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灞上张家,以后也会是联邦帝国的一份子,甚至张家到时拥有多个诸侯国。
大唐永远是诸侯国的宗主,议会是诸侯们在中央的代表。
诸侯国与宗主国一荣共荣一损共损,荣辱与共,休戚相关。
要达成这一步还很难,但还有的是时间,可以慢慢来。
慢慢的调整,最终大唐帝国这架机器总能磨合好,到时就进入长久稳定期了。
李世民问出自己的担忧,“如今诸侯们越来越强,甚至那些工商资产阶层实力也越来越强,朝廷以后如何控制他们呢?”
“陛下,堵不如疏,一味的控制打压是不可取的。打压越严,反弹越厉害。与其打压,不如转移这压力。正如臣所说的,今后大唐要对外扩张,给贵族和这些工商阶层们分享些开拓的红利,他们就会成为朝廷的坚定支持者,为何还要与朝廷对抗呢?”
李世民总觉得张超的话里,有哪里不太对劲,可一时又找不出问题来。
“你所说的那些,从未有过,朕很担忧。”
“陛下,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不能总走在前人走过的路上。我们如今已经走到了历史之路的最前端,这里还从未有前人到达过,今后的路我们只能自己摸索着走,我们得做后人的引路人,而不能因为畏惧,就走回头路。”
李世民停下脚步,他转过身来望着张超。
“文远,记住你今天说过的这些话,若是将来你背弃了你今天的理想,辜负了朕和承乾,朕就算在美洲,也会率兵打回中原讨伐你的。”
“我会捍卫我的理想,也一样会捍卫大唐。”
与其花无数的力气代价,掀起内战,来篡位夺朝,张超还不如趁着眼下的机会整合大唐朝野,然后开启大航海和殖民时代。
贵族领主阶层和工商资本家这两头怪兽释放出来后,张超并不用担心朝廷将来反复无常。
这两头怪兽放出来,可就收不回了。
李世民放出来了两头小怪兽,很快就长大了,当他想把他们收回时,被反噬了。
经过这一次后,这两大阶级的实力更加强大,以后朝廷更别想威服他们。
张超也不担心这两大阶层会颠覆朝廷,这个暂时是不用担心的。
身为贵族集团和资本家集团的领导者,张超不会允许,其它人也没那实力。
李世民转身。
“走吧,时间差不多了,别让承乾久等了。”
李世民加快脚步,脚步似乎也变的轻快了一些。
这位皇帝知道,自己已经被抛弃了,他不可能再在中原东山再起。现在张超给了他一个新的希望和目标,他可以去美洲。
在那里,可以再次征战天下。
则天门。
大典在这里举行。
无数将士全副武装站岗护卫。
京城的所有官员今天也都来参加大典,地方上的官员则已经来不及了。
典礼很繁复。
仪式步骤极多。
一项一项,非常的认真。
······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承乾头戴十二旒天平冠,身着玄衣朱裳十二纹章冕服。日月纹章分列两肩,星辰列于后背。
肩挑日月,背负星辰。
这一套皇帝旒冕自周到唐,延续两千余年。
承乾站在龙椅前,伸出双手虚抬。
“众爱卿,平身!”
李世民也身着旒冕,但今天起,他已经退位,被尊为太上皇。
坐了十五年的龙椅,现在轮到承乾了。
承乾坐下。
黄金龙椅很宽大,但也很硬,其实坐的并不舒服。
文武百官、将士们山呼万岁,直冲云宵。
“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1294章 开元
大典结束,承乾很疲惫,可却又十分亢奋。
新皇叫上首相张超同行,现在,皇帝正式移居皇宫,李世民依然住在北宫长乐宫。而新册封的太子李显还太小,因此东宫暂时空着。
“元辅,太上皇今天能来参加典礼,全程还如此配合,朕十分意外。元辅究竟跟陛下说了什么?”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交了交心。谈了下大唐的创业艰难,说了贞观十余年来辛苦。陛下很感慨,但也是个提的起放的下的人。在知道三年后,可以前往美洲时,陛下难得的轻松高兴。”
承乾感叹,“这就好,说实话,今日之局面,我心里也很愧疚。”
“元辅,这新朝年号,你想好了吗?”
张超回道,“臣与内阁诸相初步商议过,大家各自提了些年号建议。”
“元辅你提的是什么?”承乾问。
“开元。”张超解释道,“此出自汉书·李寻传,汉兴至今二百载,历纪开元,皇天降非材之右,汉国再获受命之符。这是开始新纪元之意,也是一个好的开端。臣以为开元做为陛下年号,很合适。”
“开元,确实不错,我大唐当初铸的第一款钱币就是开元通宝。元辅,明年正月为开元元年吗?”
‘臣建议,以今年就为开元元年。’
贞观十四年,在百姓的心里可不是什么好年份。又是南北军交战,又是钱荒又是纸钞贬值,经济萧条,还有南方的大洪灾。
张超提议今年就直接改元开元,也是想要尽快的让百姓接纳新皇和新朝廷。贞观已经过去了,现在是开元了,也是新的一朝了。
新朝新气象,以后新政推行,自然贞观朝的阻力也要小些。
多数来说,新皇继位第一年是不改先皇年号的。但如今情况也算特殊,李世民又没死,他是太上皇,还是被兵变赶下来的。
张超说今年改号当然也行。
何况,如今朝廷提出的治国口号不再是以孝治国,而是以法制国。
“好,那朕今日就颁诏天下,正式改元,现在就是开元元年十月。”
新皇登基,皇后和太子也册立了。
而内阁、翰林院、议会、御史台、大理寺、枢密院各衙主官,更是在皇帝登基前就已经确定了。
新朝开始,各个新的中枢机构也算是正式开始运转了。
新内阁衙门,就在原来皇城里的中书门下。而翰林院,则搬进了宫城前廷,在贞观殿前广场一侧,这是为了方便备皇帝咨询和协助皇帝处理奏章。
议院则设在内城。
御史台、大理寺、枢密院皆设在皇城。
张超回到内阁,召集其余八位宰相一起议事。
皇帝没有参加,其它人也没列席,这是内阁闭门会议。
次相房玄龄首先发言。
“眼下新皇已经登基,天下各地安定,某以为,如今聚焦在京畿的几十万大军应当遣散回府。”
“次相说的有道理,今天某也正要说起此事。大唐军制,最初是府兵制,高祖也有一支元从禁军,不过这元从禁军实际上也是相当于府兵,因为高祖在长安周边为他们授分田地,他们也是轮值宿卫。”
张超说起大唐的军制,也是侃侃而谈。
“后来,贞观朝,国力强盛了,也为了应付战事需要。太上皇特意组建了一支常备禁军,到现在先后有左右羽林、左右神策、左右神机以及隶属于北衙的水师,加起来有十万之众。这是常备军,也相当于募兵。”
“另外,朝廷还有七十二万府兵,八百个军府分驻于各地。”
长孙无忌坐在那里,目光斜望张超。他很清楚张超的意图,这上任第一反刀,就是冲着军队来的。
新皇登基前,他就已经先在人事上做足了功夫,遍植党羽。现在,又向军队下手了。
“某和陛下,以及不少有识之士都探讨过许久,认为过去朝廷的这种兵制,实际上已经不太符合大唐现今的发展脚步了。府兵制,难以保证士兵的训练时间和征战时间,这种兵制,也无法适应如今大唐对外的开拓战争。因此,我这里有一个提案,是关于全面改革大唐军制,制订募兵制为基础的义务兵役制。诸相,你们先看一下。”
身为首相,张超是内阁会议的召起人,同时,也还是内阁诸相分管工作的安排人。
现在,张超还没有给诸相安排分管范围。
不同于大明朝的内阁成员,有兼任六部尚书的惯例,现在张超没开这个先例。但他打算是按照后世的一些作法,就是让诸相,各自分管一块。
比如,内阁首相张超,自然是领导内阁全面工作,另外人事、财务、军事、监察、审计这几项也是由他亲自提纲主管的。
这几项,也算是最重要的职权。
房玄龄是次相,张超计划给他的职权,是内阁常务工作以及税赋、民生一块。由于张超这个首相日理万机,因此他还协助张超分管监察和审计这块。
其它的辅相,自然是分管六部。七个辅相,朝廷只有六部,因此剩下一个,负责与议会、翰林院、御史台、大理寺这些不隶属于内阁的部门打交道。
这个内阁分工,由张超负责。
现在他还没分,那么这内阁大权更是张超一手抓。
张超一天不把这工分下去,那么如长孙无忌这样的辅相,甚至都不如六部尚书有实权。
当然,张超也不可能一直不分工,但先拖一拖还是行的。
“诸相应当也知道此前监国太子府所推行的这个募兵制,职业军官加职业士官,然后加上义务兵,这让朝廷随时有兵可用,同时保证了军队脊梁和骨架的军官士官的精英优秀,这样的募兵制还不会因为临时抽调士兵,而贻误战机,更不会耽误生产等。”
长孙无忌直接唱反调。
“难道朝廷现在的十万北衙禁军做为常备兵还不够吗?”
张超笑道,“十万禁军常备军当然是不够的,而且禁军这个制度也有不足之处,比如士兵终身制,容易出兵油子。我们的新军制,士兵是义务兵制,当三年就回家,当的好的可以升士官。就连士官和军官,各级都有规定的服役年限,在服役年限内表现好有军功可以晋升,如果不能晋升,就要退伍回家,防止出现兵痞兵油子,要让军队一直保持一个向上的气势。”
不管怎么说,大唐要开拓,以后肯定会有不少长期在外作战的军队,甚至长驻殖民地的部队。府兵制这种临时征调的农兵是不合适的,这种军队适合于守,不适合于攻。
若是让府兵常年在外,这府兵谁干。
大唐历史上的府兵制为何崩溃,不就是长期在外戍边得不到轮换,加上后来又均不到足够的田,又无法兑换功赏,于是大家都不愿意当府兵了。那些军官、地主子弟更不去当府兵,府兵制也就烂了,到最后无兵可用,只能行募兵制。
但后来的这种募兵制,基本上是终身兵制。
这些募兵的待遇越来越差,甚至到晚唐五代时,当兵的都是地方上抓的那些什么各种罪犯等等,为了不让士兵逃跑,甚至还要在脸上刺字。
从唐初人人争着当府兵,当了府兵有前途,到了晚唐时,当兵就变成了下等人,跟囚徒一样,这样的军队如何有用?哪怕晚唐不少军队能打,可却毫无军纪,毫无理想,造反跟家常便饭一样随便。
那是一支没有了荣誉感的军队。
张超希望打造的是一支精英集团,军队里是精英,在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