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清穿之颠倒-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西见四爷视线方向又不对了,赶紧又转了身。四爷见状,交代几句便先让英嬷嬷他们退下。
  等人都走了,四爷忍不住逗人,“躲什么。爷哪处没瞧过。”
  宁西瞪,“很不像瞧过的样子好吧。”
  四爷竟低笑出声,“这不长大了。爷开心。”
  宁西脸上一热。混蛋,论调*戏他总是输!不禁咬牙,“四爷来,可是有事?”
  四爷也不追究这语气,只把怀里的帖子拿出来,轻轻巧巧就丢了颗□□出来。
  “前阵子爷太忙,竟给忘了这事。先前你损了心神,不是曾想过回乡瞧瞧么?年前我书信一封到山阳去,说了此事,看能不能有亲人过来看望你。路途遥远,拖到年后,总算来了。这次来的是你同母嫡兄,递了帖子明天进宫。你也一起见见。”
  宁西心头一跳,不由有些忐忑。“嫡兄么?可我恐怕不认得了,我怕他失望。”
  四爷和缓笑道,“你连爷都不认得,这是自然。你的病况我已与他明说了,他是知晓的。你就出来见见面,认认人,你嫡兄自是只有关心你的。”
  闻言宁西也只有点头应了。不过这时才想起他还真不知这武宁溪的身家背景,趁这机会,便向四爷多问了几句。
  四爷说的自然是比青络更详细许多。
  原来武宁溪出身的山阳武家,是当年随皇太极入关的吴苏哈里氏。入关后多改汉字姓为武氏、乌氏、吴氏与苏氏等。当时一批旗人,被派往南边掌管河道,后来分属满州镶蓝旗的武氏便是其中一支。
  直到现在,武宁溪的大伯也还任职河营护军参领。族里还有族兄弟任职山阳县同知,武宁溪的父亲任职山阳知县,算是家族里最小的一个官儿了。
  也因此,山阳武家凭藉著掌管河道的地利之便,经营河运,几代下来财富累积颇丰,于是也才能在康熙南巡时,成为除了曹家以外,襄赞南巡的几个家族之一。
  而四爷给武家写这封信的当时,背后目的其实是为了确认武家有没有古怪。毕竟四爷知道了宁西的命格后,回头再看武家这般跳过大选、比照拴婚把宁西指给自己的操作,怎么都禁不住多想。想武家是不是也知道这些?若是知道,指给自己又是什么意思?
  不过到了现在,四爷却不这么好奇了,也不打算问。他心中想法已定,无论武家如何,都不会再动摇他的决定。至于武家态度,时候到了,他便会知道的。
  因此武家这次有人过来,他倒是为宁西高兴更多。想自己幸好还写了这封信,能让小格格也见见家人。
  很快就到了隔天。这日宁西穿戴的规规矩矩,被带到了前院。
  这次来访的武宁海,是与武宁溪同母的胞兄,同母的兄弟姊妹似乎就他这个了。武宁海目前任职河营协办里的军职,为从六品的卫千总,倒比走文官路线的自家阿玛还升的快。
  而怀著忐忑与紧张的心情,宁西转出了屏风,才抬起头,见著堂上有些躁动不安的高大青年,眼眶竟就立刻红了。
  “……哥?”
  竟真的跟他大哥好像!!猝不及防地看见熟悉的亲人,宁西胸口就像被撞进一股凶狠的思念。心底一揪,眼泪竟就这样冒了出来。
  四爷见状亦是微讶,主动握过宁西的手,想著要安抚。
  这边的武宁海也刷地站起身,一脸担忧又惊喜地大步走前,“溪妹妹!你还记得大哥啊!?”
  于是,宁西的下一泡眼泪,就被这句“溪妹妹”给震住了。
  吸了吸鼻子,宁西再定睛一瞧,见这武宁海的五官神情,确实跟宁西现代的大哥很像,可那粗犷爽朗的气质,与走文质彬彬路线的大哥是完全不同的。别说,脑袋前半还没有头发!
  宁西愣愣地多看了眼,才道,“似乎有些印象。也、有点亲切?但大部分还是记不清了。”
  四爷不知为何,心底松了口气,可同时却也有些吃味。
  这小格格明明都认得大哥,为何就不认得自己?
  见宁西能有如此反应,武宁海似乎已是很惊喜了。
  “如此便好、如此便好!哈哈哈哈!接到书信时,额娘担心极了,天天嘴上都惦著,可年末我跟阿玛都分不开身,否则大哥应该更早过来探探你的。”
  武宁海说的轻巧,宁西却突然想起自己老妈。做人母亲的,子女要不好,可不都是偷偷地伤心?宁西那会儿生病,自己没觉得什么,可偶而能看到老妈早上眼皮肿肿的。就是前个晚上又哭了。
  武宁溪的额娘只是知道她伤了脑子就这般,要她知道真正的武宁溪还……宁西心底叹口气,突然对那句“溪妹妹”也不那么排斥了。他便是捡了武宁溪的身体,有些因果还是要还给她的。
  宁西认真道,“有劳大哥回去跟额娘说一声。宁西很好,请她别太担心了。”
  武宁海眼神也柔和了。这样静下来的妹妹,倒有几分小时气性还不大的模样。
  兄妹俩于是又说了一些话。主要是武宁海给宁西说了家里的情形,宁西也很捧场地点头应声。
  待到宁西先退下后,武宁海基本是满意了。就看四爷的态度,也知道武宁溪在这里该是过的好的。
  就是四爷把大舅子送出宫时,有些哭笑不得。
  毕竟武宁海带过来的礼物,都是一箱箱的文人书画笔墨。
  可那小格格……完全不像是会欣赏的模样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有些卡
  其实有大大猜到惹,为了让宁西好升职,给他抬旗了0。0
  另外有个帖子是比较雍正跟乾隆的审美的,超好笑XD


☆、太子召

  最后几个箱子还是搬进了宁西院子; 宁西果然一脸炯炯有神。要说送个画吧; 他不懂细赏,但看著漂亮也行,可送这些草书笔墨; 写的什么他都看不懂; 更别说漂不漂亮了。
  宁西才打开几卷; 脸上就有些黑线。他也不在意在四爷面前露这马脚; 要不懂装懂更加不妙。
  见小格格脸上的为难,四爷早就猜到了,无奈道; “知道你不懂了。日后开了府; 给你盖院子的时候; 就挑些挂出来。这些都是好的。”不懂了便用在装饰堂屋上头; 至少还有用。
  点点头,宁西还大方道; “要不四爷也拿些过去前院吧。送人什么的都好,这些给喜爱的人收著才有意义。放我这儿就只是等虫咬了。”
  四爷原是想推拒。宁西娘家送来的东西让他占著不是回事儿; 他也不缺。可见这些书画要都留在小格格手上; 四爷也是为这些书画心疼。顿了顿; 便点头,“挑一箱好的给你留著。其他的我搬去前院。”
  “还有隔壁屋子的也整整; 堆了好多箱。”宁西得寸进尺。
  四爷扬眉,突然拉过小格格,捏捏她下巴; “真都不留了?要是你日后想起什么呢?太医说,病例上是有过这样的。那些是你以前的心头好,真送走了,可拿不回来。”
  宁西揪揪四爷温柔的神情,也想问,“四爷还等著我回复记忆么?”
  还等著的话,就表示他对自己的这些好,更多是因为从前的武宁溪了……
  被水汪汪的杏眼瞧著,四爷低笑道,“怎么,怕爷笑你傻?”
  宁西抿嘴,突然不想乖乖被抱了。
  动手才推了把,就被四爷抱的更紧,嘴巴都凑到宁西耳朵边了,“傻瓜。你这样的爷更喜欢。爷可爱你这样了。”
  宁西耳朵一热。即便知道这是哄人,但他真有些被哄住了。
  其实,他也不知现在算吃醋还是怎么的,他对四爷该是没到那种程度,可心中说对他的老婆们没丁点儿不介意,那又是假的。所以是因为老是亲亲摸摸的,就觉得特别了么?是因为总是好声好气地被哄著,脑袋就糊涂了?
  宁西正有些发愣呢,就听某人耍流氓了。
  “不高兴了?爷亲亲就不了。” 
  ……喂。
  心底才喂了声,嘴里却已闯入了另一个热源。强势的、热情的,还附带一个紧紧牢牢的怀抱。却也比两人间的第一次,多了更多亲昵的温存与调笑。
  细细沁出的宠爱,四爷从不掩藏。
  宁西却被这些,缠绕地越来越紧,像是要躲不开了。
  ***
  进入三月的时候,康熙给四爷的回信到了。
  里头只有简单几句话。查办赌事,克有功,甚慰。其他就什么也没提,这也表示那些都不该四爷去管。但看皇阿玛的笔迹稍有凌乱,也似过度使力,怕是在心情激荡下所写。至于这激荡的理由,四爷可没想往自己脸上贴金,只希望皇阿玛在知道背后的事实真相后,苦行在外,身子能好好撑住。
  不过京城抓赌的这事,且不论背后隐藏的内。幕,四爷确实是做出了些政绩的。就好比是查得的赌资,要有报信之人就分予其三分之一,另三分之一固定分予实办查察之巡捕官兵,最后所剩三分之一才入归国库。
  即便如此,几个月下来入归国库的,竟也有二十万两白银。也就是说,整体被查获的赌资,至少高达六十万两!要知道不算其他,朝廷一年对人口征银也就两百多万两。这六十万相当于是四分之一了。这才几个月,可见赌资作为地下黑金的流通,实在猖獗!
  不过四爷也知道,这种势头只会好在一开始。当所有人都反应过来,也找出相应的对策或漏洞,查赌的效率又该低落下来。可至少,不会再如同以前那般,发生连查都不查的怠惰。
  而四爷就在这个当口,某天才从上书房离开不久,就接到了太子召见,得走一趟毓庆宫。
  一踏入崭新恢弘的毓庆宫,这是康熙18年在明朝的奉慈殿基址上所新盖的宫殿,专为太子胤礽所建,对照其他建物,是格外的崭新华美。光是毓庆宫的前殿惇本殿上的明间,就置有地暖,四周以漆红为底,杏黄为饰的雕龙画凤,富丽堂皇。气势恢弘。
  约丈高的两把金羽扇交叠与主座后,太子胤礽身著杏黄太子蟒袍,闲适地坐于殿中主位之上。
  四爷一到,便躬身行礼道,“臣弟给太子殿下请安。”
  然而听见行礼声,太子却看也没看四爷一眼,只一脸兴味地把玩著手里的东西。这边,四爷行完礼也垂手恭立于座下,安静等待。他自是猜得出太子为何召他来见,这般冷著自己的作态,是太子施加心里压力的诸多手段之一。
  一时间,殿上寂静无声。无形的紧绷,随著时间经过逐渐浓重、凝结。
  也不知过了多久,太子轻笑一声,开口道,“先前总瞧著这石头像什么。这下可让二哥给想到了,不就是个趴著的奴才么?老四,你帮二哥看看,像是不像?”
  用著一脸方才什么都没发生的神情,四爷平静抬头。可一见,瞳孔便微微一缩。
  太子也不知有无发现四爷些微的异状,好意解释道,“可觉得眼熟?二哥运气不错,皇阿玛出征前,可把你先前进上的福运石,赏给了二哥呢。二哥瞧著这石头也讨巧,艳红艳红的,其馀的都不说,单是这颜色,看著也喜庆。”
  原来太子手里拿著的,竟是四爷从宁西手里拿过的那颗红翡!
  先前太子曾经在神余宴上,当著大臣的面直问四爷道,为何没有先把福运石送予他赏玩过。此时此刻,拿著从康熙这边讨要到的福运石,摆到四爷面前,是想暗示著什么?
  是对四爷摆显康熙对于太子的宠爱?
  抑或是,无论如何,将来作主的都是他这个太子,所以要让四爷好好记牢这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