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梦醒细无声-第6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几年投入在游戏开发上的资金不可谓不多,究其原因还不是洪涛的袒护。

    “不是不够,而是方向要做调整。时代在前进,跑得非常快,我们也得跟着变,不能总停留在几年前的思路中。”

    “你先私下和王丽她们沟通一下,让她们把注意力更多的投入到研究手机系统中去,原来的开发项目停了吧,就说是我的意思。”什么叫忍痛割爱,这就是。那不光是个游戏,还是洪涛的一个梦想,可惜来不及了。

    “这恐怕会影响她们的积极性吧,要不还是你去说,她们听你的。”欧阳凡凡对技术了解的不多,游戏研发项目真的很耗费资金,停了也好。

    但是开发项目组的人员管理一直都由王丽负责,这个团队除了从公司里拿钱之外,就好像是个独立的分公司,别人很难干预。

    “好吧,我会先找她私下聊聊。”游戏开发项目组也是自己拉的屎,看来还得自己去擦,躲是躲不开了,哪怕自己非常不乐意亲手毁了它。

    “手机游戏以后会非常火吗?”看到洪涛这么痛快就答应把游戏开发项目组切掉,欧阳凡凡纵然不懂技术,但对人心的琢磨很到位。

    “不会一枝独秀,但市场更大,也算是个很不错的赢利点。我会给王丽提供几个思路,让她们先搞搞看吧。手机游戏的市场还得培养一两年,我们转型的时间足够。”洪涛对手机游戏并不是非常了解,前世简单的玩过几款,只能算聊胜于无。

    他此时的关注点也不在螳螂虾身上了,这家公司能不能继续高速发展只能靠齐睿和欧阳凡凡的努力。

    就算不成了也没关系,原本它就是为了自己提供现金流建立的,只要再能坚持两年就是胜利。最终不管出售给谁还能大大的捞一笔,里外都不亏。

    当然了,如果可能的话,洪涛还是希望公司能健康生存下去,这样对齐睿和欧阳凡凡来讲是很有意义的。

    不管王丽能不能理解自己的思路,洪涛都要让游戏开发项目组转型,一方面是适应未来市场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省下来很多资金。

    这些钱的去向还是理想社区计划,它目前是个吸金的无底洞,到底要花多少钱洪涛自己都算不清楚。

    因为整体计划是分阶段的,先走一步看看,没事儿就再往前挪挪。这也是洪涛为了规避风险不得不采取的措施,他是一边投入一边准备跑路,这活儿干的真叫一个苦。

    痛并快乐,这是洪涛整个夏天的感受。从后海社区第一个居民管委会选举开始,他就缩在小院里不停的伸头伸脑,既要了解外面的动静,又要尽量不往里掺合,搞得自己这个总设计师像个局外人似的。

    啥叫居民管委会呢?这是洪涛从后世居民小区里借鉴来的一个民间自发管理组织模式。

    它就像是个楼委会,由某一片居民区里的居民自发组织、选举、成立,具体工作就是管理这一片居民区的各种琐事。

    比如说聘请物业公司、制定社区公约、解决邻里纠纷、向相关部门提出合理化建议等等。说白了吧,就是个不拿工资的管家,或者叫社区董事会。每家每户都是股东,管委会成员是股东选出来的代表。

    这个建议由螳螂虾公司的宿舍区居民率先提起,然后得到了社区居委会的支持,在和街道相关领导充分沟通之后,做为一个新生事物的试点落户于后海社区。

    最终选出来了三名代表,他们将代表二十五户居民进行有限的管理工作。而这二十五户居民都在魏老太太大院子周围住,百分之七十是螳螂虾公司的员工,剩下百分之三十就是洪涛、刘援朝、孟津这些人,还有费林和唐晶的手下。真正的当地老住户只有五家,还是被其它二十家牢牢包围在中间的,想不共进退都不成。

    这只是洪涛试水的第一步,老百姓对新鲜事物总有抵触,贸然大面积推广会有难度。想让他们自发的接受,最好的办法就是弄出一个榜样来。

    中国人干啥事儿都喜欢追风,居民管委会就是洪涛为他们树立出来的榜样。只要管委会能切实干两件有利于本社区居民的实事,让大家看在眼里、记在心中,就不愁他们不眼馋。

    管委会成立之初的第一件事就是聘请物业公司,这件事完成的很快,管委会选举结束的当天,三家物业公司的代表也来到了管委会的临时办公室,暨网吧的地下室。

    经过两次谈判之后,管委会把三家公司的优劣都公示在办公室的墙壁白板上,二十五户居民可以随时进来查看,然后在周末开始投票,选择其中一家做为中标者。

    这一番举动引起了周围居民的关注,也有人混进地下室里偷偷看一看白板上写的都是啥,然后这件事儿就像夏日的热浪一样很快传遍了后海沿岸,甚至连南岸的居民都知道了。

    当物业公司正式入驻之后,这二十五户居民立刻就尝到了实打实的好处。不管白天还是夜晚,总有三名物业公司的保安员在各家各户门外不定期巡逻。

    以前没事儿就推着板车在各家门口探头探脑的闲杂人等都被驱离,自家的汽车停在门外也不用再担心被人弄坏,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没有在酒吧里喝得醉醺醺的家伙满街喧闹,居住环境和安全都得到了切实提高。


………………………………

993章 进阶

    物业公司还提供各种小修小补的服务,虽然不是免费的,但对于居民来说也很方便。你家不管是电路坏了、上下水出问题了、还是房子需要小改动,都可以找物业公司帮忙。

    它提供的服务要比临时找来不熟悉的人员有保证的多,出了问题只需要到物业公司里反应即可,算是售后服务有保证。

    这还只是第一步,随着物业公司入驻的时间增长,后续还会推出更多的便民服务。比如废品和垃圾处理、总体绿化改善、统一接送孩子上下学、法律援助、装修监理、代聘保姆、代管宠物、代缴水电网费等等。

    有了物业公司的统筹管理,像宽带接入、有线电视接入之类的价格也会有所降低。因为它可以用集团用户的身份去和相应公司进行谈判,比各家各户单打独斗更有说服力。

    反正吧,好处是大家都看得见的,坏处只有一个,就是各家各户每个月都要缴纳一定数量的物业费。这笔钱并不多,一户一年平均在一千块钱左右。这还是独门独院的价格,如果是大杂院会因为居住面积的不同而相应降低。

    其实物业公司并不全靠物业费养活,更多的是靠有偿增值服务,比如说各种修理维护、接送、家政服务、社区内部摊位租赁、接纳广告等等。

    但在这里洪涛又做了一个弊,这家中标的物业公司根本就不是冲着二十五户居民来的,它本身是大姨夫公司开发楼盘之后的配套公司,有没有这二十五户居民都得存在。

    单就这二十五户居民而言它是赔钱的,之所以还愿意来投标,一方面是靠大姨夫的关系,更主要的还是因为更大的市场前景和洪涛私下给的补贴。

    只要后期能有更多居民加入管委会,也就等于同时加入了物业公司的服务范围。一旦缴费居民达到了一定数量值,那物业公司就有可能进入收支平衡模式。

    而洪涛给他们的补贴也不是钱,而是房子。没错,就是那些门脸房。

    这些房子洪涛会用一个不太高也不太低的价格租给物业公司,由它统一管理、统一出租,其中的差价就是物业公司的补贴。

    如果经营效果良好,光是这些房屋的租赁费用差价就有可能让物业公司弥补所有亏损,说不定还能盈利。

    可能有人会问了,难道说物业公司不以盈利为目的吗?这话怎么聊呢,其实京城的大部分物业公司,只要不偷奸耍滑盘剥居民,基本都是亏损的。

    那这么多亏损的物业公司靠什么活下去呢?很简单,开发商会给它们补贴。

    开发商开发一个楼盘之后,按照法规必须成立物业公司进行有效管理,否则不仅无法获得售楼证,光是楼盘口碑不佳,影响了楼盘价值,就够开发商头疼的。

    所以开发商并不是发善心,只能说你买房的价格里已经包含了这部分费用,里外里都是你掏的钱,只不过经过开发商的手转了一下。

    洪涛并不认同这种模式,他希望物业公司也能真正盈利,这样才能长久健康的存活下去,也就不容易出现降低服务质量、盘剥居民的事情发生。理想社区嘛,不管能不能达到,总得先理想一下。

    但是外人并不清楚其中的弯弯绕,别说外人了,除了极少数几个人之外,甚至连物业公司的经理都不清楚总公司为啥非要让他去投标这么一个小项目,短期收益少不说,还要占用大量人手。

    当然了,等他从管委会那里看到即将可以租到的门脸房之后就不会这么想了,那些房屋的价值和所处的地段,会让每个物业公司经理都笑开花的。

    不过也别笑得太早,这些门脸房并不是无条件出租,管委会对社区附近的商业环境有严格要求。像饭馆、洗衣房、酒吧、小超市、健身房、发廊、花店、汽修店、洗车房之类的项目不仅要全,还不能重复太多。

    不是说谁给钱多就租给谁,这些问题就得物业公司经理自己去平衡了,反正任何店铺入驻都要经过管委会三位代表的同意。

    其实也不是他们同意,他们的决议会由居委会主任吴小兰转交给洪涛,得到批示之后才能作数,否则同意了也是白搭。因为吴小兰有一票否决权,这也是当初街道办事处同意社区居民自建管委会的先决条件。

    不过他们没想到的是,这个条件并不是为他们准备的,吴小兰的真正上级也不是街道办事处,而是整天带着几个孩子无所事事的家庭妇男,洪涛!

    说到孩子,后海社会管委会所做的第二件事儿也随之而来了,啥呢?入托问题。

    现在的幼儿园是越来越贵、越来越难入。可各家都只有一个宝贝孩子,也不知道是那个孙子王八蛋说的,苦了谁不能苦了孩子。

    这句话的直接后果就是让最该受苦的孩子都成了小皇帝,大人们自己缩衣节食,也得打肿脸充胖子,拼了命把孩子往好一点的幼儿园里送。美其名曰,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在这一点上欧美的社区结构就比较合理,大家按照收入水平的不同集中居住,相同档次的几个社区共用幼儿园、小学、甚至中学。这样一来大家也就没法攀比了,大家收入全差不多,总不能比谁能吃吧。

    那有人说了,这样不是阶级固化吗?富人的孩子永远比穷人孩子得到的教育资源多、成才几率大,以后当富人的机会也大。

    这是必须的,也是符合人性的。我们的老祖宗说过,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会打洞、还有门当户对之类的警语。

    阶级这个玩意不管在什么社会里都是存在的,而且也必须相对稳定。不管大家乐意不乐意,事实就是如此。只有各阶层相对稳定,整个社会才会稳定。

    阶级固化的罪魁祸首并不是各阶层之间界限分明,而是互相失去了流通渠道。有一句广告词用在这里很合适,叫做通则不痛、痛则不通。

    只要能把流通渠道畅通、数量增多,穷人能看到足够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