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之颠倒-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从此,四爷对佟贵妃的尊敬,不由掺了丝怯意。儒慕仰赖之馀,同时压抑著不安,加上四爷性子本就急,焦虑、不安定,又无法理直气壮的发泄,阴晴不定这几个字挂在四爷脑袋上,算是没挂错的了。
  只不过这些年经过,四爷早已把显于外的急性,收敛得妥妥当当。阴晴不定的性子,也在忍功见长后,逐渐转为严肃阴沉。现在能从四爷身上看出的情绪,也就是阴沉、颇阴沉、以及特别阴沉的区别。
  四爷甚至没有像其他皇子般,有随意打骂下人、胡乱摔东西的习惯。这可不是基于仁德尊重什么的,唯一原因就只是四爷擅忍。
  那为什么以苏培盛为首的八名伺候四爷的公公,天天还这么战战兢兢呢。
  四爷虽不随意打骂,可要给他找到了错处,出了手,那绝对是狠辣的重手,甚至没有第二次机会。
  因此四爷进食期间,周围绝对是最高品质的安静。
  终于,四爷把这顿晚点吃的七七八八,挥手让人撤了膳。
  苏培盛紧接着伺候擦手、漱口、上茶。
  四爷待在榻上,有一口没一口地啜着普洱,似乎正思索著什么。差不多过了有一盏茶的时间,这才开口问道,“今天院里什么事?”
  这是例行在问后院有没有发生特殊的事了。
  苏培盛略一停顿,就报到,“正院的杨嬷嬷今天过去给宁主子(因为武主子听起来太像吾主子,所以改说宁)教规矩。似乎不太顺当。”
  四爷掀了掀眼皮,苏培盛立刻打了手势,八位伺候的太监当中站出一名身形更为矮胖的李中贤。四爷出门办事时,就由他负责盯著院内大小事。
  李中贤接著竟是把宁西今早与杨嬷嬷的对话,一字不漏地学了一遍。要是宁西在此,肯定乍舌。这得用上多少记忆力,跟录音机有的拼了。但在这里,都是四爷身边伺候的基本技能。而这些话,正是宁西院里的汪大全告诉的。
  四爷听过一遍,面色有些古怪。
  “……净房?她还能用这说事?这倒有趣。淹了水难不成也换了脑袋,武氏先前的规矩,可讲的比我这个爷还多,如今,却连净房都搬出来挡。”
  苏培盛身为贴身大太监,瞧著四爷神色,揣摩著接话了。“爷先前不也说过宁主子才情好,只是规矩老大了些。奴才瞧著眼下这不正好,宁主子脑子灵活,又忘了规矩,以后伺候著肯定更如爷的心意呢。”
  四爷瞥了眼苏培盛,“你也转脑子了?今天竟是帮武氏说话。”
  苏培盛立刻跪下陪笑道,“主子爷饶命,奴才可不敢帮著谁。谁要能让主子爷顺心,奴才这不才大著胆子多提上几句么!”
  四爷继续沈吟,“这般性情转变,也不寻常。武氏近日可有提过她家里人?”
  


☆、四福晋

  李中贤立刻回道,“有的主子爷。宁主子那儿伺候的汪大全说过,就在昨日,宁主子曾问伺候的青络,说爷有没有可能让她回家乡一趟,见见亲人。”
  “能想着回乡见亲人,倒不像是鬼神诅咒作祟。”四爷眉头稍松。
  苏培盛却是严肃起来,正色道,“主子爷身边可不容这种污脏之事。要不奴才这就跑一趟司祝,使赞祀女官过来瞧……”话还没说完,见四爷不悦地眯起眼,立刻狠狠自掌了一嘴巴,改口道,“不不不,奴才蠢钝,奴才蠢钝!该是让宁主子亲自出宫一趟,找个道观好好参悟参悟才是。”
  要请了宫里的赞祀女官,又或让法师僧人进宫,肯定会弄得人尽皆知,到时怎么解释都不好。自己竟犯了这么基本的错误,苏培盛方才自掌嘴巴,就是在给四爷赔罪。
  四爷这抹不悦,被苏培盛如此带过后也不追究。苏培盛见状赶紧又补了句,“若主子爷认为可行,奴才这就去打听打听?”
  四爷没有答话,却是闭眼思索了起来,半晌后才说,“就去近郊的白云观,向善若真人,求经书抄写。”
  苏培盛眼珠子一转,就猜到四爷内心的主意。
  再过两个月便是三大节之一的冬至节,届时宫里亦会举行祭天大典。焚烧祭品当天,各宫室前庭也会燃起炉鼎,焚烧皇室子孙女眷所抄写的佛经颂文,共同祈福。用此理由让女眷去白云观一趟,亦是合理,顺势确定武氏身上有恙无恙,一举数得。
  而这位善若真人亦是位老熟人。
  佟贵妃、也就是孝懿皇后逝世前几年,经常缠绵病榻,佟皇后的弟弟隆科多曾数次赴白云观,为她向善若真人求取丹药,甚至曾带四爷亲到道观上香一二,祈求庇佑佟皇后康健。四爷心情不爽时看的道教经文,就是从这受的影响。
  不过佟皇后过世后,四爷与隆科多的联系一度冷淡下来。那时四爷的生母乌雅氏已晋德妃,并且刚生下十四阿哥,也就是胤祯不久,想着拉四爷给自己的小儿子当靠山,可对于把四爷养大的佟贵妃与背后的佟家,又有莫名敌意。
  四爷被夹在中间,远也不是不远也不是。要说隆科多虽是佟皇后的弟弟,但佟皇后是康熙的表姊妹,隆科多亦是康熙的亲表弟,四爷还是要叫他一声舅舅的。
  只不过,稍后太子胤礽就在圣上出征噶尔丹时,被传言侍疾无忧色,后又有礼部向圣上奏请祭祀奉先殿时,建言太子胤礽拜褥应置于槛内,被圣上所拒,礼部尚书要求把这事在档案里记下的理由竟是怕未来的天子追究,圣上大怒,因而将尚书罢黜废官。一时之间人人自清于结党之外,四爷也就淡下与隆科多的联络。
  这时又找善若真人,难不成主子爷是想要与隆科多重新联络起来?
  苏培盛见四爷又陷于沈默,知晓这位爷肯定又想到了别处,静静候着不说话。过了好一会儿,才听四爷吩咐下来,让人着手准备去白云观小住的事。这事也不是说走就能走的,出发前,四爷还得去面圣求个准许,才能离京。
  不过苏培盛不得不先确认一个问题。
  “主子爷,这次除了宁主子,还得请哪位主子跟上?”
  四爷睁眼,冷淡地说,“除了福晋,想去都去。她手能伸这么长,什么都管,就留她下来好好管管,正好安胎。”
  “嗻。”苏培盛应下后眯了眯眼。
  这般通传下去,想必杨嬷嬷明天教授的“规矩”,总该回到正轨上了罢。
  ***
  正院。
  杨嬷嬷送完苏培盛出了正院前庭,脸色沉重地赶紧回到了福晋房里。绕过充作屏风用的多宝格,就见福晋摒退伺候的人,歪在炕上,怔愣地望著窗外发呆,右手轻轻抚著腹部,就好似那是她唯一能依靠的事物了。
  十七、八岁的姑娘,本该是不识愁滋味的年纪。但这会儿的福晋,满脸愁绪。加上她身上石青色的衬衣、湖绿色的坎肩,上头刺绣虽极其精美,团簇的荔枝与石榴围绕著盛开牡丹,象征多子富贵,一片稳重暗沉的色调,只让清秀的福晋平添许多阴郁。
  杨嬷嬷突然想到今早见到的武格格。那明亮的色调与精气神,明明是江南出身的格格,倒比福晋更像是出身满州的姑奶奶。
  不知该怎么开口,杨嬷嬷安静地来到炕边。见炕桌上的芙蓉糕与马蹄糕仍叠的好好,这是方才福晋想用才叫上的小点,这会儿都凉了。
  杨嬷嬷忍不住道,“福晋,无论如何,身子要紧,先用些吧。方才苏公公也说了,主子爷是不想您舟车劳顿,动了胎气,这才让您留下。”
  福晋动了动眼,轻声说道,“嬷嬷就别安慰我了。我想,爷该是知道了。”
  “福晋……”杨嬷嬷对外人凶悍,可对这个照顾多年的主子,是打心底护著的。
  福晋咬咬唇,“可我能怎么办呢?我得要为肚里的孩子著想。我不能让他一生出来,就输了旁人一截。”这话指的是备受四爷喜爱的二格格。
  杨嬷嬷心底叹气,却也没戳破福晋嘴里说的理由。
  都在后宅里伺候这么多年了,她怎么会瞧不出,福晋闹的这事为这肚里的也有些,可主要还是嫉妒。主子爷生的挺拔俊俏,姑娘家在处一处过后,哪个不会生出更多的情思呢。
  “福晋,您是乌拉那拉家出身的姑娘、是圣上给主子爷选的嫡福晋,您哪儿输旁人一截了?更别说,现在身子都有了,前头还没有阿哥,要生了男孩肯定就是世子,就算是个格格,您也一直是爷的嫡福晋,谁都动您不得不是?”
  福晋抚著肚子低头不语。
  杨嬷嬷再劝,“其实主子爷能有多喜欢她们呢。每月每房轮到伺候的日子,我瞧著主子爷都把著个度的,谁也没多、也没少。福晋总是看主子爷为了李格格开库房,可您想想,主子爷也是给福晋开了只您有的小库房。福晋得的东西,难道真有少过那李格格么?”
  直接拨入小库房里的操作,与从大库房里拿单独出来赏的意思,哪能一样?
  福晋抿抿唇,眼底闪过一丝倔强。
  杨嬷嬷无奈摇头,转了个话题。“今日我瞧那武格格是真的不记事了,不是装的。只是她那性子,可不比之前好。先前她仗著能写几句诗词,心高气傲的。这会儿便是什么都忘了,也能说出一堆歪理来。”至于自己对阵对输了的部分,就先别说给福晋闹心了吧。
  福晋一听,总算有些歉意。“……我原只想挑她与李格格闹,却没想让她落水的。”
  这当中,福晋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李格格房里用的熏香,使人弄了点抹到武格格房里。还是四爷刚去过后的隔天、他更衣的地方。被气到了的武格格还有脑子没对四爷发脾气,可就把这想成是李格格的挑衅,转头对付去了。
  福晋主要针对李格格,武格格还不被福晋放在眼里,毕竟她入府时日不久,主子爷去她房里听说也不是次次都满意。得的赏还没有李格格的一半。
  而福晋使人做这事儿的时候,还瞒著杨嬷嬷。杨嬷嬷是事后才知道的。毕竟杨嬷嬷总是劝,说福晋位置稳住就什么都行,不让福晋多招惹别的,知道这事肯定会档。
  可福晋还是被窜掇出了手,杨嬷嬷眼底闪过一丝怒气。也不知是房里哪个小蹄子暗中窜的福晋,要让她知道,肯定要狠狠教训一番!
  只是这也体现一个警讯,就是福晋竟已不再如同以前那般听信自己的话。
  是嫉妒让年轻的福晋急了?还是福晋心里原就对自己不满?
  杨嬷嬷暗自琢磨了下,想著福晋这次吃了苦头就该知道自己劝的才是对,可她也不能大意,得要更拉拢福晋的心才行。福晋既然想向四爷邀宠,那么自己也该让福晋得偿所愿才好。
  “福晋,既然几位格格被带去了白云观抄写经书,您也能不是?别忘了宫里的德妃娘娘,几位格格抄写的东西还不够格送到娘娘手上,就只有您的能。您就多抄写几份经书,帮四爷在娘娘面前尽孝,四爷要得了娘娘称赞,回头肯定会亲近福晋的。”
  福晋眼睛微亮,点点头。
  ***
  宁西还翻著刚送来的《大清律》,紧接著就被通知要准备出门小住了。
  《大清律》是小BOSS身边的大太监苏培盛送来的。宁西先前让杨嬷嬷送书来,犯了一个常识性的错误,就是这种跟律令条文有关的书,可不是在街坊间轻易可以买到。科考可不考这些,都是当了官之后的人才需要看的。
  因此苏公公亲自搬来了一整套,有十几册的时候,宁西还愣了愣。
  苏培盛使人把书安置好之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