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闲唐-第1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开业,第一时间抢占市场、独领风骚!

    当然,每到一个地方,李元婴也不忘给李二陛下写信汇报自己做的事。

    李元婴一向觉得做好事要留名,既然他诚心诚意帮李二陛下筹谋泰山计划,怎么能不把自己的努力写到信里告诉李二陛下?所以,李元婴见天儿给李二陛下写信,殷勤得不得了。

    李二陛下收信收得挺愉快,觉得他这幺弟真是个好弟弟,多亲近他啊!

    别人都当他是皇帝,这个不敢和他说、那个不敢和他聊,不是一副表现得刚正不阿就是表现得诚惶诚恐。皇帝也是人,皇帝也是要人哄的,反正李二陛下被李元婴哄得很高兴。

    这可苦了房玄龄几人,若说那设置学田的想法还有点讨论性和实用性的话,后面这些信纯粹就是想一出是一出的献媚了,每封信的中心内容都是在表示“皇兄你太好啦我记着你的好所以我也在好好地在为答应你的事努力哦”。

    李二陛下自己爱看这些纯马屁内容就算了,兴致上来了还要邀请他们一起看,让他们想忘记李元婴那个祸害都忘不了。

    到底哪个缺德人教他写文章的啊?还不如让他一直不学无术下去,别像现在这样变着法儿拍马屁!!!

    直至李二陛下把心腹要臣都祸害了遍,李元婴才终于抵达滕州。这时候他要往长安送信已经得跑垮好几匹马了!

    由于已经入冬,天气冷得很,一行人在路上已经换上冬衣。李元婴裹着披风骑在马上,感觉刮面而来的北风都那么亲切可爱,合该这是他的封地!

    李元婴一马当先地在最前面领路,得儿得儿地带着人奔向滕州城。相比长安城的高大巍峨,滕州城看起来着实有点秀气,李元婴一点都不嫌弃,怎么看怎么觉得满意。

    不知是不是老天感应到他要来了,天空忽然簌簌地飘起了雪。众人驻足往天上看去,只见细细的冰花徐徐落下,天地蓦然间蒙上了一层浅浅的白。李元婴高兴地转头和小伙伴们分享喜悦:“下雪了,这是今年的第一场雪!”

    武媚也骑在马背上,她没戴什么幕篱,身穿女子喜爱的骑马装,整个人看起来明艳逼人,宛如出匣明珠、明亮夺目。她笑道:“瑞雪兆丰年。”

    狄仁杰也道:“对,看来今年会有好收成。”

    李元婴最喜欢听这种吉利的话,听两个小伙伴这么说自然高兴不已。

    这时滕州刺史已经亲自出迎,虽然李元婴没来过滕州,但是他沿途闹出的动静无人不知,滕州府衙上下自是都翘首以盼,一听他们差不多要到了就早早候在城门外等着李元婴到来。

    滕州府衙的官员按着品阶高低一溜排开,一眼看去很是壮观,应该是能来的都来了。李元婴在鄠县管过事,现在已经算是有点地方经验的人,看见府衙的官员们给足了自己面子,自也没让他们为难,下马与他们打过招呼,在他们的引领下携着他长长的就藩队伍入城。

    比起离京时的盛况,李元婴的车马其实已经减了大半,毕竟他沿途卸锅和留人,一路走来行李至少少了三分之二。但是这样的仗势还是免不了引来滕州百姓的关注,哪怕天上飘起了雪,还是有不少人围在道路两旁看着李元婴一行人往王府行去的壮观场面。

    李元婴沿途不忘高高兴兴地和百姓们打招呼。

    百姓们初时见到李元婴笑着朝自己招手,还觉得自己眼花看错了。等确定李元婴确实在向自己笑,百姓们都惊到了,一路追随着李元婴走到滕王府外都没散去!

 167、第 167 章

    李元婴带了那么大一批人过来; 自然有人要挪位置; 这点李二陛下早有准备; 年末考核时已经腾了些位置出来,让李元婴把带来的人安插进去。

    刺史姓崔; 是个和气的胖子; 胖得挺均匀; 并不显得难看; 倒有些和气。

    崔刺史刚到任不过一年; 考课还算不错,他听说李元婴今年要就藩就提心吊胆; 集簿做得格外认真; 杜绝任何弄虚作假成分。

    别人可能觉得不必对李元婴太上心,毕竟李二陛下弟弟那么多,李元婴顶多只是占了出生晚的便宜才被李二陛下抱到身边养。但崔刺史不是一般人; 他见微知著的本领远超于旁人。

    若只是单纯地接到宫中让人养大那一点都不稀奇,在宫中长大的皇子多得是,隔壁齐王不就是李二陛下的亲儿子吗?还不是说杀就杀!

    李元婴不一样。

    别人不知道; 崔刺史却是知道的; 当年位列秦/王府十八学士的许敬宗可是因为李元婴遭了秧。虽然因为姻亲关系保住了性命; 前途却是没了,对于一个一心向着权势富贵的人来说比杀了他更残忍!

    李元婴在李二陛下心里要是没点分量,绝对动不了许敬宗。

    崔刺史心里警惕得很,上边让空哪个位置他就空哪个位置,绝对不做半点挣扎。要知道李二陛下脑子一热是能给众多功臣和自己年仅十几岁的儿子们许个世袭刺史的人; 他坐到刺史位置上心里不安宁啊,总担心李二陛下脑子又热了!

    接完李元婴,崔刺史问明李元婴什么时候得空可以开接风宴就走了,既不显冷淡也不显殷勤,瞧着很会做人。

    李元婴对崔刺史的印象还不错,不过也没把过多的精力放到探究崔刺史为人上,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反正他得在滕州扎根,将来总能看清的!

    现在的李元婴一心扎进了他的滕王府上头。

    滕王府的选址很符合他的喜好,明明王府是后来才修的,看起来倒像是整个滕州城绕着这王府来建似的,气派得很!

    后山也很大,登到山腰就能俯瞰全城。若是翻过后山去,那就是一片肥沃的小平原,这片小平原也全属于滕王府。

    最让李元婴高兴的是,王府里头还圈了个湖,湖水由活水引来,瞧着清澈漂亮。李元婴绕着王府里里外外地跑了一圈,着实惊喜不已,当即回去挥毫疾书,又给他皇兄写了封厚厚的长信拍了一通马屁,说自己对这王府实在再满意不过了!

    末了他还给李二陛下提了句崔刺史的事,说崔刺史长得胖胖的,让他想起四侄子,不知道四侄子走到哪了,辽东冷不冷。听说长得胖比较不怕冷,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回头他问问崔刺史!

    李元婴写完信便叫人帮他把信送回京,慢慢送也不打紧,反正没甚要紧事。他还不晓得李二陛下有和心腹要臣分享他马屁信的喜好,只觉得自己是在和自己兄长闲唠嗑呢。

    都说什么血脉至亲、手足情深,照李元婴看来都是虚的,即便不是生在皇家,父子相残、兄弟相争的事也不是没有。想要真有点感情,还是得靠自己好好维系!

    李元婴相当自得。

    看看,他多努力啊!

    魏姝也不知道李元婴时不时给李二陛下写的都是什么玩意,直到她收到魏征的来信,才知晓李元婴已经被长孙无忌等人拉入黑名单,盖戳他是天底下最无耻的人。

    哪怕隔着信纸,魏姝都能看到魏征横眉竖眼的凶相,可见魏征也被李元婴那些马屁信荼毒得不轻。

    照魏姝看,李元婴这个写信的是有点不要脸,但李二陛下更不要脸啊!别人收到这种信都是自己暗中舒爽,李二陛下不同,他不仅自己看爽了,竟还发展出和别人分享马屁信的兴趣爱好!

    魏姝悄悄和李元婴说起这件事。

    魏征给她写这个的意思就是让她劝着点,让李元婴写信别写那么谄媚了!

    李元婴听了,却对李二陛下这个兴趣爱好很不错,他还教育起魏姝来:“换成收到信的是我我也会同你们分享的,皇兄怎么就不能和老房他们分享了?这是人之常情,你们可不能因为皇兄是一国之君就这也不许他干那也不许他干!这又不影响皇兄治理天下,百姓听说了指不定还要夸我们兄弟感情好呢!”

    魏姝觉得百姓看了这些信只会觉得这兄弟俩真是臭不要脸。

    不过想想李元婴要是得了李二陛下一句夸肯定是要昭告天下的,魏姝也就不劝他了。

    李二陛下喜欢听李元婴这么狂吹狂夸也挺好,总比回信把李元婴一通臭骂要强,真要那样,李元婴还不得伤心死!反正,受折磨的只有房玄龄这些天子近臣。

    李元婴给李二陛下写完信,又跑东跑西,看看柳宝林、王义方等人对住处满不满意、需不需要调换,一番忙碌下来,他们抵达滕州的头一天便过去了。

    李元婴高高兴兴地在完全属于自己的王府里歇下,心情好得不得了,梦里都是笑出了两个可爱的酒窝。

    比起李元婴的欢喜,这一夜许多人都睡得不太踏实。狄仁杰就没睡着,走出自己挑的别院在花园里走来走去,刚下了场雪,园中处处披霜戴银,映得月色都寒冷了几分。

    狄仁杰行至一处凉亭之外,却见前头有盏灯点亮了夜色,他抬头看去,只见武媚立在庭中看着湖面,不知在思索着什么。

    夜色幽深,湖面也幽深,伊人独立月下,远远看去让人生出种清冷虚渺之感。

    狄仁杰一时没想那么多,走上去问:“这么晚了,你还没歇下吗?”

    武媚回过神来,转头见是狄仁杰,笑了笑,说道:“刚看了点书,有点睡不着,出来走走。”对待自己人,她一向敛起锋芒,看不出半点锐利。

    狄仁杰顺势问:“看了什么书?”

    武媚道:“也不是什么特别的,就是《氏族志》。”

    《氏族志》不止排名定序,也记录着众多家族的兴衰荣辱。《氏族志》中李氏皇族位列第一,外戚位列第二,剩下的才是世家大族。对于这个排名,许多人心里都是不服气的,一干山东士族也一样,连房玄龄他们选姻亲也是暗暗在山东士族里选。

    武媚重读《氏族志》不是临时起意,一路上她都在思考此事。

    李氏皇族属于关陇贵族,这个所谓的关陇贵族满打满算只起来不到百年,在许多士族眼里和泥腿子出身没什么区别。

    而且关陇贵族胡风盛行,哪怕李二陛下追求文治,很多做派也流露出他打心底的不讲究,什么礼数、什么伦常,在李二陛下表面上耐着性子听听,心里其实都不怎么当回事。

    要不是有那么多一路跟过来的心腹要臣在旁边拉着劝着,李二陛下不知会闹出多少事来!

    李氏皇族自己都这样了,自然不能指望各地士族对他们有多少敬畏,更不能指望他们会让耗尽举族心血栽培出来的子弟为朝廷尽忠。

    李二陛下也私底下和人嘀咕过这件事,说这些士族进退如一,团结得很,发表的意见都很一致,对朝廷的政令都是意思意思地挑拣着遵从。

    李二陛下察觉出了这些士族的轻怠,却拿他们没什么办法。

    人家宁愿不做官,也不来捧你李家臭脚,你有什么办法?你要把公主许过去或者让人家闺女当王妃,人家都不乐意!

    李元婴打心里觉得李二陛下想把大半个河南道扒拉给他当封地是好心,武媚却不得不多想:李二陛下这么做到底是真想给李元婴个大封地,还是破罐子破摔想让李元婴把这向来文教兴旺的齐鲁一带搅个天翻地覆,好好打压打压世家大族的气焰?

    武媚拿不准李二陛下的用意,所以读完《氏族志》便静不下心。

    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