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顺明(完结)-第3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太监走后的这个邀请,倒是让李孟很意外。胶州营明面上发生地各种事情都有人讲给孙传庭听,当然本意也是想要这位孙先生提出意见和建议,可李孟总觉得这次孙传庭的求见是要冷嘲热讽。

“孙先生,几月不见,你怎么憔悴成这种模样!!?“

去那宅院里面,院子之中没有太多变化,孙传庭的两个儿子明显是精神很足,而孙传庭的二儿子已经是健壮不少,据说每天都是跟着胶州营的亲兵训练,训练他的那名亲兵把总跟李孟说。这小子很有点天赋。

可孙传庭竟然比刚从诏狱里面救出来的时候还要憔悴,尽管须发一直有整理,可看着人还是虚弱异常,两颊深陷,双目红丝密布,已经是瘦弱的已经有些脱形,李孟看了之后,真是大吃一惊。脱口问出了那句话。

问完之后,李孟扭头招呼亲兵,厉声的说道:

“去把看守这院子的人叫来,本帅不在地这些日子。他们到底如何对待孙先生!”

那名亲兵刚转身,就听到那边孙传庭开口阻拦道:

“李大人莫要动怒,不干下人的食,是老夫心中苦闷。这才把自己弄成了这副模样,不妨事,不妨事。过几日多吃些饭食也就好了。”

本来李孟还有些担心孙传庭会绝食以自明心志,虽说自己打算放弃,但让这样的人才死在自己面前,总归是可惜。

听到对方这么说,李孟禁不住心中一喜,如果孙传庭说这个是真心话,那说明他的心态还真有些转变了。

李孟开口笑了笑,温声说道:

“孙先生。不管文武。无论要做什么,若没有个健壮的身体。可就一切休提,等下我给你请个郎中来,好好瞧瞧,饮食用度上也要大方些,不要替李某俭省……”

孙传庭坐在座位上抱了抱拳,涩声的开口道:

“多谢李大人的关心,孙某自己的身体,自然会爱护。”

场面稍微安静,下人们端着简单地酒菜饭食上桌,孙传庭那边看来已经是开始调养身体,给他准备了白粥和一些清淡的小菜,不过孙传庭的心思显然不在这饭食上,等下人离开,就开口说道:

“传旨的内官离开山东了吗?”

“前日走地,估计回到京师应该会被万岁擢升赏赐,毕竟这差事他办的也算完满,京师上下想必会很满意。一问起这件事,李孟脸上禁不住挂上了笑意,朝廷的手法笨拙,却包藏祸心,却被他借力打力,给自己赚到了很好的局面,听人问起,禁不住要多说几句:

“李某是盐贩子出身,肯定眼界是浅地,给个杂号将军,肯定就欢天喜地了,这八百两银子想必不能当作寻常的银子看,万岁赐下的银子,当然要顶别处地十两金子,提拔个太监做镇守中官,那也是把山东当成大镇来看,李某感激涕零,感激涕零!”

孙传庭怔了怔,紧接着脸上露出苦笑的表情,低声接口说道:

“当今圣上,总是把事情想当然,又觉得自己天纵英明,做这等糊涂事也不是这一次,不过李大人,这话说回来,这钦差一来,你对这手中的兵马抓的又是紧了几分,下面也忠心了许多了吧!”

听着对方心态和话语中的种种变化,李孟的心情也是跟着变好了不少,禁不住做了个搞笑的举动,起身朝着北面抱拳说道:

“全是圣上恩典,臣下感激不尽。”

“咳咳”孙传庭明显是被呛到了,在对面咳嗽了起来,喝了口粥,这才是平复了下去,笑着开口说道:

“李大人真是忠心耿耿的典范,你这番话要是跟朝廷诸公当面讲述,不知道有多少人会目瞪口呆。”

“孙先生,李某地言语虽然是笑谈,却也有几分地真实,若没有这圣上的大政和兖兖诸公地英明,李某又怎么能从微末一步步的走到今日,心中的确是感激不尽啊!”

孙传庭看着对面满脸笑容,侃侃而谈的李孟,心中却想到:你从微末卑贱到今日的地位,未必是上面的糊涂,莫非真是有天命不成。心念所及,孙传庭长叹了一口气,悠然的说道:

“老夫操劳一生,常自诩忠义,今日却有些糊涂,这操劳忠义,到底是为这天下呢,还是为圣上……” 

正文 第三百三十章 铁面人 亲疏有别
崇祯十四年的十月间,在山东总兵李孟的幕府之中出现了一位带着铁面具的谋士,镇东将军对这位铁面人的称呼是公孙先生。

李孟的文武班子里面,对这位谋士的身份都颇为好奇,有些人去周扬和宁乾贵那边打听,也有人去套王海和汤二的话,都没得到什么结果,看他们的模样,好像他们也不知道这谋士到底是谁。

山东李镇东,外面的人或许不知道他是何等人物,但山东文武心中,李孟就是这天下间最顶尖的人物。

在李总兵的身边,所有的人也就是能做他的下属,没有人又和他平起平坐的资格,而这位“公孙先生”在总兵衙门之中,举止做派,以及李孟的对待,隐隐都有些平等的味道。

当然,这种平等的味道,也只是相对于胶州营系统的其他人而言,但这已经是石破天惊了。

以李孟的权威,自然无人敢对他的决定做出什么质疑,但大家疑问的是,到底什么人能有这样的才能和李大帅平起平坐,遍数天下间那些人杰俊彦,那有什么人复姓公孙。

这公孙先生平日里和大帅差不多同步的行动,不管李孟出现在军议,或者是民政的场合,这带着铁面具的公孙先生都是一同前往。

这下子,下面众人对这公孙先生的文武身份都搞不清了,天下间能文能武的大材实在是少,有数的几个好像都是在朝廷之中效力,而且还没有低于二品以下的,这些人就更不能出现在胶州营这里了。

大家好奇是好奇,不过胶州营上下做事很知晓公私之分,好奇并没有影响大家的做事,而且这公孙先生在军民两处的衙门之中。从来不说一句话,仅仅是在倾听,这对胶州营的结构以及权力的分配并没有什么影响。

渐渐地。大家对这位公孙先生的态度,也就仅仅是好奇了。

不过,有几个猜测还是颇为的有趣,比如说公孙先生身材高大,面具下面露出地双眼炯炯有神,走路时都是落后李孟半步,或许这是军队那边给李大帅请来的护卫,这模样怎么说也是武艺高强的角色。

十月下旬的时候,山东的盐政有个小小的变化,按照朝廷的盐政划分。一般是一省或者几省为一区,这一个大区的官盐价格都是相同的。当然了,在山东地面上,这个规定形同虚设,根本没有人去遵守。

眼下山东的盐政情况是私盐为官盐,每年山东境内各处地盐价是在济南和胶州两地公布出来的,然后由武装盐丁押送到各地,由各地承办私盐的商人们贩卖,盐价允许有浮动,但因为出盐量一直是很大。所以价格也高不上去,百姓们并不觉得这是负担。

山东原本有大小百余个巡检司,专门在各处查缉私盐,自从李孟崛起后。现在只有一家巡检司…………盐政分守胶州巡检。

这个巡检司是武装盐丁队的统属机构,所以介绍李孟的官职的时候。如果真是纯粹官方的文件,就变得颇为可笑,“镇东将军、左都督、山东总兵官李孟,兼胶州巡检司巡检”前面都是一二品的大员,后面一个不入流的贱官,实在是让人捧腹。

但这个职位,是李孟对山东盐政统属的官方承认,不能轻易地放弃,李孟也就是因为这个职位。合理合法的管辖山东公私盐务。

其实这山东盐务最可笑的不是挂在总兵大人官衔后面的名称。而是在济宁州地盐政司盐运使的常例收入。

盐运使是三品或者从三品地官员,那是一等一的肥缺。可这山东的盐运使过得极为憋气,全山东的盐业利润和他一点关系也无,自然也谈不上什么油水,每年也还是有些外水入账,这外财是如何入手呢。

宁乾贵在盐业系统多年,知道这大家发财的道道,盐运使毕竟是三品大员,也不好逼得太急了,所以每年都给这盐运使批下若干石盐的份额,准许盐运使拿着这若干石去兖州府贩卖,赚来的钱归他自己。盐运使要卖多少盐,居然是要下面的巡检司批出份额,也算是大明历朝仅见的奇观了。

人如果几天没有吃盐,就要浑身酸软无力,并且会患上各种地病症,天下大灾是大灾,这盐地销售到还没有受到什么大的打击。

现在李孟控制着山东地全部盐场,还有南直隶差不多两成的盐场,这些都是他重要的资金来源。

鲁盐的销售,除却山东本地之外,河南开封、归德、彰德、怀庆四府,以及北直隶顺德府、广平府、大名府、沧州府,都已经是完全的渗透了进去,不过几乎是鲁盐产销的极限了,毕竟贩卖给郑家的私盐也必须要保证。

实际上,上面所说的那些地盘的外围,甚至是山西和塞外的蒙古,都对盐有需要,那些地方,就只能是交给淮盐,或者是更准确的说是方家来做,胶州营赚个过境的钱罢了。

但在胶州营开始贩盐之前,这些区域的平民百姓吃的是质次价高的官盐,私盐因为利润少,甚至很少贩运到他们这边来,胶州营大规模的贩运以后,各地再也没有什么吃盐难的问题,倒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从某种意义上讲,胶州营倒也是做了点好事……

不过,在十月中旬之后,在兖州府全境,以及东昌府靠南的某些州县,盐价开始上调,同时,武装盐丁除却保证排查工作不能耽误之外,大部分的力量也开始朝着划定涨价的范围靠拢。

胶州营驻扎在各地的骑兵马队也都是集中起来,随时准备支援武装盐丁们的行动,鲁南、鲁西的盐价一涨,肯定会有人想着把淮盐贩卖进来,以方家为首的那些大盐商当然不敢,可架不住下面的人动心。

所以盐丁和士兵们都是作好了准备,严加防范。

这鲁西、鲁南盐价高涨地决定。兖州府和东昌府两处的官民都是怨声载道,心想山东这才是太平几年,今年李大帅打仗之后。回来就这么多事情,又是排查奸细,又是盐业涨价,好像是突然转性一样。

李孟系统的文武官员,刚开始地时候觉得这政策委实是不合时宜,现在镇东将军李孟应当对山东境内的军民结以恩义,收拢人心才是,怎么能做这种让人怨言的事情呢!

但这种疑问再稍微一思考之后,就是琢磨过味来,这才是给胶州营赚取最大利益的手段。不管是从经济方面,还是从人心方面。

盐价的微调,政策的稍微变更,却有这样的好效果,却明显不是自家大帅的手笔,看起来也就是那铁面人公孙先生的主意了。

“山东盐价各处差不多持平,齐鲁百姓想必认为吃这平价盐本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李大人虽然有心施恩于民,但在这处处持平地局面下,众人根本感觉不出来。”

在和李孟参加过一次盐政和灵山商行的汇报之后。回到李孟的居处,孙传庭提出了自己的意见,现在他的住处被转移到紧邻李孟内宅的所在,方便每日一同行动。商议事情也是方便。

“据老夫所知,大帅的屯田田庄在东昌府南和兖州全境也就是零散几处。占大头的还是其他几家,这件事情老夫没说错吧?”

李孟点点头,孙传庭虽然是归附,不过这称呼上却还没有什么变化,但这就让李孟颇为的高兴了,一些礼仪上的细节也就忽略不管。孙传庭所说地这些他根本没有去深想过,百姓买盐,胶州营所赚的不过是一点点,许许多多的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