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彪悍农女病娇夫-第2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图纸还请各位保密。”
  “殿下放心,吾等一定守口如瓶。”
  “有劳各位了。”
  轩辕玉晟谢过走出来,就被镇北候拉着问:“殿下,您和县主出去一趟回来就要制作机器,是不是准备在蓟庸关开作坊啊?”
  “作坊开也不会开在蓟庸关,会开在临县。哪里离边关远一点,又有码头,安全和运输都比蓟庸关强。”边关随时会打仗,作坊开在临县比较安全。
  听这音,还真要在这边开作坊。
  “殿下,您和县主真要在这边开作坊,太好了。”镇北候心中喜悦,“您放心,边关有老臣在一日,一定会保护百姓和作坊不受敌国的侵害。”
  “不过,殿下,作坊要招收工人的话,边关将士的亲人能否给个特别照顾。我们军营里有不少兵的家就在边关这边,他们为国出生入死,希望他们的家人能得到一些照顾。”镇北候请求。
  “等本王与县主商量后,在做决定。作坊开起来肯定需要大量的工人,镇北候的话本王放在心上了。”作坊就在边关,与人方便与己方便。
  吃过午饭,韩一楠拿了个空酒坛子去挤羊奶。想用酒给羊咪咪消了毒,然后才上手开始挤奶。两只羊挤了满满一小坛子,大概有四斤左右。
  羊奶有膻味,韩一楠让香露拿了茉莉花茶,放进羊奶里煮,煮开后将花茶捞出来,再问,果然没有了膻味。前些日子,轩辕玉晟为了找自己,吃不好睡不好,瘦了不少。韩一楠决定以后早上让他喝一杯羊奶,补补身体。
  傍晚挤奶的工作就交给了香露和香雨,刚才挤奶的时候,已经把手法交给她俩,实际操作过了。
  中午太阳毒辣,摊得薄一点的羊毛已经晒干。韩一楠拿了一团干好的羊绒,让香水将羊绒搓成细细的条融进棉花里,羊绒占八成,棉花占两成。慢慢融入,渐渐的纺成了线。
  人工将羊绒搓成条太慢,韩一楠让香水继续纺线,自己则在考虑如何将羊绒搓成条状。
  轩辕玉晟也发现了另外一个问题:“这羊绒必须按照顺序梳理好,不然出来的线杂乱无章。一楠,我们得弄个梳理机器,人工梳理太慢。”
  做新东西,总是在实践中找到问题。记下了梳理机,接下来就是如何将羊绒和羊毛做成条状。韩一楠看了一眼棉花,有了启示,心中已经知道如何做了。
  这样一算下来,要做出好几道工序。第一步是洗,煮,烘干,除杂质,梳理,成条,最后一步才是纺线,几条纺线合并后,才是真正的羊毛线。
  羊毛线做成后,需要染色,染色成功可织布,可用作针织。
  这一步步算下来,不容易。
  回到房间,韩一楠把刚才想到的,让轩辕玉晟记下来。刚写完,外面门房过来禀报,那个叫夏青的人来了。
  看看外面的太阳,来的还挺早。
  “走吧,出去看看他给你找到了几头牛。”轩辕玉晟打趣。
  “我估计不下十头牛。”韩一楠跟着出去,“你认为呢?”
  “这是要和我打赌吗?”轩辕玉晟笑着问。
  “小赌怡情嘛!”
  “我猜五六头,输了的人今晚给对方按摩。”轩辕玉晟眼里都是狡黠。
  “好,就这么定了。”
  一到大门口,就看到夏青拘束的站在大门旁边。看到韩一楠和轩辕玉晟立刻迎过来:“草民见过晟王殿下,见过一楠县主。”
  “平身吧!”轩辕玉晟看向门两旁,一头牛也没有。小声跟韩一楠说道,“咱俩都输了。”
  韩一楠也觉得奇怪,怎么一头牛都没有?
  夏青见两人向两边张望,知道定是在找牛,赶紧说道:“殿下,县主,牛太多,不能牵到蓟庸府门口。草民让他们把牛牵在草民家中,还请殿下和县主移步。”
  “好,那就去看看。”
  轩辕玉晟和韩一楠要出去,蓟庸府的总管不放心,派了一队人马跟着去。暗中有暗卫,明面有士兵,这才放心让两人出去。
  跟着夏青到了城南,直接去到他家。由于常年倒卖耕牛,夏青家后院有个很大的牛棚。
  “殿下、县主,牛和牛主人都在后院。”
  夏青开了门,他老娘就走了出来:“这两位就是让你买牛的贵客吧?”
  轩辕玉晟和韩一楠对着老大娘点点头,韩一楠上前打招呼:“大娘,您好!”
  “哎,好。姑娘长得真俊,小伙子长得更俊。不得了,不得了。”夏大娘看看韩一楠,再看看轩辕玉晟,“跟天上的神仙下凡一样啊!”
  “是啊娘,这两位就是神仙下凡来的。您坐着,我先带两位去后院看牛。”夏青扶着他娘坐下后,才领着两人去后院看牛。
  一到后院,哪里蹲着,站着七个农户,都在焦急的等着。看到夏青领着人来了,才松了一口气,迎上:“夏老板,你可回来了。这两位就是买主吧?”
  “对,这两位就是买主。”夏青给他们介绍,“晟公子和韩姑娘。”
  在路上,轩辕玉晟告知了夏青如何与人介绍。各自行了礼,夏青又道,“让晟公子和韩姑娘看看你们的牛如何。”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汉从牛栏里牵出自家的两头牛,蹲下去挤了奶:“晟公子,您看,我的奶牛挤出的奶雪白干净。只要草料好,奶产得多,还没有膻味。还有就是,我的两头牛很健壮,都在青壮年。”
  这两头牛确实不错,韩一楠满意的点头:“好,你这两头牛,我买下了。下一位!”
  接下来,几人也同老汉介绍得差不多,都不错。不过也有一头牛不合格,太瘦了还拉稀,被韩一楠拒绝了。最后成交的牛有十一头,付清了钱,让初一跟着去衙门办好了手续。
  韩一楠拿出二百四十文钱给夏青:“以后出去看牛的时候你一定要先看仔细了,在让人送过来。”
  “是,这次是疏忽了。不是产奶就行,还得牛健壮没有病的。”这次事情没做好,夏青还给韩一楠二十文钱,“这是我自己罚自己的钱,长个教训。”
  没有收了这二十文钱,韩一楠没接又给了一两银子:“这牛先放你这里养着,去买十个大木桶回来,再找两个妇女回来挤奶。还有,附近最好是农舍,是空的,而且院子够大。有这样的地方先给我买下来,我养牛。
  地方越大越好,找好后去府上通知我。
  人手不够,你再找一个你信任的人帮忙,至于工钱,你看着给。奶牛还要继续找,价钱按照牛的情况定。
  还有养牛的好手别忘了,牛买来了,没人养也不行。”
  “这旁边的村子里就有个会养牛的,我已经跟他说好了,不过这个工钱,还得等您来定。”夏青忙说道。
  这两天逛街,韩一楠也了解了这里工价钱,比五峡镇高不到哪里去:“一个月三百文钱,做的好另外五十文奖金。以后找人就按照这个月钱给,其他的我核算过后再告诉你。”
  “是,小的一定办好。”这是让自己跟着干了,夏青激动不已。
  “赶紧去办吧,我在这里等你去吧挤奶工找来,先看看如何。”
  “是!”


第199章 选址建作坊
  肥水不流外人田,夏春找的挤奶女工就是他们这条街上的两个大婶。平时夏春出去忙,两个大婶帮着照看生病的老娘。
  “晟公子,韩姑娘,这两位一个姓梁,一个姓李。都是我们这条街上最能干的媳妇,手脚勤快,人也干净利索。”夏春领着两个人给轩辕玉晟和韩一楠介绍。
  两人都是在家带孩子做饭的,听说这里要女工挤奶,又是夏春介绍的,就跟着来了。听见夏春叫人,两人赶紧行礼:“晟公子,韩姑娘好!”
  “把手伸出来我看看。”韩一楠瞧着两人头发梳的一丝不苟,衣裳也挺干净。
  两人依言把两只手伸出来了,以为韩一楠是要检查手干不干净。
  “指甲一定要剪得干干净净,不能有露出手指头外面的。不然在挤牛奶的时候,很容易戳破奶牛的肉。一旦奶牛有伤,影响产奶。”指甲缝里倒是挺干净的,韩一楠还算满意,“你俩赶紧去找把剪刀,香雨你去看着她俩,把指甲剪干净再过来。”
  “是,韩姑娘。”两个妇女行礼去前院夏青家剪手指甲去了。
  韩一楠又吩咐初一,去买了一口大铁锅,洗手盆,新毛巾,白砂糖、最小的石磨、空酒坛子和最细竹筛回来,带上夏青,坐马车要快许多。
  轩辕玉晟见这里没有自己帮的上的:“我去找合适盖作坊的地方,让十一十二开船回去,接二舅他们建筑队过来。还有风扇的图纸送回去,立刻投入生产。”
  “行,你去吧。最好请赵将军带你去,他对这边熟悉,价钱方面也好谈。”韩一楠提议。
  “嗯,放心交给我,你专心弄你的。”
  原本轩辕玉晟的意思是将作坊盖在临县,哪里相对安全,有码头方便运输。可韩一楠有自己的想法,迟早大秦和廉国会通商。廉国最多的是什么,羊毛和牛奶。作坊盖在蓟庸城,更方便以后的操作。
  轩辕玉晟听了,立马同意了。蓟庸关有镇北候他们镇守,又有杀伤力强的三弓床弩和神臂弓,廉国不敢轻举妄动。
  一楠在这里建作坊,做的东西相信很快能传到廉国。想要卖牛奶和羊毛到这边来,就得主动递交国书,到时候他们是被动的,条件由我方谈,怎么看我方利益更大。
  轩辕玉晟带走十一十二,让他们开船回京城接人,带图纸回去。自己去找镇北候,让李将军陪同自己一起去找合适的地方盖作坊。
  谁知道镇北候一听晟王和县主的作坊就盖在蓟庸关,当下拿出蓟庸关的图纸:“殿下,这个地方您看建作坊如何?这里一条小溪流过,旁边是两个小村庄,土地最贫瘠,都是下等旱田,收成最差。”
  镇北候去过五峡镇,知道晟王和县主建作坊的宗旨是不占上好和中等的农田,最好是荒地无法种庄稼的。
  “这个地方就是赵将军老家,那个村子家家户户都有一两个壮丁在军营里。村民警惕性高,里蓟庸关相对远,也安全。万一啊,老臣说的是万一,敌军来袭,有时间撤离。”
  镇北候转头问看图纸的轩辕玉晟:“殿下,您认为如何?”
  “这片地刚巧,赵将军上午带我们去看过了。后面有一片荒山,很合本王的心意。小溪两边的村庄也不大,人口简单。盖作坊,本王还得去现场再看一看,和一楠商量后再做决定。”要盖作坊可不是三言两语就成,必须要去看好,回来和一楠商量,作坊如何建,还得考虑成本问题。
  赵将军一听,侯爷建议地晟王和县主在自家村庄建作坊,再听晟王殿下的意思,还得考察好后,与县主商议后才能决定。心中捏了一把汗,希望殿下和县主能看上。
  在自家村子盖作坊,那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建了作坊,村民能在作坊做工能挣工钱。上次跟着侯爷去京城,回边关的时候是从五峡镇走的,哪里的繁荣让自己不敢相信只是一个镇子。
  不用打听,听盛景名都旁边的小店老板说了,五峡镇的人都有钱,家家户户住的都是楼房了。这都多亏了殿下和县主,不白占老百姓的房屋和土地。按照土地多少赔银子,推了百姓的房子,按照房子大小分房子。
  房子小分的房子大,就得给多出平方的银子。没银子也没关系,从工钱里面每月扣除。分的房子没有原来的房子大,作坊会另外赔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