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明柳传志的竞底策略一度是适合的,我们将在后文分析竞底精神不足,给联想造成的窘境。从荔园小学的管理上,我们也可以清晰地看到郭台铭的血尿哲学,和任正非的拧毛巾哲学在发生作用。中国社会的竞底,是一条闭合的竞底链,谁都被拴在这根无处不在的链条上,总理也要被忧国忧民竞底。
第38节:三、中国竞底的普遍性
正因为中国人的竞底,是从胎教就开始感染、强化的,因此郭台铭、任正非、柳传志、李志强,包括本书的作者与读者的血管里,都流淌着竞底的血液。也正因为中国人习惯于竞底,竞底战略用在他们身上,也才会屡试不爽,受到的反弹最小,收到的效果最佳。竞底,这不是某个人的问题,而是中国社会历史文化和国民性所造成的。也正因为这是国民性的问题,所以一个看似极其简单易行,最应该能够办成的小学生减负问题,即使在中央的三令五申之下,也会越减越严重。案例:从苹果、微软的双赢,看华为打击港湾众所周知,美国微软和苹果两大公司一直是竞争对手,乔布斯和比尔·盖茨为掌握个人计算机市场的控制权,曾展开了激烈的争夺。20世纪90年代中期,微软明显占据了领先优势,占领了约90%的市场份额,而苹果公司则举步维艰。很多人都等着两家的竞争以苹果的寿终正寝而闭幕,但让所有人吃惊的是:1997年微软向苹果投资15亿美元,把苹果从倒闭的边缘拉了回来。2000年,微软为苹果推出office2001。自此,微软与苹果真正实现双赢,他们的合作伙伴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面对对手,明智的比尔·盖茨选择的方式是:站到对手的身边去,把对手变成自己的朋友。华为的李一男是个技术高手,曾是任正非的得意门生,他脱离华为去北京创办港湾后,成为任正非的对手。任正非对港湾,绝没有微软对苹果的竞优作风,而是完全的竞底,不惜零利润、不惜送设备,也要把订单从港湾手里抢过来,一定要置港湾于死地。任正非很残酷无情吗?心怀这种疑惑的人一定有点娘娘腔,因为竞底者心里只有利害,极少悲悯。因为在一个竞底社会,作为一个竞底企业的老板,不实行这样的竞底战略,那么最后被竞底的,一定是华为,是任正非自己,他不得不对港湾先下手为强了。最终,任正非竞底成功,港湾被华为吞掉,李一男这头猛虎被紧紧缚住。
第39节:三、中国竞底的普遍性
案例:深圳乞丐们不断升级换代的竞底方法任何社会都存在乞丐,既有临时的,也有以此为职业的。乞丐通常是靠他人的恻隐之心而获得生存机会的。深圳的乞丐大多具有职业特点,他们把乞讨当成一门生意来经营,乞丐们在深圳辛勤地乞讨,然后在家乡建起楼房的故事屡屡见诸报端。在这些不利于乞丐行业的消息熏陶下,深圳市民们逐渐收起了他们的同情心,乞丐生意日趋艰难。乞丐团伙开始各出奇招,有携带租来的婴儿沿街乞讨的;有将残疾人搬运到街上坐讨的;有胁迫儿童尾随男女高价强卖鲜花的;也有写告地状文雅地寻求帮助的。而其中最富竞底色彩的是:让一个青年妇女怀抱婴儿,从路边的垃圾桶里挑拣米饭往嘴里送。不知内情的路人看到这一幕,往往同情心被彻底打到底线,急着慷慨解囊,施以援手。而实际上,垃圾桶里的米饭是预先放好的道具,整个场景不过是乞丐为了博取同情心而演出的哑剧。随着报章的逐渐揭露,这种方法又显得老套、不灵了。不过乞丐团伙还会研发出更新版本的竞底高招,争取市民同情心的博弈还会继续进行下去。在一个竞底社会,连乞丐们的乞讨策略也染上了竞底色彩。西方有个动人的故事说,一个穷困的艺术家出于同情又没有钱,为一个盲人乞丐写了一个牌子:春天就要来了,可是我看不见。引得路人纷纷给钱,这么轻松的钱,深圳的乞丐们是无缘挣到的。美国好莱坞著名的星光大道上,也有不少乞丐,但他们不用竞底的方法来乞讨,而是把自己打扮成里根、布什、梦露的模样,吸引游人前来合影,然后接收小费。这种商业模式能在中国的乞丐中推广吗?人们会为与街头的赵本山、葛优们合影而解囊吗?显然不会,因为那样一来,满街都是赵本山,招数马上失灵。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萨缪尔森在他的《经济学》中举了个例子,来说明微观经济和宏观经济的不同:当一群人在观看表演时,如果某人把脚踮起来,他可以看得更清楚些,这是微观经济的有效;但如果大家都把脚踮起来,则谁都不会比原来看得更清楚,这是宏观经济的无效。
第40节:三、中国竞底的普遍性
在一个竞底社会,虽然每个人的竞底行为都是理性的、高效率的,但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却是整体的非理性和无效。所以虽然说中国人聪明、勤劳、勇敢,中国人却不富裕!这就是典型的有效率,没效果!中国人聪明吗?中国人智慧吗?一个人踮起脚来看得更清楚,那是聪明。一群人踮起脚来,既没法看得更清楚,但还不得不拼命踮起脚来,那是不智慧。所以有句俗话说: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一群中国人是一条虫!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中国人彼此竞底!既然竞底战略有如此多不如人意之处,那么为什么中国人不走竞优的道路,而非要苦苦挤在竞底的独木桥上呢?这个严肃的问题,使人想起了蓝海战略。蓝海战略,这个韩国人创造的美丽童话,郑重其事地向人们宣称:各位,红海的竞争太过惨烈,大家何不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蓝海呢?实际上,这套说辞等于:既然竞底(红海)太酷烈,大家为什么不去竞优(蓝海)呢?这个问题,很容易使人联想到中国晋朝的白痴皇帝司马衷的黑色幽默,当时天下饥民遍野,大臣前来报告:民众没有饭吃,大批饿死。司马衷颇感诧异地问:既然他们没有饭吃,为什么不吃肉呢?以任正非干事的魄力,做决策的眼光,他绝不甘于只拧毛巾,他也渴望发现属于自己的蓝海。但华为作为中国最顶尖的、最具有拼搏精神的高科技企业,按任正非的原话讲,十八年来,华为没有一项原创发明,这实际上就表明了真正高水平的竞优,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蓝海战略发明以来,究竟有多少企业找到了自己的蓝海?恐怕和没饭吃,转而吃肉的人一样多。所以说,韩国人发明的蓝海战略,不过是个美丽的童话而已。案例:中国人为什么仇富毋庸置疑,大多数人认可中国社会存在普遍的仇富情结。有人将此归结为中国人的劣根性之一:红眼病。
第41节:三、中国竞底的普遍性
但比尔·盖茨长期富可敌国,中国人尽管对微软强势颇有微词,但从来不仇比尔·盖茨的富;在nba打篮球的姚明、网易的丁磊、搜狐的张朝阳,年纪轻轻就腰缠亿贯,中国的年轻人很羡慕他们,视其为学习榜样,很少有人仇他们的富。因此这样看来,中国人并不仇富。那么为什么社会又普遍存在仇富情结呢?因为中国有相当多的富人都是以恶性竞底的方式聚敛财富,他们掺杂使假(如制售毒奶粉的三鹿,制售毒鸡蛋且隐瞒不报的大连韩伟集团)、巧取豪夺(如德隆的唐万新)、官商勾结(如上海首富周正毅)、巨额偷税漏税、极度盘剥工人血汗(如大量的黑煤窑)、污染环境……民众正是不满这类富人的恶性竞底行径。而某些缺乏认真分析精神的媒体则笼统地将之归为仇富。中国五千年的历史都在不断地竞底,民众也就这样仇了五千年的富。在任何乱世,只要有人振臂一呼:均贫富!马上应者如云。吃大户,分浮财,仿佛成了这个民族的嘉年华会。而这种狂欢的后果往往导致文明的大倒退,仇富成了富人们难以释怀的梦魇,他们不惜花高价办理他国的护照和绿卡,为自己购买一份心理上的保险。只有改变竞底的生存模式,才能从根本上铲除仇富情结滋生的土壤,构建一个稳定的和谐社会。
第42节:四、竞优的难处
四、竞优的难处既然竞底有如此多的局限性,那么中国人为何不竞优呢?因为竞优需要更深刻全面的智慧,而中国人擅长形象思维,较难达到竞优所要求的思维深度。毋庸置疑,不同的思维存在深度的区别。王小二选择到哪里去打酱油,和爱因斯坦创造相对论,其思维深度有着天渊之别。以音乐为例,音乐思维存在三种不同的深度:1。主体思维(即音乐的创作);2。媒体思维(即音乐的表演传播);3。客体思维(即音乐的欣赏)。竞底在音乐上的表现是:中国人不擅长主体思维。除了《梁祝》、《春江花月夜》等几首经典的乐曲,为海外华人所欣赏外,中国缺少巴赫、贝多芬、海顿等古典音乐作品,也缺少像《音乐之声》、《祝你生日快乐》等现代音乐作品在世界范围内流传。中国在音乐方面能打出国门的,是为数不多的媒体思维,如钢琴演奏者傅聪、朗朗、李云迪,大提琴演奏者马友友等,他们从小在竞底的氛围下刻苦演练,靠着少有的天分和难得的正确练习方法,终于出人头地。以科学技术为例,不同的思维深度也体现在基础科学、应用科学、技术、工艺、产品等各方面,中国人的研究深度极少到达基础科学层面,而较多地集中在产品、工艺上。但即使在这种浅层次上,中国人仍然比不上日本人甚至韩国人。因此,其产品的可靠性总是存在较多的问题,只好靠低价格参与国际竞争。为什么竞底达不到较高的思想深度呢?1。因为竞底者利用的是竞优者剩下的机会,对速度要求很高,因此竞底社会天然地表现得相当浮躁。竞底追求的是快速的显效。打价格战,显然比埋头改进技术、提高可靠性要快得多,搞应用技术当然比基础研究更容易见成效,搞音乐演奏也要比搞真正有水平的创作,更容易看到成果。2。竞底永远拣容易的路走。心理学有一个最小省力原则,竞底就是采用这个原则,指导自己的思想。对这种思想,爱因斯坦说:我不能容忍这样的科学家,他拿出一块木板,寻找最薄的地方,然后在容易钻透的地方钻许多孔……在科学上,每一条道路都应该走一走,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是对于科学的一大贡献。竞底的本质就是寻找最薄的地方,然后在容易钻透的地方钻许多孔,如果他们发现一条走不通的道路,就马上会绕着走。这一点很有代表性的是华为,任正非在做超前技术研究吃了点苦头后,立刻下令华为今后不能搞超前研究,只能跟着市场的脚步亦步亦趋,争取尽早比别人更聪明地发现最薄的地方,然后在那里打粮食。孔丘说劳心者治人,这句竞底意味很浓的话在当代也是正确的,能够面对最困难、最深层的思维问题,而不退却、避让,积极加以解决,这种人就是最高的劳心者。
第43节:四、竞优的难处
因此,中国人如果不积极进行基础研究,不解决深层的战略问题,一句话,不改变竞底,那么思维不可能达到较深的层次,在人类社会中,也难以改变治于人的角色。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是对思维深度的一个定性衡量,中国这个十三亿人口、拥有五千年文明的大国,从来与诺贝尔科学奖无缘,也公平、公正、公开地印证了这个民族缺少深层次的思维。同样,中国企业不能产生真正的世界级品牌,也是由于竞底使中国人的思维深度太肤浅。爱迪生有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