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彪悍农女病娇夫-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轩辕玉晟挥挥手,让大家都进去了,带着一家三口安顿好。
  随后韩一楠进去,指定了几个看似说话管用的人做领头人,管理自己那个村子的人。晚上派出四个人巡逻,分两班,上半夜和下半夜轮流值守。
  将一切安排好,两人出了作坊,上了牛车回村。
  回去的路上,轩辕玉晟很沉默,韩一楠知道灾民的事情让他忧心,便安静的坐在一旁,不打扰他。
  过了半刻,轩辕玉晟突然对韩一楠道:“灾民的事情,今晚回去会写了奏章呈报给父皇,相信父皇会严惩贪官,为民做主。”
  “我相信一定会的,百姓就是皇上的子民,他会爱护他们的。”当今皇帝轩辕沅陵虽然在当初争夺皇位的时候手段狠,十分凶残。但登记后也是个励精图治,勤政爱民的好皇帝。这一点,韩一楠从百姓口中,和平时所见所闻能了解到一些。
  轩辕玉晟上奏,又有薛锦亲眼所见,相信皇帝收到奏章后,定会让那些流离失所的灾民回到自己的家中。春天的时候,能够重建家园。
  “这个天下是轩辕的天下,轩辕玉晟是轩辕的一份子,理应这么做。父皇爱民如子,定会铲除这些蛀虫,不会容忍他们继续祸害百姓的。”十八岁之后才出宫建府,前面的十八年一直住在皇宫。宣政殿自己偷偷跑去过很多次,每次都看到父皇坐在御案前批阅奏章。要不然就是在御书房,和几位心腹大臣商量要事。
  父皇宿在后宫的时间很少,但去母妃的宫里最多。母妃经常在自己面前说父皇辛苦,有批不完的奏章,处理不完的国家大事。
  年少的自己,也觉得做皇帝很辛苦,可自己那些皇兄们,手足相残就是为了那个累死人的高位。
  是夜,轩辕玉晟奋笔疾书写了厚厚的一本奏章,让薛锦连夜送回京城。次日早朝后,这本奏折就出现在了御案上。
  看了眼站在一旁的薛锦,再看看奏章上熟悉的自己。轩辕沅陵自己都不敢相信,会再一次收到轩辕玉晟的奏章。一年前收到轩辕玉晟第一次上表的奏章,申请出宫建府别居。
  时隔一年多,再次收到他的奏章,不会是想长住在那个莫家沟吧?
  伸手拿了奏章,打开之后一看内容,轩辕沅陵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并且脸色越来越黑,最后黑得能滴下墨汁了。
  看完奏章,气得轩辕沅陵要摔了奏章。刚举起手里的奏章,抬头看了眼奏章上的字迹,硬生生忍下怒气,轻轻的放在御案上。
  然后,拿起另外一本,气氛的往上一丢:“去给朕传户部尚书,梁太傅,国师、左右都御史入宫觐见!”
  海公公低眉顺眼的应了,出去的时候偷偷瞄了一眼皇上扔在地上的那一本奏章。呵,是大皇子请罪的奏章。眯了眯眼,出了御书房。
  几位大人及国师还没出宫门,就被海公公给请了回来。从海公公神色中,能猜中一二,皇上心情不大好。
  跟着海公公到了御书房,几人行礼问安,再看皇上,满脸怒容,眉头能夹死一只蚊子。出大事了,准备接受皇帝的怒火。
  海公公低眉顺眼站在一侧,低头发现晟王殿下的奏章已经不在御案上了。眼睛抽了抽,听皇上火大的先是喷了一顿户部尚书,接着开始讨论如何处理宣义郡雪灾。
  这起贪污案让左都御史彻查,右都御史监察。另外特派陈将军督办,刺了尚方宝剑,如在办案中有人从中作梗,或是查出涉事官员抵抗者,可先斩后奏。
  不能打草惊蛇,查清楚后,让户部再次拨款,直接下发到郡县。
  宣义郡贪污救灾银两一案,越查越心惊,涉事官员牵连甚广,大皇子和十四皇子都有人参与。
  春节后,御史不敢欺瞒将结果如实承报给皇帝,轩辕沅陵直接延长了两个皇子闭府自省的时间。对于这些贪官严惩不贷,按照律法往上罪加一等。该杀的杀,该流放的流放,罢官的罢官。
  还有两日两位皇子前面的处罚结束,又被下旨反省,最重要的是被剪去了一只得力的臂膀,损失惨重。又在皇帝心中记上一笔,影响差了许多。
  对于五峡镇收留灾民的善举,轩辕沅陵亲自下了表彰的圣旨,其中韩一楠的名字就在其中。
  这都是后话,韩一楠自是不知道一场雪灾牵扯出了这么多官员,还有两位皇子。她现在一门心思在挣钱上,吃了晚饭轩辕玉晟闭门不出,他今日有事心情不佳自己也帮不上忙,便让他自己单独待一会儿。
  “一楠,天气冷了就别老往外面跑。你外公说,过不了两天肯定又得下雪。”今日从镇上买了棉花,担心当家的和孩子们冷,莫小翠和韩碧萱坐在床边搓棉线,准备多做几床棉被。
  又要下雪了?韩一楠知道有经验的老百姓能预测天气,应了一声好,韩一楠回去跟莫小翠说了作坊的事。
  手里的动作停下,莫小翠张大嘴巴,半天没反应过来:“开,开作坊了?”
  “嗯,挺大一个作坊,等一切弄妥当了,我带你和爹去看看。”这才是自己第一个作坊,以后还会有第二第三个的。
  “哎,好!”女儿能干,莫小翠高兴,“家里你别操心,那么大个摊子你把精力都放上去,一定要筹谋好,可不是小事情。”
  “娘放心,契约都已经签好了,只等开工生产了。”韩一楠让莫小翠宽心。
  莫小翠点头:“那就好,那就好!”
  可心里依旧担心啊,那可是作坊,要养活几十口人呢,得不少银子。又道:“银子够不够,娘这里上次你给的三十两还没用。”
  “大姐,我也有十两银子,你先拿去用。”韩碧萱帮着做了两个多月的腐竹,得了十两银子。
  韩承泽不好意思:“大姐,我没银子,只有几十个铜板,估计帮不上什么忙。”
  “银子够,不够再和你们拿。”家人支持比什么都重要,韩一楠摸摸韩承泽的脑袋,“家里芽菜、蒜黄和菌菇就交给娘和碧萱了。如果天气好,腐竹碧萱可以少做一些出来。承泽把爹照顾好,就行。”
  “姐,你放心,腐竹我会看天气情况来决定做多少的。”腐竹的技术韩碧萱掌握的很好,有把握。
  韩一楠点头:“碧萱和承泽现在也认了不少字,空余的时间还是多学习。尤其是承泽,要好好读书识字。晟公子最近要忙作坊的事情,你和青山暂时就跟着青文读书识字。”
  “大姐,你放心,承泽会好好学习的。”韩承泽想当将军,可是轩辕玉晟说不会认字的人将军也做不好,因为看不懂军报。
  好吧,现在要认真读书识字。
  “碧萱也跟着青文,让他教教你记账算账。”腐竹以后也会将作坊开起来,韩一楠准备交给韩碧萱。等这个作坊建起来,自己就把他带在身边,让她多学学,到时候好管理。
  “要写字啊?”韩碧萱最怕写字,苦着脸问韩一楠。
  “你说呢?”韩一楠挑眉,二丫和自己一样怕写毛笔字,也是难为她了。
  莫小翠也笑了:“萱儿跟着泽儿一起练字,以后好给你姐分忧。”
  “好吧!”赶鸭子上架一样,韩碧萱皱着眉头答应了。
  那边还没睡的韩友力听到这边有说有笑,酸了,伸长脖子:“孩儿她娘,翠儿,你们说啥呢?”
  娘四个相视一笑,莫小翠放下手中的东西走出来:“说你腿赶紧好,好了一楠让你去土窑烧砖。”
  “真的?”韩友力欣喜的看着莫小翠,“一楠真这么说的?”
  “说了!”给他倒了杯水,莫小翠要走,被韩友力拉住。
  红着脸皮,韩友力小声道:“翠儿,要不你陪着我吧?”
  一巴掌拍开韩友力的手,莫小翠红了脸,羞恼的瞪了他一眼:“想得倒是美!”
  一扭身,关上门,走了。
  摸摸被打的手,不疼,还麻酥酥的,韩友力看不到外面,傻笑两声,吹了蜡烛睡了。
  两人打情骂俏的一幕,被韩一楠看到了,正好撞上满脸羞涩的莫小翠。莫小翠支支吾吾:“一楠,早些睡吧!”
  “我什么也没看见!”说完大步走了。
  留下莫小翠更难为情,死丫头肯定是故意揶揄自己。心里骂了一句韩友力,扭头走了。
  韩一楠去大舅家找莫博文和三个舅舅商量大事。


第103章 这家伙对韩一楠有企图!
  只要是韩一楠有事找,莫博文和三个儿子很快带着一大家子过来聚在一起。
  最先发言的仍旧是莫博文:“一楠,砖头烧到明年春天就够我们四家的用量了。不过挖出来那么多空地,那边才挖出来土壤没肥又是黏土不适合种地,你有什么打算?”
  “祖父,舅舅,那片地整出来全部做地基,几个表哥明年就该成亲了,需要新房。咱们自己烧砖,成本降低了不少,干脆就一起盖起来。”五个表哥,两个表弟,算起来要盖的房子不少。
  说到孩子们的亲事,莫博文点头:“一楠说的对,咱家现在日子好过了,不能在耽搁,明年就该给孩子们说亲事了。”
  “行,家里种的东西,我们几个女人就能做完,你们都去土窑。明年盖房子,娶孙媳妇。”日子越过越好,有奔头,梁氏现在每日脸上都是笑容。
  韩一楠也笑着道:“表哥表弟吃苦耐劳,现在又识的字,娶表嫂和表弟媳妇可得要找漂亮能干懂事的。”
  莫青翰几个已经到了娶媳妇年纪的小伙子,听了韩一楠的话心中充满向往,个个眼睛都亮了。
  “一楠看人准,到时候请你掌掌眼。”米粒笑呵呵的道,另外两妯娌也笑着附和。
  “舅母和表哥表弟信得过,一楠义不容辞。”说笑一阵,韩一楠进入今日的正题,“今日我和晟公子拿着滑板车去县城,找了秦大公子签了个新东西。我想着在年前卖出一批挣一笔银子,性子急没来得及回来和你们商量自作主张,已经在镇上买了一处又租了一处作坊。这两日清理出来,进了木料就开始干了。”
  “一楠虽然性子急,但是稳扎稳打,没有把握的事情不会做。我们都信任你,作坊有了,一楠要开始做那滑板车?”莫博文心下激动,能耐做起来赚钱是肯定的。
  “对,不仅是滑板车,我心中又有了几款车型,等画出来,咱们一起研究。”那滑板车就已经很新奇了,不知道还有什么车子,个个心中揣着好奇。
  接下来,韩一楠说了作坊的具体位置,并将工人大部分都是隔壁郡县遭受雪灾的灾民,又将雪灾的事情原封不动的跟大家说了。
  众人听候都唏嘘不已,万幸,五峡镇这次雪不大没造成多少灾害。又夸赞韩一楠做得对,能帮尽量帮。
  “作坊的其他工人我已经招了不少,就是木工缺不少。”韩一楠看向莫鸿达,“大舅,咱们村和其他村应该有几个木匠,还得请您跑一趟了。亲朋好友,都可以来,一月四百文。如果有好的木漆工,同样四百文一个月。”
  “村里木工有不少,散会后我这就去通知。其他村子的,明天让你两个表哥去找一趟。”莫鸿达点头同意。
  韩一楠谢过莫鸿达,又道:“家里种的东西就交给外婆、舅母和表妹了,我娘那边也请你们多费心。”
  “这个一楠你放心,就是你爹现在这模样了,我们也不会有啥说的。都是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梁氏心中扔到韩友力有意见,为了女儿和三个孩子也忍了,“你现在要做大事,只管放手去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