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醒细无声-第6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阶级固化的罪魁祸首并不是各阶层之间界限分明,而是互相失去了流通渠道。有一句广告词用在这里很合适,叫做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只要能把流通渠道畅通、数量增多,穷人能看到足够的上升空间,不用像古代科举一样亿万人去挤一条羊肠小道,各家各户还用逼着自己的孩子去拼命争夺起跑线吗?

    这样不仅能稳定社会,还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在各行各业中调动起足够的积极性,不用整天上班混日子了。

    又有人说了,我们已经阶级斗争了好多年,早就消灭阶级啦。我呸!说这种话的人要不就是眼瞎、要不就是脑残。

    要说阶级固化,中国可以排上世界前几名,除了那几个有天生人种歧视的国家之外,恐怕就数我们厉害了。

    这一点不用争论,啥叫官二代、富二代、红二代?如果没有所谓的精英阶级,这些二代全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

    而且我们除了考试一条路之外,基本就没有平民阶层的上升通道了。这玩意只要看看历史书就会发现,以前是寒窗苦读为做官,现在还是一个德性,高考已经成了全民性质的大运动,规模堪比春节,重要性有过之无不及。

    这些都是题外话,洪涛所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在魏家大院里建立一座社区幼儿园,专门接收本社区的适龄儿童。

    幼儿园老师暂时全部从国外聘请,已经不是双语了,只要你想学,光英语就有美英印澳外加香港五六种口音,再加上法语、德语和拉丁语,不怕种类不够,就怕家长挑花眼。


………………………………

994章 孩子王

    这么做的目的依旧是不得已,你要说都是本国幼师还没啥名气,各位家长愿意把孩子送进来吗?社会风气就这样,光靠洪涛一个人也改变不了。

    但他是钻规则漏洞的大师,你们不是好这一口嘛,得嘞,咱就先给你们点甜头尝尝。别急,等外国老师来了之后你们就知道啥叫国际化教育了,不让你们孩子全变成小野人我就不姓洪。

    到那时我看你们谁会说外国老师不好,说了也没人搭理,这就是愚昧和盲从的结果。

    一旦幼儿园的名气大了,信誉有了,那就对不起了,外国雇员会逐年减少、中国幼师会逐渐增加。套路还是原来的套路,只不过实施者变了。

    习惯一旦形成就不是谁能随意改变的,这就和洪涛改变不了社会风气是一个道理。

    当然了,这个幼儿园的收费会很低,甚至比其它普通幼儿园还低,内部设施却堪称豪华。光是一个魏家大院就已经算得上王府级别了,要面积有面积,要花园有花园,要环境有环境,要安全有安全,不豪华都不对齐这座房子。

    但这个幼儿园不用洪涛出一分钱,包括聘请外国教师的费用,全部由吉达的基金会支付。原因也很简单,你别白得一座大院子啊,幼儿教育当然也算是慈善事业的一种,那你就出点血吧。

    吉达对洪涛这个要求也答应的挺爽快,丝毫没觉得为难。这是为啥呢?几天之后洪涛就从黛安那里得到了答案,合算吉达也是借花献佛,她自己不花一分钱。

    所有幼儿园的设备全部由慈善捐款购买,外国教师更绝了,他们都是联合国的志愿者,就算有工资也是由联合国出。

    真是小巫见大巫啊,此时洪涛觉得自己这点小脑筋真没法和吉达她们比,人家只需要穿着漂亮衣服去晚会上动动嘴,小钱钱就哗啦啦的飞过来了,不光送钱还送人,不要都不答应。自己殚心竭虑的算计了半天,结果都是无用功。

    另一个需要感谢的就是杨薇,在修缮四合院的项目上,杨家和徐老太太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她们两家人一个是通过官方渠道向上反映后海社区居民的居住环境急需修整问题,一个是高举支持奥运会的旗帜,主动提出要为京城建设添砖加瓦,一内一外配合得无比严丝合缝。

    再加上齐家和欧阳家给引荐的各级领导,这件事很快就找对了人,没怎么走弯路就批了下来。本来嘛,既能改善社区环境、又不用政府掏钱、还能算作任内政绩,这种好事儿干嘛要往外推呢。

    当然了,这也全靠洪涛运筹帷幄,如果不知道哪一片几年后要拆迁、哪一片不拆,这种投资就会成为大败笔,搞不好还没完工就得付之东流。

    差不多从七月份开始,后海北岸时不时就有某座院落被一群工人扒成了平地,每天晚上都有装载建筑材料的大卡车穿梭,把一摞摞青砖、木料堆放到指定的位置。

    洪涛每天依旧会晨跑,只是队伍壮大了一些,连田思思带刘备差不多有十多个孩子跟在他身后,年纪从五六岁到十岁都有。

    这些孩子全是管委会辖区住户的,既然幼儿园的审批工作已经进入了实质阶段,洪涛也不打算永远躲在背后指手画脚,他要兼任体育老师一职。至于说幼儿园用不用配备专业的体育老师那就不管了,我说需要就需要!不服气可以别来啊。

    “以后这里就是你们未来十几年甚至一辈子生活的地方,大家都要发自内心的爱护,不仅仅是停留在嘴上,还得有实际行动。”

    “从明天开始,每隔一天放学之后就由田思思同学带队上街义务劳动一小时,看到有这样乱扔垃圾的人就好教育他们,让他们把垃圾都捡回垃圾箱里去。”

    “如果你们父母对我的安排有意见,就让他们来找我说明情况,但不许一声不吭就不参加。田思思要做好考勤记录,无故缺席活动达到三次者,我会上他家找他父母聊聊。”

    光当体育老师洪涛还不满足,谁说体育老师就不能进行德育了,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以给孩子当做教材。

    老祖宗不是说过嘛,言传身教。正好有个路人把食物的包装纸随手扔到了地上,洪涛一看,得,机会来了,开讲吧。

    “现在你们一起去让他把垃圾捡起来,马上!”光讲还不成,坐言立行,洪涛打算进行一次现场教育,看看这群孩子到底有没有胆量去和一个成年人讲理,会不会据理力争。

    “叔,他怕我们了,嘿嘿嘿……”试验结果很成功,那个中年人刚开始还不以为意,瞪着眼吓唬这群不知道从哪儿窜出来、还一嘴一个道德、环境的小屁孩。

    孩子们也确实有些怕,胆小的都不敢往前凑。但也有胆大的,比如田思思和刘备。他们从小就跟着洪涛耳濡目染,别的东西没学利落,却练就了一张利嘴和一副贼大胆。

    连同洪涛在内,只要让他们觉得没道理就必须得顶嘴,不管能不能赢,反正你得用道理把他们说服才算完。

    而且他们俩还很难被忽悠,因为他们看的书很杂,接触到的、听到的、看到的事物也很杂。

    说白了吧,就是这两个孩子相比同龄人更见多识广、心智更成熟,完全按照对付小孩子的方式去吓唬他们基本没可能。

    小孩子非常善于学习,只要有了榜样,其他的就会有样学样。田思思和刘备不退缩,别的孩子也就有胆大的跟着起哄,然后越来越多。

    这个中年人被一群孩子围在当中,走又走不了、骂难听了很丢脸、打还不敢打,最终只能把包装纸捡起来扔到了不远处的垃圾桶里,快步逃离了这个是非之地。

    “我们的老祖宗说过,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有时候别看自己弱,但只要抓住了道理,又能善于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再能团结大多数人,就可以战胜比自己强很多的人。”

    初战告捷,孩子们的眼睛里都闪烁着兴奋的光芒。除了田思思和刘备之外,其他孩子可能还是第一次直面成年人不哭不闹,只凭理直气壮就能获得胜利。在这种状态下,你说的每一个字他们都会记住,这就叫引导。

    “叔,要是他动手打我们该怎么办?”田思思是女孩子,胆子没有刘备那么大,心思也更细腻。刚才她虽然也冲在前面据理力争,但心里还是有点惶恐。

    “这个问题问的好,以后你们都会遇到这种情况,有危险了,到底该不该上呢?这时候就需要去琢磨危险在哪儿、到底有多大、能不能想办法规避。算清楚了,正确选择也就有了。”

    “就拿刚才的事儿举例吧,谁能告诉我,如何计算危险性的大小?”田思思的问题又引申出另外一个问题,也就是选择。

    这个玩意将伴随人的一生,几乎每时每刻都要去做,很多时候还不是正反两个选择,而是多个。到底该怎么选才对自己有利,是一门大学问。

    洪涛离掌握这门学问还很远,有时候他自己都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但相对于孩子来讲还是有发言权的。就算不能具体教授他们细节技术,也可以把原理讲一讲,让他们有个大致的逻辑。

    这比学什么知识都管用,对孩子将来的成长是决定性的。很多人的一生都是因为一次不经意的选择而产生了截然不同的变化,以前如此,以后也一样。


………………………………

995章 吃的是文化

    “他不敢打我们,有叔您在呢!”刘备必须是第一个抢答的,别的孩子不敢他敢,因为他知道洪涛最喜欢胆子大的孩子,不喜欢唯唯诺诺的人。哪怕说错了也比不说强,不光不会受到惩罚,说不定还有褒奖。

    “那要是我不在呢?以后你们上街义务劳动,我总不能每次都跟着,你们说该怎么办?”洪涛并不打算让刘备和田思思过于鹤立鸡群,他还是想让更多孩子把动脑子当成习惯。

    “我让爸爸妈妈跟着我一起去……”终于有孩子壮着胆子开腔了。

    “还有我奶奶!”有了一个就会有第二个。

    “我有哥哥,他上大学了,长那么高,不怕坏人!”有了第二个就会有第三个。

    “这可不成,你们要独立出来,不能让家长跟着。他们上了一天班,回家还要给你们做饭吃,很累对不对?你们如果把父母都累坏了,以后就没人给你们做饭、洗衣服、交学费了。”

    “所以啊,能自己解决的事儿就要自己想办法,不能总依靠父母。好了,这个问题咱们当成作业,过些天我再提问。谁回答对了,我就奖励谁一套连环画。”可以讲道理,但讲多了对孩子也没啥用。洪涛不打算填鸭,思考是一种习惯,无法速成,必须有耐心。

    “你就积点德吧,他们家大人也是缺心眼,怎么能把孩子交给你带!”结束了这次实习,洪涛刚把孩子们送回家,小舅舅突然出现在门口,摇着头为那些孩子惋惜。

    “这一大清早的您就上我这儿来瞎叫,是不是工地上出事儿了?”洪涛本来想去吃早点,但一看小舅舅来了立马改了方向,直接进了院子,几块钱都不能浪费。

    “合算你舅舅是乌鸦啊!你还别和我打岔,我问你,那些门脸房你打算怎么办?要不租给我两间吧,我有个哥们打算开个饭馆,专营淮扬菜。”

    “这边环境还不错,停车位也够,就是合适的房子都让你小子给占了。”小舅舅并没走,而是跟着洪涛进了院子。这就叫无事不登三宝殿,自打金月的墓也在院子里落成之后,他好像还没进来过。

    “淮扬菜……靠谱吗?”那些门脸房洪涛也没打算全给物业公司,确实还有一大部分要租出去,但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