更显得浓密挺翘,眨眼间,直挠的人心痒难耐。
传说中的梨花带雨,惹人又爱又怜,莫过于此了。
见到她这般作态,欧阳慧茹在心里默默竖起一根大拇指,暗赞道:高!实在是高!这演技,这表情,怎一个‘完美’能够形容?将一个因亲人受苦而备受心灵煎熬的孝女形象表现的淋漓尽致,直戳大孝子世宗皇帝的心窝,能不让世宗和太后感动吗?若让她去演绎,她也不会比这做的更好了。
别人不知,她还不清楚吗?什么绵阳人士?什么亲人受苦?都是放屁!你江映月可是大周的亡国公主!上京就是你的家乡,你的亲人全死光了!除了你那以色诱人,同样心怀鬼胎的弟弟!
欧阳慧茹心中咆哮,面上却丝毫不显,依然笑得极为得体。这些话,她也只能在心中叫嚣,过过干瘾罢了。没有证据,说出来谁人会相信?若不能一竿子将这姐弟俩打死,她是不会打草惊蛇,反受其害的。这姐弟俩可不是普通人,心思狠毒着呢。
在座众人,也就欧阳慧茹对江映月的话不以为然,众人都被她感动,濡湿了眼角,连向来冷硬的世宗皇帝都柔和了脸上的线条,露出几分温柔来。
“难得你有这番孝心,你的请求朕准了,另外还会派人去绵阳,帮你找寻亲人。你起来吧。”世宗温和的开口。
“原来你竟是西南人士!难为你既要挂念受灾的亲人,又要替哀家译书,还译的这样好!可怜见的,苦了你了。这样心系家国,又才华横溢的女子,堪称女中巾帼,哀家也准了你的请求。不过,你到底劳苦功高,赏赐却是不能少的。你德才兼备,是个能干的,哀家即刻降旨,擢升你为三品女史,你看可好?”
话已至此,江映月感激的连连磕头,再不敢推辞。
世宗和太后都对她的忠孝两全,进退有度感到很满意,眼中齐齐露出赞赏。
元妃见江映月一番举措,受到世宗和太后这样赏识,心中触动,垂眸细细斟酌片刻,柔柔的开口,“江女史一个女官都能想到替我大金略尽绵薄之力,臣妾久居一宫主位,就更不能置身事外了,臣妾愿意捐出三年的俸禄,另加粮食一百石,用以赈济灾民,还望皇上接受臣妾的小小心意。”
元妃话落,世宗点头,表示满意,太后也露出欢喜的神色,脸上的笑容更加和蔼了。
有元妃起头,柔妃等人也不是傻的,立刻争先恐后的捐钱捐物,引的世宗和太后频频点头。
今日,待她们出了这殿门,宫中立刻会席卷起踊跃捐款的狂潮,继而弥漫到命妇当中,再波及整个朝堂,世宗国库空虚,无力赈灾的麻烦很快就能解决。
江映月此次得了名,得了利,得了宠爱,算是赚了,世宗和太后也利用江映月做引,得了钱财,得了民心,解了燃眉之急,更是大赚,结果双赢。
看透了这出戏的本质,再朝争先恐后捐款的柔妃等人看去,欧阳慧茹眸色深沉,颇觉得有些讽刺。
任你们再蹦跶,除了损失些财物,博得个慈善的虚名,根本得不到任何实质性的好处,最大的好处,早被人江映月给占了。若想压过她一头,除非想一个更好的办法,更快的解决赈灾款不足的问题。
欧阳慧茹正兀自想着心事,一旁的郕王妃忽然故作关心的问道:“妹妹,我们都已捐了财物,怎得你却一动不动?是有什么难处吗?”
郕王妃一开口,众人这才发现太子妃异于往常的沉默,纷纷朝她看来。太后面露疑虑,世宗则不悦的皱眉。
江映月,姐要上位了,不好意思,借你踩一踩!欧阳慧茹心中暗忖,朝江映月深深看了一眼,转头,迎上世宗略带不虞的眼神,谨慎的开口,“儿媳之所以没有动作,是在考虑,仅以咱们这些个善款,是不是太过微薄了?于西南灾区而言,无异于杯水车薪。儿媳有一个想法,不知可不可行。”
世宗脸色稍霁,抬手道:“你有什么想法,说说看。”
太后也微笑点头。反正,不管欧阳慧茹打算做什么,她都不会怪罪。
其他人脸上带了忧虑,不知她这回又要闹什么幺蛾子。此次见识了欧阳慧茹的聪慧,她们可不敢再看轻她了。
江映月则被欧阳慧茹那意味深长的一眼看得有些莫名其妙,心中升起不好的预感。对这个大变后的太子妃,她是越来越看不透了。
欧阳慧茹垂眸,斟酌一下用词,缓缓开口说道:“其实,咱们现在并不急着捐款。儿媳斗胆,想请皇祖母在天华山的圣坛举行一次盛大的萨满祈雨仪式,邀请满朝命妇和上京百姓们同去祈福,仪式完成后再由皇祖母牵头捐款,咱们群起响应。有皇室做表率,上京百姓暂且不提,朝廷命妇们肯定是不敢慢待的,届时,不但可以募集到更多的财物,还可扩大萨满在民间的影响,也让大金的子民们看看,我大金皇室是如何心系百姓,亲力亲为,为民解忧的。”
欧阳慧茹话落,期待的看向世宗,手里的绣帕不自觉捏紧。
世宗并没有立刻发表意见,只是皱眉,垂头沉思,漆黑的眸子深不见底,看不清在想些什么。
太后略略一想,已是面露欣喜,当场朝欧阳慧茹点头,表示肯定和支持。
世宗不开口,无人敢说话,俱都静静等待着他裁夺。
江映月心头发紧,垂首,掩饰眸中暗涌的厉色。
欧阳慧茹先前对宗教的那番言论已经让她错愕不已,现下她提出的这个建议,更加让她心惊。这样透彻的洞察力,精密的分析能力和开阔的眼界,常人难以企及。哪怕她被父皇的暗部以皇子的标准精心培育十七年,能力不逊于男子,也不得不承认,她比不上欧阳慧茹。
心中不甘的同时,江映月更坚定了要毁掉欧阳慧茹的想法。
沉默了半晌后,世宗终于抬眼,朝欧阳慧茹看去,抚掌道:“好!太子妃好见识!”话落,他顿了顿,又转而对着太后开口,“母后这个孙媳妇儿没有挑错!祈雨仪式就有劳您老人家操持了。朕昭告朝堂,届时,不但朝廷命妇要去,上京的文武百官都要去,朕亦会亲临。既是祈福,当然是人越多,诚意越够。”
世宗已经把江映月的表现完全抛到了脑后。本来世宗还觉得她是个奇特的女子,但如今与太子妃的大气卓然,见识深远相比,江映月逊色了不止一点半点,显得并不是那么优秀了。
太后微笑,颔首道:“皇上放心,祈雨仪式,哀家叫你舅舅耶撒大巫师亲自主持,定不负皇上嘱托。”
世宗得了太后保证,连日来为西南旱灾不得缓解而紧绷的心弦终于放松,朝欧阳慧茹深深看了一眼,语气极为温和的开口,“此次祈雨仪式,由太子妃协助太后筹办,事后朕必有重赏。好了,朕还有事,先行一步。”
世宗甩袖,急匆匆的离开了,显然是找朝臣们商议祈雨募款的事儿去了,留下欧阳慧茹接受殿内众人的各色眼光洗礼。
看吧,姐说过,抢镜要抢到点儿上,姐一出手,可不就没江映月啥事儿了么?!顶着元妃等人的眼刀子,欧阳慧茹抚抚一丝不乱的发髻,美目一眯,得意的暗忖。
让百官掏钱捐款,本就是江映月献出赏赐后会引发的必然结果,但有了欧阳慧茹的这番部署,就全把功劳揽到了自己身上。
有了欧阳慧茹的出色表现垫后,江映月的做法就显得平淡无奇起来,虽然得了太后降旨表彰,却很快被太后遗忘,不再似原剧那般受重视。
第11章 世宗警告
世宗出了慈宁宫,马上召集了太子和众位大臣们去乾清殿的书房,将祈雨和募集善款的事儿拿出来同他们商议,集思广益。
欧阳靖宇听完世宗的叙述,眼里闪过一道精光,朝世宗拱手道:“此法甚妙!既树立了皇室爱民如子,救民于水火的正面形象,巩固了皇权,又解决了国库空虚,赈灾后继无力的隐忧,一箭双雕!皇上英明!”
众朝臣也跟着附和,纷纷对世宗的英明决断表示敬佩。
世宗莞尔,拍拍欧阳靖宇的肩膀,戏谑道:“这称赞的话,丞相可得收回去,不若赞你自己教女有方更好。这可不是朕的主意,是适才太子妃在慈宁宫里向朕进献的计策。朕觉得甚好,决定采用。”
这主意是太子妃所出?众臣怔楞一瞬,很快反应过来,转头看向欧阳靖宇,纷纷恭喜他养了个好女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欧阳靖宇面上带笑的接受众人夸赞,内里却大震,没想到这么好的主意竟然是他的女儿提出的,一时间心中五味杂陈。
欧阳慧茹是什么样儿的性子他最清楚。因着他老来唯留下这么一个女儿承欢膝下,自小就骄纵了些,溺爱了些,虽然聪明,却天真的很,从不想事。没想到进宫三月,就能在世宗面前提出这样好的计策,成长的太快了!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看来,女儿没少在宫里吃苦。太子对吴侧妃的纵容,他也是有耳闻的。
想到这里,欧阳靖宇丝毫没有‘吾家有女初长成’的喜悦,反倒内心苦涩的很,看向一旁的太子时,眉头皱的死紧,面上微露不虞。若不是嫁给太子,又不受太子宠爱,女儿何须这般辛苦的筹谋?
太子的震惊不比欧阳靖宇少,这样绝妙的点子是欧阳慧茹提出的?他不敢相信。
将两人的表情看在眼里,世宗并不因丞相对太子露出的不敬而生怒,他能理解丞相护犊子的心情。
事实上,在逐渐接触太子妃后,他对太子妃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更添了七分喜爱。那是一个性情直率,带着点儿天真烂漫,还没完全定性的孩子。孩子犯错,那是难免的,需要理解和包容。太子妃不缺乏灵心慧质,好好爱护引导,一定能成长为合格的未来国母。
如此看来,太后对待太子妃的策略是对的,太子妃现在在她的教导下已经日趋成熟,身上爆发的光芒,一日比一日璀璨夺目,令他欣慰。
想到太后对太子妃的悉心教导,再想到太子对太子妃的一味冷落和打压,世宗心中顿生不满。
凡事以政务为先,压下心中的不满,世宗开口道:“好了,朕召你们来便是想听听你们的意见,看这计划还有哪里需要补充完善的。你们有想法尽管道来,集思广益,务必把这事办得滴水不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