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彪悍农女病娇夫-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年姐姐少派些活儿给我!”韩碧萱故意说道。
  “哼,才不相信。你个小财迷,能舍得少挣钱?”韩一楠瞧韩碧萱的脸色,“不是求的给你个好未婚夫吧?”
  “没有,我还小呢!”过了年也不过十四岁,韩碧萱没想过这事儿,“我求的是我们一家人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我也是!”
  “哼大姐想嫁人,就见不得别人在家多待几年吗?”韩碧萱佯装生气。
  韩一楠朝莫小翠努努嘴:“我还想你在家多陪陪爹娘呢,估计咱娘不会同意。”
  韩碧萱看了眼,还在祈求祷告的莫小翠:“不管,大姐十八成亲,我也得十八。”
  一副大姐就是我的榜样,我要向你学习的模样。
  韩一楠眼皮子直抽抽,这二丫是想坑自己,到时候娘问婚事,就把自己推出来做挡箭牌,打得好主意啊!
  每个人都上了柱香,拜了拜,为新的一年祈祷。
  出了城隍庙,一家人往步行街上去。
  轩辕玉晟抱着小妹,萧何抱着韩添喜,韩友力拉住韩承泽,街上人多,害怕走丢。好在,镇长派了不少家丁和镇上的壮力男子穿着统一的着装,在街上来回巡视。就是防止这阖家欢乐的日子,发生什么不幸的事情。
  街道两旁有不少卖小吃的摊位,旁边商铺都开了门,商品琳琅满目。
  看到有卖糖霜山楂,就是山楂用糖炒过后外面裹了一层白色的糖霜。白里透红,颜色分外好看。小妹想要,轩辕玉晟抱着过去买了一包,让她抱着吃。
  男孩子喜欢的不一样,喜欢旁边捏的面人,有人有动物,韩承泽和韩添喜一人挑了两样。来到卖糖人的地方,韩一楠买了五个,自己和韩碧萱一人一个拿着玩儿。
  有用棕榈叶编制各种小昆虫的,韩一楠蹲下来,看着上面有蝴蝶,蚂蚱,螳螂、蜻蜓和燕子等:“多少钱一个?”
  “五个铜板一个,我这手艺可是祖传的。小姑娘你看,我的这些可比他们的生动!”小贩取下一个螳螂,“您拿回去放着,能放几年,只要叶子不腐烂,我就能保证它不会变形。”
  “喜欢?”轩辕玉晟抱着小妹蹲下,其他人也围过来。
  韩一楠掏了三十个铜板:“给我六个!”
  把喜欢的小动物都买齐了,轩辕玉晟看着她一手拿一个,没有给几个小的一个的意思。宠溺的笑了笑,抱着小妹继续往前走。
  一条街逛下来,大家手里都拿了些东西,不过全是些小玩意和小吃,值钱的没有一样。逛完一条街,大家都累了,另外两条街实在没力气在逛。这逛街,从来就是个力气活儿。
  在旁边找了个喝茶的地方歇气,就听坐在旁边的一家子的妇人回来了,开心的道:“当家的,我刚才听说咱们镇中心广场搭了舞台,镇长请了戏班子,从今日下午开始一直演到大年初三呢!”
  “是嘛?”男子笑着道,“那咱们今天中午就在镇上吃午饭,吃过午饭早些过去占个位置听戏。反正咱们家有三轮车,晚了也不担心回不去。”
  “行,就这么定了。别喝茶了,咱们去找个饭店,别去晚了没位置了。”妇人说完,抱起小的,推着一个更小的,男子拿了东西,牵着大的,走了。
  竖着耳朵,将旁边一家人的对话听了,莫小翠询问道:“咱们也留下来听戏吧?”
  从小到大,莫小翠最喜欢的就是听戏。
  “好,我同意!”韩友力最先同意了。
  韩碧萱也点头,韩承泽和韩添喜没听过戏,也留下来。
  “这戏是不是唱的,咿咿呀呀的?”要是那样,韩一楠提不起兴趣。
  “不是,也有比武啊,大戏什么的。也不是唱,也有对白的。”莫小翠眼里都是亮光,“有很多种类型,像这样喜庆的日子,点的戏肯定是好看的,欢喜的。”
  “你俩看吗?”韩一楠问轩辕玉晟和萧何。
  “来都来了,就留下看一场,不好看咱们再回去。”轩辕玉晟也好奇民间都唱的什么戏,去看看,不好看就回盛景名都等他们。
  “好,去看看!”萧何也同意去凑个热闹。
  都同意去看戏,便也在镇上酒楼吃了午饭,早早去占位置听戏。
  镇长就在舞台下面,一看轩辕玉晟和韩一楠一行人来了,这可是贵客。赶紧安排了最佳位置,上了果盘茶水。拿出戏折子让他们点戏。
  既然人家诚心拿来,也没推迟。韩一楠对这个是一窍不通,让轩辕玉晟和萧何点了,又帮着莫小翠点了一出她爱看的爱情戏码,都是皆大欢喜的。
  来看戏的人不少,都是拖家带口的。锣鼓声响,戏开始时。
  第一出戏,是武打戏,韩一楠看得津津有味,扮相和唱腔都还不错。第二出戏是爱情戏码前面苦情一众看戏的女子们哭得稀里哗啦,后面大团圆结局,有开心的笑了,鼓起热烈的掌声。
  三出戏演完,韩一楠竟然看完了。演得还不错,给了个很高的赞赏。
  镇长留了晚饭,吃过饭,一大家子在盛景名都住了一夜。


第181章 儿女婚事
  今年王大儒没有回京城过年,他的孩子们过来陪他过年。
  王大儒家住在旭日小区,二号楼一单元一楼。他说老了爬不动太高,当初分房的时候要求在一楼。
  王大儒喜欢看书,种花种草。韩一楠在一楼给他往外拓展了一下,盖了两间阳光房,供他养花种草,逗鸟。
  房子装修好,王大儒就写信,让老夫人带着老嬷嬷从京城过来了。老两口,身边有两个伺候的老用人,在五峡镇住得很惬意。以后老了,就在五峡镇养老。
  五峡镇出行方便,道路修得宽敞平坦。环境优美,有新建的商场,城隍庙,步行街和夜市,还有五峡镇百姓公园。
  对于这里,老两口觉得不比京城差,但住着比京城舒服。王大儒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只要得空,几个子女会轮流带着孩子过来看望老两口。
  这里的教育,和京城的不一样。要不是听说明年大秦的学堂,会教授五峡镇印刷出来的课本知识,几个孙子就要送到这里来读书了。
  其实别看王大儒在京中有一套三进的宅子,人多,住起来也不怎么宽敞,还不如住在这里舒服。两个儿子在京城翰林院就职,熬资历。倒是羡慕老父亲在这里,轻松自在,月钱比在京城高一倍,当然做的事情也是至关重要的。
  今年过年,两个儿子带着妻子孩子过来,客房里摆了一个上下铺,能睡下四个孙子。两儿子睡客厅,孙女儿跟着他们母亲睡卧室。好在两个老仆也是一对夫妻,阳光房旁边有间小房子他俩长期住在那里。
  就这么挤着住着,还经常来。一是孝顺,二是都喜欢五峡镇的气氛,还有环境。
  大年初二,韩一楠、轩辕玉晟和萧何来到王大儒家拜年。
  韩一楠上前拉了门口的门铃,里面传来一个小姑娘的声音:“谁呀?”
  门从里面打开,一个七八岁的小姑娘伸出小脑袋:“新年好!”
  “小妹妹新年好,我叫韩一楠,是来给王大儒和老夫人拜年的!”
  韩一楠话音刚落,里面传来王大儒的声音:“一楠来了啊!”
  “哎,还有晟公子和萧何也一起来了!”韩一楠笑着道,“王大儒,新年好!”
  王大儒来到门口,欢喜的道:“殿下,国师大人,县主,新年好!快进来,快进来!”
  招呼三人进门,坐在客厅沙发上,上了茶和果子点心。
  王大儒的儿子媳妇孙子孙女都出来打招呼,行礼。韩一楠一看这一屋子住了十几个人:“您这住的也太挤了,怎么不跟我说一声,我盛景名都的房子空着呢!”
  “一家人挤在一起热闹!”王大儒哈哈大笑,“他们非要在这里挤着,撵也撵不走!”
  “是您儿孙孝顺,您好福气!”孩子们大老远不辞辛苦,挤在这么小的房子,陪老人过年,这是孝顺。
  王大儒笑着点头:“是啊,儿孙孝顺,老夫深感欣慰又感动。”
  儿子媳妇忙说应该的。
  说了一会儿话,王大儒要和萧何下围棋,其他男孩子都去观棋去了。留下韩一楠、王老夫人和两个媳妇几个孙女,在客厅聊天。
  聊了一会儿天,韩一楠去看阳光房,发现里面除了种了花花草草,还中了葱和蒜。还有一块地方空着呢。
  “老夫人,我那得了一种好种的青叶菜,扦插根就能活,明天我给您送些过来。您种上,过不来一个月,您就有新鲜绿叶菜吃了。”
  “那感情好,哪里能麻烦县主亲自送来,明日让老仆骑自行车取来就是。”王老夫人每日绣绣花,种点花草和小菜打发时间。要不然就是出门走走,偶尔去印刷厂看看。
  韩一楠笑着道:“送个菜苗,也不耽误事儿。反正我明日好要来的,顺便。”
  “好,那就多谢县主了。”王老夫人拉着韩一楠坐下,“我让老嬷嬷煲了你喜欢喝的山药排骨汤,中午多喝两碗。”
  “好!”
  中午摆了两桌,吃了饭,又在王大儒家坐了半个时辰,三人才告辞离开。
  正月初三,陈府送来了嫁妆。这嫁妆队伍可是莫家沟最长,嫁妆最多的。抬进莫青翰的新房,大小尺寸正好。
  瞧着嫁妆,莫青翰笑得合不拢嘴,莫家人一个个都笑容满面,喜气洋洋。
  韩一楠也跟着去看了,陈府真是废了不少心思,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准备的这么好。其实韩一楠不知道,除了床,其他嫁妆,在陈雨墨出生后,陈夫人就开始准备了。长到十六七岁,这嫁妆可不少。
  莫小翠看着嫁妆,才惊觉,一楠今年八月十五后就要成亲,这嫁妆什么还没影呢。
  将韩一楠拉到一边,莫小翠道:“今年我跟你一起去京城,把你嫁妆给制办好。别成亲前忙忙碌碌的,落了这个忘了那个。”
  “您去京城,三个孩子怎么办?”偶尔孩子们去京城玩一玩是可以的,他们还需要在这里上学,没人照顾怎么行。
  也是,去办嫁妆一时半会儿肯定回不来。想了想,莫小翠道:“那在五峡镇办了嫁妆,到时候用船给送过去?”
  “那多费事儿啊!”这运费都能多做几样东西了,韩一楠觉得不妥当,“要不,您把嫁妆单子列一个给我,我在京城自己置办吧?”
  自己有木艺作坊,什么时候做都来得及。
  “娘又不识字,要不我说,你来写。”只能这样了,莫小翠又担心一时间想不齐全,“先写下重要的,大头的东西,后面的小物件,想到了再添置。反正还有七八个月,来得及。”
  “行,就这么办!”
  眼瞧着大哥家两个侄子先后要成亲,自己孩子还没个声。汪梨花着急了:“青文,青宁,你俩也努努力。啥时候给你爹娘看中个儿媳妇,我们也好去提亲,今年把婚事办了,明年再办满月酒。”
  屋子里一群人都笑了,米粒笑着道:“瞧把二弟妹给急的,恨不能三年抱俩呢!”
  “我急有啥用,两个兔崽子一点不急。”看着身旁两个不吱声的儿子,汪梨花感到无力。又对在场的嫂子弟妹们说道,“他伯娘婶婶们,有好姑娘,也帮我家两个小子给留意留意。这媒婆喜钱,我不少给。”
  都知道莫博文家三兄弟现在富裕,这媒人钱丰厚,个个笑着应了。
  青宁不担心,他去年考中了县试,今年春天参加府试,府试过了,那就是要去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