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喜书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书剑长安-第3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从苏长安之前所表现出来的战力,他们亦很清楚的知道,他们决计不会是这个少年的对手。

在这样的挣扎于纠结之中又度过数十息的光景。

大魏士卒的反扑给西凉军除了在最初时造成了百来人的伤亡之后,西凉军便稳住了阵脚。

他们通过杀人来恢复伤势,甚至增强自己的力量,如同一座不可撼动的山岳在大魏士卒的人海中缓步前行,所过之处,尸横片野。

那些大魏士卒们的防线被越压越窄,很快便已然龟缩到了一个极为狭小的角落,虽然还有人在极力组织起反抗,但在西凉军的大势之下,却已是蚍蜉撼树,不自量力。

如今,二者对抗虽然还不足两刻钟的时间,但西凉军已然是胜券在握。

死于他们手中的大魏士卒已经超过两万余人,而这个数字尚还在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的上升。

钟安与奕阳州终于是再也受不了心头的恐惧与士卒不断被屠杀的愧疚感。

几乎在同一时间,二人跪下的身子,朝着半空之中的苏长安说道:“苏将军,请收手吧,我等愿降!我等愿降!”

他们的声音很大,带着颤音与哭腔。

死并不可怕。

身为将领,若是没有马革裹尸的觉悟,大抵也都活不到最后。

可是,他们若是现在死了,后世当如何评说他们?

乱臣贼子?勾结妖相?谋害天子?被苏长安斩获?

恐怕除了骂名,便只剩下骂名了。

他们自然不愿意这样不明不白的死去。

苏长安闻言,侧目看向那两位跪拜在地上的大魏神将。

微微沉默。

然后他张开了嘴,说道:“对不起。”

他的声音很轻,带着一股发自内心的歉意。

二人一愣,随后一股恐惧与绝望蔓延开来,席卷了他们全身。

“为……为什……”他们张开嘴想要询问。

他们想不明白,江东如此孱弱,他们与十万大军的加入无疑会给江东的力量带来质的变化,只要他们愿降,在他们看来,苏长安没有拒绝他们的理由。

但是这样的疑惑并没有持续多久,因为数把闪着锋芒的长剑在那时自苏长安的体内奔涌而出。

还在愣神之中的钟安与奕阳州根本未有回过神来,便被苏长安的利剑刺穿的心脏,彻彻底底的死了过去。

主将的战死,让大魏方面本就低迷的气势几乎溃散,他们终于放弃了最后的抵抗,开始逃跑。

苏长安召出了剑雨试图封住这些士卒的退路,但毕竟他的实力还不到那般强悍的地步,虽然有效的组织了大军后退的速度,给西凉军的屠杀增加机会,但仍有近半数的大军逃逸,西凉军在苏长安的授意下,也未有追击,而是在原地停留了下来。

苏长安的身子在那时落到了西凉军的跟前。

身为首领的顾牙朗、温子玉以及苗永山走上前来,向着苏长安汇报此战的得失。

斩敌四万,自损五百。

这样的战果,用匪夷所思来形容也并不为过。

但是苏长安在听闻之后,却皱了皱眉头,显然并不太满意。

他沉着眉头看向那些西凉的士卒,此刻他们周身邪气弥漫,双目血红,虽然极力压制,苏长安依然从其中读到了这些士卒们对于血肉的渴望。

是的,他将冥书血纪传于了西凉军。

但与北通玄不同的是,他授予他们的是完整版的冥书血纪。

不再只是吸收血气恢复自身伤势,更可以连亡魂都彻底吸纳,增强自身的修为。

当然,这样付出的代价自然是这三万西凉军随时都有可能压制不住体内暴走的邪力,化为只知血肉的恶魔。

此刻这些西凉军的表现自然便印证了这一点。

苏长安在看清这样的情形之后,猛地伸出了自己的手,一股磅礴的灵力自他手中涌出,将那些西凉军笼罩其中。

三万西凉军的身子一震,而后磅礴的血光自他们体内涌出,透过苏长安的手掌涌入了他的体内。

西凉军诸人眸子中的红光退去,恢复了清明,而苏长安的眸子却在那时血光大盛,他的身子皱了皱眉头,脸上泛过一丝怒意,而后那血色就这样被他硬生生的压了下去。

他将那些西凉军体内的杀意尽数吸走,独自一人将之承受了下来,免除了他们受那杀意折磨化为恶魔的可能。

而后他看了看满地狼藉的尸首,沉默了一小会后,说道:“走吧,回江东。”

那时月光似乎也被这漫天的血气所侵染变得有些猩红。

苏长安依稀白衣,漫步在漫天尸骸之中。

他挺直了脊梁,低沉着眉头,身着黑色甲胄的西凉军如潮水一般跟在他的身后。

他抬头又看了看天空,除了那枚弦月,再无半点星光。

曾经的英魂们都已归去。

他仍在黑暗之中爬行。

试图,独自对抗整个世界。

远方似乎有一双眼睛远远的看着他的身影,嘴里发出这样意义不明的呢喃。

第三十一章 见过陛下

漓江之上的江水依旧滔滔不绝的东去。

哗啦啦的江水声将此刻的船面映衬得愈发静谧。

苏长安立于船头,望着远处那已经若隐若现的虎头滩,目光低沉。

他们的前方是密密麻麻的渡船。

那些渡船是来时他们从各处征调而来的船只,紧随他们其后靠在了岸边。

此刻这些渡船之上坐满了那些想要渡江而去的难民。

“将军,我们此行就为了带着这些难民回到江东?”一旁的苗永山犹豫了良久,终于还是压不住自己心底的好奇,朝着苏长安发问道。

苗永山的人就和他五大三粗的模样一般,素来藏不住什么事情。

在他看来,此行虽然痛击朝廷的军,西凉军爷因为吸收了磅礴的血气之力而修为大涨,但是却与朝廷交恶,对于现在的江东来说并非好事。

还不待苏长安回应他的话,一旁的温子玉便生出了手敲了敲了苗永山的脑袋。

这壮汉吃痛,转头便要对着温子玉发怒,但温子玉却慢悠悠地说道:“你这榆木脑袋,想不通的事情太多,就不要再想了。”

苗永山大抵也知道温子玉此言没有说错,可是人终归还是得要些面子,他不满的嘟哝道:“就你聪明,那你告诉我,将军这么做是为什么?”

温子玉白了苗永山一眼,轻咳两声之后,便徐徐道来:“你观今日之战,钟安与奕阳州怎么说也是朝廷数一数二的神将,但在面对我们的袭击之时,可曾有过半分准备?”

苗永山闻言,歪着脑袋想了想,便用自己憨厚的声音说道:“没有。”

“那你又想,朝廷派两位神将十万大军,屯兵临沙城,却对于我们的袭杀毫无准备,也就是说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想过我们会向临沙城进军,那么司马雪如此大费周章的封锁江面,不为防范江东,那所为何事?”温子玉循循善诱道。

一旁的苏长安也被这二人的谈话吸引,收回了眺望远方的目光,看向二人。

苗永山自然也感受到了苏长安的目光,他倒是想要好好的在自己的顶头上司面前好好的表现一下自己,于是又歪着脑袋好生的想了一想温子玉的话。

可是以他的榆木脑袋,此事着实难为他了,他的脸蛋憋得通红,支支吾吾半晌,却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子玉莫要捉弄永山了,此行目的你猜到几分说来听听,我也好奇的紧。”苏长安看着苗永山那般模样,心底有些不忍,便出言说道,也算是为苗永山解了围。

温子玉听闻苏长安发话,哪还有半分不从之理。

他朝着苏长安拱了拱手,便说道:“朝廷大费周章,不为了防御江东,其目的自然再明显不过,便是为了防止难民逃窜到江东。这样的事情,历朝也皆有过,不让百姓过境,为的便是保留自己领地的人口。但是苏将军却不惜以身犯险一定要让这些百姓渡江,那么此事便没有这般简单了,所以属下斗胆猜测……”

说到这儿温子玉顿了一顿,似乎有些迟疑。

苏长安的眉头一挑,言道:“但说无妨。”

“属下斗胆猜测,这难民之中一定有什么极为重要之人,而这人,此刻应当已经在这些渡船之中。”

温子玉说道。

“哦?那子玉无妨再猜猜这人究竟是谁?”苏长安的脸上浮出一抹异色,似乎他远远低估这个温子玉的才能。

“能让将军与司马诩这般重视的人,放眼整个天下,我想只有那位失踪了的逐蛮帝夏侯明了。”温子玉的声音在那时忽的阴沉了下来。

此言一出,满座的将领士卒都脸色巨变。

大魏虽然乱成了这般模样,但天子毕竟是天子,在大多数人的眼中,这天子二字,说包含的东西着实太多,多得一时难以言明。

战船之上在那时忽的静默了下来。

诸人的目光亦在那时转向了周围那些渡船,在前一刻他们都未有想过,在这些渡船之中,竟然有一位大魏的天子,躲藏其中。

……

约莫两刻钟的光景过去,船终于靠了岸。

一众西凉将士被安陪着去到营地中修整,而早已在岸边等候多时的红玉也在第一时间迎了上来。

“将军。”她朝着苏长安拱手。

“红玉姐,你我之间何须多礼。”苏长安赶忙将之扶起。

红玉笑了笑,对于苏长安此言不置可否,而后她伸手指了指自己的身后,那里密密麻麻站满了衣衫褴褛的百姓,想来便是方才被他们拦下的那些渡江而来的难民。

苏长安上前一步,目光在那些百姓的身上一一扫过。

那些寻常百姓哪敢与苏长安对视,纷纷在那时低下了自己的脑袋。

而这时苏长安的眼前一亮,忽然看见人群之中有一道身影正在对他眨眼。

他微微一愣,脸上随即荡开了一抹笑意。

“你们既然来了江东,便是我江东的百姓,等下我会派人为你们登记,并且在江东为你们安置住处,分配田产,修筑房屋,以及按人数一人三月口粮。但这些都是借的,以后每年你们的税收都会多上三成,直到还清这些借贷的东西,若是没有疑问,你们便下去吧。”

他朗声对着这些百姓说道。

方才还一脸惧怕的难民们在听闻此言之后,纷纷脸露喜色,能逃到江东本已是难得的好事,却不想苏长安竟然为他们开出了如此丰厚的条件,这让本已做好了流离准备的百姓们顿时神情一震,看向苏长安的脸色变得感激起来。

苏长安倒也不觉有他,他又说道:“那便退下,稍后会有人来安排你们的去处。”

难民们闻言,纷纷口中高呼一声谢谢将军,而后散去,退到一旁。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是如此,比如还有那么五六人立在原地。

或许是为了隐藏身份的缘故,这五六人都浑身裹着袍子,将自己的身影隐没在那袍子之下。

但有一人,也就是方才对着苏长安挤眉弄眼之人,却摘下了袍子,这人苏长安认得,便是与他出生入死多次的穆归云。

他快步走上前,还未来得及理会样的穆归云,便直溜溜的在诸人之中个子看上去最为瘦小的那道身影前单膝跪下。

“臣苏长安,见过陛下。”

第三十二章 挟天子以令诸侯

苏长安这一跪一呼,没有一点预兆。

周围的诸人皆是一愣,不过好在的是在渡船之上,温子玉便点出了这一点。

诸人很快的便反应了过来,这些裹着灰袍之人中那最为瘦弱的身影想来便是大魏的天子,夏侯明。

当下诸人纷纷跪下,口中高呼道:“参见陛下。”

那瘦弱的身影微微颤抖,似乎犹豫了一小会,最后还是缓缓的摘下了自己头上的灰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