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彪悍农女病娇夫-第1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丁一鸣和胖总管两人经常去镇上卖财迷油盐,很多人都认识。
  “两位总管,我们的瓜又大又甜,价格也低。您都收了吧?”
  “是啊,都收了吧,咱们地里还有不少。你说一声,咱们立马给您送去。”
  其他人也忙附和。
  “大家稍安勿躁啊!”丁一鸣敲了一下锣让大家安静下来,“咱们作坊人多,今天收了,过两天还会收。今天先把你们的西瓜带上,送去作坊称重付钱。之后,要是收西瓜,我们会在食堂门口张贴告示,你们多注意,看到了早些将西瓜送去,只要东西好我们都收。”
  一听以后还会收,在场的瓜农心里小小松了一口气。
  天气炎热,韩一楠让厨房每日为作坊的工人准备冰镇绿豆汤和防中暑的汤药。尤其是铁艺和玻璃作坊,里面温度高,中午休息两时辰。
  西瓜大量上市,韩一楠又准备消暑的西瓜。
  就这样,作坊里还是很热。
  想起现代的空调电风扇,韩一楠也只能想一想,只能尽可能的想办法给是大家消暑。
  站在办公楼二楼阳台上,可以看到对面长长的排着队等称重的瓜农。
  韩一楠转身下了楼,正巧遇到从铁艺作坊回来的轩辕玉晟,满头大汗,上衣都汗湿透了。拿出手绢给他擦了汗,韩一楠推他上楼:“赶紧洗个澡换身赶紧的衣裳,再休息一下。”
  “这么大太阳,你去哪儿?”轩辕玉晟反手拉住准备出门的韩一楠。
  韩一楠笑着道:“我去食堂看看,一会儿就回来。”
  “你等一下!”
  不知道他要做什么,韩一楠乖乖等着,不一会儿就看轩辕玉晟手里拿着一把伞从楼上下来,递过来:“太阳这么毒,打把伞!也不要逗留太久,尽快回来!”
  “好!”
  韩一楠撑着伞来到食堂门口。
  就听到几个排队的瓜农,等在树荫下在聊天。
  “咱们村儿还有许多瓜没卖出去呢,今年西瓜价格比往年低一半的。要不是作坊收西瓜,大部分都要烂在地里了。”
  “是啊,可怎么办啊!”
  天气太热,等了许久口渴又饿了,又舍不得去旁边店铺吃饭喝茶。一人直接从车子地步拿了一个西瓜,两拳头砸开,分成几瓣分给刚才聊天的两人:“你看,今年的西瓜比去年红,要甜,就是种的人太多了,卖不出去。”
  “是啊!咱们的瓜是真甜,还是沙瓤的。”
  几人吃着西瓜,不时的往前面看一看,队伍还长得很,不知道今天轮不轮自己。
  韩一楠走近食堂,看着里面正在收瓜的食堂员工,招手让丁一鸣和胖总管过来:“今天所有送来的西瓜都收了,告诉他们以后每天都收。咱们作坊还是按照原来的数量留下,其他送去莫家沟的作坊。”
  “是!”
  安排好事情,韩一楠回来找轩辕玉晟,他正在教三个孩子读书。韩一楠没有打扰,去看了看小妹,切了西瓜给她吃。
  “好甜,好吃!”小妹吃得面前的围兜上都是西瓜汁。
  韩一楠笑着给她拨掉瓜子,切成小块,这样就不会滴下汁水。
  听那边轩辕玉晟已经结束授课,让两人温习,韩一楠把小妹交给了小可。
  两人到了办公室,韩一楠让轩辕玉晟坐在办公桌前,自己搬了椅子坐在他对面。
  “出去转了一圈,是不是又有什么新想法?”瞧她这模样,轩辕玉晟就猜到了。
  “你真是我肚子里的蛔虫!”韩一楠趴在桌上,双手撑着脑袋,眨巴着大眼睛看着轩辕玉晟,“刚才看人家吃西瓜,说沙瓤的时候,突然就冒出一个想法。”
  轩辕玉晟伸了食指在韩一楠唇边沾了一下,眼睛邪魅,缓缓将食指放进嘴边,缓缓伸出舌头舔了舔:“果然很甜!”
  亏得自己脸皮厚,这货现在是越来越会撩。
  韩一楠越过桌面,伸手环上轩辕玉晟的脖子,将他拉倒自己的面前,红唇印上薄唇,深入。半晌,两人才分开拉出暧昧的银丝。
  砸吧了一下嘴,韩一楠靠在椅背上意犹未尽的道:“这样会不会更甜?”
  “没尝到味儿,咱们再来一次!”轩辕玉晟眼里冒光。
  适可而止,适可而止!
  韩一楠咳嗽了一声:“咱们还是说正事儿吧,一会儿头昏脑涨的,什么都想不起来了。”
  “好,说完正事儿再继续!”
  自从这货再回五峡镇,现在是越来越放肆了,放肆得让自己心痒痒,特别像将人直接扑倒,正法了。
  “我准备做西瓜粉,趁现在西瓜大量上市买下。制成粉末,等没有西瓜的时候,用水一冲加了糖,就是一种新奇的水果茶。”可惜大秦没有奶牛,不然韩一楠还想弄出奶茶和酸奶呢。
  “你想做什么,爷都支持,不过不要累着自己,放手让他们去做。”轩辕玉晟心疼韩一楠,怕她累着。
  “知道,让二丫去累去。”
  韩碧萱成长的很快,如今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了。
  村子里的两间土窑已经扒了,现在弄到作坊后面树林子里去了。总归有些灰尘,做吃的一定要干净。韩碧萱将作坊管理得井井有条,在增加一个组也能管理得过来。
  青城郡,这一年的西瓜终于都卖出去了,瓜农还小小赚了一笔。
  水田里稻苗郁郁葱葱,根根壮健。水稻也到了开花,鸭子和鹅就不能再放入水田。此时还需要施肥,提前三天陈大人就带着人各村通知。
  五峡镇的农民养的是鸭子,长得不胖不瘦,尾巴像朵漂亮的花。一看,就知道能下不少蛋。已经有鸭子和鹅开始下蛋,当初说好送到作坊,陆陆续续的有农户开始送过来。
  这些鸭鹅都是吃水里的虫子和草,下的鸭蛋鹅蛋味道也鲜美,尤其是里面的黄,黄里透红。挑选优质的鸭蛋送去给韩碧萱腌咸鸭蛋和皮蛋,其余送到食堂。
  养在家里的鸭鹅,只需要圈养一个月,就可以卖钱了。
  莫博文是个闲不住的,蒜黄和豆芽菜不种了,菌菇种收拾好,就将梨园圈起来,把野鸡放在里面养,又买了许多鸡苗放进去。
  说是跟一楠学的,鸡能找食物,又能肥梨园。等鸡下蛋,送到作坊里,多少能省点钱。
  梨树上的梨个大皮薄,现在还没成熟,摘一个一咬,就是一嘴的汁水,酸酸甜甜。莫博文每天在梨园和荷塘转悠,每天红光满面。
  莫家沟旭日食品作坊工人日渐增多,都是莫家沟和隔壁上下河村的村民,女子居多。工人多了,就需要专门负责做饭的。
  梁氏和柳叶担负起做饭的事儿,忙不过来还另外找了一个帮厨。好在明日的菜,都是丁一鸣提早送来,不需要她们采买。
  学堂开始招生,工人一听说,只要是直系亲属,都可以免费入学。尤其是宣义郡的工人,专门请假回去,将孩子接过来,有房子住的搬进新家,没房子住的在外面租房子住。推了宿舍,作坊每个月还给一点住宿补贴。
  学生不愁,最关键的是夫子。
  韩一楠在原来授课的内容上,增设了新的课程和内容。比如算术,增加了阿拉伯数字,从简单的加减到乘除,再到各种应用公式。
  还有增加了,语言加了标点符号的运用。
  这些知识,招进来的夫子自己都不懂,就得培训。出的书,是韩一楠和轩辕玉晟共同完成的。没想到王大儒拿到这些书,兴趣浓厚,一定要跟着那些夫子一起上课。
  上课的人,是韩一楠。
  从来没有上过课没做过老师,明天要去讲课,韩一楠坐在桌前,备课!
  轩辕玉晟拿着其他的书在旁边看,陪她。
  备完明天一天要讲的内容,韩一楠站来活动活动:“玉晟,等会儿我讲一遍给你听,你听听看能不能听懂。”
  “好,韩夫子请!”轩辕玉晟像个学生一样端正做好,等着韩一楠上课。
  前两日就把数字对照表和加减乘除的口诀发下去,让他们背颂,明日上课就不讲这些内容。
  韩一楠清了清嗓子:“今天,很荣幸能给大家上课,我的课浅显易懂,如果有什么地方不懂的可以下课堂后过来问我。希望我们能够共同进步!”
  “好,韩夫子等会儿去你房间找你谈谈人生!”轩辕玉晟热烈回应,只是一本正经的把人生这两个字说得无比诱惑。
  韩一楠瞪了他一眼:“你正经点!”
  “爷哪儿不正经了,你指出来。”轩辕玉晟一副准备受教,虚心听的模样。
  不行,这货无时无刻不干勾引的事儿,只他一人恐怕这课讲不下去。韩一楠出去,把三个孩子叫进来,一起听课。
  有了三个乖学生坐在这里,轩辕玉晟就没办法调皮和调戏人了。
  要将开头的话讲了一遍,四人给了热烈的掌声,韩一楠开始进入正题。讲的是二三年级的数学题,还出了题让四人演算。
  除了韩添喜,韩承泽和莫青山每日跟在韩一楠和轩辕玉晟身边,经常接触到。对于这些题,听过后就学会了。
  韩一楠松了口气,小家伙儿都会了,那些读过那么多年书能通过考试当夫子的人,应当也能听懂的。
  结果,第二天上课,还真有没听懂,私下来找的夫子。韩一楠又耐心的给那几个没听懂的夫子,讲了一遍。
  出去算术课,韩一楠还得讲自然课和标点符号的课程。经过一个多月的培训,在结束考核时,夫子们都得了个优,发了合格证可以上岗了。
  开学第一天,陈大人携家眷一起过来了,女儿陈雨墨是女子学院和蒙学院的院长,脸上有光!
  孩子们坐在宽敞的教室里上课,下课后有许多玩耍的项目,还能强身健体。
  稻谷已经进入成熟期,阳谷县有两个村子养的是虾和鱼,河虾成熟开始捕捞,直接送到五峡镇的作坊和学堂的食堂。
  开学第一天,给孩子们准备的就是清炒虾仁,芹菜百合和青菜蛋汤。
  农家的孩子,都很节省知道珍惜粮食,排着队打好饭菜,就开始吃,不掉一粒米。吃完饭,盘子里干干净净如水洗过一般。
  自从上次韩一楠收了西瓜,自此后,其他种了果树的人就有前来打听的。后山一片黄桃树,现在黄桃下来了,问收不收。
  黄桃可做罐头,韩一楠点头,收!将原来堆放在铁艺作坊外的陶缸选好的送回莫家沟,腌渍黄桃。
  做罐头简单,洗干净切块,放在水中煮十几分钟,再按照比例加入冰糖再煮五分钟,冷凉后就可以装罐。
  此后,收水蜜桃、桔子等,还有自家种的梨,全部做水果罐头。香气比较浓郁的桔子和橙子,做了水果粉。
  南边还有菠萝,可惜路途遥远费用高,做成罐头不合适。韩一楠觉得有些可惜了,好多水果因为路途遥远,送到就不新鲜变了味道。
  等闲下来,到时候和轩辕玉晟一起,走遍大秦,看看大秦的河山,品尝各地的美味。
  此时,朝廷正在准备北边边疆将士过冬的衣裳棉被。
  早朝上,镇北候顾长卿递上了请求拨银两,给镇守北边关的将士储备冬天的粮草。粮食倒是不愁,轩辕沅陵最愁的就是棉被棉衣。
  银子,单单是五峡镇送来的税收银子就有几十万两。看着只有六个作坊,可每个作坊都很大,后来又不断往后面扩建,没间作坊都有十几个车间。生产都是用机械,省时省力,事半功倍。做的又是紧俏的东西,销售额度大,进出银子如流水。
  还有盖了那么多房子和商铺,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